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节:第六章 温州人和你不一样的品质(13)
温州人想的和你不一样:温州人为什么会成为富人
杨宏建
如今,越来越多的温州企业走出温州,走向全国、全世界。德力西集团也开始在上海发展,对此,德力西上海负责人胡成国认为,“选择上海,意味着新的跨越。”他说:“上海是中国最大的都市,有着地域、港口、人才、品牌、潜在市场、政策优惠等诸多优势,这种优势凝聚成的挡不住的魅力,像磁石般不断吸引着越来多的国内企业家。……我们集团选择上海,投资上海,既是基于我们对上海这块投资热土的理性思考,也是源于我们集团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态势……因此要充分利用上海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德力西,努力铸造出一个东方‘西门子’。”
2003年,在“世界温州人大会”世纪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春光感慨道:“温州人的足迹遍布天下,哪怕到天涯海角,都能碰到温州人。即使温州人散布在世界各地、天涯海角,他们仍然是温州人,仍然带有温州人的强烈特性。”
温州市副市长陈宏峰说:“温州商人利义并重,他们很勤劳、有智慧,而且善于抓住机会。”陈宏峰认为,自宋代始,直到现在,温州人始终生活在浓重的商业文化中,一种氛围和一种文化的底蕴支撑了温州人在全世界的发展。
“我们不以温州本地的GDP为中心,我们支持温州人到各地去发展。”陈宏峰说,温州的政府是走四方的温州商人“坚强的后盾”。
温州人语录:
我要借上海的优势,打造我的生产基地,把我的“泵”像导弹一样发射升空,辐射全国甚至全球。此时不来,更等何时!
——上海凯泉实业集团总裁 林凯文
11.财富需要不断投资
致富思维:
穷人:有钱了,总得好好享受一下。一个人赚那么多钱做什么呢?
温州人:有钱了,怎样才能让钱变得更多呢?赚钱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过程。钱只有让它流动起来才会生出更多的钱来。不断追求金钱实际上是一种自我价值的体现,能够带来自我成就感。
沈阳市温州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黄金俊问,开拓市场、做生意没有本钱咋办?这时,温州人形象地说要唱《国歌》,意思也有两层,一是“冒着敌人的炮火(意指克服各种困难)前进”,即勇于向市场进军;二是前进(钱进),指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益,才能再发展。
黄金俊介绍说,如今温州人大概十个人中有六七个是大老板或说是百万富翁,他们绝大多数是白手起家,靠开拓、靠拼搏发展的,而且现在也没有停止。
温州人赚钱永远都是永无止境的,他们不会因为有了一些钱而知足常乐。温州人总是不安于现状,永不满足于当前的财富。当他们积蓄了资本后,就会不断投资,把小商品做成大市场,从纽扣到服装、鞋子,从电子元件到成套电子设备,从日常小物品到高科技产业,并且涉足房地产、金融业,越做越大。
在温州,流行着这样一段顺口溜:“十万元是贫困户,百万元才起步,千万元才算富。”在温州人的观念中,财富越多越好。
“过几天,我准备去沙特利雅得去看看,如果项目好的话,就去筹集资金。”温州商人张涛妹说,“比尔?盖茨、李嘉诚这些世界首富、华人首富,那么有钱了现在不是也在努力赚钱吗,比起他们来,我们有什么理由把钱放在银行里为银行打工呢?”
张涛妹原是下岗工人,下岗后,她并没有在家闲着,反而在家里搞了一个制衣作坊。“每天工作到夜里两三点,这个累你们是想象不出来的。”张涛妹说。
1995年,张涛妹不堪劳累,开始走上了投资生活。10年来,她涉足过房地产、出租车、轮船等投资领域。2005年,张涛妹花了130万元在江西九江买了一条运沙船,每个月坐收5.9万元的纯利。但是,半年后,运沙船一下子多了起来,租金直线下降。无奈之下,张涛妹只得不断地寻找新的投资项目。
如今的张涛妹总是喜欢与其他人讨论投资心得,寻求投资项目。她每天都要看温州晚报、温州商报,有时候还要跟团到全国各地去参观。
在成都,有一家温州人开设的皮货批发店。这个温州人刚到成都时,店铺规模很小,有个成都老板总是到他的店里来进货。刚开始,这个成都老板骑着自行车来进货,每次都进几千元的货。
一年后,这个温州人的店面扩大了,成都老板来进货时也换成了摩托车,但是还是进几千元的货。
又过了两年,这个温州人的店面成了批发商场,成都老板已经换成小汽车来进货了,但是,还是只进几千元的货。
温州人觉得很奇怪,就问成都老板:“几年过去了,你怎么总是进几千块的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