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

匆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1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2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3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昵?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1922年3月28日。

注释

1.泪潸潸(lèi shān shān):指哭泣的样子,流了很多泪水。表示很伤心。

2.遮挽:拦阻,挽留。

3.蒸融:是作者自造的词。意为被初升的太阳热得融化,蒸发消融。

导读

《匆匆》等几篇散文选自《踪迹》。《踪迹》是朱自清的诗与散文合集,1924年12月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第一辑是新诗,第二辑是散文。本书收录其散文部分,仍以“踪迹”为辑名,同时将散文诗《匆匆》也一并收入。

朱自清于1923年春受浙江省立第十中学聘请来温州任教。那时他还只有26岁。学生们“在未开学之前,在新教员名单上看见‘朱自清’三字便手舞足蹈起来,快活得不敢信以为真”,“上课时大家都洗耳恭听,只是为他那急促的,怕羞的样子发愁。他常在讲台上红脸,擦汗;我也好像随着他红脸,出汗;生怕出些差池,致使那些年龄较大而爱好旧文学的同班生吐露不满之辞。他虽然没有雄辩家的口才,然而始终没有人忍心说他的坏话,因为他的认真,诚恳,感动了全体学生。‘而他也很爱他的学生。他很忙,一方面要教课,批改作业,预备讲义,一方面又要创作,再加上家庭琐事,教育子女,但凡是学生来找他,他没有一次不是热情接待的。学生们把自己的习作,一本本的‘诗集’、‘散文集’送去请他批改,他非但没有讨嫌,没有敷衍了事,反而鼓励他们多多写作。稿子送去以后,过了几天便发下来了,上面满是紫色墨水的批改和圈点。”

《匆匆》是朱自清散文代表作之一,写于1922年3月28日。正值五四落潮时期,轰轰烈烈的时代变革风雨消歇,社会现实依旧沉闷黯淡,知识分子面对未来,何去何从,多有迷惘和徘徊。但是朱自清不甘在彷徨中沉沦,他认为:“生活中的各种过程都有它独立的意义和价值——每一刹那有每一刹那的意义与价值!每一刹那在持续的时间里,有它相当的位置。”(朱自清《给俞平伯的信》,1922年11月7日。)他渴望跟紧光阴的脚步,每一步都能踏踏实实留下自己的足迹。《匆匆》一文在淡淡的哀愁中,流露出作者心灵深处不平的低诉,在对时间流逝的无奈、焦急、惋惜之中,传达出“五四”落潮期青年知识分子的普遍情绪。

时光是如何的“匆匆?”“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一个淡淡的疑问,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以及对尘封成过往的日子满怀的眷恋。朱自清没有直抒胸臆,大发感慨,也没有理性阐发,宏篇大论,他从眼前之景,现实之物,从从容容舒展开去,“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寥寥几笔勾勒出清新含蓄的画面。抽象的时间具象化了,无处捕捉的流逝历历都在眼前,在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感怀里,是作者独特而执著的思考。沉重的现实反衬着自己内心的失意,时间的匆匆映照着自己的年华虚度,“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时间的流逝有声有形,却无可挽回,有色彩,是淡蓝色、乳白色的;有动感,是被“吹散去”,被“蒸融了”。作者看到了,触到了,感受到了,在光阴流转中,努力追寻自己生命的“游丝般的痕迹”。时光轻盈的脚步声里,是作者心灵的律动。

《匆匆》写出了作者追寻时间踪迹而引起情绪的飞动,节奏和谐悠扬,轻盈流畅,诗意盎然。作者运用了一系列排比句:“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约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大多是短句,五六字一句,显得活泼灵动,韵律感强。全文既有强烈的画面感,又有神秘的音乐感。平和的追问是情绪流动的线索,问而不答,而答案隐含其中,留下了大片的想象空间,引人深思,含蓄蕴藉,在跳荡的诗情画意里,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