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三十年,展望三十年

回顾三十年,展望三十年

李 珂

前些天在微信群一张照片中看到年逾七旬的母校体育系教授、原上海交通大学足球队教练赵文杰老师为在校学生讲授“体育,教学与人生”。赵老师精神饱满,显得非常年轻。内心钦佩之余,也不禁想到,我踢球到现在正好有30年了。

从小到大我从未接触过任何专业足球训练,真正喜欢上足球的契机应该是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上马拉多纳的天才表演。从此我只认老马为唯一的足球偶像。受偶像影响,我多年以后也成为一名左脚将。只可惜在那个时代,父母担心影响学习,不允许我去踢球;在初中和高中期间,我唯一的足球活动就是周末守在黑白电视机前看意甲联赛转播。

1991年我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就读于电子工程系通信专业。电子工程系的大一、大二学生都被分配在闵行校区,那时我住在北区25栋宿舍,楼下是新建好的六块篮球场,水泥场地和篮架均已就绪,只是篮筐“迟迟”没有安装。没有篮筐,就没法打篮球。这真是上天赐予的理想5人制足球场,还没有篮球球友来争夺场地。既然成功挤过了高考“独木桥”,父母也就不再束缚我的体育活动,我被压抑已久的足球热情一经释放,不可收拾。从此,每天只要有时间,我就下楼踢球,不管楼下有多少人。人多,就5对5;人少,半场3对3;人再少,1对1单挑;人还少?我就1个人自己颠球射门。现在回想起来,要感谢这两年的5人制训练的启蒙经历,它帮助零基础的我能够顺利参与足球运动,从而逐步提升技术和积累信心,同时也奠定了我自己的踢球风格。如果一上来直接是8人制甚至11人制,很可能会让手足无措的我丧失踢球的信心。

那六块篮球场的篮球筐安装好之后,就得天天与篮球球友“斗智斗勇”争夺场地了,可谓是幸福的烦恼。大三大四的时候我们搬至法华镇校区,校区虽小,五脏俱全。地处繁华,却闹中取静拥有一片专门的7人制足球场,也让我感受到了7人制场地与5人制场地的技战术区别。大一大二时,我只能在场边看班级、系级比赛,在门后帮他们捡球,心里嘀咕他们的技战术。到大三大四的时候,我开始能够逐步参加班级和系级的活动。就读研究生期间,我搬到了徐汇校区。有幸被研究生校队选中,硕博期间连续参加了5届上海市高校研究生联赛,球队高手云集,我受益良多。这5年里面,第四名、季军、亚军和冠军我们都曾拿过,算是有喜有悲。其中的一届比赛,在强有力的门将、后卫和中场支持下,我还拿到了联赛最佳射手。

关于业余足球对工作和家庭的影响,卢建华师兄撰文的《体育教学随想》已经说得非常全面,我完全赞同他的“强身健体、益智游戏、与公益同行、满足社交需求”这些观点。我补充一些个人的些许体会。

我大一才开始踢球,与大部分球友相比,我的足球生涯起步不是最晚,也是倒数。能让我达到业余足球同龄人平均水平甚至略有超出,除了持之以恒的热爱和坚持之外,关键的一点是思考。我思考的重心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如何形成适合自己的独特球风。我身材弱小,速度和爆发力都很差,因此我将重点放在提高球感和节奏把控上。提高球感体现在传接球失误少;节奏把控体现在防守时,提前预判对手的突破方向或传球路线;进攻时,快速一脚传球并寻求队友配合,不给对手抢断的机会。另一方面是如何让自己更好地融入球队。我会观察队友的跑位习惯和踢球特点,如果同一侧队友喜欢插上助攻,我就加强协防;如果队友射术精湛但是过人一般,我会在他处于舒适区域再传给他,便于他直接射门;队友速度有快有慢,我就调整传球的提前量,让队友能够舒服接球;当队友拿球时,积极跑动拉开,创造队友突破和传球的空间;对方进攻时,注意与前后左右队友的距离,保持队形。

交大荣获1996年上海市高校研究生足球赛后,谢绳武校长(后排居中)接见全体队员

李珂在浦东海桐小学足球场踢球

另外,我坚信“球品如人品”。结识新队友或组织友谊赛时,我关心对方的球风、球品、球技。球风、球品放在前两位,球技放在最后一位。在业余足球活动中,我会关注队友失误时,他第一反应是责怪还是鼓励;他踢球独,还是愿意和球队融为整体,带动队友;在防守时,他是否会有意识避免做出让对方受伤的动作;场面落后时,他是变得急躁还是保持沉稳;队友失位时,他是积极补防还是站桩叉腰呵斥;踢球认真还是随意;场下有替补时,他是霸场还是主动下场轮换……所有这些细节,会让我或是产生亲近结交之心,或是保持距离美。

女儿小米上幼儿园后,我周末踢球时经常带着她。我在场上踢球,她或是在球门后挖沙子、建城堡,或是和其他小朋友捉迷藏、玩滑板,我们互不干扰。爱人曾埋怨说我这根本不是在陪女儿,只顾自己玩。对此,我有自己的见解。通过运动可以亲近大自然,拥抱世界有很多方式,挖沙子、堆城堡需要体力、耐心和技巧,捉迷藏需要敏捷,滑板考验平衡性。不必拘泥于我要陪她一起挖沙子,或是她陪我一起踢球。我们在相邻的空间,抬头能看见,低头能听到。如果我能体会到女儿玩沙子的快乐,那么女儿一定也能体会到老爸在球场上的快乐。

日积月累,女儿对体育运动逐渐产生了兴趣,她练过一段时间的足球和乒乓球,现在正在学习羽毛球。有一段时间我们一起看俊哥版的英超足球集锦,点评精彩射门和扑救。心血来潮之际,我和她搭档客串解说员,对我参与过的足球活动中的五大“囧”进行解说,发布在B站。我内心当然希望女儿最喜欢足球,但不强求,因为不同的运动各具魅力。只希望她能终生热爱体育,永远与运动做伴,在运动中寻找到快乐。

1991年到2021年,一晃30年过去了,我对足球热情没有丝毫消退的迹象。在2020年年初,我设定了全年100场的小目标,坚持记录每场比赛的日期和地点。虽受疫情影响,最终还是完成了这个目标。

我还想再踢至少30年,要想达成这个长期目标,除了保持对足球的热情,还要避免受伤,延长踢球寿命。赵老师曾经写长文给出他自身的体会,我深感认同,摘录小结如下:

(1)严格自律,加强自我管理。注意日常生活细节,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2)保持状态,注意变化信号。踢球前一天,特别要调整好身体状态,宁愿少踢也不逞强。

(3)心态年轻,承认身体老化。精神上保持年轻不服老,认知上必须认识到身体老化的必然趋势,量力而行,控制每周踢球次数和时长,尽量跟年龄相仿的人一起踢。

(4)细水长流,才能持之以恒。如有身体不适,不要坚持参加运动。如有受伤,要积极治疗和耐心养伤,不要急于复出。

(5)注重细节,做好自我保健。合理地补水,充分地热身(尤其是秋冬季节)。

(6)积极拼抢,又要适可而止。活动中注意轻重缓急,控制节奏,避免受伤。业余踢球,无伤害就是胜利。

(7)季节变化,适当调整策略。高温季节尽量早晨或晚上,寒冬季节尽量白天,避开一早一晚的时间段。

(8)如果经常受伤,那爱人会成为阻力,领导会对你不满,踢球就困难重重。

我一定会向赵老师学习,活到老踢到老。考虑到年纪逐步增大,我将每年的目标降低2场,2021年目标98场,2022年目标96场,以此类推。这样到70岁时,还能1年踢50多场,保持1周1场的节奏。

2021年是上海交通大学足球队成立120周年,作为曾经的交大学子、研究生校队的一员,我感到由衷的自豪。衷心祝愿母校足球繁荣昌盛,屡创佳绩。借用卢建华师兄的一句话:“勇于肩负宣传足球文化之使命,为中国足球早日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做出贡献!”

李珂,交大理工博士,他在疫情突发的2020年创造了令人惊叹的踢球达102场的奇迹。为什么一位事业成功、家庭为重的博士,能够有如此充沛精力挤出时间活跃在球场,看一下他的这篇“回顾三十年,展望三十年”,就能找到答案。

他大一开始踢球,足球运动伴随本科、硕士、博士求学全过程乃至职业生涯,成为生活方式、快乐源泉、交友平台和健康捷径。被足球校友尊称“珂博”的他,球场上之所以能保持良好状态,得益于对足球的理解、对生活的规划、对自己的自律和对球友的尊重。李珂文中对踢球的思考和感悟,一定会对我们所有人有所启发。

更令人欣慰的是,李珂作为父亲,身体力行而又潜移默化地把自己的教育理念传承给“交二代”,我聆听过他与女儿小米合作的足球现场解说,小米的声情并茂和专业知识给人深刻印象。

李珂前三十年的足球生涯很辉煌,坚信他后三十年的足球生涯会更精彩。

——赵文杰老师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