第一章 无可奈何花落去 13(2)

  蒋介石虽把白崇禧弄出了南京,但他是决不让颇善战的白崇禧统一指挥黄淮战区的。黄淮战区西至潼关、宜昌,东达海岸,本来是一个地理单位,更何况有陇海、平汉、津浦三条铁路纵横构成一个交通网,调遣军队和指挥作战都有方便之处。蒋介石为削去白崇禧手中的一部分兵权,连忙把黄淮战区分成华中和华东两个区域,甚至不惜放弃郑州,把设在那里本属白崇禧统一指挥序列的前进指挥部撤到徐州成立徐州“剿总”,与驻节武汉的华中“剿总”成犄角之势,但他哪想到,因郑州已失,若徐州一旦危急,那华东区域的陇海、津浦两条铁路就会像十字架那样死死地卡在徐州“剿总”的脖子上,白崇禧纵然以党国大局为重派兵来援,日夜兼程也只能跚跚来迟了!

  既然白崇禧身任“华中剿总”司令长官坐镇武汉,那么原武汉行辕主任程潜又如何安置呢?

  在蒋介石的心目中,程潜与桂系相比,当然后者是他的心头大患。现在他不得不一方面在前方与中共打仗,一方面又得在后方防止桂系挖他的墙脚。他琢磨白崇禧率领桂系部队龟缩在华中地区,其前哨在武汉,后方则是桂军的老窝广西。湖南地处鄂、桂之间,为保其退路,白崇禧必然要控制湖南。

  湖南不仅是鄂、桂的交通枢纽,而且是通向大西南的门户,控制了湖南,就能进而控制大西南;万一战局恶化失去大江南北,还可利用大西南为基地,与中共作最后顽抗,眼下可得好好稳住西南各省。这样一块战略要地蒋介石岂能让桂系据为己有。于是他想到了程潜。他深知程潜与桂系夙嫌极深,而程潜由于历史上的渊源,在西南各省颇有影响,而且以“湘人治湘”,白崇禧也不敢有所异议。总之,从上述几方面看,程潜是派往湖南最理想的人选。但蒋介石也考虑到程潜素来与自己面和心不和,深恐他回湘之后,不听调遣,自立为“王”,贻患于后。可是除了程潜又无其他更合适的人选。他左右权衡,最后只得无可奈何地任用程颂云了!于是在任命白崇禧之后,紧接着启用程潜为长沙绥靖公署主任兼湖南省主席,统辖湘赣两省及湘鄂川黔边区。

  这可正中程潜下怀!他万万没想到对他防之又防的蒋介石反倒成全了他回湘的宿愿!

  肖作霖得此消息,忙赶来向程潜贺喜。

  程潜一扫往日的愁容,满脸春风,笑问肖作霖:“你将有何打算?”

  肖作霖道:“我这个人不能造时,但可待时……”

  程潜蛮欣赏肖作霖“待时”二字,不由手指着肖作霖笑着说:“那你是守株待兔啰?”

  肖作霖郑重地说:“我看蒋介石内外交困,已是不行了。说不定哪天国、共两党又会重开第二次和谈。颂公,你老回湘是大有可为的。至于我嘛,无论你走到哪里,我跟你跟定了!”

  程潜叹道:“想当年北伐之所以一举成功,是老百姓向着我们,今日共产党锐不可挡,不正是当年的情况重演吗?既然国民党悖逆民意,共产党深得人心,如真有一天国、共两党重开谈判,我程颂云愿意尽心出力,力促双方释仇言和,共商国是。”

  然而蒋介石对程潜终究心存疑忌,就在他任命程潜的翌日,又任命了一批出身黄埔的湘籍亲信将领随程回湘,以李默庵、黄杰为长沙绥署副主任,刘嘉树为绥署参谋长,王劲修为副参谋长,共掌实权,又派军统特务杨继荣为绥署高参,紧跟程潜左右,负暗中监视之责。

  但李默庵等人也与肖作霖一样,眼看国民党败局已定,跟着蒋介石跑下去自知只有死路一条,早就产生了“异心”。他们赴湘之前,肖作霖约众人以游中山陵为名进行聚谈,共商今后治湘大计,议定了“团结拥程,回乡应变”八字方针,并以拜把方式秘密结盟,还写了一个金兰谱式的帖子呈给程潜。程潜当然是由衷高兴,欣然地收下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