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鹰翱翔

雄鹰翱翔

现年89岁的杨书华,在部队练就了一身过硬本领。退役后,他将“军人退役不褪色”的光荣传统运用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在改革洪流中大显身手,在广汉各行业的兴起和发展中起到了典范作用,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

他写得一手漂亮的钢笔字,点、横、竖、撇、捺、钩,刚健有力,如战场上占领高地时的冲锋号声,勇猛顽强,锐不可当。看他写字,是一种享受;听他讲述,能真切感受到一种军人情怀的传承。他有一对长长的寿眉,时而向上扬起,时而向下伸展,如翱翔的雄鹰翅膀,让人不由心生敬佩。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老一辈革命军队干部身上那种永无止息的铮铮骨气。

杨书华出生于1933年,广汉向阳人,1953年1月入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荣立三等功2次,评为模范2次,通报嘉奖2次,中尉军衔;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2年因病退役、退休;1976年,受雒城镇党委聘用,到广汉中医院担任党支部书记;10年后,又任汉口路居委会主任,为人民办了不少实事,是城市文明建设的推动者,深受人民爱戴。

杨书华读过三年私塾,后来又读了两年国家办的小学。1951年12月,解放军驻村工作队组织群众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入村宣传,发动群众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制度,为抗美援朝捐粮捐款,向坏人坏事作斗争,做好随时入朝参战的思想准备。杨书华自愿参加学习,积极参加劳动,思想进步很快,“平生铁石心,忘家思报国”,心急切切。1952年,杨书华成了先进的青年团员。

青年时期的杨书华

立志从戎勇报国

1953年1月,杨书华被批准入伍,成为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被分到68军新兵8连。19岁的他,青春燃烧,激情豪放,报国铁血奔流,晚上做梦都在冲锋高地。

朝鲜战争战斗激烈,急需补充兵源,新兵在广汉经过短时间训练后,于1953年3月从广汉出发直达辽宁省某训练基地,进行步兵武器射击训练。紧张的训练十分艰苦,战士们手指冻得发麻,还得练习射击瞄准;在地上匍匐前行,胳膊肘被磨破冒出血珠,肉与衣服粘在一起,再痛也咬牙坚持。4月,杨书华的考核过关,被分到202师605团3营8连。在一次短时训练后,动身前往中朝边境,再步行入朝。

天上有敌机不断轰炸,地上有特务搞各种破坏,部队只能采用昼伏夜行的办法。经过十余天的翻山越岭,战士们吃尽了敌机敌炮的轰炸之苦。有时正在过河,遇到敌机的低空轰炸,会游泳的就藏起来潜泳,有些不会游泳的战士就牺牲了。一路惊涛骇浪,终于到了前线的一个山沟里。

新兵连被移交给作战部队,杨书华被分到202师605团3营9连当战士。指导员对他们做简短的战前动员:“战友们,我们为了和平和保家卫国走到一起。大家要鼓足勇气,党在、国在、部队在,为和平而战斗,我们不怕死!”

听了讲话,战士们作战意志坚定,热情高涨。他们每天只吃两顿饭,天黑之前一餐,第二天早上八九点钟第二餐;背上背着70至80斤重的武器弹药,从天黑走到第二天拂晓;一个班12个人,还要带3个爆破筒,用来对付坦克和装甲车。连长要求他们扔掉一切生活用品,只带武器弹药,轻装前进。由于地形地貌复杂,敌机敌炮封锁严密,还要避开敌人的照明弹,他们每前行一步都危险重重。

在过清川江大桥时,一个工兵团负责维修大桥,但大桥被修好后往往又被敌机炸毁,有时一天要被炸毁两次,就改为晚上修。修好后,一个连的人分几次紧急过桥。一个连近300人,从开始过桥到结束,只剩下71人,其他同志都牺牲在了敌人的炮弹下。我方没有先进武器,只有战士们的战斗意志和智慧。他们经受了生与死的考验,终于到达529.3高地,进行防守任务。

这是抵御敌人进攻的阵地最前线。白天,他们在坑道待命;到了夜间,班长带领他们走出坑道,沿交通壕进入战壕,分别看好各自的站位,修建好工事,加固好猫儿洞,提高警惕,做好随时战斗的准备,消灭来犯之敌。

有一天拂晓,敌方炮声突然传来。前沿哨兵报告,有敌人正向阵地进攻。战士们立即在班长的带领下举手宣誓:“请祖国放心,我是共产党员、我是共青团员、我是军人,一起消灭敌人……”声音洪亮,高亢有力,掷地有声。随即,各人迅速进入战位。

敌人约有一个加强排的兵力,已进入我方阵地200米左右。杨书华所在的排用一个排的轻、重机枪,齐向敌人开火,给敌人以狠狠打击,降低了敌人的进攻速度。就在敌人又想从我方阵前百米左右处入侵时,战士们集中火力射向敌人,敌人纷纷倒地。但敌指挥不甘后退,仍在指挥剩余士兵慢慢前行。这时,班长一声令下,战士们一边射击,一边准备好手雷和手榴弹。当敌人快接近战壕时,杨书华他们将手雷和手榴弹一齐投向敌人,敌人死伤惨重,进攻失败。此次战斗,我方取得胜利,杨书华也受了伤,受到排长和连部的表扬。战后,战士们清查战果,总结战斗经验,吸取教训,补充武器弹药,准备再战。

7月的一天,他们接到上级命令,撤到二线坑道内,除补充兵力,排长还对他们进行了传帮带教育和临时战斗训练等,以提高大家的作战能力。几天后,他们又接到命令,进入一线换防并驻守662.0高地。

杨书华机智勇敢,表现突出,他有极强的观察力,善于分析遇到的敌情和怎样脱险等,有一定作战经验,遂由前线作战班调到连部担任信号兵。在新的岗位,杨书华学习了如何使用信号枪,如何识别信号弹的颜色和作用。如果敌人进攻,信号弹就能联络我方、代表连营的指挥命令。敌人有先进的无线电装备,我方只有用信号枪发各种颜色作信号,红、绿、白,不断变化。

当信号员,全靠记忆力强,遇事更要机灵果断。打错信号不仅会牺牲同志,自己也会面临处罚,信号兵必须在连长的指挥下发出信号,不得擅自发枪。为了记住信号的颜色,杨书华常常躺在地上,用手在肚皮上画信号,扣子代表红色,扣眼代表白色,再画一横是绿色。两绿一红、两白一红……不同的信号颜色代表不同的传递内容,如通信兵说要土豆,就是要炮弹,要喝水,就是要汽油。才智多谋的杨书华自创了一连串的记忆方法,在指挥员的指导下,很快学会了多种信号联络方式和指挥部队做好战斗准备的方法。

杨书华的努力很快就派上了用场。一天下午1点10分,敌方大约一个连的兵力在飞机和大炮的掩护下侵犯我军阵地。前哨发现敌人较早,报告及时,连长命令杨书华向营部指挥所方向连续发射三发红色信号,请求营部支援。敌人在我军炮兵稳、准、狠的打击下放缓了进攻速度,但狡猾的敌人不甘心,继续向阵地骚扰。在敌人离阵地二三百米远时,全连轻、重机枪一齐射向敌群,敌人死伤严重,不敢恋战,撤出战斗。此战我方取得无一人伤亡的战绩,敌人吃了败仗的教训,不敢造次,多日不敢再战。第一次打信号枪就取得如此胜利,杨书华无比喜悦,这次战斗也深深印在了他的脑海里。

7月中旬的一天,杨书华所在连队接到换防的命令,须在当晚完成阵地的交接任务。他们在朝鲜向导的指导下撤出阵地,谁知向导误导,进入了敌占区,被敌人发现。在双方都无准备、不了解情况的状况下,一场盲战开始。双方用轻机枪对射,战斗很激烈,但双方都无大的伤亡。战士们不惜一切代价,一边打掩护一边撤离转移。刚到达指定坑道内,又传来做好一切战斗准备的命令:杨书华调68军202师605团3营12连,任副班长,准备迎接新的战斗。

为了打好这一仗,连长对他们反复进行爱国思想教育和战前动员,并补加物资装备、补充新兵。战士们个个生龙活虎,纷纷表决心、递请战书。杨书华写下血书,要求到最前线冲锋杀敌,“死为生而战”,打好这一仗。

几天后,他们接到上级命令:“准备出击!”出发这天下着倾盆大雨,拂晓前,杨书华与战友们万炮齐发,成批的炮弹射向敌阵,只见敌方一片火海。持续二十多分钟后,敌方伤亡惨重,残部在逃。连长吹响冲锋号,全连指战员锐不可当,如洪水般涌向敌阵。只见敌方阵地一片狼藉,尸体无数,余敌却不见踪影,他们奋起直追。杨书华发现山沟里有敌人,但离得太远无法射击,他灵机一动,手一挥:“跟我来,抄小道,一个都不能放过,追—”他们一身泥水加汗水,吃不上喝不上,连续追赶六七个小时。这期间,没有一个战士叫苦叫累,没有一个战士掉队,大家一直把敌人追过三八线以南。这时接到命令:“停止追击,原地待命。”后来才知道,板门店谈判中已签订停战协定,不能再战。

两天后,杨书华他们接到上级命令,连队撤到朝鲜价川地区进行休整。历经连续几个月的艰苦作战,战士们的确疲惫:没换过一件衣服,没洗过一次澡,身上长满虱子,有的人还生了疥疮;长时间吃不上喝不上,战士体力透支,浑身疼痛,有的人还得了夜盲症。但愈是艰苦的环境,愈加铸就了战士们坚强的作战意志。

停战后,杨书华所在连队在上级的指导下开始战评,总结战斗的经验教训,评出好人好事。杨书华由于在每次战斗中都英勇善战,不怕牺牲,工作积极肯干,学习进步快,荣立三等功,并被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三等军功章”一枚,“抗美援朝纪念章”一枚,“和平纪念章”一枚。立功喜报寄到家乡政府,再由乡政府送到父母家,杨书华的父母为有这么一个能为祖国争光的好儿子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休整期间,战士们除了学习和工作,还为当地的朝鲜民众抢收水稻,帮做播撒小麦等农活,一直干到第二年的四月。他们与朝鲜民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受到了朝鲜政府和朝鲜人民的好评与厚爱,为中朝的和平友谊起到了桥梁作用。

1954年5月,他们接到上级命令,准备回国。上级领导对他们进行了思想教育和安全教育,做好准备接受联合国中立国家代表团的检查。6月初,他们从朝鲜的价川地区出发,经过七八天的车程,回到了江苏省新沂县,入住乡村民房。终于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他们内心有说不完的喜悦。此时的杨书华,由副班长提任9连8班班长,主要任务是组织军事训练。

千锤百炼见真金

1955年初,杨书华被调到三营营部独立炮兵团,担任代理排长,三个月后由代理排长转为正排长,九月被授予少尉军衔。他工作上积极肯干,热爱学习,对同志和睦友爱;他训练有方,以“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魄力,带领炮兵团取得了全优成绩,被评为先进集体,个人被评为优秀干部,受到各级表扬。

1956年,他由营长王济民、教导员宋典成介绍,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1958年,杨书华所在排接到上级命令,配合迫击炮连到山东省日照县进行国防施工,修建坑道。这是一项技术活,也是一项繁重的体力劳动。进入工地现场后,他们排的第一个任务便是到山头上打通一个坑道作指挥所。

此山石质坚硬,岩石的硬度达到12以上。开工时大家就遇到极大的困难,进度十分缓慢,成为所有施工单位中的后进单位。经多方努力,仍无多大进展。面对困难,杨书华没有灰心,他组织了一个技术攻坚小组,从各个角度探索施工方法。首先从爆破的难度入手,再对装置布局及炸药装填等项技术进行攻关。他们试着加深掏心炮的深度,增加装药量,并改进其他炮孔的面积。最终的效果很理想,一个爆破炮孔弧度由原来的40公分提高到了80公分,增强了爆破力,推进了施工进度。

施工进程的加快大大鼓舞了战士们的决心和信心。大家干劲十足,大筐挑,小车推,你追我赶,热火朝天的施工场地一派繁忙景象。很快,他们从后进变成了先进,原工期计划一年半,他们仅用一年便保质保量地提前完成了任务。全排被评为标兵,杨书华个人荣立三等功,成了全团唯一的“国防施工爆破功臣”。

1961年初,杨书华调202师605团炮兵股,担任炮兵指挥参谋。除做好内勤工作外,他主要深入各炮兵连,检查和指导各项训练工作,总结训练经验,提高炮兵的作战技术能力。两年后,他又调到本司令部作战训练股,担任作战参谋,主要负责制订全团的作战计划与方案,绘制作战地图。有时还要抽时间到各营、连帮助和指导步兵训练,总结经验教训,及时准确地向有关部门和首长汇报部队的训练情况。各有关部门和首长都被杨书华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和精神所感动,对他的工作十分满意,连年予以嘉奖。

退而不休履党职

古人训:“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在战场上,他勇敢地冲锋突围;在国防建设中,他机智勇敢,辗转各地,四海为家。杨书华经历了战火纷飞的考验,但就在他工作顺利、安居乐业,准备大展宏图之时,疾病却向他的身体发起了侵袭。先是因伤寒住院数月,出院不久,又感染了日本血吸虫,再次住院数月。第二年,因消化性溃疡入院,紧接着又被肝炎和严重消化不良等病痛折磨。没完没了的入院、出院导致他不能正常工作。1970年,经团首长批准,他离开工作岗位,在家休养。面对疾病,杨书华没有怨天尤人,因为比起牺牲在战场上的战友,他是幸运的。1972年,经上级批准,杨书华办理了退休手续,并于当年6月由干部股副股长护送他们一家人回到广汉县,落户到雒城镇。当年三十九岁的他,本应正是风华正茂。

回到广汉后,由于水土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经过四年的治疗和休养,杨书华的身体渐渐恢复了健康。1976年,广汉城关中医院失火,导致医院负债累累,面临破产倒闭。雒城镇党委聘请杨书华到中医院担任党支部书记,全面主持工作。行伍出身的杨书华要和高度专业的知识分子—医生打交道,心中得“加满油”。为了不辜负党组织对他的信任和期望,他专心工作,深入科室,与医生为友,和病员作亲,一找出医院的问题所在,便定规守则,安排工作。

该医院的主要问题是人心涣散,无心无力开展业务。杨书华用逢山开路的精神,首先从思想教育入手,给大家讲白求恩的故事。白求恩为了人类的解放事业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对医术也精益求精。他用白求恩的精神来提高大家对工作的认识,树立他们为人民服务的意识,鼓足信心,克服困难,加强纪律。他要求党员员工在各方面起模范先锋带头作用,并着力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同时在纪律上严把关,规定上班时间不得随意上街买菜,不能做小手工活,如织毛衣、纳鞋底等,有事必须请假。他积极拓展业务,先后增加了中药房、化验室、放射科、呼吸科等,员工各司其职,团结协作,共同探讨技术,以求进步。

经过一年的努力,该医院的面貌焕然一新,收入不断增加,员工也终于领到了足额发放的工资。第二年有了积累,开始还债,不到3年就还清了20万元的债务。人人都夸赞杨书华书记是个敢于创新、勇于担当、敬职敬业的好领导。

医院的业务项目越来越多,服务质量越来越好,杨书华开始发放奖金,鼓励医务工作者钻研新技术,并运用到临床上。他还改善了办院条件,修建了近千平方米的住院楼,大大改善了住院环境。1982年,由于中医院体制改革,杨书华辞去了党支部书记的职务。

之后,杨书华再次受广汉市雒城镇聘请,担任汉口路居民委员会主任一职。当时的他认为,一个国家干部、解放军军官要去和街道的大妈打交道,未免会有许多不周之处。但转念一想,为人民服务,无论职务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这是党的工作,也是人民的需要。

居委会工作连着千家万户,大到住房,小到盐米。上班后不久,果然不出他所想,不是解决邻里纠纷,就是处理鸡毛蒜皮的夫妻吵闹,一天两三次,天天都有居民到居委会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还有如房子漏雨、厕所堵塞、家庭纠纷等等,弄得人头疼。

杨书华以“清风明月”一词为线索,思考问题所在。突然间,他的思绪豁然,既然是群众工作,那就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发动群众,群策群力,把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恰如天空一轮明月,天河繁星点点,虽各自发光,却照亮一片。他充分发挥领导班子中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班子成员一条心的作用,大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深入群众,变被动为主动。一盘棋子跳动,大家各显其长,到群众中去,就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居委会心系群众,起到了很好的桥梁作用。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