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文字见证不变的情怀
李伟明
1998年的一个春日,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我去定南县教育局采访。乘火车从赣州到定南,到达时已近下班时分。在教育局,遇上刚从该局调县委宣传部工作的谢瑞山。他听说我是报社记者,便主动向我介绍有关情况,还一起陪同吃晚饭。饭后,谢瑞山问我有没有在宾馆住下。我告诉他,因为次日是周末,此行刚好可以看望几名分配在定南任教的同学,他们在教师新村的住房相当宽敞,已联系在他们那里借住。谢瑞山一听,提醒我,教师新村的住房刚交付使用不久,住户还没有安装热水器,而现在天气尚冷,不如到他家先洗个热水澡再去。
那时的城市化远远没到今天这个程度,乡村模式的人际关系在县里依然是主流。我听谢瑞山说得热忱,也就不多客套,欣然前往他家。
记得谢瑞山那时住的还是单位的平房,一家人都很淳朴热情。洗完热水澡,稍坐片刻,谢瑞山取出一包香烟,对我说:“你那么多同学住在教师新村,其中可能有人会抽烟。你初次上门找他们,身上还是带包烟更方便些。”涉世不深且从不抽烟的我哪知这个道理,经他一再相劝,便按他说的,平生第一次在口袋里放了一包烟,随后在他的陪同下找到了教师新村的同学们。
这就是我和谢瑞山首次见面的情景。他待人接物的那份真诚与细致,许多年后想起来,还让人记忆犹新,时时感动。
不用说,因为这良好的第一印象,从此以后,我与这位瑞山兄保持了密切的联系。这么多年来,我们都多次换了工作岗位,可以说,早就没有什么工作关系了,但那份友情,并不因此改变(我一直认为,工作上认识的人,只有那些没有工作关系了仍能保持联系的,才算得上是朋友)。
现在,瑞山兄托人送来一堆打印的文稿,说这是他即将出版的个人作品集,书名《时间的印记》,要我抽空作个小序。对此,我首先为他感到高兴。我们的友情之所以延续至今,和彼此对文字的那份特殊感情是不无关系的。尤其是瑞山兄离开县委宣传部之后,仍然没有放下手中的笔,还经常看到他有文章见报,我觉得,这是一种难得的情怀。为此,前些年,我便劝过他,有机会可以把自己写的东西整理出一个集子正式出版,他也表示正有此意。现在,他的这个想法正在变成现实,作为老朋友,没有理由不对他表示祝贺。
抽空翻阅这一大叠书稿,对瑞山兄的写作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在报纸上看到他的名字,是认识他以后的事。现在才知道,其实,早在我们相识之前,瑞山兄已在报刊发表过一些文章,他从教育局调到宣传部,并不是没有缘由的。由此可见,瑞山兄对写作是真热爱,他和那些把写作当成“敲门砖”的人有着本质区别。
瑞山兄把集子分为“乡韵岁月”“乡情岁月”“他乡岁月”“战‘疫’岁月”“红色岁月”五个部分。通读之后,感到他的写作其实也挺“杂”的:体裁不一,包括散文、随笔、诗歌等;题材广泛,不仅写个人世界、家长里短,也写风景名胜、历史文化等。作者在没有“写作任务”的情况下,除了记录生活点滴、抒发个人情感,还能投入精力去关注、挖掘、宣传虎形围、柱石桥、定南瑞狮等本土文化,还能坚持走到哪写到哪,不辞辛劳,把足迹所到之处的漓江、庐山、河西走廊、三亚、大理等他乡风景录于笔下,还能经常关注时政,及时将笔触对准新冠肺炎疫情等大事,这份乐此不疲的勤奋与执著,让人佩服。诚如作者书中一篇文章的题目所言,他是在让“诗文与岁月同歌”,让文字见证自己那份经年不变的情怀。
文如其人。瑞山兄为人朴实,文字也以质朴为基调,没有太多的华丽词汇,也不讲究所谓的玩弄技巧。我始终认为,文贵真情,只要感情能打动人,文采其实并不是那么重要。比如《老屋》这样的散文,文字平实,情感真挚,每一个从农村进城的人读后可能都会由此打开尘封的思绪,将记忆拉回到未必久远的从前……此文虽然写于15年前的2005年,但至今仍能动人心弦,引发共鸣,尤其让人感慨今天的农村,更是老屋不知何处寻。这样的文字,是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失去意义的。又如《大姐,天上的一颗星》一文,也是在看似平淡之中,蕴含饱满的深情,让人读了不知不觉跟随作者的叙述,去领悟那份无以替代的亲情。庄子说:“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好的文章,正是靠一份真诚让人发自内心接受,为文如此,做人亦如此。不求“巧”,但求“真”,作为一个业余写作者,能做到这些就足够了。
其实,很多人在年轻时或多或少都有一缕“作家”情结,希望通过文字让自己的人生更精彩。只不过,在生活的磨砺下,人们渐渐改变初衷,离写作越来越远,甚至离阅读也有不小的距离了。专业写作,当然不是谁都能干的事,所以,我们不必奢求成为著作等身、闻名遐迩的“作家”,但坚持写作的“初心”,不轻易抛弃记录的权利,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文字是生命力最强的一种见证,当这些用心倾吐的文字汇集成一本册子,这份收获,这份愉快,是无以言表的。我的书架上,整齐摆放着不少身边朋友们的作品集,这也是我对写作者的尊重方式之一。而瑞山兄这种“文章不为稻梁谋”的写作,更应当获得礼遇。我期待他以这本集子的出版为新的起点,笔耕不辍,捧出更多的精品。
按理说,凭着20多年的交情,对瑞山兄这些文字,理应认真细读才是。但很不巧的是,他这次嘱我作序,很不是时候,正是我在工作上“弃文从武”之时——从干了多年的宣传战线转到监督检查一线,每天适应新岗位的繁杂公务,让人颇有身心疲惫之感。好在瑞山兄对我一向宽容,为了回报他的这份友谊与信任,我抽空挤出了上述文字,硬着头皮滥竽充数一回,但愿读者诸君能够如瑞山兄一般海涵则个。是为序。
(注:李伟明,江西省宁都县人,曾长期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历任赣南日报社专刊中心副主任、赣州晚报副总编、赣南日报专职编委兼理论评论部主任,赣州市委政研室副调研员、赣州市纪委宣传部长等职,现任赣州市纪委第一监督检查室主任。在全国约500家报刊发表小说、散文、杂文、评论、诗歌等作品,出版《领导干部读〈资治通鉴〉》《疑似梦境》《小道理》《向古人借智慧》和长篇小说《祥瑞宝莲》等著作15部。)
2020年5月15日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