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玺印 太平天国因篆文人民不能普遍认识,故所刻玺印都用宋体字正书,四方刻阳文,云龙边,留正中一行,另镌一线边,刻官爵名于其中,并没有印信关防等字样。
天王洪秀全玉玺说明天王玉玺用青白玉做成,径20.4厘米,高2.7厘米,纽高7.4厘米,纽背刻云纹,纽侧刻双凤朝阳纹,玺文四周上作双凤朝阳纹,左右作龙纹,下作立水纹,共四十四字,宋体正书。现藏中国革命博物馆。
幼天王洪天贵福玉玺说明幼天王玉玺用青白玉做成,径21.8厘米,高4.0厘米,纽高7.0厘米强,纽背刻云纹,纽侧刻双凤朝阳纹,玺文四周上作双凤朝阳纹,左右作龙纹,下作立水纹;共三十八字,宋体正书,上方右角已断,用粘补合。现藏中国革命博物馆。
太平天国玺有金■〔一〕玉玺之分。天王金■八寸见方,四面云龙,中空一行,刻「太平天王大道君王全」九字。左首角上镌一「金」字,右首角上镌一「■」字。左首边上刻「奉天诛妖」四字,右首边上刻「斩邪留正」四字。此■不是紧要诏旨不用。另有三寸六分见方一玺,四面龙纹,中刻「旨准」二字,凡批答奏章及旨准刊行各书都钤此玺〔二〕。又金■一方,上镌「太平天国万岁金■」八字〔三〕,于天京失陷时,被劫归清军机处〔四〕,后被盗熔为金条〔五〕。天王玉玺一方,用青白玉做成,径二○·四厘米,高二·七厘米,纽高七·四厘米,纽背刻云纹,纽侧刻双凤朝阳纹,玺文四周上作双凤朝阳纹,左右作龙纹,下作立水纹,上镌「玉平玉玺。天父上帝,恩和辑睦。天王洪日,天兄基督,救世幼主,主王舆笃。八位万岁,真王贵福。永定乾坤,永锡天录」四十四字〔一〕。幼主玉玺一方,径二一·八厘米,高四·○厘米,纽高七·○厘米强,其制作与天王玉玺同,上镌「皇上帝\督|基带主真幼主作主」等三十八字。这两方玉玺,今尚存,陈列在中国革命博物馆.东王、西王印长六寸六分,阔三寸三分,云龙边。东王印中一行刻「太平天国」四字,下改双行,以「劝慰师圣神风禾乃师」为一行,「赎病主左辅正军师东王」为一行,下接「杨秀清」三字居中。西王印也双行并列。南王、北王、翼王印字则单行居中。燕王、豫王印、侯印字都单行。但必击以姓名,如「太平天国燕王秦日纲」,「太平天国真忠报国佐天侯陈承瑢」。东王至燕王印长各递减二分,阔递减一分。侯印长减四分,阔减二分。
王侯印凡笔划粗肥的地方,都中空如飞白体。诸王都金印,侯、天官正丞相银印,国宗提督军务印用银包,以下都木印。丞相印长五寸,阔二寸五分,以次至两司马,每降一级,减长二分半,其阔都对折,如指挥印长四寸五分,阔即二寸二分半。凡金银印其质都极薄,金印用金匣金匙钥,银印用银匣银匙钥。
自丞相至两司马,印中一行,但刻衔不系姓名。因为丞相以下是因事而设的职官,与王侯是专为赏功而设的对爵不同,故不系姓名,如天官正丞相则刻「太平天国天官正丞相」。各衔都首缀「太平天国」四字,诸印都同。凡杂职及各典官职同何官,印的长短即同何官,其印也但刻衔而不系姓名。
天王玺龙凤双纽。诸王印龙纽,侯印象纽,丞相印麟纽。丞相以下印曾议定分狮、豹、熊、虎诸纽为等差,但当时人所见各木印并未刻纽。至于晚期广封诸王,其王印据昭王黄文英说三等以上王印双龙双凤,四等王印仅有双凤,其详已不可考。又晚期所加天奖、朝将、神将、主将、义、安、福、燕、豫诸爵各印,其体制等差如何也难于稽考了〔一〕。
一 玺印
太平天国史
罗尓纲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