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问(2)

  ○"拙"是没有天才。

  □在这里,"拙"并不是完全没有天才,它是说天才比人家"小"。天才的形容词是"大"、"小",如果不说天才,改说"天分",它的形容词是"高"、"低",天分比人家低就是比人家"拙"。  

  ○所谓"补拙",是不是天分变高了,天才变大了?

  □我想不是那个意思,一个人的天分能不能由低变高,天才能不能由小变大,我们没有那么大的学问去下判断、作结论,我们只知道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百之,天分低些的也许就赶上了天分高些的。在理论上一个"拙"而"勤"的人,他的成就往往能赶上、能超过一个"巧"而"懒"的人,在"龟兔赛跑"的故事里,龟就以它的勤补救了自己的拙。"补"是补救,身体不好,可以用锻炼来补救,眼睛近视了,可以戴眼镜来补救。你觉得比人家拙吗?别灰心,可以用"勤"来补救。  

  ○这么说,在这个题目里面,最重要的字,是"补"。我当初可没有想到,我一直以为最重要的字是"勤"。

  □作文题目的每一个字都应该很重要,审来审去,应该没有闲字,没有赘词。审题就是把每一个字的作用找出来。不过,作文题即使只有两个字,也应该有一个字是关键所在,例如"新年"和"过年"乍看仿佛一样,但是新年的关键在"新",过年的关键在"过",写新年要把新写出来,写过年要把"过"写出来。"我的学校"和"我的学校生活"不同;"我的学校"是静态的,"我的学校生活"是动态的,照题作文,应该是两篇不同的文章。  

  ○前几天,我看到一篇文章,说是有一年高中联考的作文题是"推动摇篮的手",大家都说这个题目出得好,也有人说这个题目很难写,不知道怎样下笔。请问这个"推动摇篮的手"哪一个字是关键?

  □当然是"手"。他要你写某一只"手",这手是推动摇篮的手,不是切开钢铁的手,不是扣动扳机的手,不是播种锄草的手。  

  ○我有一个感觉,我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推动摇篮的手",好像这句话并没有说完。

  □这和文句的节奏有关系。"推动""摇篮"一连两个复词压在上面,"的"字承上启下,压力直贯下来,下面只有一个单词"手",有些收刹不住。如果最后也是复词,你的感觉就不一样了。  

  ○为什么题目的构造是这个样子呢?

  □这个题目是有出处的,它本来是一句格言:"推动摇篮的手,就是创造世界的手。"

  ○原来是这样的!怪不得有人说这个题目不好懂,他们不知道还有下半句。出题目的人为什么不把整句格言都写出来呢,为什么只写一半呢?

  □从前中国的考官出题目,常常是说一半留一半的,至少在咱们中国,题目有这么个出法。有个故事说,主考官宣布试题,诗的题目是"柳絮飞来片片红"。应考的人一看题目都目瞪口呆,幸而主考官放大家一马,他念出两句诗来:"夕阳返照桃花坞,柳絮飞来片片红",大家这才有办法缴卷。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