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何解(2)

  这里孔子指责冉求不应该再为季氏聚敛钱财,还气愤地对门徒说:“你们要鸣起鼓去声讨他。”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孔子得知仲由推荐子羔去当费宰,指责仲由害了子羔,仲由当然不同意他先生的批评,说了些气话,孔子听后对他说:“所以我说厌恶那些利口善辩的人!”

  看来在这里,孔子和他的这两个弟子的关系也并不是像传说中的那么完美。回到上面说的第二个问题,我们来仔细揣摩揣摩“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正如上面说过的,孔老夫子的为“臣”之道并非如人们想象中的一味“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

  和孔子所说的“不可则止”一样的为臣之道,我们还能从儒家的其他经典著作中举出好几处:

  “为人臣之礼,不显谏;三谏而不听,则逃之。”(《礼记·曲礼》下篇)

  “子曰:是君三违而不出境,则利禄也。”(《礼记·表记》)

  “君有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去。”(《孟子·万章》下篇)

  “(曹覊)三谏,不从,遂去之。故君子以为得君臣之义也。”(《春秋公羊传》)

  上述说的其实和孔子的“不可则止”大抵相同,说的是为臣之道,当看到“周公之道”难再侍奉君主时,适时变通,或退或隐也是合“道”的。我们常说“明哲保身”,并不是说要反对历史上那许多直臣、诤臣的胸怀坦荡、一身正气,当然更不是要以那些世故圆滑的佞臣为榜样;而是正如孔子所说,行之以道、持之有度。

  关于“事君”之道,《左传》里有个非常出名的故事,叫“晋灵公不君”。这个故事很长,我们截取一部分来说说。

  故事讲的是晋灵公不以国君之正道行事。他通过大量征收赋税来满足奢侈的生活。他从高台上用弹弓射行人,观看他们如何躲避弹丸。有一次厨子炖熊掌没有炖熟,他就把厨师杀了,放在筐里,让官女们用车装着尸体走过朝廷。大臣赵盾和士季看见露出的死人手,便询问厨师被杀的原因,并为晋灵公的无道而忧虑。

  他们二人决定规劝晋灵公,当时晋灵公听了他们的谏言后无可奈何地说:“我已经知道自己的过错了,打算从今以后改正。”

  但我们知道,这谈何容易!

  过后晋灵公仍旧不改恶习。作为大臣的赵盾便多次进谏,这惹怒了晋灵公。他先是派杀手NB335麑去暗杀赵盾。杀手NB335麑知道赵盾是国家的砥柱,不忍心杀他,无奈只好自己撞死在槐树上。

  但晋灵公并不甘心。又有一次,晋灵公摆下“鸿门宴”,希望借宴饮赵盾的机会,预先埋伏好身穿铠甲的武士攻杀赵盾。幸好,赵盾的护卫提弥明发现了情况,拼死护住了赵盾。最后,赵盾得到灵辄(赵盾以前在首阳山救过的饿汉)的帮助,最终逃离了虎口。

  尽管后来晋灵公还是被别人刺杀了,但就赵盾的人格,孔子还是用“古之良大夫也”来评价他。

  忠臣最终难逃一死的故事在我国历史上有很多,比如大家熟悉的比干遭商纣王的屠戮、伍子胥难逃自刎的故事……对于这些伟大的政治家,首先我们要说的,与之前提到的一样,我们非常崇敬这些舍身为国的忠良,但通过这些故事,结合孔子所说的“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再回到本文开头所引于丹文中提到的“事君数,斯辱矣”,可以看出,孔子的意思是说,为臣事君,如果时势已经难行“周公之道”,时昏世暗,再屡谏不止,逼促君王,其结果只能是自身受辱。

  “事君数”的“数”,确是可以理解为“屡次”,这和伍子胥所数的“吾数谏王,王不用”(《史记·伍子胥列传》)中的“数”是一个意思。但把“事君数,斯辱矣”整句理解为“如果你有事没事总是跟在国君(领导)旁边,虽然表示亲近,但离自己招致羞辱就不远了。”这无疑是误解孔老夫子的原意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