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地震

我家的地震

二〇〇五年十一月下旬,有事去了北京几天后,乘三十七次列车于二十六日早上到家,痛痛快快地洗了一个澡。因为是周末,没有要赶时间的事,便和爬到大床上的女儿嬉闹。好好的,突然感到一阵天旋地转。多少年前,第一次坐夜班火车到了西安后,一连三天,走在街上都还觉得是在火车的上铺上躺着。正以为也是这样的头晕,整个屋子胡乱抖动起来,十几扇玻璃门窗像筛糠似的一齐响个不停。这才明白是发生地震了。

急忙当中,我们要将女儿放到床边掩护起来。五岁多的孩子,正如初生牛犊不怕虎,大人们都快乱了方寸,她却觉得有趣,就像要与幼儿园中调皮的小男生一较高下,一蹦一蹦地同地震比谁跳得更高。我们抱她下床,她还犟着不肯就范,情急之中不得不重重地按了她一把,惹得她躺在床边的地板上,一声声地撒着娇,怪我们弄疼了她。那一刻过后,我才体会到,世界上每有灾难时,总会有孩子在父母亲血肉之躯的掩护下,逃过劫难。其时的一切作为全是依仗潜意识安排,没有一丁点的前思后想。那时候的果断与无私,毫无疑问,亦是对自己生命的珍惜。也只有如此去想,才能解释为人父母的,为何不需要任何的迟缓,就能用生理反应的极限的速度来呵护眼前这个小人儿。

由江西九江波及而来的这场地震,到了武汉后,就成了地地道道的父亲脾气,来得快,去得也快。就在我只差半秒钟,就要用自己的身体扑上去掩护女儿时,乱摇乱晃的楼房突然安静下来。见无动静了,我才想到要亡羊补牢,高声强调,要太太和女儿记住,遇到地震千万不要钻头不顾屁股,像平常所说的那样,钻到所谓牢固的家具底下去,那样才是自寻绝路。正确的方法是趴在任何坚固物体的旁边。万一房顶塌下来,被砸塌的坚固物体会扛住塌下来的房顶,有可能在人体上方形成一处三角形的救命空间。我们只顾说话,在地板上躺了多时的女儿,生气地说,爸,我要起来。女儿说了一遍后,很快又说了第二遍。这一次她更生气,不经我们同意,说起来就起来了。还不晓得冲着谁用力地说了一句:地震有什么了不起!

仿佛是女儿的话起了作用,地震波过去后,一家人坚持在屋里吃完早饭。朋友打来电话来催。太太还是不着急,非要将女儿的辫子梳好。我在一旁看着,催也不好,不催也不是。大事临头能从容不迫,世事变幻可宠辱不惊,这心境是没专门训练课的。当然,这些是后来所想:此时此刻,对女儿一对辫子的梳理,应该比逃得性命更为重要。毕竟人一辈子绝大部分时间是在过着平常日子,生死一瞬的事,碰不上几回。真正重要的品质在于,是否慌不择路和饥不择食,是否见利忘义和有奶便是娘。在女儿心里,这一刻我们种下的泰然处之,也许会在未来的岁月里成长为一棵不怕风吹雨打,走得累了后可以放心地停下歇歇荫的长青之树。

梳理得整整齐齐的女儿下楼时,院子里已经有许多人了。大家都说着自己屋里的情形。邻居家的衣柜像是长了脚,摇摇晃晃地在卧室里挪动了好远。对面楼上的一家墙壁裂开了几道缝隙。有人从外面过早回来,说是轻机厂一幢七层楼塌了。一开始听说震中在通山县,后来有了准信,说是在黄梅、九江和瑞昌一带。因为离老家更近,便又忙着打电话回去问情况。一般人还好,只是在保险公司工作的妹妹在开紧急会议,布置理赔事宜。此次去北京新认识的中宣部文艺局的一位朋友家在九江,我打电话过去问候时,他说,真是巧,他正有事往家里打电话,家里人突然在另一边大声说,发地震了。我不停地打电话,接电话。在中学和大学读书的侄儿、外甥女全被老师从屋子里赶到操场。然而,在女儿眼里,这些还不如有小朋友摔跤了。

在外面待到十一点半,见一直没有再震了,便让太太带着女儿继续在院子里玩,自己回屋将没来得及晾晒的衣服挂到阳台上后,见南边卧室的地板上掉了不少粉末,抬头一看,天花板上竟然裂开了几道缝。

说不怕是假的,说特别怕又不像是真的。

太太在院子里坐着不放心,非要带着女儿回家。在电话里说不清,于是索性约上朋友们到外面吃饭,大家都说这种时候一家人一定要在一起。特别是按年龄排为老二的一家,地震时,妻子因为还没收拾好,要丈夫先下楼。丈夫不肯,说这个时候哪能自己先走呢?正说着患难见真情的意义,屋子又颤抖起来。地震波过去后,一看手表,正好是午后一点整。因为酒店的房子是框架结构,大家一直安然坐着。一家人相互看着,一群朋友相互看着,于无形中感觉到一股温馨与力量。

因为地震,爱看书的女儿在我们要她爱护自己的眼睛时,有了一个不肯放下书的理由。女儿每每将书抱在怀里,理直气壮地说,我在找与地震有关的知识。这样的理由真的无法让我们阻止她一连几个小时,一动也不动地趴在那里看书。那个在印尼巴厘岛大海啸中救了许多人的英国女孩,不就是因为记得一点相关知识吗!

几个月后,女儿的一个问题又将我们带回到地震的恐慌中。女儿自己从一本书上认识了“掩耳盗铃”这个词。听我们解释之后,她突然问,那不就是钻头不顾屁股吗?怔一怔后,我在心里认同,哪怕是遇上地震了,所想到的也不该仅仅是逃得性命。那一天,早将地震忘得精光的女儿在向位于七楼的家中攀登时,撒娇地问,为什么我们家不住二楼和三楼,害得她天天累得要命。我们就与她笑闹,问她什么时候变成大人物了,只想住别墅,不想爬高楼。没想到她小喘吁吁地认真回答:我当然是大人物,因为将来你们死后,生命要靠我来继承。那一刻我和她妈妈相对无语,好半天才喃喃地嘟哝了同一句话,这小家伙倒是说了大实话,只是太不中听了。从这种本义上看,只要了解到生命的虚虚实实,就能明白,我们穷尽一生所做的许多事情,其实是为着自己生命的延续。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