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旅行家和游记
唐代最著名的旅行家是玄奘(596—664)②,他于隋末出家,熟读佛经典籍,深究理义,发现佛教内部派别争论很多,理论上不统一,影响了佛教的发展。为了寻找权威佛教经典,贞观三年(629)他从长安出发,冒险偷偷地跟着商人越过国境,由西域去天竺(今印度)。途经瓜州、玉门关、伊吾(今哈密)、焉耆、高昌(今吐鲁番),沿天山南麓向西,越过葱岭北隅的凌山(今天山腾格里山穆素尔岭),经大清池(今伊塞克湖)南岸往西到货利习弥迦国(今卡拉卡尔巴克),又折往东南,出铁门(今巴达克山),过大雪山(今兴都库什山)和黑岭,来到北印度。在印度,他遍游恒河与印度河流域以及印度东南沿海地区,然后翻越雪山和葱岭,经疏勒、于阗、鄯善、敦煌,于贞观十九年(645)回到长安。前后花了十六年,跋涉五万余里,备受艰难。回国后,唐太宗要玄奘把旅行见闻写出来。贞观二十年(646),《大唐西域记》写成。此书由玄奘口述,辩机撰文,共12卷,约十余万字,记录玄奘亲自游过的一百十个和传闻得知的二十八个以上的城邦、地区、国家的情况,是唐代杰出的地理著作,主要成就表现在四个方面:1.新的地理内容。我国自汉代起,就把昆仑山脉西部高山地区称作葱岭。《大唐西域记》卷十二有波谜罗川的地名,指出这是葱岭的一部分,“其地最高”。这是我国古代地理著作中首次提到帕米尔(波谜罗)这个名称和地理概念①。
2.对中亚、印度等国地理环境的详细描述,超过了以前的任何著作。
3.对某个地区的描述,既有自然地理的内容,又有经济地理内容。是今天研究中亚、印度一带的历史地理所必需的文献。
4.《大唐西域记》除去首尾两卷有中国地理内容外,其余各卷都是讲外国地理,是我国古代外国地理专著之一。
《大唐西域记》受到世界各国学者的重视,自十九世纪后半叶开始,陆续被译成法文、英文和日文。
王玄策也是著名旅行家。他于贞观十七年(643)、贞观二十一年(647)、显庆二年(657)三次出使印度,著有《西域行传》②一书,今失传。部分内容见于道世的《法苑珠林》,如卷二四引《西国行传》记载尼泊尔著名的阿耆婆弥池,比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七的记载详细。可见,《西域行传》的价值当不减《大唐西域记》③。
我国第一个到过埃及并留下著作的旅行家是唐朝的杜瓖。他于天宝十载(751)随高仙芝在怛逻斯城(今中亚江布尔)与大食军作战时被俘。此后,随大食军队西行,遍历阿拉伯各地,过了近十年的俘虏生活。后来,他获得了旅游非洲某些国家的机会,并于宝应初年(762)乘商船回国。归国后,写成《经行记》一书,今失传,仅有一千五百余字保存在《通典》中。此书是中国最早记载伊斯兰教义,记录中国工匠在大食传播生产技术,记载亚、非若干国家的历史、地理、物产、风俗的书籍,受到世界各国学者的高度评价。有关部分已被译成英、法、日等国文字。
唐代由水路去印度求法的旅行家是义净。咸亨二年(671),他从广州出发,经室利佛逝(今苏门答腊东南部)至印度。在印度求法十年,又由海道至室利佛逝,停留六年,于永昌元年(689)回到广州。同年冬又去室利佛逝,六年后回到洛阳。义净前后在外旅行二十五年,历三十余国。在回国途中写了《南海寄归内法传》及《大唐求法高僧传》,这是唐代记述南海最详细的著作,是研究印度和东南亚各国历史地理的珍贵文献,受到世界各国学者的重视。十九世纪末即被译成法文和日文。
元和四年(809),李翱去广州任职,从洛阳出发,循洛水入黄河,转汴渠,接山阳渎,经扬州,沿江南运河过苏州、杭州,又溯钱塘江转信江,渡鄱阳湖入赣江,越大庾岭,循浈水和北江南下,直达广州。全程走了一百二十四天。他用日记体裁记录了这次旅途经过,取名《来南录》①。全文八百四十六字,有较高的地理价值。
②玄奘生卒年有几种说法,此据周连宽《〈大唐西域记〉史地研究丛稿》。
①郦隶彬:《大唐西域记前言》,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②《西城行传》有多种异名,如《王玄策行传》、《西国行传》等,均见《法苑珠林》。
③《中国古代地理学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69页。
①《李文公集》卷十八。
第三节 旅行家和游记
中国通史
白寿彝总主编;王桧林,郭大钧,鲁振祥卷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