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的誓死不跳槽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一名员工如何延长职业生命?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频繁跳槽。
职业是指从业人员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而从事的社会性工作类别,而现代企业注重的是应用型人才。一个发展迅速的行业,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张,非常需要高素质人员的补充,因而奉行的是一种up or out(提升或者淘汰)的用人政策。也就是说,不能提升,就要被淘汰,如果一个人频繁跳槽,他根本就没有提升自己的时间和机会,因此,很容易被社会所淘汰。
频繁跳槽的弊端:
一是对工作不利。一个人到一个单位上班后,从接受任务到熟悉业务,要有一个过程,若想在工作中做出成绩,有所建树,则需要更长时间的积淀。如果频繁跳槽,对业务刚有点熟悉,又去了新的单位,重起炉灶另开张,跳来跳去,始终处在陌生的工作环境之中,需要不断从头开始、重新学习,这对工作是极为不利的。
二是对自己的进步不利。要做好一件事,都要全身心地投入。有句话叫"板凳要坐十年冷",就是说要十年、几十年如一日地刻苦钻研、埋头工作,才能使自己不断提高、进步。如果终日见异思迁、心思不定、坐凳不热,怎么能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专业技能呢?
三是对自己的形象不利。如果一味地为了个人的利益而不安心工作,频繁跳槽,就会影响自己的形象和声誉,使用人单位对你侧目而视。
四是对用人单位不利。用人单位培训你、培养你,把任务交给你,指望你挑大梁、担主角,而你却半途而废,岂不是要给用人单位带来麻烦甚至造成损失呢?
五是对自己的心态不利。频繁跳槽,自己会很浮躁,同时也易产生挫折感及自卑心理。
据调查,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对频繁跳槽的员工颇为反感。频繁跳槽,必然会导致人的职业生命缩短。就像挖井一样,尽管挖了许多口井,但都挖得不够深,总是没有挖出水来。所以,必须懂得这样一个道理:"要成功,就要敬业爱岗。"要有定性,实实在在地埋头苦干,才能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也许你还年轻,也许你还有资本,但无论任何时候,请记住一句话:时间耽搁不起!年轻没有失败,但是,资历是自己的资本啊!
有些年轻人往往有恃无恐,他们觉得自己比其他人优秀,往往会对已有的工作感到不满,稍遇挫折或挨了老板的批评,就萌生"拂袖而去"的念头。等换了工作,干了一段时间之后,仍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情,结果只好再另找工作。这样换来换去,事业前途依然没有进展,转来转去,仍在原地踏步。
现实中经常遇到这样的应聘者,刚踏入工作岗位,或刚到一个新单位便要价不菲,若单位不能满足他的要求就会说:我的付出和回报不成比例;还有的人毕业两年了,仍然找不到工作。什么原因?和用人单位讨价还价,没有任何工作经验,要求的工资却很高,当然四处碰壁。相反,有的员工说:"我愿与公司共同成长,工资就按你们的制度或规定定吧。"试想,这样的员工能找不到工作吗?
刚刚毕业的学生,眼睛里往往是清澈的,是缺乏实践经验和判断力的,经过单位的培养,清澈的眼神就会逐渐增加内容,眼神流露的不再是茫然,说明他的思想逐渐成熟了,能力逐渐提高了。因此,要早日进入社会锻炼,学校的教育只是书本上的,实践非常重要。刚刚进入工作单位要多做事,不要看不起小事,能力都是在完成一件件小事中培养出来的。即便是打扫卫生也要靠技能的,没有技能的人会越打扫越脏。
有的人30多岁了,读了硕士又读博士。你读书、拿学位的目的是干什么?是为了工作。但是你读到30多岁,拿到博士学位,去应聘,可能找到合适的工作也较难。因为,用人单位要你吧,就要给你博士的待遇,但是你的工作经验还抵不上早毕业几年已经有丰富工作经验的硕士甚至学士,用人单位只能选择放弃。这就是有的博士反而比较难找工作的原因。
我的博士导师有一次非常困惑地问我:他的一个学生,学校保送其读博,但这位学生却选择到一家媒体当编辑,暂时放弃了读博。我的导师百思不得其解。其实很好理解,如果这位学生的志向是去学校或科研单位工作,拥有高学位和丰厚的研究成果,可以有很好的前途,然而,这位学生的志向是从事经营、公关或市场等比较有挑战性的工作,他要早日工作,融入社会,进行锻炼,也许会有更好的发展,这是可以理解的。
所以说,作为员工无论是刚刚毕业还是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眼光挑剔、频繁跳槽对自己的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但是无论如何,作为公司的老板,对跳槽的员工们还是应抱以宽容的心,如果能把感情维系住,这些人才仍是公司的财富,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还可以有多种形式的合作,而且如果公司"种的梧桐树长高长大"时,他们想回来,老板也要拿出足够的风度与心胸,让优秀的人才重新回"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