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是最简单"吗(2)

  在这里,我们就来看看《论语》是一部怎么样的“最简单”的语录。有关“论语”两字,历代论说还是有些小小的争议的,但是各种说法对于界定《论语》是怎么的一本书,起到了导向作用。

  首先,最早的论说可以溯源到汉初刘向的《别录》:“《鲁论语》二十篇,皆孔子弟子记诸善言也。”这是说,《鲁论语》总共二十篇,都是由孔子的弟子们记录的,记录的是孔夫子美好的言谈。这种说法,就是说《论语》是一部语言的记纂,与《汉书·艺文志》所持的观点基本相同。

  在班固的《汉书·艺文志》中,我们可以查到,“《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这一点说法,得到了众多的支持。今人杨伯峻先生在他所撰写的《论语译注》中,承认的就是这种说法。

  以上说的是关于“论语”两字的第一类解释。这第一类解释,最简单地可以概括为,《论语》是对有关前期儒家学派言谈的记录,是一本口水账。我们知道,儒家学派对中国两千年的影响非常巨大,这个学派的前期言谈,是否如于丹教授所说的一样“永远是简单的”呢?

  这个问题,我们或许可以向于丹教授和她读古代文学研究生时的导师请教。不知她的导师会如何回答呢?

  对“论语”二字的第二种解释是把“论”字解释作“伦理”。按照东汉经学家刘熙在他的著作《释名·释典艺》中所解释的是:“《论语》,记孔子与弟子所语之言也。论,伦也,有伦理也。语,叙也,叙己所欲说也。”也就是说,《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叙说伦理道德的书。

  可以查证的资料有,东汉末年的刘玄所认为的相似观点,他认为:“论,伦也;经世,治世”。这种说法,比所谓的“伦理”更为确切,指的是经世治国之大业。这也正是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说法的来源。

  半部《论语》能否治天下,我们先暂且不论。但是,《论语》被历代的统治者和读书人认定作是经世治国的“圣经”,却是有证可查的。历代有关《论语》的注释中,影响最大的当属于朱熹的注释。

  朱熹是宋朝人,是宋明理学最重要的大师之一。朱熹的学说与孔子的学说有许多方面是有经过演绎的差别的。但是,朱熹所撰的《四书集注》(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自从元朝以后,成为了朝廷科举考试的指定参考书。

  从那时开始,读书人从小要求背诵“四书”、“五经”,进而接受圣贤的教育,知书达礼,大多数人要经过“十年寒窗”的苦读,而最终只有绝少的一部分人能在朝廷考取功名、光宗耀祖。

  像《论语》的影响这样类似的例证非常多。比如说《论语》里有关“孝”道对于中国人的影响。孔子所在的时代背景是礼崩乐坏的时代,他的种种努力都是在尝试重建周礼,期望恢复那种已经备受毁坏的传统。他所提倡的“孝”就是指子女对父母长辈所应该具有的一种感情,这种感情是符合“礼”的。

  在《论语·为政》篇里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对“什么是孝”的回答:“无违。”无违的意思就是在侍奉自己的父亲长辈时不违背周礼。孔子具体解释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意思就是:当你父母长辈健在的时候,应当按照“礼”来侍奉他们,而当你父亲长辈逝世,应当按照葬礼给予安葬,并按相关礼仪来祭奠他们。

  有关孝道的言论,孔子寄予了强烈的人文道德关怀,如在《论语·里仁》:“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思即,父母还健在的时候,不可以长时间在外远游(因为那会让父母忧怀担心),假若真要出外,也要在近的地方,要让家人知道(可参见刘宝楠著《论语正义》,中华书局,第154页)。此外,与孝道相关的言谈非常多,如:“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论语·学而》),“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等等。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