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三个书房

我的三个书房

周嘉昕

1982年生人。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荷兰国际社会史研究所访问学者(2015—2016),并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江苏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会副秘书长。出版著作五部,参编著作四部,在《哲学研究》《光明日报》等刊物发表论文一百余篇。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对于一位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来说,书房是工作乃至整个生活中最重要的地方。我很幸运自己有三个书房。在这里,我与整个世界相遇了。

第一个书房是我将自己在南大和园陋室的客厅“霸占”下来,改造而成的。为此,我的妻子还曾戏称:感觉我们一家好像都住在我的“studio”里,缺少了一点点家的温馨。随着家中小妹妹的到来,我的这个书房开始逐渐为各种各样的童书和玩具所“蚕食”、占据。我也一点点地缴械投降,把那些最常用的图书资料转移到了哲学楼的工作室,把这里无可奈何地当作了自己的书库。不过,这也带来了一个意外的惊喜,当小家伙儿突然有一天咿咿呀呀对我嚷着“马克思”的时候。我想这里如果能够成为他们文明精神、野蛮体魄的地方,也算是一件幸事了。

■ 周嘉昕教授的书房名为“嘉业斋”

第二个书房是自己在南京大学哲学系的工作室。非常感谢学校和院系的发展,现在哲学系每一位年轻老师都有了自己独立的工作室。只不过,院系所配发的书架早已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安置图书资料的需要。为了节省空间,我在这个书房里塞进了各种各样的架子,甚至是工厂仓库用的置物架。尽管看起来不那么美观,甚至会因此被同事嘲笑自己的审美,但是这一切却是那么的趁手。轻轻移步,即可遍览学术春秋。稍稍挪动,便能满足思想饕餮。此外,令我颇感自豪的是:机缘巧合,系楼里挂着历代哲人的肖像,在我这第二个书房的门口,恰恰就是卡尔·马克思。欢迎大家“按图索骥”,到我的工作室来做客。

■ 被童书和玩具“蚕食”的书房

■ 咿咿呀呀嚷着“马克思”的小家伙

■ 周嘉昕教授在南京大学哲学楼的工作室

■ 周嘉昕教授在南京大学哲学楼的工作室

第三个书房是南京大学图书馆所提供的“数字书房”。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拓展和细化,经常需要查阅各种各样的文献资料,不仅有图书,有期刊,还有大量的文献档案。非常感谢图书馆所提供的大量数据库,使得今天查阅这些文献资料变得越来越简单!几年前在IISG做访问研究时,曾经专门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扫描《德法年鉴》1844年原版的全文,并为此窃窃自喜。然而,这个寒假封闭在家,却利用图书馆电子数据库,直接下载到了同一版本的电子文献。这又是怎样的一种惊喜!今天,我开始憧憬这样一个书房:阳光洒满室内,一部电脑、一台打印机、一杯清茶、一把舒适的椅子。

■ 个人藏书,从左至右分别为马克思故居纪念馆《卡尔·马克思1818—1883:生平、著作、时代》纪念画册、爱琳娜·马克思编辑的《十八世纪外交史内幕》和《帕麦斯顿勋爵》英文版初版、阿多拉茨基主编《马克思生平事业年表》1971年再版

周嘉昕教授推荐书单

◆ (德)马克思《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 (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 《马克思的壮丽人生——真理的力量: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主题展览》(中央编译出版社2019年版)

◆ (英)以赛亚·伯林《卡尔·马克思》(译林出版社2018年版)

◆ (美)阿尔伯特·赫希曼《欲望与利益:资本主义胜利之前的政治争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 (英)罗纳德·米克《劳动价值学说的研究》(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

◆ 孙伯鍨《探索者道路的探索》(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 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 张亮、周嘉昕、孙乐强《理解马克思——卡尔·马克思的生平与核心著作导读》(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诗曰:

临水依山四壁书,

好从青简论乘除。

何时显敞仙林道,

缥帙逶迤到五车。

程章灿《题张志强面壁斋》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