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皇家商业交易中心
正对着英格兰银行的是皇家商业交易中心(Royal Exchange)。皇家商业交易中心最初的创建是由大金融家托马斯·格雷哈姆爵士(Sir Thomas Gresham)于1565年促成的。当时建立皇家商业交易中心的目的是期望可以取代位于当时欧洲最重要的位于比利时安特位普(Antwerp)的交易中心博尔思(Bourse)。1570年,根据英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谕旨,准许交易中心采用"皇家"(Royal)的字样。在皇家商业交易中心正门前是威灵顿公爵骑马的雕像,其设计以没有马镫而著称,设计者是乾特利(F.Chantrey)。威灵顿公爵雕像所用的青铜是由滑铁卢战役中虏获的大炮熔铸而成的。1844年揭幕时,威灵顿公爵本人也在场。
与伦敦金融城其他的建筑一样,作为商人聚集地的皇家商业交易中心也被1666年无情的伦敦大火吞噬了。现在竖立在伦敦金融城银行(Bank)地铁站的皇家商业交易中心建筑是由威廉·泰德爵士(Sir William Tite)设计于1842年并建成于1844年的。但是,1939年之前,皇家商业交易中心一直没有开展经营活动。1566年以来,皇家商业交易中心一直以经营"奢华"商品而著称。今天,这座雅致的一流建筑是许多世界级品牌的家园,如Tiffany银饰品、赫尔墨斯(Herms)、英国珠宝公司Theo Fennell、万宝龙(Montblanc)、保罗·史密夫(Paul Smith)等。在皇家商业交易中心庭院还有休闲的咖啡馆和酒吧,是一个绝佳的奢侈品购物和休闲饮食之处。在历史上,皇家商业交易中心在很长一段时间被作为"皇家护卫交易担保集团"(Guardian Royal Exchange Assurance Group)的总部所在地。
应该说,皇家商业交易中心的建立是处在当时动荡的历史环境下的。从其光荣的起点到21世纪的新辉煌,位于伦敦金融城中心的皇家商业交易中心始终坚持作为交易商的核心地点。考古证明,皇家商业交易中心的所在地从罗马时期就备受重视。今天,被环抱在英格兰银行和伦敦金融城市长官邸--大厦之屋之间,离劳合社总址--劳埃德保险大厦不过咫尺之距。"历史虽然变迁,建筑永恒不变。"--这句话写在了皇家商业交易中心创办人的纪念碑上。
16世纪初,伦敦金融城的商人处于焦躁的创业和经商大潮中。来自欧洲各地的商贾富豪通过伦敦金融城的商店、住家、酒家、客栈甚至大街交易他们的货物,其中包括陶器和器皿。然而,当时欧洲最重要的贸易中心--博尔思,位于比利时的安特位普。博尔思的交易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商人的信誉在这里得到尊重并容易申请到贷款。理查德·格雷欣,一位伦敦绸布商,他专门为英王亨利八世采购汉普顿王宫的织锦和挂毯。理查德·格雷欣在比利时的交易中切身感受到了建立类似博尔思的交易中心的重要性。于是,理查德·格雷欣致信张伯伦贵族(Lord Chamberlain),希望其可以在伦敦金融城建立一个专门的交易中心--这就是皇家商业交易中心建立的背景。他在信中写道:"商人没有交易中心将不复再来,这就像船员在大海中航行却没有水源。"最后,这个想法在理查德·格雷欣的儿子托马斯的时代变成了现实。
1565年,皇家商业交易中心成立了。托马斯·格雷欣这位经商家族的继承人云游各地并在安特位普购买了房产。托马斯·格雷欣的工作之一是代表英国的君主募集贷款。在伊丽莎白女王登基第二年的1559年,托马斯·格雷欣被授予了骑士爵位。没有人在当时能够想到托马斯·格雷欣会继承父亲的遗志与某个交易中心联系起来。但就在1565年,托马斯·格雷欣的儿子早丧,从而促使了托马斯·格雷欣向伦敦金融城市政府提出:只要政府提供一块土地,他就可以用自己的财产来建立一个伦敦金融城的商业交易中心。这份提议得到了伦敦金融城市政府的尊重和认可。于是,1566年,在皇家商业交易中心的现址开始动工兴建佛兰德式的建筑并装饰有格雷欣家族被授予的桂冠标志。建成后的首座皇家商业交易中心由伊丽莎白女王揭幕,但不幸的是,却在1666年的大火中被毁。
1667年,皇室和大众都希望皇家商业交易中心可以在遗址上重建,这种愿望甚至强过了首先规划重建伦敦金融城整体的意见。当时重建的建筑师是伦敦金融城的建筑公测员--爱德华·杰蒙(Edward Jerman)。英王理查德二世参与了历史上皇家商业交易中心第二栋大楼的奠基仪式并亲自放下了奠基的石块。这栋建筑物于1669年完工并投入使用。这座皇家商业交易中心第二栋大楼与第一栋有许多相似之处,包括四个拱廊、回廊的小商铺和为交易服务的庭院,但其增加一座标志交易时段的巨型时钟。每一个国家、每一种商品在皇家商业交易中心都拥有自己的"坐标",商贾云集--商业交易在皇家商业交易中心的第一次重建后再次恢复繁荣。发表过著名诗篇"真正的幸福不显山露水,它摒弃浮华和喧嚣"的英国作家约瑟夫·艾迪生[29]这样描述当时的场景:"这是整个地球的商业中心。"18世纪,随着传统商店在伦敦的西迁,皇家商业交易中心迎来了其"商业住客"--皇家护卫交易担保集团率先移师皇家商业交易中心。1774年,劳合社也迁往皇家商业交易中心。然而,这段历史也是劳合社不愿意回顾的,因为一场由于1838年在劳合社保险商房间中的一缕火焰引发的一场大火再一次摧毁了皇家商业交易中心。当时,正值冬季,消防员没有能够及时抢救这座建筑。这次,在皇家商业交易中心被最后摧毁的是那座标志交易时段的巨型时钟。"咚……咚……咚……"火焰最后的吞噬正好使得这座时钟完成了其最后的报时使命。
皇家商业交易中心的第二次重建工作再次马上动工,大楼的兴建经过政府出面,还获得了另外一块土地。当年格雷欣对这块土地的获取期望值很高,但由于缺乏保障方案而最后放弃。1842年,艾伯特王子参与了奠基。1844年,年轻的维多利亚女王为皇家商业交易中心的第二次重生剪彩并举行了奢华盛大的仪式来标榜皇家商业交易中心在伦敦金融城所处的重要地位。皇家商业交易中心浴火重生。
皇家商业交易中心的回廊油画之精彩享誉西方殿堂。1892年,格雷欣委员会(Gresham Committee)提议在皇家商业交易中心的回廊上嵌上24幅高22英尺、宽11英尺的巨型油画来讲述伦敦金融城和皇家商业交易中心的历史。制作油画的工艺十分复杂,包括使用传统弗兰西思科壁画技法、帆布运用和石板镶嵌技术等。系列油画的第一幅讲述的是腓尼基人(Phoenician)[30]与早期不列颠人在英格兰康沃尔郡(Cornwall)海岸进行海上贸易的情景,这幅画的作者是英国皇家学会的主席弗雷德里克·雷顿爵士(Sir Frederic Leighton)。今天,当游客到访伦敦金融城,在皇家商业交易中心的回廊参观这些栩栩如生的油画时,就仿佛被带到了皇家商业交易中心和伦敦金融城的历史长河中。
随着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皇家商业交易中心的活动停止了。然而,庆幸的是,皇家商业交易中心的第三栋建筑在纷飞战火中得以保存。1953年,一家剧院公司在皇家商业交易中心的庭院中成立。这所剧院公司就是随后享誉伦敦金融城的美人鱼剧院。1968年,皇家护卫交易担保集团进行内部重组成为了皇家护卫交易公司(Guardian Royal Exchange,GRE)。1982年,伦敦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LIFFE)"占领"了皇家商业交易中心的"原始"交易席位。身着鲜亮夹克的交易员用他们"粗暴"的"喊叫"再次唤醒了皇家商业交易中心的买卖热潮。
20世纪80年代,在皇家护卫交易公司的要求下,菲茨罗伊·洛宾森建筑师联盟(Architects Fitzroy Robinson Partnership)对皇家商业交易中心进行了新一轮的修缮,其中包括重建与原有风格协调的楼层。伦敦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当时仍然在皇家商业交易中心办公。伴随着修缮工作的进行,皇家商业交易中心在其第二层修复完成许多待用的房屋、建立了办公使用的管理房间并增加了许多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其中,20个新的科林斯式的大写字母被工匠镌刻在墙壁上。经过测算,共增加了1300平方米的工作面积。
今天的皇家商业交易中心是修复如新、青春般的建筑,并再一次成为名副其实的商业交易中心。对于世界顶级的品牌而言,皇家商业交易中心是他们在伦敦金融城的首选。皇家商业交易中心庭院的"伦敦巴黎屋"重新建立了时装街和食品街。在同一个屋檐下,任何人可以购买到绝对亮丽并具有独特色彩的商品。变换百年,托马斯·格雷斯的独特想法乃至实践仍然历久弥新,经受时间的考验,备受世人的推崇。图1-22为霓虹灯下的皇家商业交易中心。
图1-22 霓虹灯下的皇家商业交易中心
(资料来源:皇家商业交易中心官方网站)
[29]约瑟夫·艾迪生(Joseph Addison,1672-1719年),英国散文家、诗人、剧作家以及政治家。艾迪生的名字在文学史上常常与他的好朋友理查德·斯蒂尔(Richard Steele)一起被提起,两人最重要的贡献是创办两份著名的杂志《闲谈者》(Tatler)与《旁观者》(Spectator)。艾迪生毕业于牛津大学并留校任教。1705年艾迪生在哈利法克斯的政府中工作,出任副国务秘书,1708年当选国会议员。1716年艾迪生与沃里克伯爵夫人结婚,1717年至1718年他担任了国务秘书,后因健康原因被迫辞职,但是逝世前一直都担任国会议员。1719年6月艾迪生去世,被埋葬在西敏寺。
[30]腓尼基是古代中东的一个民族,起源于今巴勒斯坦附近。腓尼基人擅长海上贸易,往来于埃及、西亚、希腊、地中海中的各岛屿。他们经商所至之地,据现在所知,曾出大西洋而远至不列颠。希腊文化的来源除了爱琴人之外,还有腓尼基人。希腊人从他们的商船上得到了许多东方的制造品,学到了许多工艺美术。但其中最重要的乃是腓尼基人的字母。希腊人学会了那些字母之后,又加上了几个元音,完成了字母的作用,成为后来欧洲各类字母之祖。英文中的26个字母中的22个来源于腓尼基人的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