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宾王,挑战女皇的斗士(三)

  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隐居生活虽好,但没有钱的日子也着实难熬。

  骆宾王为了解决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不得不告别隐居生活,再次出来求仕。这次他不得不向现实低头,道王府里那个倔强正直的小伙子再不见了,现在有的只是一个年逾半百的老头,为了讨生计不惜践踏自己的原则,做以前打死也不肯做的事。

  他四处散发他的自荐信,暗自祈祷自己的命中率高一点。可是他的运气实在不好,命运的天平不肯向他倾斜。不过,他虽然过着飘零无依的生活,但总算能糊口下去,不至于流落街头。

  他曾经跟随薛仁贵的大军远征吐蕃,但由于薛仁贵后勤工作做得不够好,而且孤军深入,导致战场失利,骆宾王未获战功。不过,骆宾王的胸次又得以开阔,朔风猎猎的疆场生涯激发了他的爱国激情,使他的创作境界有又有升华。他在一首诗中高喊:不求生入塞,惟当死报君!他做了一回真正的军人,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了曹植笔下那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使命感和自豪感。

  从战场回来以后,骆宾王万没想到自己会蹲监狱,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国家怎么能这么对我?入狱之前,骆宾王当上自己有生以来最高的官职--御史台御史,这本是一个快乐的结局,可没想到却是一个悲剧的开始。刚上任没多久,由于骆宾王孤傲正直的性子,搞的人际关系很是糟糕,最后竟被人诬告他收受贿赂,他百口莫辩,身陷囹圄。

  在狱中,骆宾王受尽磨难,诬陷他的人竟然买通狱卒,对骆宾王进行严刑拷打。骆宾王一阵苦笑,没想到自己从战场上死里逃生,竟然落一个惨死狱中的下场,这个世界天理何在啊,这个世界小人的数量怎么就那么多呢?他搞不明白。他受苦受难之际,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佳作: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时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他说自己就像是蝉儿,居高饮洁,品行高蹈超迈,可是却敌不过肃杀的秋风秋露的摧残,使它欲飞不能,欲响无声。"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谁能相信我的清白呢?谁能为我表达心声!骆宾王这次真的怒了,他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呐喊,控诉这个不公平的世界。

  从监狱出来的时候,骆宾王的头发已经花白了。度日如年的煎熬和无休止的精神折磨使他老的速度加快了。这时候,我们可以喊他"老骆"了。老骆出狱后,继续直面惨淡的人生,似乎他的悲惨之路没有止境。

  公元683年,唐朝发生了一件大事,唐高宗李治一命呜呼。李治的死给老骆的命运带来了转机,只不过是个危险的转机。

  高宗死的时候,正赶上老骆去长安办事。他亲眼目睹了那血腥的一幕。高宗死后,中宗李显即位,但武则天已柄政多时,不愿意释去攥在手里的权柄,因此大开杀戒,任用武氏族人充当爪牙打手,谁反对武则天,谁就得死。

  武则天从一个美女变成了青面獠牙的恶魔,她一方面大肆诛杀李唐宗室和元老勋臣,另一方面重用武氏宗族和自己的心腹,同时大开告密之风。因此天下人心惶惶,到处都笼罩着一派恐怖气氛。

  老骆也不敢在长安多呆,满怀着一腔愤慨和拯救天下的责任感南下扬州去也。在扬州,开国功勋徐茂功的孙子徐敬业已经扛起了反抗武则天的义旗,老骆决定加入讨伐武则天的行列中,他耻于同武则天合作,他从心底瞧不起这个女人。

  老骆,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站到了这个世界上最有权势、而且心狠手辣杀人如麻的女人的对立面。他凭什么?只凭一股子蛮力吗?非也,老骆虽文弱但有智慧,更令人战栗的是他的笔杆子。他发誓要用自己的笔,杀死那个女魔头。

  到了扬州,老骆豪情万丈,面对眼前一起戮力勤王的军士,他感觉自己不再只为自己而活了,他还肩负着拯救苍生道义的重任。他的笔不光是用来写一些无关痛痒的诗词的,而是一杆用来战斗的枪,它有锐利的锋芒,握着它的人有爆发力巨大的劲道,他要用尽浑身的力量进行投掷,一举必将荼毒生灵的武侯击毙。他的头脑里浮现出一幅战争的图景,他正拿着如椽巨笔,恶狠狠的向武则天刺去。他的笔也没闲着,一篇令人胸胆酣张的战斗檄文一蹴而就:

  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节,秽乱春宫。潜隐先帝之私,阴图后房之嬖。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践元后于翬翟,陷吾君于聚麀。加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神人之所共嫉,天地之所不容。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君之爱子,幽之于别宫;贼之宗盟,委之以重任。鸣呼!霍子孟之不作,朱虚侯之已亡。燕啄皇孙,知汉祚之将尽。龙漦帝后,识夏庭之遽衰。

  敬业皇唐旧臣,公侯冢子。奉先帝之成业,荷本朝之厚恩。宋微子之兴悲,良有以也;袁君山之流涕,岂徒然哉!是用气愤风云,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爰举义旗,以清妖孽。

  南连百越,北尽三河;铁骑成群,玉轴相接。海陵红粟,仓储之积靡穷;江浦黄旗,匡复之功何远!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吒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

  公等或居汉地,或协周亲;或膺重寄于话言,或受顾命于宣室。言犹在耳,忠岂忘心。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倘能转祸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勋,无废大君之命,凡诸爵赏,同指山河。若其眷恋穷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几之兆,必贻后至之诛。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好一篇令人豪气陡增的雄文!这则虽短但大气磅礴的檄文,有如长虹贯日,慑人心魄。字字句句直刺武则天的要害。而且效果非常好,不到旬日间,前来归附的士兵有十万多人,听这个数字也觉得够吓人。很快,这篇檄文就传遍天下,也传到了被老骆形容为"女魔头"和"老妖精"的武则天耳中。

  据说,檄文传到武则天手中,武则天并不发怒而是带着欣赏的兴致来读这篇文章。读到"一坏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时,她怫然作色说:"如此人才不用,真是宰相的过失。"读完之后又反复赞叹,说:"骆宾王的文章固然了不起,但徐敬业的武功却未必匹配得上。"看来,武则天对于徐敬业的起兵是不以为然的,小泥鳅能在大海里扬波吗?

  果然不出武则天所料,徐敬业很快就不行了。徐敬业虽然奋力迎战,也取得了几次胜利,但最后终因力量悬殊而失败,前后历时仅三个月。

  至于兵败后老骆的下落,至今仍然是个谜。大概有三种说法:被杀说,逃亡说和投江说,每个说法似乎都证据不足。但老骆逃亡的说法流传最广。

  根据《唐才子传》中的说法,诗人宋之问路经杭州时,因爱上西湖美景,便在灵隐寺中借宿。当时正值秋天,在一个月色皎洁的晚上,宋之问见山石与树影相互掩映,泉声叮咚,难以安眠,便起来在寺中闲走。月光下,他见灵隐隔溪对面的鹫岭,重峦叠嶂,空寂无声,便即景行吟,一句诗脱口而出:鹫岭郁岧峣,龙宫隐寂寥……

  宋之问再往下吟时,搜肠刮肚也想不出佳句。正当他苦吟不已的时候,无意间抬头看见大殿上有一老僧正在打坐,面前点着一盏长明灯。老僧看见宋之问的窘状,颔首摇头叹息不止,随即开口说道:施主何不接"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宋之问在老僧的启发下,又想出了十句,完成了那首题为《灵隐寺》的五律名篇,全诗为:

  鹫岭郁岧峣,龙宫隐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渡石桥。

  宋之问将全诗反复吟诵,越发觉得全诗十四句中,就数老僧那两句最好,是全篇中的警句,对老僧的身世也就越觉奇怪。次日大早,他又特去拜访,却不见了老僧的踪影。再问及别的僧人,说那人就是老骆,一大早就离寺远游去了。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应该是个可喜的结局。骆宾王完成了从老骆向老僧的转变,这不仅仅是身份的转换,更是心境的转换。相信老骆在新的境界里,一定能够安享一段平和的时光,而那是他最缺乏的。

  从此,人间不再有骆宾王,只有一个姓骆的老僧。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