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

这本书很独特,写的是足球,但作者们却不是足球专业工作者或研究者,而是一批上海交大历届不同专业的毕业生,目前在海内外从事各种行业的校友。他们在年龄、工作、职务、籍贯、性格、经历等诸多方面都存在差异,但拥有重要的共同点:热爱足球、热爱母校、热爱足球兄弟。

毕业后,他们分布在全国乃至全球,成家立业,职场打拼,有的坚持继续踢球,有的或许不再踢球,但母校求学期间培育的对足球、对球友的挚爱和真情,已经融入血液,无法忘怀和割舍。网络的发展使分散多年的他们在线上建立联系,微信群犹如滚雪球把个体的校友聚集成群体,并自然而然演变成球场上的团队,各地的校友足球慢慢开始并日益活跃起来,交大校友的球队越来越多,参与球队的校友也越来越多。有了这样的基础,校友们期盼重回母校足球场的愿望开始升温。于是乎,2016年,母校120周年校庆之际,校友足球比赛在闵行校区应运而生。而后,每年一度的校庆杯足球邀请赛成为热爱校友的盛大节日,促进了校友之间的友谊,加深了校友对母校的感情。

微信群里校友们回忆在母校球场的激情岁月和兄弟情义,校庆杯中校友们重温母校足球的温馨快乐和难忘场面。校友们由衷感悟:母校期间的足球经历是他们的宝贵财富,使他们终身受益。担任体育学科硕士生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主讲教师赵文杰(体育系教授,交大足球校队老教练,在交大执教46年)在课堂上时常以校友人物和故事为案例启发和教育学生。2021年2月,年逾70的赵老师在交大校友足球微信群里号召:我们中间有很多成功人士,有很多精彩故事。如果时间允许,请各位抽空把自己成长中的故事写一点,尤其是读书、职场、生活和足球(体育)之间的真实体会,以及足球(体育)对自己终生的影响,让体育精神和体育文化在交大代代相传。时任校友足球俱乐部轮值主席、1984级材料系卢建华率先响应,认真撰写并上传第一篇图文并茂的文章“体育教学随想”。赵老师认真阅读,深为感动,情不自禁地写了读后感并上传给校友们分享。而后,一篇又一篇的文章出现,校友们相互点赞,群情激昂,赵老师则认真阅读并为每一篇写了读后感,后被校友们称之为点评。这些足球校友文章在校内外各种微信群流传,得到了广泛赞誉,产生了良好社会影响。于是校友们开始策划出版事宜,成立了编委会,精心挑选、整理、修改、编辑书稿,并把这本传承交大足球文化、凝聚校友深情厚谊的书作为献给交大足球队成立121周年的礼物。

本书中提到的几个交大校园足球赛事背景:

(1)交大杯:1982年创办,在交大徐汇校区举办的每年一届以系为单位组队参加的校级正式比赛,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均可参加。

(2)思源杯:1982年创办,在交大徐汇校区举办的每年一届面向本科应届毕业生的专项比赛,旨在为即将告别母校的学生牢记“饮水思源”之校训。

(3)希望杯:1988年迄今,在交大闵行校区举办的每年一届以院为单位组队参加的校级正式比赛,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均可参加。

(4)新生杯:1991年迄今,在交大闵行校区举办的每年一届以班为单位组队参加的专项比赛,一年级新生均可参加。

另有两点需要说明:

(1)关于院系名称,由于交大院系调整演变,作者沿用的当时称呼“×系”与现在“×学院”有的不能一一对应。

(2)关于外号与昵称,校园球场或球队队友间习惯相互称呼外号或昵称,由于不是一个班或时间久远,往往不知道或记不清正式大名,有的文章中保留当时外号或昵称,有的文章中涉及的校友姓名可能有错别字,敬请谅解。

本书凝聚了广大校友的心血和情义,在此向直接参与写作或编辑的校友们,向为出版费用慷慨解囊的校友们,向赞助交大足球队成立121周年庆典及其他校友足球活动的企业家们,向广大关注和支持交大足球发展的校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出版得到上海交大校友总会、体育运动分会、体育系及相关组织的关心和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上海交通大学校友足球俱乐部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