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间成全的首先是父母

  2003年6月20日,只要时钟敲响12下,全世界各城市的书店前都挤满了小家伙,等着抢购J.K.罗琳女士第五部《哈利·波特》,1000万本书及与哈利·波特有关的玩具、游戏、DVD以及其他商品同时投入市场。哈利·波特狂热症已席卷全球,各国的孩子们对这个戴着圆眼镜、额头上有块闪电形的疤、无父无母的小男孩着迷得不得了,而且没有国籍、民族、种族的限制,哈利·波特像骑着光轮2000的扫帚在全世界的天空飞翔。

  孩子们为什么对哈利·波特如此感兴趣?因为这个孩子不用受父母约束?能逃开姨父姨母的迫害?有各种法力?可以实现很多愿望?可以有机会探险?

  既然全世界的孩子们都选择了哈利·波特,显然这一代孩子形成的价值观、审美观都带有全球化的意味。

  而事实上,哈利·波特最先赢得的不是中国的儿童,而是这些儿童的父母。当哈利·波特作为今日全球流行的儿童读物被中国的中产阶层接受了以后,他们不仅自己要努力与国际接轨,还要让他们的孩子也与全球同步,所以他们的孩子也要和英国、美国、德国的孩子同时阅读到哈利·波特。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哈利·波特和格林童话的故事价值是难分高下的,但这两个故事的社会学价值是有很大差异的。哈利·波特象征着全球化的今天全球正在统一的审美标准及生活态度,而格林童话的内在核心还是古典主义的逻辑和价值标准。

  所以今日中国中产阶层置业时不仅自己要取欧美标准,他们也将这套标准灌输给下一代。儿童间的各种装修材料、家具和饰品很少使用中式元素。这些父母为孩子建立起的生活环境尽量向欧美人家靠拢,在这种环境里长大的孩子自是"与国际接轨"了。

  自1978年独生子女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后,很多家庭就进入了421的状态,即四位祖父母,一对夫妻及一个子女。这种亲子关系在置业时就呈现了这个时代独有的风景。

  首先,中间的"2",即一对夫妻在解决自己一家三口的居住问题的同时还要为他们各自的父母置业,因为对中产之家而言,他们各自的父母,即"4",大都不甚富裕,他们的经济实力最多只能将过去的福利分房买下。如果当年没有分到房,那么即使倾其一生积蓄也不可能买得起房子。所以这一代中产们的经济负担是很沉重的,这种沉重随着中产阶层进入房地产消费市场而进一步加重。

  当中产们为自己解决了基本的居住问题后,他们的父母渐渐步入了需要子女在身边照顾的年纪。无论我们这个社会风尚如何想向西方看齐,对父母的赡养依然还被较完整地保留在我们的文化体系里,所以当这一代中产的父母老到需要与子女共住才能避免生病受伤无人照顾,作为子女的则在二次购房时自然将安置父母列入了议事日程。

  有的人选择在与自己居住地毗邻的社区为父母购房,或选在同一社区不同栋楼,还有的选择了同一栋楼不同单元,也有选择在同一单元居住。这种种选择主要受个人财力、家庭关系和下一代年龄大小等因素干扰。

  有一对在外企都做到高层管理的夫妇第一次买房时,主要考虑如何安置自己、子女和保姆,但随着双方父母进入高龄,夫妇俩再次置业时便想到要在新家里为父母再留出一个房间,而且考虑到父母年事已高,女儿尚年幼,上下楼梯很危险,他们放弃了自己一直向往的复式公寓和TOWNHOUSE,买了一套平层公寓。

  另有一位离异的外企高管在买房时特意挑选了两个毗邻的单元房,但这两个单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组群,同一个大门出入,进了大门后才分进各自的房门。他选这样的格局是为了既方便照顾父母,又能不互相打扰。"况且我现在还没再结婚,不知道未来的妻子能不能和父母相处好,所以现在买房要有长远眼光,防患于未然,以免到时出现矛盾又要换房。"在为父母购房的过程中,主要的决策者还是这一代中产夫妇,因为上一代能住进公寓也罢,TOWNHOUSE也罢,都比他们原来的居住环境有非常大的改善,所以他们容易知足。再加上为父母者总是不忍提更多要求而加重子女的负担,所以中产们对满足父母还是较有把握的。

  但这些中产在为下一代置业时,情况可就不同了。

  独生子女政策作为一种强制实行的国策使当代中国人意识到三口之家的家庭结构成了几乎不可修改的事实,而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子女是家庭的"香火",他们的价值大小是随着每一代人口的多少而变化的,所以独生子女在这种价值体系里便显得弥足珍贵,于是这一代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在这些独生子女的成长过程中,由于其父母一代并不适应这种家庭模式--所谓不适应是因为他们大都是在多子女家庭中长大的,独生子女家庭的特征对这一代父母而言是陌生的,于是不同的价值被他们或放大或缩小,这一代为人父母者一直处在对亲子关系的探索中。而且这一代为人父母者的困惑在于,他们在多子女家庭中建立起的关于亲子关系的知识和经验可以解决与他们的兄弟姐妹如何对待其父母的诸种问题,但这些知识和经验很难作为行之有效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他们惟一的儿女,他们需要创造一套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来应对下一代的教育问题。

  一个最直接的问题是,当他们为自己的父母买房时,可以是兄弟姐妹共同协商,分担费用,划分产权。但当他们面对自己的子女时,他们不能确定自己的子女是否一定担负得起赡养他们的责任,而如果这一代子女负担不起,他们除了依靠自己便再没有其他指望。

  这种不安定感使这一代中产在购房时心情是很复杂的。一方面他们希望趁自己年富力强时为自己的将来做更多准备,以免到老了时指望不上下一代;另一方面他们又希望能为子女多留些资本,因为如果这个孩子不能从他们这里获得帮助,也无人可以指望。

  这一代父母复杂的心情再加上老一辈对孙子辈独苗的宠爱使得独生子女们在其家庭消费决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父母们买房时虽不会由子女们拿主意,但孩子的建议和否决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尤其那些12岁以上的孩子的态度会对父母的最终决定产生影响;更有一些经济实力较强的中产会为已近成年的子女单独购买一套产权房,以为孩子预置一份"产业"。

  在如今的公众舆论中,儿童似乎是当代中国绝大多数城市独生子女家庭最为关注的对象。尤其是在子女的教育上,父母似乎乐于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有的甚至还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但以我的观察,真正知道如何关心儿童成长的家庭并不像很多人以为的那样多,这一点我们从儿童间的设计便可得知。

  富裕阶层家中为子女留的卧室、卫浴间及游乐室总是功能完善,尺度甚至比一个普通市民全家的居住面积还大。如此大的空间与儿童的身体尺寸所形成的比例关系使他界定的人与人、人与环境的距离和低于他阶层所属的孩子是不一样的。从一些研究和实际案例中我们了解到,出生在大房子里的人,在其成年之后对于周围世界的认识倾向两个极端:一个是他们只习惯于与和自己同一阶层、经历相似的人打交道,对于他们陌生的世界深感恐惧;另一个极端是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百般努力地摆脱这个阶层加之他的种种约束。

  今日中国这一代富裕阶层并没有成为富人的经验,更没有培养富人甚至贵族的经验,所以当他们为自己的儿女安排居住空间时,只是出于自己的想像与标准,提供他们认为的最优越的条件给自己的子女,至于不同尺度、不同形式的空间会给孩子带来什么他们不是很清楚。

  这种模糊也同样存在于中产阶层家庭里。

  中产阶层基于自己的阶层地位使其对儿童间的认识和富裕阶层有一点不同。如果富裕阶层家庭的儿童间是富裕阶层彰显实力的内容之一的话,中产阶层家庭的儿童间则从来不被列为中产们炫耀的资本。

  儿童间之于父母的意义和其之于儿童的意义仍然存在着明显的错位。

  很多中产的家中,儿童间的位置并不是以孩子的需求为主导的,而是以父母的生活方式来设定的,常常是父母需要孩子在自己的生活中处于什么地位,儿童间便被安排在什么位置。有一对夫妇在分配其二层的TOWNHOUSE时,竟将楼下没有窗户的房间派用做儿童间,因为楼上是他们夫妇的生活空间,他们不希望孩子打扰他们的清净。而另有一对夫妇将儿子的房间安排在二楼的一角,孩子进出自己的房间则需先穿过父母的房间,孩子的行动总是处在父母的视野内。

  这虽然是一些极端的例子,但这些案例的发生并不是个别人的思维发生偏差,因为如果在如何安排好儿童间这个问题上,全社会有足够多的常识,或将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生命体来认识,有些问题是不会发生的,但显然,这一代中产的父母在子女问题上还承袭了中国传统的观念,将孩子视为自己及家庭的一部分。现在儿童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已和二十年前有很大的不同,中产阶层的子女背负着未来实现阶层上升或起码保持的"重任",其父母如今也在为阶层的保留及上升奋斗,这种家庭状况使为人父母者对子女很难保持平和的心态,或占有控制或溺爱放纵都使儿童间在中产之家的位置并不是基于双方平等的生活需求而设定。

  中产之家的儿童间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装饰风格。在房屋购买后,涉及装修等问题时,如果子女已经是12岁以上的年纪,父母也多会听取子女的意见。

  由于父子双方对如何处理亲子关系在住宅中的存在方式上都不具备足够的经验,在对房间位置的安排、空间及家具的设计、饰品的选配上都存在着较多的分歧,也引发了若干种矛盾。

  家其实是孩子第一个爱与美的教育课堂,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会对自己的居住空间充满好奇,并不断探寻。儿童间对于儿童不是一个简单的居住地,更是他认识的第一个世界,但我们不难看到,在做装修预算和室内设计时,分配在儿童间的预算总是很少,设计创意也没有太高的艺术含量,和其他房间相比,儿童间总是乏善可陈。

  中产阶层是时尚最忠实的跟随者,所以在其居住空间中会经常看到各种新鲜的时尚元素,但与时尚无关的空间常常是儿童间。

  上述两个问题最终引发的是设计什么尺度的空间以及做什么秩序的安排对于儿童的成长及需求最为妥当。

  这一代中产夫妻大多将自己的孩子过早地托付给了父母或社会,例如,母亲休完产假后便将孩子送到父母家交由父母养育,或在孩子三岁以后就将其送入全托幼儿园,上学后又送入全日制学校。求生存求发展的压力使他们希望迅速从养育下一代的责任中解脱出来。

  这实在是与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相去甚远的,但这一切的发生是必然的。当他们小的时候,他们的居住需求是得不到满足的,异性兄妹姐弟甚至父母与子女间拉个布帘同居一室的居住状况,使每个人都不能发展释放自己的居住愿望,他们过早地要学习在同一个空间内应该如何融合不同代际人的生活需要,这也让他觉得孩子向大人妥协是理所应当的。如今他们终于有机会满足自己了,自然是先让自己尽兴。和富裕阶层有"剩余空间"去满足下一代不同的是,中产们的购买力使他们常常觉得满足自己尚且不够,何况是满足下一代。

  于是在家中,父母不仅挤占了孩子的物质空间,更挤占了孩子的精神空间。他们对构建的这个家究竟在孩子一生的成长中该扮演什么角色是缺乏清晰而完整的认识的。当他们将个人的各种性情在家中的诸多细节上有所表达的时候,这些会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他们是很少考虑的。

  中产们对自己的子女总是寄予殷切的希望,但为了这个理想的实现所花费的心血却不一定是到位的。

  中产之家儿童间存在的种种缺陷,在某种程度上也构成了中产之家子女教育的某种缺陷。

  但这并不是一个被普遍觉察的问题。这里面中产阶层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子女对父母的个人生活、发展、人生理想有什么意义;如果子女是拖累、妨碍、打扰,儿童的行为发生地便要远离父母的主要生活空间,减少交叉;如果正相反,父母便需要时时与儿童的生活交互。在这两个极端中寻找到一个平衡点对亲子双方的意义都非比寻常。合理的儿童间面积,各种配置位置尺寸合适、使用安全的家具对儿童认识世界和确立良好的行为方式都是一个正确的引导。不同设施的合理摆放则有助于儿童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例如,很多家长发现一些儿童并没有把换下的衣服整理好悬挂或存放的习惯,其实除了父母的训练,为孩子准备好高度合适、样式可爱的衣帽架或衣柜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许多家长为孩子选购的衣柜是不方便儿童取放衣物的。

  一个有孩子的家的客厅。孩子在大人的视线内玩耍是独生子女家庭普遍的模式。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