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佩松:将农业院校办成农业生物学基地

汤佩松:将农业院校办成农业生物学基地

汤佩松不仅是蜚声世界的科学家,而且也是理念前瞻的教育家。抗日战争胜利后,汤佩松于1946年夏离开云南大普集,随清华大学回到北平。这时,他被任命为清华大学农学院(由农业研究所扩大而成)院长。上任后,他开始运筹办学蓝图。作为蜚声国际的植物生理学家、教育家,他以战略的眼光,提出了他的办学理念和目标,即欲将清华大学农学院办成一个既是高级的教学机构,又是研究生物科学的基地。

汤佩松

1. 汤佩松的办学蓝图是什么?

汤佩松说:“我的目标是办一个学术水平很高的农业生物学教学和研究场所,类似我的母校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或后来在40年代的Princeton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一样。至少像我当时经常表示的那样,清华大学农学院应当办成中国农学界的PUMC(当时的北京协和医学院)。既是一个高级的教学机构,又是一个致力于生物科学研究的基地。”他在回忆录中还说:“用现代眼光来回顾,我当时40年代要办的这个农学院实际上就是从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先在美国,后在欧洲某些先进国家逐渐兴办的‘生命科学中心’或‘生物科学学习计划’(Life Science School,or Biological Program)再加上一个‘高级农学院’(如医学界的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到目前为止,在农业教学机构中国际上似乎尚未建立过这样的农业院校。

为了实施办学蓝图,汤佩松着手聘请专业人才,并与好友俞大绂讨论把农学院办成什么样?关于这一阶段的经历,汤佩松在《为接朝霞顾夕阳── 一个植物生理学科学家的回忆录》中写道:“在刚刚胜利,等待复员的那一段,我和俞大绂及其他在大普集的‘桥友’有时在牌战时,我曾问大绂他在抗战前南京金陵大学的学生中有没有很有才干的农学新人。由他介绍了几位正在或刚从国外留学回来的人才。但有的已经预约,有的不对口径。从中我幸运地预聘了由‘中英庚款’送到英国的叶和才和尚在美国的沈隽。除人员的聘请外,我经常和大绂讨论,在当时的中国既已经有了几处‘名牌’农学院,如老牌的‘金大’农学院、‘中大’农学院和‘川大’农学院等,我们在华北要办什么样的农学院。他在‘金大’办农学院的经验丰富,对我提出的问题及人员的招聘途径无保留地有问必答!而当时他也正在忙于筹备与清华相‘抗衡’的北京大学新农学院!在多方协助下,特别是在其他农业院校和当时中央农业研究所及在生物学界工作的‘老清华’同学们的建议和具体帮助下,我在1946年底到1947年秋,在离清华‘校本部’(清华园)不远,美丽而壮观的颐和园对面的升平署,建立了下面这个生机勃勃、年富力强的基本核心队伍。”

经过一年的筹备,清华大学农学院于1947年夏招收第一批本科学生。1948年招收第二批本科生。1949年9月,清华大学农学院与北京大学农学院、华北大学农学院合并为北京农业大学。

关于清华大学农学院的学科建设,汤佩松说:“将原来清华农业研究所的三个研究组(室)改为三个‘系’,同时仍保留其研究室(所)的非明文的结构和任务。即是说,这三个单位既是新农学院的三个教学单位(系),又是进行研究工作的三个室(即美国的‘Laboratory’或德国的‘Institute’)。在这三个‘老’系的基础上,通过亲自拜访或经‘老朋友’的推荐,精心选聘了为将来成立其他农业科学单位(系、研究室、农场)的带头人。在人员及其他物质条件尚未发展齐全时暂将这几个‘新苗’汇集在一个临时单位,统称为‘农学系’。到1949年底前,这个‘综合性’系的成员有:许振英,我的清华1925级同班,康奈尔大学畜牧系博士,已在国内农学院从事这方面工作及教学多年,由他(因年资较高)暂任系主任。沈隽,由俞大绂介绍的金陵农学院毕业生,美国康奈尔大学园艺系博士,毕业回国。李竞雄,由我的老清华1924级同学李先闻推荐的‘中大’农学院他的高材生,回平前已在美国做当时风靡一时的‘杂交玉米’工作。叶和才,由大绂介绍的留英学习土壤物理学的‘金大’毕业生。此外尚有梅贻琦校长介绍来的燕京大学农业经济系任教过的韩德章。

从汤佩松所说不难看到,汤佩松将农学系称为“一个临时单位”。也就是说,他的目标不是将农学院所属的教学与科研单位──系建成一个农学系,而是如他所说“我计划的农学院学生在头一年完全上理学院文理课,特别是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和数学课,第二年方到农学院本部上专业基础课(植物生理学、农业化学、生物化学、植物病理学、昆虫学和农业经济学等)。”

原来的农业研究所的三个组,改名后报教育部,它们分别为:植物病理学系,仍由戴芳澜主持……昆虫系,也仍由原来的刘崇乐主持……我的植物生理组则奉教育部令改为农业化学系。”

2. 汤佩松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汤佩松的目标与设想,不但从新聘的人员结构中可以看出,而且还可以从对学生在头两年的学习课程的安排和要求中看出。汤佩松说:“当时我们是让学生在第一年全部在大学本科中学习数、理、化、生物及‘文科’选课,而从第二年开始学习‘农业基础学科’(植物、昆虫、生化、有机化学和农业经济等)。”“所培养出来的学生的任务有三:第一,是能担当其他一般(当时已有的各农业院校)学校教学的人才;第二,是能进行生物科学(特别与农业和实验生物学有关的)深入研究人才。着重和医学以及其他实验生物学间的互相渗透。我的立意很清楚,它是一个进行微生物学、昆虫学、生物化学和普通生理学等学科研究工作和人才培养基地。可惜由于当时生物系已有遗传学大师陈桢在任,我犹豫了一下,结果我打算邀请的在英国留学的遗传学新秀吴仲贤被大绂先我将他聘请到北大农学院去了。第三,是到各级农业研究机构从事实际业务工作(如医学院毕业生在医院或私人诊所具体行医)。”他还说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