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印 刷

  第九节印刷

  中国古代发明的印刷术,是人类文明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发明。中国古代印刷术主要有两种,一是雕板印刷,一是活字印刷,最早出现的则是雕板印刷。

  在中国古代,实际上早已具备了发明印刷术所必须的物质和技术条件。雕板印刷的核心自然是雕板和印刷两项工艺。而雕板的关键则是刻字,尤其是刻写阳文反字。我国的刻字技术有悠久的历史。从远古陶文,先秦甲骨、金文,秦汉碑铭、印玺、石经等,到三国西晋时道教信徒所刻制的大量木刻符篆(其中有的字数已达一百二十字),表明人们已逐渐熟练地掌握了在不同物料上刻文记事的技术。对印刷术特别有意义的是在南北朝时期或者更早,在一些石碑上还出现了阳文和反字,如河南龙门石雕背面阳文正刻的碑文,萧梁时反写反刻阴文神道碑等。与印刷术密切相关的纸和墨的制造技术在汉代以后也有了相应的发展。造纸术发明于汉代,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纸已被广泛用于书写。先秦时已使用笔墨,东汉时发明的人造松烟墨到三国两晋时已相当精妙。松烟墨既是优良的书写原料,也是印刷的良好原料,用它印刷时,字迹清晰整齐,不易模糊漫漶。此外摹拓碑石的方法和丝织品印花技术也早已为人们所熟悉。在这些条件下,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为满足人们对图文进行大量复制的需要,雕板印刷术便应运而生了。

  雕板印刷究竟始于何时,主张汉、晋、六朝、隋、唐、五代者都有,但大多学者认为它创始于七世纪初的隋唐之际。唐人冯贽《云仙杂记》引《僧园逸录》提到玄奘到印度取经返唐后,曾“以回锋纸印普贤像,施于四众,每岁五驮无余。”这是关于雕板印刷品的较可靠的最早记载,而雕板印刷术的出现则可能早于玄奘,但迄今尚无确据。雕板印刷的印板是选用纹质细密坚实的木材(如枣木和梨木等)为原料,在木板上雕刻文字图画。虽然这种方法制板时费时费工,但木刻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印刷便捷,远优于手写传抄,因此,深受人们欢迎,很快得到了推广和传播。到九世纪时,雕板印刷术已相当普及,成为新兴的重要手工业部门。

  早期的印刷活动主要是在民间进行的,用于印刷佛像、佛经、诗集、音韵书、教材、历法和医药等科技书籍,促进了文化、科技乃至宗教事业等的繁荣。在八、九世纪,长安、成都、江浙和淮南一带已成为唐代印刷业较为发达的地区。长庆四年(825),著名诗人元稹曾记述了白居易的诗歌广泛流传,为各阶层男女老少所喜爱的生动情景。他说,缮写刻印自居易诗集,在街市中出售,或拿来交换茶、酒的,“处处皆是”,并特意注明江浙一带“多作 书模勒”(即刻印)元白所写的诗,“卖于市肆之中”,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江浙印刷业的兴旺。近人孙毓修提到:“近有江陵杨氏,藏开元杂报七叶,云是唐人雕本。”其中记载了唐玄宗开元年间皇帝的言行和活动等,有人认为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报纸,但是否可靠,尚须查证。

  1966年在南朝鲜发现的木刻陀罗尼经,刻印于公元704—751年之间,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品,经研究认为它是在长安翻译和刻印的。现存世界上第一部标有年代的雕板印刷品是咸通九年(868)四月十五日王玠出资刻印的《金刚经》(现藏英国不列颠图书馆)。它由七张纸粘成一卷,全长四百八十八厘米,每张纸长一百六十三厘米,宽三十点五厘米,其中有《金刚经》全文和释迦牟尼说法图,刻印清晰、精美,技术纯熟。九世纪中叶日本来华名僧宗睿于咸通六年归国时,带有印刷的书籍《唐韵》一部5卷和《玉篇》一部30卷,说明雕板印刷已用于多卷本书籍。为掌握农时和安排日常生活,民间刻印日历也很活跃,甚至每年司天台未奏颁新历时,民间印历已满天下,以至唐文宗时曾诏令禁止私印历书。现存最早刻印的日历是乾符四年(877)历书(亦藏英国不列颠图书馆),其上印有节气、月大、月小及日期,并杂有阴阳、五行、吉凶、禁忌等。唐代还开始有了民间印刷的医药书籍,如京中李家于东市刻印《新集备急灸经》,并在长安东市出售。这部著作有咸通二年(861)根据印本抄写的传抄本,现藏法国国立巴黎图书馆。唐代有较长的几段时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学术文化相当发达,又有先进的雕板印刷术,但奇怪的是,唐朝廷却从未组织过大规模的刻印书籍的活动,而民间印刷业的兴起,则为五代和宋代印刷技术的发展和印刷业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