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

曹刿论战

《左传·庄公十年》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左传》是中国先秦时期著名的历史典籍,全名叫作《春秋左氏传》或者《左氏春秋》。左,是指这部书的作者左丘明。所谓“传”,就是阐释某一部经典的意思。《春秋》,我们前面讲《尚书》的时候顺带讲到过,是儒家五经之一,是先秦时期鲁国的编年史。《春秋左氏传》书名的意思,就是“左丘明阐释的《春秋》”。

《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记录了很多重要的历史事件,但是由于《春秋》原文的记载过于简略,很多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讲得不是很清楚,所以就需要对它进行内容的阐释和增补。后来,有很多人都对《春秋》作了“传”,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春秋》三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春秋左氏传》。在三传之中,《左传》的叙事最为精彩,文学成就最高。

在《春秋》原文的记载中,“庄公十年”里关于那年发生的齐鲁战争,只写了一句话:“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意思是,鲁庄公十年的春天,庄公(带领军队)在长勺这个地方打败了齐国的军队。而关于这场战争的细节,《春秋》原文里并没有记载。我们要了解这场战争具体的情况,就要参考《左传》里的补充内容,这就是著名的《曹刿论战》。

《曹刿论战》是中学语文课本的必修篇目,是一篇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文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些成语都出自其中。

我一直有这样一个观点,就是我们的中学语文教材,在文言文作品的挑选上是非常讲究的。能够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文言文作品,它们的教育功能,绝不仅仅是文学教育这么简单,而是包含德育、美育,以及高远的政治眼光等多个方面的深广内涵。当然,前提是我们能够真正读懂它们。

《曹刿论战》这篇文章,讲的是鲁庄公十年,也就是公元前684年,在齐国和鲁国之间发生的一场大战。

今天的山东省也被称作齐鲁大地,因为周朝的齐国和鲁国主体的疆域就坐落在山东省境内,所以有些时候我们会直观地觉得齐国和鲁国这两个国家关系好像挺不错,像是兄弟国家的关系。其实没那么简单。

齐国和鲁国都是西周建国时最早分封的诸侯国。齐国的开国君主,是辅佐周文王和周武王推翻商朝的姜尚,也就是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里面的男主角姜子牙的原型。

鲁国的开国君主,也是个了不起的人,他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也就是我们民间经常说的周公。周公旦在后世有个著名的粉丝,就是孔子。孔子晚年伤心地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意思是,我真是太老了,身体衰弱到晚上做梦好久都梦不到周公了。

孔子之所以如此推崇周公旦,是因为周公在历史上有许多重大的功绩:

第一,辅佐周武王推翻了商朝,是西周的开国重臣。

第二,西周建立后不久,周武王去世,周公旦尽心辅佐年幼的周成王,摄政监国,率军平叛,并在周成王成年之后奉还国政。

第三,兴建雒邑,也就是后来的洛阳。周人原本兴起于岐山周原(今陕西宝鸡),灭商之后建立的首都是丰京和镐京(今陕西西安)。雒邑是关中平原经崤函古道东出中原的重要桥头堡,战略意义十分重要。

第四,周公旦受封于鲁国,是鲁国的开国君主。齐国和鲁国的地理位置在胶东半岛,是周朝建立之初,中央力量勉强可以辐射到的大陆最东端,原先在这里生活的都是土著野人,被称为东夷。周天子之所以把齐国和鲁国分封给姜尚和周公旦这两位开国重臣,其实就是倚仗他们的能力去开拓东方,带有拓荒的性质。《千字文》里有两句话,叫作“奄宅曲阜,微旦孰营”,意思是去东方拓荒,经营建设曲阜(鲁国首都)这种艰难的事情,除了周公旦以外,还有什么人能够做得到呢?

第五,周公旦还是周朝礼乐制度的开创者。孔子毕生的理想是努力使周礼复行于天下,孔子心心念念的周礼,就是由周公旦开创的。

齐国和鲁国这两个国家,在周朝都属于老牌诸侯国,建国早,而且都是在艰苦的环境中建设起来的大国和强国。到了春秋时代,这两个国家之间爆发过很多次大战。在今天的山东省济南市到淄博市之间的郊外,还保留有春秋时代齐国修建的长城遗址。这座齐长城就是齐国修建来防御鲁国进攻的,它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长城,比后来的赵长城、秦长城还要早几百年。

《曹刿论战》所描述的这场齐鲁大战,和齐国历史上著名的国君,也是“春秋五霸”的第一位—齐桓公有很大的关系。齐桓公名小白,在即位国君之前和他的哥哥公子纠都流落在国外。小白流落在莒国,公子纠流落在鲁国。这两兄弟为了争夺国君之位展开了长时间的生死搏杀,而鲁国是支持公子纠一方的。后来小白回齐国即位,在成为齐桓公之后的第二年,就发动了对鲁国的报复性进攻。

齐国修建长城防御鲁国,一般认为始于齐桓公时代(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从绵延数百里的齐长城可以看得出来,齐国和鲁国在春秋时代,战争打得非常惨烈。

《曹刿论战》这篇文章全文只有三百来字,但是信息含量非常密集,行文紧凑,层次分明,布局跌宕,用极短的篇幅写出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同时人物刻画生动细腻,代表着中国古代叙事散文的最高水平。这篇文章我们在中学阶段学过,不过我还是要不嫌累赘地再对它逐字逐句梳理一遍。

十年春,齐师伐我。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的军队前来攻打我们(鲁国)。

这里需要补充说明一下,在齐桓公即位的那一年,也就是鲁庄公九年,鲁国派兵护送公子纠回齐国争夺国君之位,在齐国的乾时(今山东桓台)打过一仗。鲁军大败,被逐出齐国境内。第二年,即位不久的齐桓公对鲁国发兵,大军压境,鲁国形势十分危急。

公将战,曹刿请见。

鲁庄公准备组织军队迎敌作战,有个叫曹刿的人请求面见鲁庄公。

这句话里面,“公将战”这短短的三个字,我认为是蕴含深意的。面对邻国的军事进攻,奋起反抗、正面迎敌似乎是理所应当的事情。而《左传》中特别写出“公将战”,隐隐表达出一个意思—应敌作战,可能是庄公深思熟虑之后才做出的决定。我这样猜测,是因为从曹刿和庄公的对话可以看得出来,鲁国实际上并没有完全做好战争的准备,同时,由于前一年鲁国对齐国刚刚战败,做出正面迎敌的决定也是很需要勇气的一件事情。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曹刿的同乡对他说:“打仗这种事情自然有那些贵族、大臣去操心谋划,你去瞎掺和什么呢?”曹刿说:“那些贵族、大臣见识鄙陋,不能做出长远的规划。”于是曹刿就进入王宫面见鲁庄公。

曹刿说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话相当有气魄。那些沉溺于声色享乐的腐朽贵族,由于长期脱离真实的生活实践,精神散逸,智术短浅,根本没有能力负担起国家大事,而身居下位者却拥有对时局的清醒认识以及担负国家兴亡的勇气和能力。曹刿的这种精神发展到后来,既是顾炎武所说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是毛泽东所说的“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他问鲁庄公:“你凭借什么来和齐国军队作战?”鲁庄公说:“衣服、食物这些日常用到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享用,一定会分给身边的贵族、大臣。”曹刿说:“你的这些小恩小惠只能给到身边有限的几个人,并没有让老百姓普遍地享用到,老百姓是不会跟从你的。”

鲁庄公回答曹刿的第一个问题,站在普通人的角度是很令人惊奇的。曹刿问他“凭借什么来和齐国军队作战”,我们一般人可能马上想到的是有多少武装力量,放在今天的话,就是有多少航母,多少五代战斗机,多少导弹……但是鲁庄公回答的是,我对身边的大臣都很好,言下之意是,鲁国的高层政治集团都会支持我的决定。

应该说,这并不是一个愚蠢的回答。鲁庄公对曹刿的回答,已经站到了一个比较高的层面,他认为国家高层政治集团的团结,是战争的决定性因素,是他赖以凭借的核心力量。这就已经跳出了战争的技术层面,上升到了战争背后的内政层面。

但是曹刿对鲁庄公的回答并不满意。他指出了战争中更深一层的因素,那就是全国百姓是否齐心、是否支持。我们也可以由此看出,这次齐鲁大战不是一次简单的边境冲突,而是需要全民动员的举国之战。

面对曹刿的反驳,鲁庄公显然意识到自己在这个备战的核心问题上并没有拿到主动权,于是他马上给自己找了另外一个有利因素—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鲁庄公接着说:“祭祀神明用的牛羊、玉器和丝织品,我从来不敢短斤缺两,虚报夸大,对神明一定忠诚守信。”曹刿说:“这些不过是小小的信用,不值得取信于神明,神明也不会因此赐福保佑你。”

前面说到,在造福百姓这个问题上,鲁庄公已经意识到自己有很大的短板,能不能动员全国百姓团结一致抵御外侮,他心里是没有把握的。所以他马上想到另一件事,就是自己祭祀神明的时候一直都很舍得,所以自己必将获得神明的庇佑,获得战争的胜利。

我们现代人看这个说法可能会觉得很迷信,但是在古代,尤其是先秦时期,祭祀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左传》里有一句话:“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意思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最重大的事情就是祭祀和战争。鲁国是礼仪之邦,在举行祭祀这种礼制化的活动方面肯定比较发达。

但这个说法再一次遭到了曹刿的否定。曹刿表面上说这些小小信用难以得到神明的赐福,实际上是委婉而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样一个道理:这些形式化的表面功夫,其实对战争的胜利毫无作用。这是非常务实的见解,同时,再一次在观念上逼问鲁庄公:你究竟有没有把握动员全国力量,这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鲁庄公说:“我处理的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敢说每一件都明察秋毫,但总是尽可能做到判决合情合理。”曹刿说:“这才是尽了君主的职分,就凭这个可以和齐军一战。如果和齐军开战,请带着我一起去。”

曹刿去见鲁庄公,和庄公之间三问三答,问和答都非常精彩。曹刿一抛出“何以战”的核心问题,鲁庄公马上就明白,这是关于鲁国内部力量是否凝聚的问题。他第一次的回答,意思是团结了政治高层;第二次的回答,意思是自信能够得到神明的庇佑。这两次回答,都回避了国家最主要的力量—举国百姓的认同度的问题。曹刿对鲁庄公的两次否定,实际上是在迫使他回到最核心的问题上来。

最后,鲁庄公终于说出了直指核心的回答,在涉及老百姓利益的诉讼案件方面,自己做得还是问心无愧的。前面两次讲到的,给高层贵族恩惠也好,给神明献祭供品也好,这些都和老百姓没什么关系。由此可见鲁庄公在造福百姓这个方面做得还不够,他本人对此也心知肚明。

虽然造福百姓甚少,但鲁庄公也不至于是个暴君、昏君,他对待百姓还是有坚持原则的一面,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社会的公平公正,这是一个国家能够形成凝聚力的关键所在。曹刿通过连续追问的方式,帮助鲁庄公在观念上梳理清楚了什么才是鲁国真正拥有的、最扎实的战争本钱。

所以讲到这里,曹刿才放下心告诉鲁庄公“可以一战”。不过,目前毕竟只是做好了战争的准备,真正的战斗还没有打响,他要跟随鲁庄公去参战,并且全程指导战斗。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鲁庄公带着曹刿乘坐着同一辆战车去参战,和齐国军队在长勺相遇。鲁庄公准备击鼓,发动进军的指令,曹刿说:“等一等,还没到时候。”等到齐国军队三次击鼓之后,曹刿才说:“现在我们可以击鼓了!”

这个部分讲的是曹刿对战争的战术层面的指导。曹刿提出的战术策略,简单来说,就是对齐军避其锋芒,后发制人。此时的齐国国力和军力都要强于鲁国,而且是抱着复仇的心态前来进攻,可谓来势汹汹。所以我们要搞明白,曹刿是在这种特定的情况下提出了针对性的战术策略,麻痹敌人,自己则集中力量一鼓作气,一击制胜。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齐国的军队最终被鲁国军队打败。鲁庄公想要乘胜追击。曹刿说:“再等一等。”然后他走到战场上,仔细观察齐军逃跑时战车的车轮在地上留下的痕迹,又登上自己的战车,站在车前的横木上远望敌军逃走的踪迹,最后说:“可以追击敌军了。”鲁庄公这才命令鲁军追击齐军。

这部分讲的是曹刿对战术细节的重视。《曹刿论战》这篇文章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特点,就是它省略了描述战斗的过程。前面讲“齐人三鼓”之后才开始展开攻击,讲的是战斗开始之前的战术准备,这里讲鲁军在获胜之后的追击情况,是主要战斗结束之后的细节操作。中间的战斗过程则完全没有涉及。根据我个人的理解,古人这样写作的原因,可能是为了突出战胜的必然性,就是说只要一方能够在关键的环节做出正确的选择,那么最终取得胜利就是必然的。

这是中国古典史学写作的一个特点,喜欢着力烘托战斗之前的智斗,叙写战斗之后的总结,而对战斗的过程往往一笔带过,甚至根本不写。这一点和西方古典史学的写作手法有很大的不同,如果我们有兴趣去读一读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就会发现西方古典历史学家在描述战斗过程这个方面是非常细致的,这也是值得我们今天借鉴融汇的文化优点。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在最终完全打败了齐军之后,鲁庄公问曹刿为什么要这样指导战斗。曹刿回答说:“打仗这件事,比的就是勇气。第一次击鼓发出战斗指令的时候,士兵们勇气是最旺盛的。第二次击鼓,士兵的勇气就有些衰退了。第三次击鼓,士兵的勇气就已经衰竭,提不起战斗意志了。当齐军(击鼓三次)勇气衰竭的时候,我们才打第一通鼓,士兵们勇气满满,自然就能够打败他们。但是齐国毕竟是一个大国,他们的军事谋略令人难以猜测,我担心他们设下伏兵(诈败引诱我们去追击)。经过仔细观察,我发现他们逃跑时战车在地上的轨迹是混乱的,旗帜也已经倒下了(说明是真的战败逃跑),所以我才决定让我们的军队去追击。”

这部分讲的是曹刿对自己在这场战斗中的战术指导的总结,表现了他胆识谋略过人,同时心思缜密,是非常优秀的军事指挥人才。

《曹刿论战》这篇文章最精彩的地方,在于它揭示了人类历史上国家战争的三个递进的层次因素:民心所向、宏观战术、战术细节。

提到战争,高明的战略家首先会考量的因素是民心所向。只有拥有老百姓的普遍支持,才拥有战争最坚强的后盾。举个现代的例子来说,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国民党方面参战人员的数量远比解放军多,但是时至1948年,国民党人心尽失,所以在战役过程中,无数老百姓冒着生命危险,自发地帮助解放军提供后勤补给。正如陈毅元帅所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曹刿论战》在短小的篇幅内不惜笔墨地描写曹刿和鲁庄公的三问三答,就是要烘托“民心所向”这个重要的主题。

在握有民心之后,接下来才是战争的技术层面。曹刿既是战略家,也是一位战术家。他在齐鲁大战中提出宏观战术,指导鲁军以弱胜强,并且在战术细节上极为缜密,实现了有效追击。

可以说,在《左传》的记载中,曹刿在这次齐鲁大战中的表现堪称完美。他以下位之身,不卑不亢地走到君主身边展开劝诫,并且从容自信地指导了这场大国战争,最终获得完全的胜利。《左传》中刻画的曹刿是一个勇气、担当、见识、谋略兼备的光辉人物。同时,也间接刻画了鲁庄公作为君主心胸宽广、知人善用的优秀品格。

《曹刿论战》用短短三百来字的篇幅,向我们阐释了大国争战的三大要素,刻画了曹刿这样一个经典的文学人物,创造了许多流传后世的精彩成语,真不愧是中国文学史上极为出色的散文作品!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