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们的家乡—景泰县
你了解景泰吗?请在甘肃省地图上找出景泰县的位置、看看她的轮廓及相邻的省、自治区和县区。
我们的家乡—景泰县,是伟大祖国的一部分,地处我国西部,甘肃省的中部,隶属甘肃省白银市管辖。从地图上看,景泰县的轮廓宛如一只翩翩起舞的彩蝶。
景泰历史悠久。据考证,远在四千五百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辛勤耕耘、繁衍生息在这块土地上。历史上,景泰县境内曾三次设县。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击败匈奴右地,景泰所在地区归属汉疆域,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县境内置武威郡媪围县,县城遗址在今芦阳响水的吊沟村,为景泰境内立县之始,其后历朝历代辖属多变。中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原隶属皋兰县的红水分县改升红水县(包括永泰、宽沟、寺滩、正路、红水等地),县城设在宽沟。到1933年,将靖远县的五佛、芦阳、一条山、老龙湾、尾泉、胡麻水、兴泉等地划出,与原红水县合并成立景泰县。“景泰”意指“景象繁荣、国泰民安”,景泰县名始见于册。
媼围古城今何在
杨生华先生在《吊沟梁的媼围县城遗址》一文中论述: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省考古专家张学正,兰大教授魏晋贤等对我县古迹和文物进行大量的考古研究一致认为,媼围古城即吊沟古城。理由有三:1、吊沟古城的位置符合《水经注》所指媼围县的位置;2、符合《明史-地理志》谓宁夏、中卫有媼围水即媼围县的记载;3、符合历代学者对媼围与媼围水的见解。这是景泰县考古中的一大贡献,与喜集水、张家台遗址一样,是文物考古的重大成果,对了解和研究景泰县历史是不可缺少的珍贵材料。
第一节 景泰县的地理位置及交通
一、地理位置及面积
找一找:在中国地形图上找出:祁连山脉、乌鞘岭、腾格里沙漠、河西走廊、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兰州市、白银市、中卫市,比较景泰县与它们的相对位置。
景泰县地处祖国西部、甘肃中部、白银市西北部、甘(肃)蒙(内蒙古自治区)宁(宁夏回族自治区)三省区交界处,位于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祁连山的过渡地带,河西走廊东端,腾格里沙漠的南缘。东濒黄河,与靖远县、平川区隔河相望;西临武威市的天祝藏族自治县和古浪县;南连白银区和兰州市的永登县、皋兰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的阿拉善左旗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中卫市毗邻。县域位于东经103°33′~104°43′,北纬36°43′~37°36′之间。东西宽56千米~84千米,南北长70千米~102千米。面积5480平方千米。
说一说:你们村或镇周围有铁路吗?如有,请说出铁路线的名称。你的家乡有公路吗?你们的出行方便吗?说一说交通条件对你家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交通
交通运输业是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使客、货沿特定的路线实现空间位移的流通服务部门。它是联系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的纽带,是国家和地区经济建设的重点。景泰县的交通运输形式主要有公路、铁路和少量的水运。客、货运量最大的是公路运输。
想一想:
1.你们家的农产品、化肥、取暖用的煤炭用什么交通工具运输的?
2.假如你要到省城兰州去,你选择哪些交通工具?
3.你还记得铁路运输、公路运输的特点吗?
景泰县位于甘、蒙、宁三省区交汇处,自古以来交通位置重要。历史上,古丝绸之路北道,由长安,经咸阳、过长武、到甘肃陇东的泾川、平凉、靖远,从索桥渡口渡黄河,再过响水、吊沟(媼围)、芦阳、席滩、一条山、寺滩、三道塘、白茨水,折向西南至古浪的新堡子、裴家营、大靖、土门到武威,然后再到新疆以及西域。现在景泰县又处在白银到武威,兰州到中卫和银川的要冲之地,联系天祝、永登、皋兰、古浪、靖远等县,有甘肃“通衢”之称,堪称“河西走廊门户”、“甘肃北大门”,地理位置优越。景泰县城南距省城兰州180千米,北赴宁夏回族自治区区府银川市300千米,东南离白银市90千米,西北去武威220千米,交通十分便捷。
景泰县在新中国成立前,唯有兰州到宁夏的简易公路通过县境,并且路况差,通行能力低。新中国成立后景泰县交通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1958年,包(头)—兰(州)铁路通车,铁路纵贯县域南北,经过六个乡镇,长度112.5千米,在县境内设有10个火车站,这条铁路现在已建成电气化线路。干(塘)—武(威)铁路从县境西北角通过,连接包—兰、兰—新铁路。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景泰县的交通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公路网络渐趋完善。2009年,全县境内有公路1805.5千米,其中,省道3条:S201(皋兰—营盘水),S308(景泰—古浪),S217(景泰—白银),长度225.9千米;县乡村道220条,长度1579.4千米。正在积极建设中的G2012(定边—武威)高速公路,经过本县的草窝、上沙沃、条山、寺滩等乡镇。全县11个乡镇及条山集团等农场都通了油路,136个行政村通了班车,98.5%的自然村通了公路。形成了以省、县、乡、村各级为主的四通八达的公路网。
2009年,全县拥有各种机动车30400多辆,其中:大货车2500辆,农运车19600辆,大中型客车250辆(公交车37辆),小客车2150多辆(出租车1399辆),摩托车5900多辆。全年共计完成客运量179.65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1677.5万人千米,完成货运量187.85万吨,货运周转量12210.2万吨千米。
景泰县城内有汽车站两个,乡镇级站点13个,建制村停靠点172个。营运线路69条,里程5177千米。日发班车229班次。全县已初步形成了以县汽车站为枢纽,连接县内外发达的旅客运输网络。
黄河在景泰县流经110千米,县境内黄河共有9个简易码头,索渡船9艘,游艇6艘,羊皮筏子100多副。黄河航道开发一期工程四龙至龙湾工程已完工,二期龙湾至南长滩航道开发工程正在设计、论证阶段。黄河水运在景泰县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旅游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西气东输线路,从新疆经甘肃的河西走廊通过景泰县北部的红水镇、漫水滩乡和上沙沃镇,在景泰境内的长度约50千米。从青海经兰州到银川的输气管道也经过景泰。
活动
1.如果你要从自己的家乡去白银、兰州、威武等地旅游,选择什么交通线路和哪种交通工具快捷到达目的地?
2.说一说近年来,自己家乡的交通运输形式有哪些?交通运输条件发生了哪些变化?
第二节 人口和民族
一、人口
景泰县气候干旱,降水稀少,生态环境脆弱,生存条件恶劣。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漫长时期,由于地区生产力落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医疗卫生条件差,历史上战乱频繁,人口的出生率高,死亡率也高,自然增长率较低,人口增长缓慢。1933年,景泰县成立之始,人口约为2.4万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全县人口约6万人。
景泰县人口自然增长率折线图
景泰县人口增长图
新中国成立以后,景泰县人口的增长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20世纪70年代以前,人口增长迅猛。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人民当家作主,从根本上摆脱了落后生产力的束缚,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事业显著改善,人口死亡率下降,出生率明显上升,人口自然增长率迅速上升,增长迅猛。1949年到1978年的30年间,全县人口净增10万人。二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大力推行控制人口增长的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的迅猛势头得到有效遏制,自然增长率由20世纪70年代的30‰~40‰降至2008年的6.89‰左右。据估算,景泰县自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县大约少生8万人。
据统计资料,2008年底,景泰县总户数58670户,人口约23.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6万人左右,城镇人口的比重仅为15.5%。因此,景泰县是一个农业人口为主、城市化水平很低的地区。
全国、甘肃省、景泰县城市人口比重的比较表(2008年)
二、人口分布
景泰县地处西北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源奇缺,水资源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长期以来,在井、泉附近和河流沿岸大多是人口较为集中分布的地区。因此,村落呈点、线状分布于泉水出露的平原、盆地、沟谷、台地和黄河沿岸等地,人口分布极不均匀。20世纪70年代随着景泰电力提灌一二期工程的上水,亘古荒原的景泰川变成甘肃省的重要粮食产区和农林产品基地,景泰县人口分布格局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甘肃省水电工程局、兰州市有些大型企业以及永靖、会宁等县和景泰县各乡镇的部分人口,迁入景泰川灌区,灌区人口激增,成为全县人口集中分布地区。
景泰县的人口分布特点是:景泰川灌区、中电灌区、井泉灌区、黄河谷地、交通沿线人口稠密,山区、沙漠地区、边远地区人口稀少。全县四分之三以上的人口集中在景泰川灌区、中电灌区及黄河沿岸地势平坦地区。
三、人口密度
全县平均人口密度为42人/平方千米。人口最稠密的是一条山镇,人口密度约为260人/平方千米,中泉乡的人口密度仅为16人/平方千米。与白银市其他县区相比,景泰县人口较少,但人口增长很快。截至2008年底,景泰县人口总数比建国初期人口增长了近3倍。人口过快增长,给景泰县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环境保护和就业等都带来严重影响。因此,“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仍然是景泰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
全国、甘肃省、景泰县人口密度比较表(2008年)
四、民族
景泰县所处的政治、地理、交通位置独特。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一个多民族汇聚、商业贸易、文化交流频繁的地方,现有汉、回、土、藏、满、蒙等十几个民族杂居,但少数民族人口较少。据统计资料,2008年少数民族人口只占总人口的0.3%。
思考
1.分析新中国成立以前景泰地区人口增长缓慢的原因。
2.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景泰县人口发展变化的特点。
3.为什么说控制人口增长仍然是我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
第三节 行政区划
景泰县历史悠久,行政区划及隶属关系经历了漫长的演变。1933年景泰县成立之始,属甘肃省直辖。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相继诞生了景泰县人民政府。其后,隶属及辖域经过多次变化。如1949年—1955年期间属武威地区管辖;1956年—1959年归定西地区管辖;1959年—1963年属白银市管辖;1963年—1985年归武威地区管辖。1985年5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景泰县由原隶属武威地区管辖,改为白银市管辖,这种隶属关系延续至今。
景泰县乡镇区划图
自1949年景泰县人民政府成立以来,政府所在地一直设在芦阳。上个世纪70年代,随着景泰川电力提灌一期工程的建设,为了更好地促进景泰川灌区的建设和全县经济的均衡发展,1978年1月,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景泰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由芦阳镇迁至一条山镇,一条山镇开始大规模的建设。因此,一条山镇是一个新兴的移民城镇,位于景泰县地理位置的中心,南至白银市90千米,西南距省城兰州180千米,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景泰县乡镇区划经历过多次调整,截至2008年,景泰县辖一条山、芦阳、上沙沃、喜泉、草窝滩、红水等六个镇,五佛、中泉、正路、寺滩、漫水滩等五个乡。全县共有11个乡镇,136个行政村,7个社区,795个村民小组。
景泰县行政区划表(2008年)
续表
思考与练习
填空:
景泰县的乡镇名称可概括为:三滩、两泉、一条山,五(佛)红(水)芦(阳)正(路)上沙沃。其中,三滩指__滩__滩__滩;两泉指__泉__泉。
对照地图填空:
景泰位于甘肃省_______,白银市______,东濒黄河与_____县_____区相望;南连兰州市的____县、____县和白银区;北与__________自治区、__________自治区毗邻。
分析新中国成立以后景泰县人口增长迅猛的原因是什么?
4.说一说人口增长过快对景泰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产生哪些影响?如何解决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