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嫡阴谋

  夺嫡阴谋的发起者是刘邦先生的小老婆戚夫人。

  戚夫人是个大美女,而且身怀绝世媚功,要不然也不至于把刘邦先生搞得晕头转向。

  她是山东定陶人。想当年,身为汉中王的刘邦先生趁着项羽先生未加防备,一下子从他的封地南郑打到山东,就在定陶这个地方,遇到了美妙绝伦的戚姑娘,于是利用手中的至高无上的权柄,硬是把戚姑娘变成了戚夫人。

  从此,只要有刘邦先生的地方,大致都可以看到戚夫人的身影。刘邦先生建汉后,因为原配吕氏来历不凡(曾在刘邦先生最落魄的时候施以援手),周围又笼络了一批效命的谋臣,不得已将她立为皇后。而可怜的戚夫人只能屈居吕氏之下,坐第二把交椅。

  按照礼法,皇位的继承人即储君应该从皇后所生的儿子里挑选,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故汉朝成立后,刘邦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吕后所生的儿子刘盈先生为太子。

  刘盈先生既是皇后所生,又是刘邦先生的长子,按理说,储君的位子应该非常稳固,但谁知半路杀出程咬金,戚夫人想要利用自己得宠的优势条件改变现实,欲图将太子刘盈先生赶下台,使自己的亲生刘如意当上储君。

  戚夫人有如此想法亦是可以理解的。古代后宫的妃嫔往往母以子贵,若是自己的儿子能够当上皇帝,自己也能混个太后当当,那是何等的荣耀。尤其是对于戚夫人来讲,一没有显赫的家世背景,二没能像吕后那样笼络住谋臣,单单依靠刘邦先生的宠幸,一旦刘邦先生两腿一伸撒手而去,余下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但要是自己的儿子做了储君就不一样了,荣宠可以继续下去,也可以同时避免因刘邦先生的死而带来的失落和被遗弃的感觉发生。另外使戚夫人下定决心夺嫡的,是刘邦先生对两个儿子的迥然有异的态度。刘盈先生敦厚善良,但不受刘邦先生所喜欢,大概是由于父子长期不见面的缘故;而刘邦先生却十分喜欢刘如意,认为刘如意大有乃父之风,要不然也不会取名叫"如意","如意"者,称心如意也。

  于是一有机会,戚夫人便向刘邦先生施加压力,大施软磨硬泡之功。她含着泪对刘邦先生说:"亲爱的老公啊,你已经老了,一旦倒地不起,我们娘俩倚靠何人?凶狠的吕雉(吕后的名字叫雉)跟他的儿子一定不会放过我们,到那时候我们娘俩就会死无葬身之地,呜呜……"刘邦先生想想吕后的为人,觉得戚夫人说得有道理,以吕后的辛辣手腕,什么事情她做不出来?因此刘邦先生便动了易储的心思。况且,以刘邦先生的能耐,根本抗不住戚夫人的一哭二闹三上吊。三招过后,以戚夫人的柔媚,保证刘邦先生服服帖帖的。

  当刘邦先生在朝堂之上将改立刘如意为皇太子的想法交与大臣讨论的时候,遭到了绝大多数大臣的坚决反对。尤为激烈者乃是当初为刘邦先生制定礼仪的叔孙通先生。叔孙通先生和另外一个御史大夫周昌先生义正辞严的要求刘邦先生杜绝这种危害国家的行为,并宣布不接受任何改立太子的诏命。

  刘邦先生一看朝臣反对改立太子的态度异常坚决,又觉得改立之事关乎国家的命运,不能草率为之,故此暂时搁置下来,没有当场就拍板定案。但他老先生骨头软,经不起戚夫人的枕头风,改立太子的想法只是暂时偃旗息鼓,一旦刘邦先生下定决心,恐怕朝臣的反对亦属无效。

  不过,刘邦先生对改立太子一事的搁置,给了吕后以及太子刘盈先生反击的机会和时间。吕后是一个令刘邦先生畏惧的角色,不但城府深,而且手段狠,汉初的功臣大都栽在她的手里,势单力薄的戚夫人怎么会是她的对手?

  刘邦先生将改立太子的事情在朝堂上公开化以后,吕后就找来自家兄弟建成侯吕泽先生商量对策。吕泽先生也不知计将安出。最后姐弟无奈决定劫持张良先生,逼着他给出主意。之所以采取劫持的方式,大概意在如果张良不拿主意,便跟他玉石俱焚。

  吕泽先生对遭到劫持的张良先生说:"你身为皇帝的智囊,皇帝要改立太子,你觉得你能置身事外吗?如果改立成功,你还能像以往一样高枕无忧吗?"张良先生无奈的摇着头,说:"当初皇帝能听我的,是因为在战乱中,在困苦无奈的情况下,皇帝才不得不听我的。而现在情形变了,天下已定,全国统一,皇帝出于私心要更换太子,乃是他们刘家的私事,我作为外人根本插不上嘴,纵然有一百个张良,也无能为力。"吕泽先生威胁说:"今天既然敢劫持先生,就没打算有所善终,希望先生勉为其难,保全皇后母子二人!"张良先生一看,今天不出主意恐怕难以过关,于是出于不得已才说:"这种事光靠上嘴唇一碰下嘴唇的劝谏不管用。我亲自出马也无济于事,这样吧,我向你们另荐别人。想当初皇帝初登大宝的时候,自以为全天下的人都会给他拍马屁,可是偏偏有四个老头不买账,他们对皇帝那种流里流气的性格和态度甚为厌恶。皇帝也曾找过他们数载,但却从未找到,因为他们宁愿躲进深山,也不愿出来为皇帝效劳。正因为如此,皇帝反而越发敬重他们。如果太子阁下能请他们出山到东宫作宾客,随太子阁下出入皇宫,皇帝知道缘由后,一定会改变皇帝更换太子的想法。"于是,吕泽先生恳请张良先生先行修书一封,寄给隐居商山的老哥四个。然后命人带着名贵的宝物以及太子本人的亲笔信,去请商山四皓下山。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