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节:第三章 一个书生的乌托邦(10)

就在这一天,历时214年的西汉帝国寿终正寝。

  一座崭新的王氏宗庙巍然屹立在天下人的眼前。

  王莽时年53岁。

  一场精彩纷呈的篡汉大戏即将圆满结束的时候,王莽忽然想起了一件事。

  全都齐了。可还差一件小小的器物。

  那就是国玺。

  国玺不在未央宫,而在老太后的长乐宫里。

  自己刻一个还不成吗?可王莽偏不。

  天下必须是新的,可国玺他必须要旧的。

  他是个完美主义者。他要的就是这颗让天下人供奉了二百一十四年的、也让自己仰望了大半辈子的小东西。

  于是,心腹王舜便摊着一双空手站在了老太后的面前。

  知道来者不善,愤怒的老太后破口大骂:"尔等蒙汉家力,富贵累世,非但无以报答,还趁人托孤寄国之时篡夺其国,不再念及恩情道义。做人如此,猪狗不如。天下哪有你们兄弟这样的人呢!?王莽既然当了这个'新朝'皇帝,还改了正朔、易了服色,也应该自己刻一个传之万世的新国玺,何苦向我要这颗亡国不祥的呢!?我一个汉家的老寡妇,早晚会死,想与此玺一同埋葬,为何终不可得呢!?"

  老太后说到最后声泪俱下。左右之人皆跟着掉泪。

  连王舜都被感动得差点心软了。他俯首良久,才抬头对太后说:"臣等已经没什么可说的了,王莽一定要得到国玺,太后怎么可能始终不给呢?"

  老太后知道,今天的新朝皇帝王莽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孝顺侄子王莽了。她无奈地取出国玺扔到了地上,说:"我老了,也快死了,可我知道,你们兄弟迟早有一天要被灭族!"

  老太后的最后一句话仿佛一句不祥的咒语,附着在了这块国玺之上。

  短短十五年后,它就应验了。

  得到国玺的王莽如获至宝,当即在未央宫的渐台大宴群臣。

  王莽不知道,自己15年后也是被杀死在这座渐台上的。

  数日后,始建国元年(9)正月初一,王莽在朝堂上命人颁读策文,封孺子婴为定安公,享食邑一万户,地方百里。

  新皇帝还允许孺子婴在自己的封国里建立汉朝宗庙。

  也就是说,曾经的小皇帝还可以待在迷你型的小王国里祭拜相当于微缩景观的自家宗庙。这新朝皇帝其实也是蛮大度的。

  策文读完,王莽亲自握着孺子的手,流泪叹息说:"从前周公旦代居天子之位而行其事,最后还是能够将明君之政还给成王。如今我却被上天威严的命令所逼迫,不能按照本意去做啊!"

  王莽一副黯然神伤之状,在朝堂上哀叹良久。

  群臣无不悚然动容,陪着这个非常人性化的皇帝长吁短叹。

  在这场经典的政治秀中,五岁的孺子婴自始至终都呵呵地张着嘴。

  他清澈的目光中映现着王莽浑浊的老泪。

  有人把他从龙椅上抱了下来,面对着王莽向北称臣。

  孺子婴呵呵笑着。

  在这样的时刻,无知就是一种幸福。

  这场举国欢腾的喜剧还有一段不可不提的尾声。

  王莽把上天赐给他的十一位辅国大臣依次任命为"四辅"、"三公"和"四将"。除了他那八个心腹重臣之外,小混混哀章这回可混大了,被任命为"四辅"之一的国将,并封美新公,位在"三公"之上。而哀章凭空杜撰的"王兴"和"王盛"在哪呢?

  找到一个守城门的小吏叫王兴,于是就让他当了"四将"之一的卫将军,封为奉新公。

  还有一个卖大饼的小贩叫王盛,于是就让他当了"四将"之一的前将军,封为崇新公。

  当然,王莽让相学大师替他们看过相,觉得还不错。

  只不过,去年刚刚为大新帝国的建立立下赫赫战功的王邑,居然位列哀章之下;而孙建也仅仅与守门小吏和卖饼小贩相并列。这未免让人啼笑皆非。

  不过王莽也没办法,因为这是神的旨意。

  看来,起个好名字胜过奋斗三十年。到了二十一世纪,专门为人起名字之所以成为一种职业,说来还是颇有些历史渊源的。

  于是,当这场篡汉大戏剧终的时候,我们便可看见,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贩夫走卒,都携手并肩地站在台上向观众频频谢幕。

  这就叫皆大欢喜。

  六 天堂的幻灭

  大新帝国建立了。

  王莽率领着万千臣民开始大张旗鼓地建设他梦想中的天堂。

  曾经饱读经书的王莽,自从书生时代起心中就有一幅美丽的愿景。

  一方面,他要遵经复古;另一方面,他要缔造前所未有的理想政制。为了这个一半复古一半前卫的乌托邦,王莽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

  一、王莽缘饰经义,依据周官礼改革官制。

  首先,废王号,复五等爵。王莽认为自古"天无二日,土无二王",汉朝有那么多诸侯称王是不合古制的,所以废除王号,恢复公、侯、伯、子、男五等爵。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