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骈文名称

第一节 骈文名称

骈文,即骈体文的简称,这一相对规范的名称最早出现在清代。骈文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名称,如连珠、今文、今体、六朝文、骈俪或骈俪体、骈偶、骈语、俪语、俪体、四六文、律语、俳语等。那么到底什么是骈文?骈文该如何界定和区分?

莫道才在《骈文名称的演变与骈文的界说》一文中简明扼要地说明了这些问题。从文体特征上讲,骈文是从古代文学中的一种修辞手法逐渐发展形成的特殊文体,是从修辞学角度划分的散文分类概念,是与散体文相区别的一种不同表达方式,它可以在其他体裁中交叉涵盖。从本质上说,骈文基本是由对偶的文辞组成,也就是两两相对的文句,即对仗。至于用典、声韵、藻饰虽然也是骈文的重要艺术特点,它们可以使骈文的形式更为完美,但它们只是骈文极盛时期的特征,作为判断骈文的依据,只能是从属的条件。判断一篇文章是否是骈文应从其本质特征出发,即看它是否基本上由对偶的文辞组成。那么何谓对偶的文辞?莫道才给出了四点依据:①字数的基本对等;②意义的基本对举;③词性的基本对称;④结构的基本对应。

骈文这一名称出现于何时?姜书阁在《骈文史论》中认为最早见于唐代柳宗元的《乞巧文》“骈四俪六,锦心绣口”,而尹恭弘在《骈文》中则指出运用“骈文”“骈体”指称这种文体,到清朝才兴盛起来。莫道才也认为骈文名称的出现是在清代,他在《骈文通论》中这样写道:“作为现代比较规范的名称,‘骈文’也是最早出现在清代……由于‘骈文’在众多名称中最为简明,最能反映其文体的特征,所以,自民国以后,逐渐取得了正式的地位。”奚彤云女士在《中国古代骈文批评史稿》中认为是清代的袁枚在《胡稚威骈体文序》中正式提出以“骈文”“骈体”取代“四六”之称。虽然这一提法直到民国才被普遍接受,但是在清代已经被大量使用,如曾燠的《国朝骈体正宗》、陈均的《唐骈体文钞》、姚燮的《皇朝骈文类苑》、张鸣珂的《国朝骈体正宗续编》、王先谦的《骈文类纂》、屠寄的《国朝常州骈体文录》等。综合上述各家观点可知骈文这种文体出现虽早,但广泛使用“骈文”这一名称应该是在清代。

骈文在不同时期分别有其主要的名称,也各有其特定的含义。

连珠是骈文最早的名称,始于汉代,最先由扬雄使用。刘勰在《文心雕龙·杂文》指出:“扬雄覃思文阁,业深综述,碎文琐语,肇为《连珠》,其辞虽小而明润矣。”沈约在《注制旨连珠表》中更是明确

●宋 范宽 寒江钓雪

指出:“窃寻连珠之作,始自子云。”扬雄现存的两首连珠文较短,分别是:

臣闻:明君取士,贵拔众之所遗;忠臣荐善,不废格之所排。是以岩穴之士无隐,而侧陋章显也。

臣闻:天下有三乐,有三忧焉。阴阳和调,四时不忒;年谷丰遂,无有夭折;灾害不生,兵戎不作,天下之乐也。圣明在上,禄不遗贤,罚不偏罪,君子小人,各处其位,众臣之乐也。吏不苟暴,役赋不重,财力不伤,安土乐业,民之乐也;乱则反焉,故有三忧。

由上述两则例文可以看出,连珠这一名称是根据形式而命名的。正如沈约所说:“连珠者,盖谓

辞句连续,互相发明,若珠之结排也。”

今文、今体主要是六朝时期对骈文的称呼。当时这种文体已发展得相当成熟,并且被普遍接受。如果那时的文人不会作骈文,就如同现在的年轻人不会使用手机、电脑一样,是跟不上潮流,很落伍的。所以,在当时一提今文或今体,大家就知道是指这种追求对偶的“时尚”文体,因此,六朝时期无须再为这一文体另取新名。从当时的文献记载亦可以看出,“今体”“今文”这一名称在当时是很通用的。如梁简文帝萧纲在《与湘东王书》中自谦地说:“吾既拙于为文,不敢轻有掎摭。但以当世之作,历方古之才人,远则扬、马、曹、王,近则潘、陆、颜、谢,而观其遣辞用心,了不相似。若以今文为是,则古文为非;若昔贤可称,则今体宜弃;俱为盍各,则未之敢许。”可见,以今文、今体称骈文在当时已得到普遍认同。这一名称直到唐朝仍然使用,《旧唐书·刘禹锡传》有“禹锡精于古文,善五言诗,今体文章复多才丽”的记载。古文运动兴起后,今文、今体的名称能很好地体现出骈文与古文的不同,所以,这一名称也仍在使用。

骈文自产生到兴盛一直被称为今文或今体,直到柳宗元用“骈四俪六”来形容骈文之后,骈俪才成为骈文的第一个正式的专有名称,之后又有人称之为骈偶、骈语、俪语等。

柳宗元为何以“骈俪”来称骈文?“骈”字在《说文·马部》里的解释是:“骈,驾二马也,从马,并声。”驾二马也就是二马并排驾车,引申开来就是对偶的意思,这是对骈文的直观形象的描述。那么“俪”是什么意思呢?《广雅·释诂》解释为:“俪,耦也。”《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俪”“丽”的解释都是成对、成双的意思,对于“丽”则引用刘勰《文心雕龙·丽辞》中的“丽辞之体,凡有四对: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作注解,并进一步解释词句对偶的文体,共有四种对偶的方法;对于“俪”则以刘知几《史通·杂说下》中的“对语俪辞,盛行于俗”来解说。这样,“骈”“俪”“丽”都有对偶的意思,也就是说骈偶、骈语、俪语、骈俪、骈丽等名称都反映了骈文在形式上的最基本特征,也就是说这些名称是从骈文的文体特征来命名的。

以“骈”“俪”来形容骈文的特征始于唐,但直接以骈俪来称骈文这种文体却出现得稍晚一些。不过这些名称自产生之初到骈文被正式命名前,也一直有人在使用。如:

宋张九成撰的《孟子传》卷二有:“至于纂组为工,骈俪为巧。”

宋王称《东都事略》卷四七《杨亿、刘筠传》:“亿与筠皆以文名于世,然去古既远,时尚骈俪。”

元代所修《宋史·欧阳修传》:“馊刻骈偶,淟涊弗振,士因陋守旧,论卑气弱。”

明《翰林记》卷十一:“唐虞三代典谟训诰之辞,质实不华,诚可为千万世法。汉魏之间,犹为近古。晋宋以降,文体日衰,骈俪绮靡,而古法荡然矣。”

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文章推服古人》:“韩退之文起八代之衰,于骈偶声律之文,宜不屑为。”

骈俪、骈偶等名称虽然反映了骈文的主要特点,也对骈文这一名称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但唐代到清代之间骈文还出现了另外一个重要的名字—四六文,这一名称在宋代使用非常广泛。《四库全书总目·四六标准·提要》:“至宋而岁时通候、仕宦迁除、吉凶庆吊,无一事不用启,无一人不用启,启必以四六。”也就是说在宋代连写个结婚请柬、讣告之类的都要用四六文来写。所以,“四六”就成了宋代骈文的代称。

“四六”显然是从句式角度来命名骈文的。直接以“四六”来指称骈文的是晚唐时期的李商隐,他将自己的骈体文集命名为《樊南四六》,并且在序中对四六作了解释:“‘四六之名’,六博格五,四数六甲之取也。”“六博”是古代的一种棋,每人六个棋子,“格五”之“格”有阻挡之意,也就是说遇五不进,“四数”指四个方向,“六甲”为六十甲子的简称,用以计时。李商隐借助游戏和四方、六时来说明四、六这两个数字在我国应用之广以及骈文中多用四六句的“合理性”。

随着骈文的进一步发展,形式上越来越追求句式的整齐。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四字密而不促,六字格而非缓,或变之以三五,盖应机之权节也。”四六句式的骈体文虽有这等优点,但是后来人们对于骈文句式的追求渐趋形式化,也就使骈文存在着形式僵化、内容空疏的缺陷。

在骈文的发展史上除了以上几个主要的名称,还有一个贬义的名称—俳语。俳指杂戏、滑稽剧,俳戏演员被称为俳优,相当于小丑的角色,是一种轻蔑、鄙视的称呼。俳语是随着骈文形式逐渐僵化、内容空洞、辞藻虚浮等问题的出现而出现的,这一名称主要为一些批评骈文者所使用。

律语—骈文的又一名称,在国内并不多见。日本学者儿岛献吉郎在《中国文学概论》中以律语称骈文 :“四六文以对偶为第一条件,惯用‘隔句对’‘当句对’,且句法有四字句、六字句之限制。不特此也,复加增一种平仄法,既非纯粹之散文,又非完全之韵文,乃似文非文,似诗非诗,介于韵文散文之间,有不离不即之关系者,故称之为律语或骈文,亦无不可。律语云者,文有声律之谓。骈文云者,句有对偶之谓。然则四六文者,乃文学两性两属之中间性,比之散文,则多韵文之价值,比之韵文,则又有散文之形式。故于韵文散文之外,令骈文独立,称为律语,亦出于不得已耳。”

莫道才,1962年生,广西恭城县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唐代文学及骈文史论。关于骈文的研究散见于《骈文观止》《骈文学探微》《骈文通论》《骈文研究》《骈文研究与历代四六话》。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人,唐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古文运动。其文峭拔矫健,其诗歌创作丰富且成就颇高,其中以山水诗见长。下特举抒情小诗《江雪》为例,诗中勾勒了一幅独钓寒江图,幽静寒冷的场景给人一种遗世独立的美感。《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骈,对偶,并列;俪,配偶,引申为成双,成对。骈四俪六,指多用四字、六字句对偶的骈体文。锦心绣口,形容文思、言辞美如锦绣。柳宗元在《乞巧文》中,用“骈四俪六,锦心绣口”的特点,抨击骈文只注重形式,过分追求对偶工整、辞藻华丽的弊端,阐明了自己的文学改革主张。

扬雄(前53—18),字子云,西汉辞赋家,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扬雄年少的时候十分好学,博览群书,尤其擅长辞赋类的创作。在刘禹锡著名的《陋室铭》中“西蜀子云亭”的“西蜀子云”即为扬雄。

沈 约(441—513),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学识渊博,擅长音律,为当时的韵文创作开辟了新境界。

掎摭:指摘。

历方:逐一比拟。

盍各:化用《论语·公冶长》中的“盍各言尔志”,这里指言志的文学作品。

刘勰(约465—约532),字彦和,南朝梁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生于京口(今江苏镇江),祖籍山东莒县,一生曾任多个职位,却以文章闻名于世,代表作有《文心雕龙》。

刘知几(661—721),唐朝史学家,进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他出生于官僚世家,从小受到正统的文史教育,读遍各朝史书。一生著书很多,代表作有《史通》等。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晚唐时期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是一位追求诗美的诗人。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