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原则问题(二)

  好钢要用到刃上

  李斯不久就做了秦王的长史,建议秦王派遣谋士携带重金去游说诸侯,罗致人心。诸侯名士有爱财的,就用重金贿赂,让他们为秦国谋事,不接受贿赂的,就派刺客去结果其性命,扫清统一道路上的障碍。这个计划成功了,再派良将紧随其后攻城略地,统一就在望了。

  嬴政大喜,认为这个计划无疑使自己统一六国的战略部署如虎添翼,更加万无一失了。

  李斯的计策可谓毒也。俗话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总是甘愿为钱财而冒险,就像鸟儿甘愿为食而身陷牢笼一样。这就是这些人被怀有更高志向的敌人所利用。秦王和李斯就是这样怀有更高志向的人。他们计划的目的就是让六国内部离心离德,君臣不睦,互相攻讦,面临外难的时候,彼此推诿,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出卖国家。

  堡垒总是从内部攻破的,所以千多年后的苏洵在《六国论》中痛陈"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些险恶的赂秦者就是李斯的计划的牺牲品。

  六国也有自救的志士,向燕国太子丹,深感国之将亡的切肤之痛,派荆轲去刺杀秦王。结果图穷匕见,秦王有惊无险,荆轲却血溅秦廷。这个让人痛心的结局不但无助于挽救燕国的危亡,反而加速了它的毁灭。因为此举让秦王感到六国之人不可相信,要铲平六国之地,建立一个效忠于自己的大一统的国家。

  刺秦这样的事情发生频率很高,虽然秦王心存芥蒂,但对六国前来归附的能人贤士还是爱戴有加,并不防备怀疑。像李斯这样一个从楚国而来的有才干的人,秦王还是给予了重视和重用。

  李斯曾因一席话得到了秦王嬴政的赏识,秦王决定要好好的重用他,偏偏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让秦王大为惊恐的间谍事件。

  韩国恐怕被秦国灭掉,就派水工郑国到秦国去鼓动修建水渠,目的是消耗秦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牵制秦的东进。后来,郑国修渠的目的暴露了。

  这时,东方各国也纷纷派间谍来到秦国做宾客,群臣对外来的客卿议论很大,对秦王说:"各国来秦国的人,大抵是为了他们自己国家的利益来秦国做破坏工作的,请大王下令驱逐一切来客。"秦王联想到六国贵族亡我之心不死,几次刺客偷袭,险些丧命,今后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呢。这些六国的宾客啊,让秦王既爱且恨。秦王最后还是听从了群臣的建议,颁下了逐客令,李斯也在被逐之列。

  李斯一看大事不妙,自己苦心经营的"仓鼠之境"将有被毁灭的危险,如此自己过去的努力和奋斗不就成了东逝之水了吗?不行,李斯合计着不仅不能让自己的努力付诸东流,还要借此进一步巩固自己在秦王心目中的地位。

  于是,一片震烁千古的雄文《谏逐客书》诞生了。鲁迅先生曾说: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就是指此而言的。

  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我听说群臣议论逐客,这是错误的。从前穆公求贤若渴,重用外来的由余、百里奚、蹇叔、丕豹和公孙支,兼并了二十国,称霸西戎。孝公重用商鞅,实行新法,富国强邦,打败楚、魏,扩地千里。惠王用张仪的计谋,拆散了六国合纵,迫使各国服从秦国。昭王得范雎,削弱贵戚力量,加强了王权,蚕食诸侯,成就帝业。这四代王都是由于任用客卿,才使秦国越来越强大的。客卿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呢?如果这四位君王也下令逐客,恐怕国家既没有富利之实,也没有强大之名。

  李斯还说,秦王的珍珠、宝玉都不产于秦国,美女、好马、财宝也都是来自东方各国。如果只是秦国有的东西才要的话,那么许多好东西也就没有了。李斯还在信中反问,为什么这些东西可用而宾客就要被驱逐?看起来大王只是看重了一些东西,而对人才却不能重用,其结果是加强了各国的力量,却不利于秦国的统一大业。

  秦王过热的头脑也渐渐冷静下来,他仔细琢磨李斯心中的意思,认为李斯说得情辞恳切,非常符合秦国的历史和现状,对于未来的统一大业也是十分有裨益的。秦王感到李斯果然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果断地采纳了李斯的建议,立即取消了逐客令。李斯仍然受到重用,被封为廷尉。

  间谍事件不仅没有伤害李斯的利益,反而使他更加取信于秦王。这一下,李斯成了秦王面前炙手可热的人物,来自于六国的宾客也对李斯大加佩服。李斯在秦国的地位一天天巩固并加强起来。

  在取消逐客令不久,魏国大梁人尉缭也来到了秦国。当时的形势是,秦王已经除掉内部的反对派吕不韦等,大权进一步集中,积极向外扩张,东方各国人人自危。

  尉缭向秦王建议说,当前,以秦国的力量消灭东方各国是毫无问题的。但是,如果各个诸侯国联合起来,合纵抗秦,结果就很难说了。因此,不要吝惜财物,向各国掌权的"豪臣"行贿,破坏他们的联合,就可以达到兼并各个诸侯国的目的。

  尉缭的计策和李斯的不谋而合,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秦王得此左右股肱之臣,统一事业势如中天。而六国却在不断的孤立和瓦解。统治者集团内部离心丧德,显示不出丝毫的凝聚力,而形势却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六国在李斯、尉缭的离间之计的攻击下,变得脆弱不堪,就似一堆朽木,只待最后一波风浪,就将它们裹挟而去了。

  当年同学,今日寇仇

  然而,正当李斯在秦国的地位不断的提升和加强的时候,他却见到了自己不想见到的人。此人的出现,不啻于在李斯的头上砸下重重的一棒。这个人具有比李斯还要高的才能,如果得到秦王的重用,李斯就会黯然退出秦国政治的舞台。

  这个人就是口吃的韩非。

  韩非是韩国的贵公子,爱好刑名法术,与李斯同学于荀子门下。韩非生来口吃,说话不太利索,但是很能著书立说。李斯常因此而自卑,认为自己不如韩非。

  在众多的门生中,荀子认为韩非和李斯最优秀,将来前途不可限量。荀子曾说:"韩非才质超群,可惜太露锋芒;李斯心智过人,只恐过于忠厚。但有二子在,吾道不穷矣。将来出将人相,楚国有望,秦亦不足惧矣。"太露锋芒就会招人嫉妒,过于忠厚就是心怀狡诈,荀子对自己的两个爱徒可谓知之甚深。荀子希望他们两个能都以自己的才学出将入相,振兴自己的国家,那样秦国的扩张就不足恐惧了。

  可是,韩非和李斯都违背了老师的意愿,都去秦国作了客卿。

  去秦国之前,韩非看到韩国的国势渐渐衰落,屡次上书规劝韩王,但韩王都不予理睬,甚至有点瞧不起这个小学生。韩非感到非常痛心,因为他看到韩王治国不讲究法制,不能用权势驾驭臣下,不求贤任能,更不能富国强兵,反而重用一些夸夸其谈的文生和说客。这是韩国衰落的根由,韩非向国君指出来,不仅没有得到重用,反遭君王的冷落。

  韩非还认为,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主张国家在平安的时候可以宠幸那些有浮名虚誉的文人,而危急时刻则需起用那些披甲戴胄的武士。而韩国的现状却恰恰相反,敢死的武士得不到重用,恬嬉的文人说客却得到赏识,这不正是国家衰落的征兆吗?

  韩非觉得自己的国家在一天天的沉沦,这样下去迟早会被强大的秦国所灭。他悲愤那些清廉正直的臣子不为奸邪之臣所容,考察历史上治国得失的演变轨迹,写下了不少著述,向《说难》、《孤愤》、《五蠹》等等,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他的书传到秦国,由于讲的都是"尊主安国"的理论,秦王非常赞赏韩非的才华,并说:"我要是能见到此人,和他交往,死而无恨。"韩非是个务实的人,他感到韩国已无可救药,自己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于是他也想像李斯离开楚国一样,离开韩国去了秦国当客卿。在当时,去秦国作客卿可以说是一种时尚潮流,有识之士、能文会武、侃侃健谈……只要有一技之能,都能在秦国得到任用,发挥自己的才智。韩非是荀子的得意门生,学识才干都在李斯之上,李斯尚且得到秦王的重用,何况韩非呢。

  可是,因为秦国要攻打韩国,没等自己去,韩王却把韩非当作人质送与了秦国。有心插花花不发,无心在柳柳成荫。韩非由原先的事与愿违到现在的事与愿遂,本想着接下来就是面见秦王,向他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才干,就像自己的同门师兄李斯那样。

  然而结果却非如人们想象的那样。韩非的遭际对比于李斯的来说,简直就是天上地下。韩非不但没有得到重用,而是身陷囹圄,最终丧命。

  这些都是拜李斯所赐。李斯是个功利性很强的人,他绝不容忍自己的"仓鼠"的处境遭到破坏,他骨子里的深深的自卑,有自卑而产生的嫉妒,成了韩非悲剧发生的引线。

  李斯通过《谏逐客书》进一步得到了秦王的信任,他在书中主张优待从六国而来的客卿,这样才能使秦国更加富强,统一的步伐也会加快。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当另一位"客卿"韩非来求见秦王时,却遭到了李斯的嫉妒。

  李斯知道韩非的本事比自己大,害怕秦王重用他,对自己的前途不利,就向秦王讲韩非的坏话。他说:"韩非是韩王的同族,大王要消灭各国,韩非忠于韩国不忠于秦国,这是人之常情。如果大王决定不用韩非,把他放走,对我们不利,不如依据法令把他杀掉。"秦王轻信李斯的话,把韩非抓起来。

  韩非到秦国以后,又得罪了姚贾。姚贾为秦国立过功,深得秦王的重用,被任命为上卿。韩非却向秦王说,姚贾出身不高贵,当过大盗,在赵国做官时被赶跑了,认为用这样的人是很不应该的,使得秦王很扫兴。事后秦王又向姚贾问起韩非,姚贯当然不会讲韩非的好话。

  在李斯和姚贾的串通下,韩非没有办法,只好吃了李斯送来的毒药,自杀而死。

  秦王后来醒过味来,发觉不对,可是后悔已晚。

  从此以后,李斯没有对手,更可以施展自己的才能,为秦王统一六国出谋划策了。秦王政二十六年,秦王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割据局面,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一个东到大海,南达岭南,西至甘青高原,北至今内蒙古、辽东的空前的封建大一统国家。

  秦统一后,秦王嬴政被尊为皇帝即秦始皇,李斯为丞相,又积极协助秦始皇建立和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统一交通轨道,凡此种种巩固了秦朝的统一。

  关于统一文字,这里还有一段佳话。

  秦统一后,李斯建议始皇,尽废各国文字,实行"书同文"政策。

  李斯本就是秦代最著名的大书法家,小篆书写得非常好,宦官赵高也颇通此道。传说,李斯的小篆书"结体凝重,端庄飘逸,笔直如矢,弯曲若弓,体势修长,匀柔圆健",体现了小篆体的精髓,被后人推崇。

  韦续的《墨薮》曾载李斯用笔法:"夫书功之微妙,与道合自然,篆籀之前,不可得而闻矣。自上方大篆,颇行于世,但为古远,人多不详。今则删略繁者,取其合理,参为小篆。"可见李斯小篆书法的美学感受。在统一文字的过程中,李斯简化大篆体,以小篆为标准,力扫书法上的繁复冗赘之气,整理文字,并将小篆书法载入"半两"钱文上,对我国文字的统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