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川的恩赐
有一条河名叫渡川。
它流过我在高知县中村的老家,从家里走过去大约十分钟。
河上横跨一座差不多五百米的「赤铁桥」。小时候,我每天早上都在桥上跑步,因为身体虚弱,一年到头感冒,父亲才叫我跑步。但我不会一直跑,而是跑一会儿就走一走,或停下来玩一玩;不过除了下雨天从不间断,我的身体因而慢慢强健起来。
夏天的早晨,铁桥步道上满是半夜被灯光吸引、掉落在地的昆虫。在这里捡捡虫子,就可以完成采集昆虫标本的暑假作业了。
考高中时,我非常担心落榜,黄昏时常来河边,沿着长长的河岸边走边丢石头。
这一带的河面并不算宽阔,但只要下一场大雨,河水就会涨到两岸堤防边缘,浊流滚滚。我常在刮台风时特地跑到岸边,看这吓人的光景。
涨水退去,河岸凹陷处的水洼里会剩下很多鱼。换成现在,我一定立刻回家拿水桶来捞鱼,但当时我完全反应不过来,只是眼睁睁地看着积水蒸发后濒死的鱼儿,手足无措。
渡川里有香鱼,也有鳗鱼,还有一种叫「长臂虾」的珍贵河虾。
冬春两季可以在河口采到天然的青海苔。
日晒风干的青海苔烤过揉碎,撒在热腾腾的白饭上,真是香得不得了。再加一点点味精和酱油,简直太可口了。不,是好吃极了。不但味道鲜美,青海苔扑鼻的香气也让人难以抗拒。
我们家早上就喝这带着点绿意的海菜味噌汤。渡川河口淡水和海水交融的地方,还有人工养殖的海菜,它的味道和香气也是超一流的。味噌汤里的海菜怎么捞都捞不完,一家人啜着汤,吃着青海苔拌饭,现在想来,真是最幸福的时刻。
二〇一一年三月,东日本大地震引起的海啸袭向这条四国西端的河流,渡川河口的海菜养殖区损失惨重。
渡川春天的名产是石伏鱼,属于虾虎鱼亚目,学名好像叫「吻虾虎鱼」。这种鱼的主要吃法是佃煮[1],每一条小小的石伏鱼都带着渡川的香气,做小菜很好,当零食也不赖。
有件无法考据的轶事,说是二战后昭和天皇巡幸中村时,喝过用石伏鱼做的清汤,说了「真好喝」「真稀奇」之类的话,这道汤因此成了当地人引以为豪的名菜。
我还是小学生的时候,一天早上掀开瓦斯炉上的汤锅锅盖,吓了一大跳:锅里有好多小鱼游来游去。
「妈妈,这是要干吗啊?」我问。
母亲用理所应当的语气说:煮清汤啊!
「好可怜喔,不要啦,放它们走。」
我和妹妹哭求着,母亲当然不理会我们,小鱼就这样煮成了清汤。父亲一边喝汤,一边给我们讲了前面说的那个昭和天皇的故事。
石伏鱼清汤的做法如下——
准备活的石伏鱼、整条干萝卜、豆腐、鸡蛋。
把切好烫过的干萝卜和活石伏鱼一起下锅,盖上锅盖煮。就像落语「小言念佛」里煮泥鳅汤那样,做法称得上残酷了。
石伏鱼开始出汤时,倒入酱油和味淋调味的豆腐。最后倒入蛋汁,这道菜就做好了。
哭着要母亲放走小鱼的我当时根本没动筷子,长大后才发觉这真是美味,石伏鱼熬出来的高汤,味道可真不错……
渡川的鱼和海苔都带着渡川的香气,那是我从小就熟悉的家乡味道。
我在修善寺的旅馆也吃过盐烤香鱼,确实是香鱼,但不知怎的,总觉得哪里不对劲。想来是香气不一样的缘故。我的舌头果然认准了渡川的香鱼。
近年来渡川的生命力似乎大不如前了。
水量减少,两岸原本厚厚的砂石变少、变脏,香鱼的香气也变淡了。夏天清晨的赤铁桥步道上几乎不见昆虫,却听说观光客年年增加,也许是电视节目频繁取景让这里的知名度上升了吧。这条故乡的河莫名其妙地出了名,被美化得超乎现实,我却不由得同情起它来了。
我故乡的河流,渡川,又叫做四万十川。
[1]加酱油、糖熬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