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独有偶,我当时就职的约克大学坐落在加拿大最大的城市——多伦多,它也是加拿大商业、金融、经济和贸易中心。各行各业,人才荟萃;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在此大环境里,自觉不自觉地耳濡目染很多现实的商业金融信息,也接触到很多在这些部门就职的员工,对经济的运作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也开始对从未涉猎过的金融行业产生浓厚兴趣。
过去在复旦读本科时,对金融业的了解仅限于“摩根、大通等银行寡头,大财团巧取豪夺,使资本主义蜕变为腐而不朽、垂而不死的帝国主义”……出国后,在加拿大的一个小型贵族式大学城市里读书,风景自然旖旎秀美,但对金融学和金融业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少得可怜,就这样“两耳不闻窗外事”,专心致志地读完经济学学位。
但眼下到了多伦多,便是一个巨大反差,各行各业,欣欣向荣,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多伦多以金融业最为朝气蓬勃,市中心的高楼大厦大都为银行保险金融财团霸占,充满着自信傲气;在其内工作的人士也煞是踌躇满志、意气风发,像是有无限的机会和挑战,像吃了“兴奋剂”似的“high”(亢奋)。再转而看看我们大学里,商学院的投报挤破门槛,人丁兴旺,学费步步上涨,却依然供不应求;而我们经济学院却门庭冷落,日趋萧条,每每要为生源不足、招生率下降犯嘀咕,想方设法来挽救颓势。
看来学生已经用他们的行动来投票商学院,而遗弃经济学院。这不得不让人反思,扪心自问为什么。很多经济学教授甚至瞧不起商学院教授,认为他们的理论功底不够,数理技巧也不堪一击。再说,金融学充其量也只是经济学的一个成功运用而已,理论的深度和广度与经济学不可同日而语,凭什么喧宾夺主,后发制人?但是,撇开文人相轻不谈,关键问题是为什么金融学和经济学的发展结果会如此落差巨大?
出于对金融学和金融业的强烈好奇,我开始关注这方面的内容,也作些理论上的探索和实证上的观察。
在美国行业就业数据的历史和发展趋势上,我发现统计上一个有趣的现象:即服务性行业(service-providingindustries),诸如贸易运输、批发零售、医疗教育、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等,就业人数不断增长,不但在绝对数量上,而且在总就业人口的比重上也不断递增。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美国的总就业人数增加了4倍,而服务业却增加了将近6倍,增加的步伐不是等比例的,而是加速的——大部分增加的就业人数都跑到服务业去了。相对而言,制造业(goods-producingindustries),诸如建筑、采矿、各种耐用品和非耐用品的生产等,却呈现相对萧条、落后的状态,尽管在就业的绝对数量上也增加了2倍,但在相对数量上就落伍很多。
换句话说,“二战”后的1950年,美国的制造业就业人数占总非农业就业人口的37%,到20世纪末,这个比例萎缩到了19%;而服务业,1950年的就业人数比例为60%左右,到20世纪末,这个比例已超过了80%,难怪一种普遍的说法是美国已变成了服务性社会了。
言下之意,经济越发展、越发达,对服务性行业的需求量就越大,而且还不是同步发展,是超速发展,使服务性行业相对于整个经济来说日趋重要。这又是为什么?过去,经济学里“重工重农轻商派”有相当势力,认为这些金融销售、服务咨询只是中介媒体,不生产实质性产品,也没有在产品上增加附加值,所以不应该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相反,产业界是生产具体有形产品的,是国力增强、民生保障的象征,必须作为经济依赖的中流砥柱,必须是众人关注的焦点。然而,现在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客观数据却反其道而行之,用事实证明服务业的日趋重要性,用事实证明这种“轻商派”理论的谬误。那么,是怎样的一种激励机制,使得服务性行业会鼎盛持续发展?
再深入探究下去,便发现了制度经济学(institutionaleconomics)的奥妙和自己依然的学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