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的进修——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七周年

全面的进修——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七周年

研究鲁迅的作品,包括两个主要的方面:在现实主义上的成就,和它对革命的重大意义。当然,这两方面是应该统一起来研究的,因为它是互为因果的。鲁迅的创作的道路,他对生活的严肃的态度,在思想方面的批判提高,和对于革命事业的热情的不断高涨,都发源自他那赤诚的拯救祖国和解放人民的心愿。这个高尚的目的,和坚韧的努力,形成了鲁迅和他的作品的伟大的品格。

关于鲁迅的读书,鲁迅的日记里,每年终记下了他所收购的书目,叫作书账。这可以说是关于他的学习和注意的方面的一种记载。但是,这书账,只是他在那一年读过的书目的一部分,而且是前后综错,不能截然划分的。比如关于研究中国小说,那就是从幼年就开始,讲授时更集中努力,以后又持续了很多年,但书账中关于中国小说的收存,记载是很少的。鲁迅在幼年和青年时代,读过一些什么书籍,鲁迅自己在《朝花夕拾》里有记载;他的老友许寿裳的两本书:《亡友鲁迅印象记》和《我所认识的鲁迅》;他的家人周遐寿的《鲁迅的故家》,记载得也很多。当然因为是多年以后的追忆,前者的记载,有些零碎,后者有些烦琐。两本书着重在日本留学和北京绍兴会馆的鲁迅生活,但记载都很真实。在私塾读书的时候,鲁迅就尽可能地寻找一些有生活趣味的书读,对于那些日常的课业,他虽然背诵得很好,但是并不注意。鲁迅的记忆力很强,读书的趣味也很广泛。因此,无论生理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抄录古碑和收藏石像,介绍西洋美术作品和研究中国小说,对于他以后的创作,都有直接间接的帮助。到南京进入水师学堂以后,他才读到了严复翻译的书籍和梁启超的报纸,他读得非常热心,有很多篇能背得一字不差。严译群书和梁在报纸上的评论文字,在晚清都是进步的新的食粮。那时很多人在寻求拯救中国的道路。鲁迅也是抱着这个目的渡海赴日求学的。

在日本,他学习了德文和日文,除去学医,读了很多科学书籍,读了很多外国的文学作品。他很喜欢东欧和北欧的作品,这些产生自当时的弱小民族的作品,都是争取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的,他自己也翻译了几篇,收集在《域外小说集》里,并著文介绍了一些著名作家如普希金和裴多菲的精神和思想,登在《浙江潮》和《河南》等杂志上。在这个时期,他也读了林纾翻译的一些小说,但是并不满意。因为其中缺乏有力量的作品。

这样,我们可以知道,鲁迅在读书方面,一开始就采取了一种有重大目的的进取的战斗的态度,在他的心里,时时刻刻沸腾着一种急切拯救祖国的热望。一开始注意文学,他就摈弃了那些无足轻重的“为艺术而艺术”的作家和作品,确定了自己的为人生的艺术的观念。以后,主编刊物,采择文章,和他自己的创作,都以这个为标准。严格说,中国新的文学创作是从鲁迅开始的,他是中国新文学园地的拓荒者、播种者、介绍先进经验的人。他的翻译,是为了扶植这块园地里的秧树新苗。他所翻译的卢、蒲两氏的《艺术论》,以及收在《壁下译丛》和别的文集里的短小明显的论文,也都是针对当时的创作情况,提供的借鉴和食粮。他吸收的广泛,哺育的众多。他最知道中国的创作处在幼稚时期,但因为紧连中国的历史变革,它的前途非常远大。关于青年的作品,虽有缺点,只要有一些成就,他就热心介绍,比如叶紫的《丰收》,他写了序,并提出具体可行的意见,叫他修改。对于李守章的小说集《跋涉的人们》,也作了鼓励。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