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四:坚持每天锻炼身体(1)

  一、导入部分

  1. 理念

  考一所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开拓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为了实现这些梦想,孩子们每天埋头于功课,却忽略了一件重要的事。

  这件事,就是“坚持每天锻炼身体”。即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做一些适合他们的运动,长期坚持,以达到强健体魄、促进心智的效果。

  坚持每天锻炼身体,不仅是在培养一个良好的习惯,也是在形成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坚持锻炼身体,使很多人获益匪浅:

  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一向重视体育锻炼,从十几岁开始,直到百岁高龄,从未间断。他一生坎坷,却奇迹般地突破了百岁大关;

  著名作家海明威的父亲酷爱体育运动,常常带着他走村串户,穿林渡水。4岁时,父亲给了他一支猎枪,他开始了独立活动,很快迷上了钓鱼、打猎和探险。海明威之所以能写出《老人与海》这样的作品,与其幼时的经历分不开;

  ……

  生命在于运动。每天锻炼身体,能强身,更能强心。

  2. 描述

  (1) 增强体质,获取强健体魄

  身体健康很重要,但很多人都忽视了体育锻炼的作用。一个身体孱弱的人,如果锻炼方法得宜,又能每天坚持,健康也会自己送上门来。

  《读懂人生》中讲述了吴图南的故事:

  武术大师吴图南幼时体弱多病,曾患过肺结核、黄疸肝炎,还因癫痫抽风,致使右腿比左腿短约两厘米。家里人都以为他活不成了。9岁时,幸遇清朝太医李学裕为他诊治。李太医说:“你这病光吃药不容易好,最好要配合习武练功。”于是他拜名家为师,学习武艺。练了一年多,他脸色红润,身体也逐渐结实起来了。经过十多年的刻苦磨炼,他学会了太极拳和刀、枪、剑、棍等各种技艺。从此,他身体健康,精力充沛,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当时的京师大学堂。

  进入晚年,吴图南每天早晚坚持练太极拳,每次都练得很认真,还请别人将其每个动作都拍了片,多达400多张,他自己从透视片上看每个姿势,遇有不符解剖之处,便逐一校正动作,使运动更为有益于生理活动。

  由于坚持练拳,吴图南在百岁之龄,仍然健康如昔,精力充沛,记忆力不减。他晚年仍坚持从事武术史和太极拳的研究,出版多种著作,并在“国际太极拳表演观摩会”上,以其炉火纯青的拳术,荣获一枚金光闪闪的奖牌。

  由此可见,体育锻炼益处多多。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保障骨、脑细胞充分的营养,尤其对正在长身高的孩子来说,能促进长高激素分泌及肌肉、韧带和软骨的生长。

  (2) 激活思维,促进智力水平的发展

  每天锻炼身体,坚持运动,看起来只是强健了体魄,灵活了肢体,跟智力水平的发展没什么关系。但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一个行为迟钝的人很难学习超群。因为大脑思维的灵活性与肢体的灵活性是相联系的。关于这一点,《好父母》一书进行过详细的阐述:

  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很多有学习问题的孩子,他们的视觉跟踪力差,阅读计算时常常出现丢字、串行、看错数,这和他们的眼肌控制能力差有关。而大脑对眼肌的控制,必须是在充分的活动中展开,像一些有追踪目标的运动和投掷运动都对眼肌的发展有直接作用。

  很多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经测查,他们的内耳前庭发展不平衡,这导致孩子处于情绪不安稳的状态,严重影响了他们的上课听讲和作业。内耳前庭的发展,正是在奔跑和荡悠中实现的……

  锻炼身体对智力水平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现实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例证,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教授曾讲过康健父子的故事:

  康康出生时才5斤2两,这让身为体育老师的父亲康健感到很失望。康老师开始实施他独特的健康第一、体育为主的家教方针。从康康会走路到他初中毕业十多年的时间里,康老师每天都带孩子进行至少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从未间断。康康大一些时,周围许多父母都带孩子去学习各种特长,康老师经过思考,觉得让孩子进行体育锻炼比学习美术、钢琴更重要。于是,当别人家孩子都去参加特长班学习的时候,康老师却带着孩子到各种体育场所去,观看其他人的锻炼活动,让孩子感受到运动给人带来的活力,使孩子受到熏陶。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