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一、城市的形成

(一)原始居民点的形成

在原始社会,因生产力低下,人类过着依附于大自然的、无固定住处的生活。最初,原始人采取穴居,树居等群居形式,尚无固定居民点。随着人类懂得使用工具,开始有了狩猎、捕鱼、务农与畜牧等生产活动,这是人类第一次分工。由于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逐渐产生了固定的居民点(又称聚居点)。这些居民点一般为人类的各种形式集聚定居地,各种居民点都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既是人们生活居住的地点,又是其从事生产和其他活动的场所。

由聚族定居而形成村落,这就是最初居民点的形式。据史料记载,在8000~10000年以前,在尼罗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黄河等两岸的冲积平原上,就开始出现了初具形式的居民点。

早在新石器时代的氏族公社居民点布局中,就可看到人类已从长期的生活居住活动中总结出建设住地的经验:整个居民点选址在河边台地上,靠水源而不被淹没;周围沟墙起到防卫作用;公共活动场地位于中央,草屋或半穴居窝棚围绕四周,其中突出地有一些大的屋子;墓葬集中在村落近旁。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陕西临潼姜寨(图1-1)和西安半坡村等遗址。位于西安的半坡村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遗址,距今5600~6700年,遗址面积达10000m2,共发现房屋遗迹45座、圈栏2处、窖穴200多处、陶窑6座、各类墓葬250座,是祖先穴居时代的代表性村落(图1-2、图1-3)。

978-7-111-53249-1-Chapter01-1.jpg

图1-1 陕西临潼姜寨的村落遗址平面示意图

978-7-111-53249-1-Chapter01-2.jpg

图1-2 陕西西安半坡村总平面示意图

978-7-111-53249-1-Chapter01-3.jpg

图1-3 半坡村的穴居遗址

(二)城市与乡村的分化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第一次人类社会劳动的大分工,农业和畜牧业分开,开始发生剩余商品交换,因而需要有交换的固定市场,于是就出现了市集或城邑之类的形式。后来,第二次人类社会劳动的大分工,手工业与农业分开,随着土地与生产资料私有制出现,出现了国家。在从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制的过渡时期,在居民点中区域开始分化为两种不同类型——城市与乡村:城市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导经济;农村以农业为主导经济。据史实证明,在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在古埃及境内外便开始有了城市与乡村的分化。

《周礼·考工记》中述说的“匠人营国”,就是营建都城之意。一些文字学者亦对汉字“国”做过这样的解析:“[国]字就是以[戈]亦即武器,守卫一定的疆土:[口],它以城墙围绕”。在甲骨文卜中,“邑”字是象征城池的“口”下跪着一个人,而外城称之为“郭”,甲骨文以978-7-111-53249-1-Chapter01-4.jpg 表示,意即由上下两座城门楼拱卫着城池。后来又发展到978-7-111-53249-1-Chapter01-5.jpg 的字形,就与后代出现的城池形制十分近似了。

(三)城市与乡村的对立

在人类的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城市与乡村的生产力发生了质的变化,并向两极分化:城市的手工业、商业市场逐渐发展为大工业与商业中心,乡村在落后愚昧中虽然也有发展,但是其发展与城市相比较还是极其缓慢。城市集中了各种社会资源,逐渐变为国家政权的聚集据点,乡村渐渐地处于经济上与政治上依附于城市,并走向从属于城市的地位。

二、城市的发展

城市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密不可分。人类发展史中每一次生产工具的重大变革,都会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时促进城市的大发展和大变化。因此,生产方式是城市发展的决定要素和原动力。

(一)城市发展的三大阶段

城市的产生与发展是由于人类社会的需求而产生,又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其过程大致经历了三大阶段。三大阶段之间的关系具体详见表1-1。

表1-1 城市发展三大阶段关系一览表

978-7-111-53249-1-Chapter01-6.jpg

(二)城市的发展轨迹

1.公元前的原始状态城市

现知世界上最早的城市是距今约5000年的古巴比伦,它大致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境内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流经伊拉克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两河流域,产生过饮誉世界的两河文明,孕育了璀璨夺目的古巴比伦文明。古巴比伦与古中国、古埃及、古印度一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巴比伦古城废墟和巴比伦“空中花园”遗迹被列为世界奇观(图1-4、图1-5)。

978-7-111-53249-1-Chapter01-7.jpg

图1-4 巴比伦城平面图

978-7-111-53249-1-Chapter01-8.jpg

图1-5 巴比伦古城鸟瞰示意图

中国最早的城市在商周时代。商王城形成距今3500年左右,城郭南北长约2000m,东西宽约1800m,其遗迹在郑州市区地下;周王城形成距今2800年左右,遗址为不十分规则的方形,面积约2890m×3320m,若以m折算周代的尺度,与“方九里”记载大致相近,中心部分的建筑遗址,分布在城中央偏南,也与“王城居中”的历史记载相符,其城址在现今洛阳市区下面(图1-6、图1-7)。

978-7-111-53249-1-Chapter01-9.jpg

图1-6 商王城平面示意图

978-7-111-53249-1-Chapter01-10.jpg

图1-7 周王城复原想象图

2.中国古代的典范城市

(1)北魏洛阳城 北魏(386~534年)是由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封建王朝,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朝代,又称后魏,其都城洛阳可算是世界历史上面积最大的都城,旧址在今天河南省洛阳市区东15km处。都城轮廓方正,规模宏大,有三重城郭、12个城门,整个外郭城以内有320个方形的坊,每坊均四周筑墙,每边长300步,即当时的1里(图1-8)。

(2)汉长安城 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的汉长安城,位于西安城西北方向。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际性大都会,也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都城,其城垣内面积36km2,加上建章宫等遗址,遗址保护总面积达到65km2,占西安四大遗址保护总面积108km2的60%,占到未央区全区262km2的1/4。汉长安城又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时最长的都城,是汉民族文化形成过程中的中心。汉长安城遗址是我国迄今规模最大、遗迹最为丰富、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遗址,早在1961年即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国家级”大遗址。都城的道路系统是方格网,极为严整,有东西大街14条、南北大街11条。其中宫前的横街实测宽达220m,朱雀大街150m,气势极为宏伟,城内一般的东西向道路也宽达40~75m,南北向道路宽达47~68m,坊区内道路宽达15~30m。城内河道与城外水系全部连通(图1-9)。

978-7-111-53249-1-Chapter01-11.jpg

图1-8 北魏洛阳城平面推想图

978-7-111-53249-1-Chapter01-12.jpg

图1-9 汉长安城复原想象图

(3)曹魏邺城 曹魏邺城遗址位于河北省临漳县西南20km的漳河北岸,遗址范围包括如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北城、邺南城、铜雀台遗址)和河南省安阳市东北(曹操高陵、西门豹祠)。曹魏邺城以一条东西干道,将城市划分为两部分,北半部为贵族专用,南半部为一般居住区。邺城遗址在中国城市规划建设史上具有率先示范的独特地位,是东亚地区古代都城建设的样本,一直是中外城市规划和史界的关注学热点之一。邺城遗址对中国后世长安、洛阳等古城建设乃至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古都建设影响深远(图1-10)。

978-7-111-53249-1-Chapter01-13.jpg

图1-10 曹魏邺城平面想象图

(4)唐长安城 唐代的京都长安城,由郭城、皇城、宫城所组成。城垣规模极为宏大,建筑雄伟。根据考古发掘,外郭城为长方形,东西(由春明门到金光门)长9721m(包括东西两墙厚度在内,下同),南北(由明德门到宫城北面玄武门偏东处)长8651m,城市由外郭城、宫城和皇城三部分组成,总面积达到84km2,是现存明代西安城大8倍多。城内街道横平竖直、纵横交织,划分出110座里坊。此外还有东市、西市等大型工商业区和芙蓉园等人工园林。城市总体规划整齐,布局严整,堪称中国古代都城的典范。唐时长安城内人口100余万,唐长安城是当时全国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中心和最大的国际性城市,也是当时规模最大、人口最多的世界第一大都市(同时代的欧洲古城人口规模只有几万至十余万人)。

唐代长安城在规划和建设采用的三套城和里坊制规制,对以后中国国都及国外城市建设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楷模示范作用。如宋代开封城和元、明、清北京城就基本沿袭了长安城的规划特点,日本的京都城和奈良的平城京规划建设也受到唐长安城的影响(图1-11、图1-12)。

978-7-111-53249-1-Chapter01-14.jpg

图1-11 唐长安城复原图

978-7-111-53249-1-Chapter01-15.jpg

图1-12 日本在奈良建造的平城京

(5)元大都 元大都,是元朝于1267~1274年在北京修建的都城。元大都城市格局秉承了我国古代营都“左祖右社”和“前朝后市”的典型格局。其主要特点是三套方城、宫城居中和轴线对称布局。三套方城分别是宫城、皇城和内城,各有城墙围合。皇城位于内城的南部中央,突出皇权至上的思想,宫城位于皇城的东部,并在元大都城的中轴线上。在都城东西两侧的齐化门和和义门内分别设有太庙和社稷坛,商市集中于城北。也有学者认为,元大都的城市格局还受到道家的回归自然的阴阳五行思想的影响,表现为自然山水融入城市和各边城门数的奇偶关系。元大都的城市格局一直影响到明清两代的京城规划,直至如今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图1-13)。

978-7-111-53249-1-Chapter01-16.jpg

图1-13 元大都平面复原想象图

(6)明清北京城 明北京城的营建,从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才基本上竣工,前后延续了十五年之久,东西城墙沿用元大都旧城郭。因元大都北城大多为荒芜的田野草原,明代筑北京城时把北城墙从元大都的北城墙向南收缩,南墙则因宫城南移而向南拓展。所以明北京的位置比元大都稍向南移,并非全在元大都旧址上重建,面积也由元大都的50.9km2缩减为35km2。城市人口接近120万人。其核心部分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24个皇帝的皇宫。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即开始营造紫禁城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位置,属天帝所居,是以皇帝工作和居所,称为紫禁城(图1-14)。

978-7-111-53249-1-Chapter01-17.jpg

图1-14 明清北京城址沿革示意图

从18世纪的后半叶开始,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从原始社会、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演进过程。工业化和科技革命促使生产力空前提高和科技的突飞猛进,它不仅促进了原有城镇的扩展,而且导致了新兴城市的涌现。城市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要聚落形式。因此,城镇化的进程是与工业化进程和科技革命紧密相关的。

三、城市的兴衰

(一)城市的兴起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城市赖以生存与发展之源。人类的生存繁衍离不开水环境,因而古今城市大都“逐水而居”,选址多靠近河流、湖泊,并位于向阳的河岸台地上。以防御野兽和外部落的侵袭,在城外围挖沟筑。这些沟是一种防御性构筑物,也是城池的雏形。

人类是城市的主体,城市规划建设必须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需求,城市也是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综合融合体。“人本论”追求的目标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要创造性地利用自然环境,尤其是水环境,才能使城市环境变得自然而适于居住;城市的规划与建设,首先要尊重当地自然条件,尊重自然规律。只有这样才能规划和建设出有生命力的活力城市。

纵观历史上的多个强国,无一不是凭借滨海的有利条件,如英国、法国、荷兰、西班牙、德国、俄国、日本、美国等;而世界上所有的繁华都市,也无一不依托靠着水的环境,特别是依靠淡水资源(表1-2)。

表1-2 都市与水源的生存关系一览表

978-7-111-53249-1-Chapter01-18.jpg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现代城镇形成的原动力。工业化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也导致了农业剩余劳动力从农村向城镇大规模地迁移,并在城镇中不断地创造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这种趋势不仅推动了既有城镇的扩展,还形成了大批的新兴城镇。尽管其他因素也许会使城镇化进程出现波动,但无法改变产业化导致城镇化和城镇化促进了产业化的总趋势。从21世纪开始至今,全世界人口中已有60%左右生活在城镇,城市用地也不断地迅猛扩展(图1-15)。

978-7-111-53249-1-Chapter01-19.jpg

图1-15 伦敦城市发展示意图

(二)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促进城镇化步伐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城市发展已经进入新的时期。目前,我国正经历着一个规模巨大、速度极快的城镇化进程。城市发展带动了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并已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

我国正处在从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的关键期。一组数字见证了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近18%上升到2014年的近55%;城市人口从1.7亿人增至7.5亿人;城市数量从193个增加到653个;每年城镇新增人口2100万人,城镇化率30%~70%是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其中超过50%就意味着从农业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

我国的城镇化正迅速接近世界的平均水平(表1-3、表1-4)。

表1-3 中国城镇化水平变化统计表

978-7-111-53249-1-Chapter01-20.jpg

表1-4 中国城市(镇)数量和变化统计表

978-7-111-53249-1-Chapter01-21.jpg

注:2010数据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整理。

(三)城市因自然条件而衰败

英国学者大卫·沃克写有一本著名的专著——《消失的城市》,书中列出世界上曾显赫一时的11个大城市,其中就有我国的3个古城,它们是楼兰、高昌和统万,它们多因自然条件恶化加之兵灾而消失在地图上。值得一提的是,楼兰和高昌都曾经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两个重镇(图1-16)。

楼兰是古楼兰国(后改称鄯善国)的都城,位于当年浩渺的罗布泊旁,建城于公元前3世纪,全城面积10.82km2,因水面枯竭而被塔克拉玛干沙漠而吞噬(图1-17)。

978-7-111-53249-1-Chapter01-22.jpg

图1-16 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楼兰和高昌

978-7-111-53249-1-Chapter01-23.jpg

图1-17 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楼兰城遗址

2000多年前的“王城”高昌古城,位于东西交通的十字路口,曾经是国际性的商贸都会。高昌有宫城、内城、外城三重,周长5.4里,城墙高11.5m,厚达12m,固若金汤。唐代玄奘取经途中曾抵达这个高昌国都,因它曾是西域四大佛教之都之一。高昌毁灭于唐末兵乱及吐鲁番的自然环境恶化(图1-18、图1-19)。

978-7-111-53249-1-Chapter01-24.jpg

图1-18 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高昌城平面形势图

978-7-111-53249-1-Chapter01-25.jpg

图1-19 高昌城遗址

978-7-111-53249-1-Chapter01-26.jpg

图1-20 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统万城遗址

曾贵为西夏王国都城“大夏国”的统万城,其名称即有“一统万国”的气势。统万城建成于公元5世纪初,为唯一的匈奴都城,城池也有宫城、内城和外郭三部分构成。现已淹没在浩瀚的毛乌素大沙漠之下(图1-20)。

约300年前因洪水肆虐而被深埋水下,被称为“东方庞贝”的古泗州城始建于北周,隋朝时毁于战乱,唐代重新兴建。唐代至明代该城处于黄河与长江的漕运中心,商船货船往来不断,曾繁荣一时,有“水陆都会”之称。但随着“黄河夺淮”“蓄清刷黄”等政策的实施,泗州城频繁遭受水害。清康熙十九年,繁盛了千年的泗州城在一场持续数十日的暴雨中彻底淹没(图1-21)。

978-7-111-53249-1-Chapter01-27.jpg

图1-21 泗洲城图

现在,由于全球性的气候变暖,致使海平面上升,正在逐步威胁到低海拔地区城市的安全。专家们预测,我国沿东海地区正受到海水上升的可能危害(图1-22、图1-23)。

978-7-111-53249-1-Chapter01-28.jpg

图1-22 气候变暖后的渤海湾

978-7-111-53249-1-Chapter01-29.jpg

图1-23 气候变暖后的长三角

第二节 城市规划科学的形成

一、古代的“营国”学说

城市规划科学并非近现代才出现,早在春秋战国之际的《周礼·考工记》就记述了关于周代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在营建都城方面,元大都的规划可以说是比较全面地体现了《周礼·考工记》的布局。在元大都基础上改建的明北京城也都较多地继承了《周礼·考工记》的规矩,以至于影响了如今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布局。

元大都的城址选择完全遵循了“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这是在本质上遵从“天人合一”的理念而演绎来的一种规划择址纲领。《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中说:“夫礼,天之经,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左传·隐公二十年》还论述:“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因此,我国古代列朝,全都离不开“以礼治国”的文治国策;而礼的本质,就是政治之道。在营国中塑造并仰仗一种“天人合一”的文化特征观念。这古代老子在《道经》中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更是把人、地、天、自然四者的关系十分紧密地串连成一体。

《周礼·考工记》中曾经记载:“匠人建国,水地以县,置絷以县,以景为规,识日中之景,与日入之景,昼参诸日中之景,夜考之极星,以正朝夕”。可见,当时人们已经会用天文知识来确定朝向。天文学家刘秉忠主持修建元大都城时,准确地测量了子午线,都城的中轴线正是以对准永恒不动的北极星为定位准星,从而也确定了整个都城的方位,因此元大都的中轴线就是子午线的方位,当时它与罗盘所指的磁北有一个2°10′的北偏西偏角(注:由于磁北逐年在不断变异,现已变化为5°50′)(图1-24)。

978-7-111-53249-1-Chapter01-30.jpg

图1-24 “辨方正位”的元大都城定位图

先人们在城市规划方面极为敬畏自然。应该肯定,《管子》及其“风水”的理论和实践,正是我国城市规划的宝贵文化遗产。抛开风水理论中一些玄虚迷信的部分不谈,其理论反映了中国城市规划理论中“自然观”的一面。无论是“天人合一”还是“藏风得水”都说明了中国城市在选址和建设过程中以人为本和对所在环境的尊重,这种尊重正是基于一种科学的态度。

如果说《周礼·考工记》对中国政治性大城市的规划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的话,那么“风水”理论在中小型城市的规划中发挥着更明显的影响力。在中国规划史上,很多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同时反映了上述思想,这思想一直影响着我国的城市规划。其中典型的例子如南京1949年以前的《首都规划》,它是在西方的功能分区规划思想传入中国之后,共同作用造就了一个又一个富于个性的人居之城(图1-25)。

978-7-111-53249-1-Chapter01-31.jpg

图1-25 《首都规划》总平面示意图

二、近现代的城市规划科学发展进程

近现代的城市,由于现代产业的发展和现代生活的需要,对城市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都有了更新的要求。在一定意义上,现在城市可以说是环境优先、“交通第一”。这一切都促使了,现代城市规划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一)现代城市规划科学的理论

城市规划理论伴随着社会和生产力的发展需求而诞生,因此社会所彰显的特性,也就是城市规划理论所阐述的中心内涵。随着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城市危机亦随之产生并恶化。1896年德国人佛立齐写了《未来的城市》一书,两年后英国人霍华德著书《明天——一条引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他们不约而同提出了“花园城市”及“田园城市”的理想,其理论是要设法将现代城市的技术成就和乡村大自然的优点结合起来。建议发展环形放射的小城市,每个三万人。城市中心为公园,围绕公园的是行政和公共建筑,行政公共建筑外围,是一至二层的住宅区,再外围是工业区,然后是农业带。城市不再允许向外扩展,如果需要,可以发展再建一个这样的城市,形成“卫星城”。这种在中心城外围发展卫星城的模式,一直不同程度地影响至今(图1-26、图1-27)。

978-7-111-53249-1-Chapter01-32.jpg

图1-26 霍华德城乡融合的“花园城市”结构示意图

978-7-111-53249-1-Chapter01-33.jpg

图1-27 霍华德“田园城市”方案图

a)田园城市平面的局部 b)各田园城市之间以农业区相隔

鉴于城市用地日益紧张,法国人勒·柯布西耶反对以往的城市分散主义思潮,面对大城市的建设现实,用全新的规划和建筑方式,通过紧密型的大城市和现代化的技术力量造就新一代城市。他的“城市集中主义”包含在两部重要著作中:一部是发表于1922年的《明日之城市》(The City of Tomorrow),另一部是1933年发表的《阳光城》(The Radiant City)。用这种思维,他于1925年提出了巴黎改建的新设想方案,主张在市中心干脆全部兴建60层以上的摩天大楼群,围绕摩天大楼建设56层的住宅,摩天大楼中布置大型公共建筑,以解决交通、日照、通风及环境绿化等问题(图1-28、图1-29)。勒·柯布西耶的这种规划思想,也为现代城市规划中的诸多综合性难题开创了一条可供借鉴的途径。

978-7-111-53249-1-Chapter01-34.jpg

图1-28 勒·柯布西耶的“明日之城市”方案图

978-7-111-53249-1-Chapter01-35.jpg

图1-29 勒·柯布西耶的“巴黎重建计划”

(二)“城市规划”的含义

关于城市规划的定义有多种不同的解读。有的从纯艺术观点出发,把城市规划作为一门建筑艺术看待;有的则从纯功能出发,把城市规划片面的作为分配城市土地。在近代,对“城市规划”的宏观定义和目标大致经历了如下5个阶段:

1.城市规划定义为解决“居住、工作、休息、交通”四大功能的手段

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在希腊的雅典开会,提出了一个后来被称为《雅典宪章》的城市规划大纲,把城市规划定义解释为解决“居住、工作、休息、交通”四大功能的手段,显然,这是片面地从机械唯物论出发来看待问题。

2.城市规划是“人居环境”

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上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该宣言首次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1976年的世界人居大会首先在全球范围内提出了“人居环境”概念,至今已发展为“宜居环境”,城市规划则以构建“宜居城市”为目标。

3.城市规划必须突出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主题

1977年12月,一些城市规划设计师在秘鲁的利马集会,会后发表了著名的《马丘比丘宪章》,提出了如何在城市迅猛的发展中更有效地使用人力、土地和资源等诸多问题,注重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问题。《马丘比丘宪章》中的理论观点,对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和建设,具有划时代的指导价值。

4.城市规划应该可持续发展

1978年,“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第一次被正式提出。1980年由世界自然保护同盟等组织制定了《世界自然保护大纲》,着重强调必需将人类发展与资源保护相结合。会后,布朗于1981发表了《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首次提出了保护自然基础、开发再生资源控制人口增长的可持续发展三大途径。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提出了必须保障资源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两者兼顾的可持续发展道路。1996年在世界第二次人居大会上,提出了两大主题:“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和“城市化进程中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并通过了《伊斯坦布尔宣言》。

5.城市规划要满足“低碳绿色”战略

20世纪后期,因气候变暖致使全球性天象异常,联合国为了解决气候变暖,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和节能减排、保护环境问题,1997年在日本京东召开世界气候大会,并通过了工业化国家承担强制性减排目标的《京都议定书》。进入21世纪后,在2011年12月南非德班世界气候大会上,对未来几十年的全球气候变化,确定了新的路线。为此,联合国多次召开世界气候大会,呼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加快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的转型。

上述一系列的战略思想,正在并继续影响着现今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方向。

(三)现代城市规划的实践

1.规划建设“卫星城”

由于工业化造成中心城市规模的急剧膨胀,疏散中心城市的工业和人口压力,成为大城市规划的新课题,规划建设“卫星城”被提到了议事日程。莫斯科是最早编制卫星城的大城市之一(图1-30)。

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建设卫星城方面也是走在最前的。为了疏散伦敦过密的人口和工业,在其周围先后建造了哈罗、斯特文内几等8个第一批卫星城镇(图1-31),吸取了伦敦市区五百多家工厂和1400多万居民。此后,英国的卫星城镇陆续发展达40多个。

霍华德学说(图1-32)的继承者雷蒙·恩温于1922年写了一本专著《卫星城市的建设》,主张卫星城由绿带包围不再发展。这种主张影响了一个时期的卫星城规划(图1-33)。

978-7-111-53249-1-Chapter01-36.jpg

图1-30 莫斯科卫星城规划(1921~1924年)

978-7-111-53249-1-Chapter01-37.jpg

图1-31 伦敦8个卫星城布局示意图

978-7-111-53249-1-Chapter01-38.jpg

图1-32 霍华德构思的卫星城市群结构示意图

978-7-111-53249-1-Chapter01-39.jpg

图1-33 恩温卫星城镇总体布局结构图

2.多中心城市结构

与此同时,莫斯科因为19世纪50年代制订的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规模的控制缺乏科学的预测,不久便突破了用地及人口的控制指标,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求,于1971年批准了新的总体规划方案,该规划方案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城市规划结构从单中心演变成多中心,即划分成8个规划片。二是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技术诸方面的问题,相应地制订了地区和郊区的规划。它放弃了单一中心的传统模式,改为以红场、克里姆林宫所在地区为核心片,其余7片环绕四周。八大片规划的实质,是要编制8个既独立又互相联系的城市分区布局。市区总面积为878.7km2,并保留环外100km2备用地。每个规划片做到劳动力和劳动场所的相对平衡、都有各自的市级公共中心,连同中间的“都市中心”,形成“星光放射”状的市级多中心体系。这种多中心的总体规划结构模式对现在大城市中心区的布局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图1-34)。

978-7-111-53249-1-Chapter01-40.jpg

图1-34 莫斯科的多中心结构

3.新一代总体规划纷纷涌现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为了恢复被破坏的城市,德国、波兰等多个国家集中力量解决总体规划问题;也有破坏较少的城市进行局部的改建。荷兰是城市规划比较先进的国家,因为国土较小,1941年就制定了区域规划的法律,1955年有90%的城市有了规划及建设计划。欧洲在现代城市规划方面向世界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按照新的城市规划理论,进行了许多新城的规划建设实践。巴西著名建筑师奥斯卡·尼迈耶为他的祖国规划设计了巴西新国都巴西利亚(他还设计了著名的位于纽约的联合国总部),巴西利亚城市虽不很大,但很有特色:一是政治中心突出,二是交通流畅,三是环境绿化好。巴西利亚号称“绿地之上的城市”,其生态建设极为优秀,全市绿地面积达60%。巴西利亚的规划建设被称为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的里程碑之作(图1-35)。

978-7-111-53249-1-Chapter01-41.jpg

图1-35 巴西新都巴西利亚总平面

印度旁遮普邦的新首府昌迪加尔城市规划是由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设计的,面积约3600km2,人口规模为50万。规划突出了“人的感受”思想,空间开敞,把条条绿带穿越市区,所有道路节点设环岛式交叉口。行政中心、商业中心、大学区和车站、工业区由主要干道连成一个整体,次要道路将城市用地划分为800m×1200m的标准街区,横向步行商业街贯穿全城,是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融合的有益尝试(图1-36)。

4.“新城”运动方兴未艾

20世纪初开始流行的卫星城规划经过实践,由于规模小、就业面窄、生活居住配套不足,发展前景不好;更有的沦为单纯居住的“卧城”,反而增加了与中心母城间的潮汐式交通压力。于是,规模更大、具有“反磁力”效应的新城规划便应运而生。

(1)英国 英国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率先进行了新城的规划建设,前后经历了三代新城实践。第一代和第二代新城实践结果是1955~1966年间建设的新城。英国第三代新城是指1967年后建设的新城。在伦敦周围先扩建3个旧镇,这三个旧镇是密尔顿·凯恩斯,北安普顿和彼得博罗,它们每个至少要达到20万人。密尔顿·凯恩斯是一个独立新城,被作为英国第三代新城的代表作,并声称将适应21世纪城市生活的要求(图1-37)。

(2)法国 法国大巴黎地区规划沿塞纳河两岸呈双轴线布局9个新城群,它们是综合性地区中心,每个新城可为其周围100万居民服务,这种布局格式打破了传统巴黎城的聚焦式结构,分散巴黎市中心的经济与行政职能,其中德方斯是其中最早得到实施的一个。它位于巴黎市中心主轴线香榭丽舍大街的延长线上,与卢浮宫、星形广场在同一条轴线,德方斯于1965年开始建设,是一个集行政、文教和居住三者一体的综合区(图1-38~图1-40)。

978-7-111-53249-1-Chapter01-42.jpg

图1-36 印度昌迪加尔城市总体规划结构示意图

978-7-111-53249-1-Chapter01-43.jpg

图1-37 英国密尔顿·凯恩斯新城规划平面图

(3)美国 从1961年开始,美国在首都华盛顿外围规划了哥伦比亚新城,它距华盛顿市中心48km,距巴尔的摩市中心24km,面积约5300多hm2,规划人口11万人。哥伦比亚新城的结构模式是以10个花瓣形组团所组成。每个组团人口约1万~1万5千人,各由3~4个邻里单位组成,每个邻里单位居住800~1200户,新城中心是以地区中心作为服务范围的,可为25万人服务(图1-41)。

(4)日本 从20世纪50年代起,日本经济在战后快速发展,东京的人口数量猛增。日本政府在1956年成立了首都圈整备委员会,开始研讨转移部分首都职能的问题,以疏散猛增的城市人口。1963年9月,政府批准了条件较好的筑波这一选址,并于1968年开始动工兴建新城。

筑波,位于距离东京50多km的筑波山西南麓。40多年来,这座科技新城集中了数十个高级研究机构和2所大学,是当时世界最知名的科技城之一。但是,筑波新城当初是为了分流东京人口而建立,如今其高新技术的产值在筑波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十分低,“科技城”的称号已有名无实,被世人称为“错进错出”。2011年,筑波被日本政府指定为国际战略综合特区,又迎来了一次发展机遇。目前,筑波提出了“面向未来推进全球化创新”的口号,正在谋求以“生活创新”和“环保(绿色)创新”为主导,以新一代癌症治疗技术、生活支援机器人的实用化、藻类生物能源的实用化、世界级纳米技术基地、新药品和医疗技术研发、核医学检查药剂国产化和打造机器人医疗器械和技术的生产基地七大新科技领域为目标,努力拓展筑波科技新城的未来发展(图1-42)。

978-7-111-53249-1-Chapter01-44.jpg

图1-38 大巴黎地区沿塞纳河两岸呈双轴线布局的新城群

978-7-111-53249-1-Chapter01-45.jpg

图1-39 德方斯中心区规划总平面图

978-7-111-53249-1-Chapter01-46.jpg

图1-40 德方斯新城与巴黎旧城的对应空间关系

978-7-111-53249-1-Chapter01-47.jpg

图1-41 哥伦比亚新城结构示意图

此外,在大阪湾东北沿海岸,以大阪为中心,以半径50km呈新月形的区域,包括京都、神户等大城市和历史古都奈良在内构成了大阪都市圈,人口达1700万人。在上述城市相互连接的轴心上,组成了人口、产业、文化等高度集中的多中心网络型的都市圈区域结构,激发城市了活力(图1-43)。

(5)中国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规划明确提出了“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布局构思,新城是新的城市空间结构中的重要节点。根据规划,将发展新城11个,以有效疏解中心城区的压力。这些新城分别是:通州、顺义、亦庄、大兴、房山、昌平、怀柔、密云、平谷、延庆、门头沟。目前正在重点发展位于东部发展带上的通州、顺义和亦庄3个人口规模达100万的新城,该3个新城将成为北京中心城人口和职能疏解及新的产业聚集的主要地区,形成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图1-44、图1-45)。

978-7-111-53249-1-Chapter01-48.jpg

图1-42 筑波新城规划图

978-7-111-53249-1-Chapter01-49.jpg

图1-43 大阪中心城基本格局结构示意图

978-7-111-53249-1-Chapter01-50.jpg

图1-44 北京新城规划布局总平面图

978-7-111-53249-1-Chapter01-51.jpg

图1-45 亦庄新城规划总平面图

第三节 城市规划基本概念

通过城市、城市规划学的产生和发展及城市与自然环境的研究,可以对城市的本质有较深刻的认识。

一、对城市的认识

(一)城市的含义

城市的定义:城市是一定社会的物质空间形态,其人口具有一定规模,其居民大多数从事于非农业生产活动的聚居地。

人们聚居形成社会,城市的本质是人类社会生存活动的一种物质空间形态。一定社会是指人们在一定历史时期,一定地域可形成的一定的社会状态。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所形成的不同社会状态是不同的,其城市的物质空间形态也不同,其人口规模、文化意识、居民的非农业生产活动方式、生活聚居形式也不同。

古代城市,从我国文字的字义看,城是一种防御性的构筑物,市是交易场所。可以说城市是具有防御功能和商品交换的、非农业生产职能的聚居地。城市与农村的区别主要是产业结构之不同,也就是居民可从事的职业不同,还有居民的人口规模、生活方式及聚居密度之不同。

现代城市的含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人口数量、产业结构及形政管辖的意义。

我国1955年曾规定市、县人民政府的所在地,常住人口大于2000人,非农业人员超过50%,即为城市型居民点。工矿区常住人口如不足2000人,在1000人以上,非农业人口超过75%,也可以定为城市型居民点。

城市型居民点,按其行政区划的意义,可以有直辖市、市、镇等。目前是按一定的人口规模、国民经济产值并经过一定的常批手续而加以划定的。建制市及建制镇,只是行政管辖意义上的不同,在本质上并无不同。城市按行政管辖又可分为地级市、县级市等。

(二)城市的构成

城市由自然和社会两大要素所构成。自然包括土地、水、空气和生物等,社会则由人、人的物质生产生活而产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所构成。

城市的兴衰,是城市各要素运动变化和相互作用的结果:城市因城市要素的良性互动而兴盛发展;也因城市要素的恶性变化而衰败甚至消亡。

(三)城市的特征

1)城市是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是人类社会以自然环境为载体,以第一产业为依托的非农业生产活动的聚居地。

2)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经济活动最积极、最活跃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对一定区域的影响具有巨大的辐射力和吸引力。

3)城市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产物,是历史文化的积淀,是社会发展的里程碑,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4)城市是一个社会化、多功能、有机的整体,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综合体。

城市的产生、发展和建设,受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及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城市是由于人类在聚集中对安全防御、生产、生活等方面的需求而产生,并随着这些需求变化而发展。人类聚居而形成社会,城市建设要适应和满足社会的需求,同时受到自然环境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促进和制约。这就是城市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本质关系。

(四)城市用地功能的构成

城市用地主要由居住类、生产类、公共服务类、市政基础类(含交通、能源、水、环卫、安保等)四大功能用地可组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以下简称《城乡规划法》)和“城市用地分类”标准,城乡规划用地分为城乡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两个层面。(见国标GB 50137—2011《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1)城乡用地分为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2大类、9中类、14小类(省略)。

2)城市建设用地,按使用功能其分为8大类、35中类、42小类。其中8大类功能用地为:

①居住用地。

②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③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④工业用地。

⑤物流仓储用地。

⑥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

⑦公用设施用地。

⑧绿地与广场用地。

注:在某些城市还有特殊用地、发展备用地等。

城市是由上述八类功能用地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这八类用地及其设施在城市空间布局上和规模大小上,都是根据各自的功能特点,按一定比例设置的。不同功能设施之间是相互依托、相互制约的。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只有科学、合理地配置好这八类城市用地,城市建设才能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

当今,我们国家正处在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根据社会发展和市场化的需要,某些用地功能正向可兼容的综合化方向过渡。

(五)城市发展的动因和条件

纵观城市发展史、可以显示出人类社会对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的追求是城市发展的动因,科学技术进步、生产方式推动了社会和城市发展。但是城市能否如愿发展,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1)自然条件 是指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这是城市发展的物质基础。

(2)社会条件 是指良好的政治、政策及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城市发展的必要条件。

(3)经济条件 城市建设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撑,充足的人力、物力、信息流不断地交换而生存和发展的。良好的交通条件和运输方式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条件。

我们只有不失时机地把握好城市发展的动因和条件,才能把城市规划好、建设好。

二、对城市总体规划的认识

(一)城市总体规划的含义和任务

1.城市总体规划的含义

城市总体规划是对城市未来发展进行谋划的一种手段。是城市政府根据城市社会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根据现实的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可能,对城市未来发展及各项城市建设进行的城市空间布局和建设时序的综合部署。

2.城市总体规划的任务

是根据一定时期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功能布局,维护公共生活空间秩序及各项城市建设而进行的未来空间时序的综合安排。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的依据,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很重要手段。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规划的根本任务是合理、有效、公正地创建和谐、有序的城市和工作生活环境。这项任务包括实现社会政治经济的决策意志,及实现这种意志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制,同时也包括实现这种意志的工程技术、生态环境保护、文化传统保护和空间美化设计,以指导城市空间的和谐发展,以满足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及市民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日益发展的需要。

3.城市规划与城乡规划

中国现阶段正处于城市发展、农村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由于城市迅速发展、城乡争地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社会矛盾重重。城市规划本身就城市论城市,已不能解决城市问题和社会发展问题,必须走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为此,2007年10月我国颁布了第一部《城乡规划法》,社会经济发展,从城市规划扩展到了“城乡规划”。继后又开展了“区域规划”和“国土规划”工作。

根据《城乡规划法》,城乡规划的根本任务是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打破城、乡二元体制,促进城乡居民的居住、生产、文化生活得到协调发展,促使城乡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和修复。为城乡社会创造一个公正、和谐、安全、舒适、充满生机的生活环境。

由于城市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中占有主导作用,城市是社会、经济的主体,因此城市规划依然是城乡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城乡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城市总体规划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城市总体规划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地位和作用。

在农业时期,封建统治阶级出于政治和军事需要,通过城市规划而达到防卫和安居的目的。那时的城市规模小而少,城市生活依附农业生产而生存,城市不是社会生活的主体,城市规划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不占主导地位和作用。

工业化时期,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财富,工厂、资本、人口迅速向城市集聚,城市迅速膨胀发展。城市社会经济已成为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主体。但是,由于城市的工业、人口是无计划的,自发展起来的,造成城市环境恶化,交通拥挤、社会矛盾加剧。为解决上述矛盾,人们开始认识到规划的重要性,呼吁城市规划,并提出了一些城市改造和城市发展的规划设想及规划方案。但此时的城市规划还不具备法律地位。城市规划没有法律保障。

后工业化时期,因城市化水平提高了,城市和城市经济,成为国家社会生活的主体。由于现代城市生活内容更加丰富、城市功能结构更加复杂、人文水平要求更高了,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极为重要作用。这些国家大都以立法形式确立了城市规划在国家生活中的法律地位,人人必须遵守,依法办事。

我国1989年颁布的《城市规划法》和2007年颁布的《城乡规划法》确立了城市规划和城乡规划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心的法律地位。《城乡规划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都要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制定本地城乡规划,要先规划后建设,认真实施规划。在规划区内进行建设活动,必须遵守本法。从此,城市规划、建设和城市管理得到了法律保障。

(三)城市规划工作的特征

城市中产业和人口的高度集中,城市问题十分复杂,城市规划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工程技术、美学艺术及人民生活的广泛领域,因而城市规划工作具有如下特征:

1.城市规划是综合性工作

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等要素,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城市规划要对各项要素进行统筹安排,使之各得其所、协调发展。综合性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特征,如考虑建设条件时,涉及气象、水文、地质等问题;研究城市性质、规模时,涉及自然资源和社会条件等诸多问题;研究城市空间布局、城市景观风貌、园林绿化时,又从城市功能、建筑艺术的角度来分析;当具体布置各项建设项目时,又涉及大量工程技术问题,上述问题,都密切相关,不能孤立对待。因此,城市规划工作者应有广泛的知识面,树立全面观点,具有综合工作能力,在工作中主动与有关部门协作配合。

2.城市规划是政府组织、市民参与的公共性工作

城市规划是根据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确定城市发展方向,合理安排城市用地和各项城市建设的综合部署。城市规划工作涉及城市的方方面面和各个部门,关系到每个市民的居住、工作和生活。这是一项内容广泛、专业性很强的公共性工作。必须由当地人民政府组织、专家领衔、市民参与,在深入调查研究,准确把握城市的社会状况和自然状况的条件下,才能制定出一个科学、合理的好规划,确保城市健康、有序地发展。因此,城市规划工作者在编制城市规划时,必须在当地政府的组织领导下,和有关部门密切合作,广泛听取市民意见。使编制规划过程同时也是宣传规划、动员实施规划的过程,使城市规划真正成为当地政府组织城市建设的有力手段。

3.城市规划是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城市规划既是城市各种建设的战略部署,又是组织合理的生产、生活环境的手段,几乎涉及国家经济、社会、文化有关的每个部门。特别是在城市总体规划中,一些重大问题的解决都必须以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为依据。例如,城市的性质、规模、工业配置,居住面积的规划指标,各项建设的用地指标等,不仅是技术和经济的问题,而且关系到生产力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城乡关系、消费与积累比例等重大问题。因此,城市规划工作者必须加强政策观点,努力学习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在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

4.城市规划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

城市规划既要预计今后一定时期发展和估计长远发展的要求,又要解决当前建设问题;既要有现实性,又要有预见性。但是,社会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也在变化,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会不断产生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新要求。因此,作为指导城市建设的城市规划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应当根据实践的发展和外界因素的变化,适时地加以调整或补充,不断地适应发展需要,使城市规划逐步更趋近于全面地、正确地反映城市发展的客观实际。所以说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动态规划,是一项长期性、经常性的工作。

虽然规划要不断地调整和补充,但是每一时期的城市规划都是建立在当时的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的基础上,经过调查研究而制定的。城市规划一经政府主管部门批准,就具有法律效力,它是一定时期内指导城市建设的依据。因此,城市规划一经批准,必须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和严肃性,不得随意变更,只有经过法定程序才能调整和修改。

(四)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

城市总体规划的基本内容是依据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各项环境要求,根据区域规划要求,在充分研究城市的自然、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制定城市发展战略,确定城市性质,预测城市发展规模,选择城市用地布局和发展方向,按照工程技术和环境要求,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设施,并提出近期控制引导措施。主要有以下10项主要内容:

1)收集完善基础资料和实地现场踏勘调查。

2)研究区域和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条件和措施。

3)研究确定城市性质、发展规模,拟定城市分期建设的技术经济指标。

4)确定城市功能的空间布局,合理选择城市各项用地,考虑城市的长远发展方向。

5)提出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确定区域性设施的规划原则。

6)拟定新区开发和旧区利用、改造的原则、步骤和方法。

7)确定城市各项市政基础设施和工程措施的原则和技术方案。

8)拟定城市建设艺术布局的原则和要求。

9)拟定城市分期建设计划,安排重要的近期建设项目,为当前建设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10)拟定实施规划的法律保障条例。

由于每个城市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现状条件、发展战略、性质、规模和建设速度各不相同,规划工作的内容也随具体情况而变化。新建城市,其建设地点主要取决于该地区的资源条件、生产力的合理配置,选择用地时应着重了解当地的自然条件、交通运输情况等。在新城第一期建设时,应在满足工业建设的同时,妥善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的建设。面对旧城,在规划时要充分利用城市原有基础,依托老区,发展新区,有计划地改造老区,使新、老城区协调发展。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