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学习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论语·为政》

  一个人选择适当的途径去努力,并且持之以恒,最后总是可以成功的。"努力"二字在人面对考验时,特别具有启发性。美国一项研究指出:20世纪最杰出的四百位人物之中,有四分之三曾在青少年时代遭遇悲剧、残疾,或重大挫折,然后力争上游,克服困难,成功立业,造福人群。

  所谓力争上游,第一步就是要定下学习的心志。学习可以使一个人获得技能、增广知识、明白事理、陶冶气质、确立人生目标。我们所景仰的圣贤,无不敏于学习,勇于实践。以孔子为例,他就公开声称自己的最大长处是"好学",从"十有五而志于学",到晚年的"学不厌,教不倦",不曾有片刻松懈其志。如果对孔子的生平作一回顾,不难看出他的学习态度。

  孔子自幼家贫,曾为人放牧牛羊,看管仓库,学会了不少琐碎的实务,对于射箭、驾车的本领也十分在行,但是真正令他心仪的则是"礼乐"。因为礼乐既有悠久的传统,又有规范的作用。由小处看,可以使一个人安顿身心;由大处看,可以使社会安和乐利。

  于是,孔子到处访求名师指点,"问礼于老子,习乐于师襄"。他的习乐经验特别值得我们参考。孔子学习鼓琴,先学会主调旋律,再学会抑扬顿挫、表现情感,然后慢慢感受作曲者的心意,体会其创作灵感的泉源。这些已经难能可贵了,但是孔子还不满足,继续学思并用,终于把作曲者的相貌神态也掌握住了。他说:除了周文王,谁能作出这样一首伟大的乐曲呢?能够专注学习,用心领悟到这种程度,连师襄也自叹不如,要向孔子表示敬意了。

  好学加上努力,使孔子不断温故而知新,成为当时最博学又最有创见的人。这样的人自然吸引数千弟子闻风景从、心悦诚服,很快就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儒家。如果以孔子为榜样,我们学习任何东西,都可以成功。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