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第一辑

我见孙权多妩媚

提到魏蜀吴三国的开国之君,大多数人脑海中浮现上来的,大概是曹操(155—220)、刘备(161—223)和孙权(182—252)这三个名字。毫无疑问,曹、刘、孙都是不可一世的英雄。孙权在父兄开创的基础上,在群雄逐鹿的艰难时局中,开拓了割据江东的不朽伟业,足以与曹、刘比肩而无愧。实际上,如果看三个人的岁数,孙权比曹操、刘备小二十多岁,在曹、刘面前,孙权是晚一辈的人物。南宋辛弃疾的词作中,有这样两句传诵遐迩:“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是用典。据史书记载,曹操当年领军与孙权对阵,被孙权的风度和气势震撼到了,才说了这样一句话。曹操这么说,当然也有点摆老资格,顺带占孙权一点便宜的意思,但更重要的是,这话坦率地表达了他内心深处对孙权的赏识。人才难得啊!

话说回来,孙权确实是曹操的子侄一辈。曹操所生诸子中,曹丕(187—226)、曹植(192—232)的才华最为突出,他们正好就是孙权的平辈。公元222年,魏文帝曹丕册封孙权为吴王,其时,他已走到了自己政治生涯的顶点。四年过后,曹丕就撒手归天,先行退出历史舞台。七年之后,公元229年,孙权正式称帝,才从容不迫地展开此后二十四年的辉煌人生,直到71岁的高龄,他才离世。与孙权相比,曹丕是有才无年,蜀国后主刘禅(207—271)是有年无才,只有孙权是才年双全,最为难得。有诗为证:“紫髯碧眼号英雄,能使臣僚肯尽忠。二十四年兴大业,龙盘虎踞在江东。”

这首诗出自《三国演义》,传诵颇广。诗中提到孙权的长相,“紫髯碧眼”“碧眼儿”遂成了孙权的外号。“碧眼”二字,通常是用来描写胡人形象的,“碧眼”外加“紫髯”,威灵赫赫,颇有帝王霸主之相。可惜,这是稗官小说家言,恐怕不足采信。其实,在孙权同时代人眼中,他的形象是“娬(妩)媚”的,这要比“紫髯碧眼”更接地气,也更亲民。汉魏六朝人用“娬(妩)媚”这个词,大多是形容女子的。东汉蔡邕《青衣赋》中描写一位青年女子,就是“都冶娬媚,卓跞多姿”。直到现代汉语中,“妩媚”一词也还是形容女性的。只有形容孙权的时候,史书中用了“妩媚”一词,而且还是出自正史,这就引人注目了。

三国时,魏国郎中鱼豢编撰了史书《魏略》,可惜早已亡佚。南朝学者裴松之为《三国志·魏志·钟繇传》作注时,引录了《魏略》中钟繇与魏太子之间的一段往来书信。钟繇在信中写道:“臣同郡故司空荀爽言:‘人当道情,爱我者一何可爱!憎我者一何可憎!’顾念孙权,了更娬媚。”荀爽的意思是说,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是感情。感情好,就越看越可爱;感情不好,怎么看怎么不顺眼。钟繇觉得,孙权就是个让他越看越妩媚的人。可见,钟繇对东吴以及孙权都是颇有感情的。能让钟繇产生这样的看法,孙权真不是一般人物。

许多年以后,辛弃疾从万千书卷中,重新发现了这个形容词,并把它用在自己的词作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在辛弃疾的眼中,青山不是没有生命的存在,而是有情有义的人。如果要进一步落实,这不是一般的人,而是英雄心目中一贯惺惺相惜的英雄。辛弃疾另一首词中提到的“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孙权,就是这样的一座青山。那么,稍微发挥一下,也就可以说,辛弃疾见到青山,就好比见到孙权,说不清谁比谁更妩媚。“顾念孙权,了更妩媚”,钟繇这句话,辛弃疾肯定是同意的。

魏晋时人,一言一行,都讲究简约。今天读那时候人的书信文字,经常不甚了然,有一部分是因为那时人书写潦草,不好辨认,还有一部分是因为那时人行文简便,经常省略上下文,不好理解。钟繇与魏太子的通信,背后的人事关系和时事背景,早已石沉大海,难以寻觅。比如,钟繇为什么喜欢南方,为什么喜欢孙权,就不得而详。我们能够确认的是,即使在魏太子眼中,孙权也是一位能够优游于吴魏二国、得到当时月旦界高度评价的英雄。孙权死后,葬于南京东郊梅花山,那是六朝古都一座相当有名的妩媚青山。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