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乃武教授学术思想评传
吴晓求
胡乃武教授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人生有幸,他是我的授业导师,我是他首批指导的1983年9月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经济系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专业的两位硕士生之一(另一位是湖北经济学院的邹伟进教授)。1987年9月,他和钟契夫教授又是我的博士生联合指导教师。大体说来,我应是先生的开门弟子。我的学术之路,沐浴着恩师胡乃武先生的阳光雨露。他既是我学术上的引路人,又是我精神上学习的榜样。
胡乃武教授1934年5月3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杨家寨村。1955年9月以优秀成绩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经济系,本科学习阶段品学兼优。1959年9月,由于成绩优异被免试推荐到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经济系国民经济计划专业读研究生,四年后留校任教。从1955年到2021年的66年时间内,除“文化大革命”期间因中国人民大学解散停办而短暂离开人大几年外,近60年的时间里他都在中国人民大学求学和任教。
20世纪50年代胡老师与母亲和妹妹于太原
胡乃武老师1985年被破格晋升为教授,1986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聘为国家第三批博士生导师,是当时经济学界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之一;1986年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研究所所长;2009年被评为中国人民大学首批一级教授,2019年12月被授予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称号。胡乃武教授曾在不同时期担任过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兼应用经济学分委员会主席、北京市经济学总会副会长等职务,获得校内外诸多学术奖励和荣誉。
胡乃武教授热爱国家,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他性情温和,品德高尚,淡泊名利,乐于助人和提携后人;他胸怀宽广,兼容并蓄,追求真理,喜于学术;他与时俱进,把学术研究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他是一座学术与人格完美结合的丰碑,是学界山峰,是师中之师。
对恩师胡乃武教授的缅怀和深切情感,我在胡乃武教授追思会上的发言已有所表达。这里主要对胡乃武老师一生的学术贡献做一简略介绍,并尽我所能做些评述,可能会有纰漏和不当,还望同门及读者谅解。
先生的学术成果,主要收集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胡乃武主编的《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和中国金融出版社2013年3月出版的《胡乃武文选》中,他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等报纸和杂志上发表了诸多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出版的著作和教材(含合著)主要有《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1982年再版)、《计划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年出版,1985年再版)、《经济杠杆导论》(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出版)、《模式·运行·调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出版)、《现实的抉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出版)、《中国宏观经济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经营管理大系·基础经济知识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出版)、《国外经济增长理论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全书(理论篇)》(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当代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政策选择》(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国民经济宏观管理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中国经济非均衡发展问题研究》(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4年出版)、《国民经济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利益关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等。[1]现就其中我认为最具代表性的论文和著作,予以介绍并做简要评述。
2019年12月胡乃武教授获聘荣誉一级教授时与刘伟校长、靳诺书记合影
一、代表性学术论文
先生的代表性学术论文大都被收录到《胡乃武文选》中,主要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经济基础理论,经济发展中的速度、比例与效益,经济体制改革,宏观经济管理。它们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这四部分论文的理论逻辑是一致和相通的。
(1)《试论社会主义社会的消费》和《按最终产品组织综合平衡》,分别发表在《教学与研究》1979年第2期和《中国经济问题》1979年第6期上。这两篇论文是胡乃武老师积极参加当时中国经济学界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大讨论所撰写的。在这两篇论文中,胡乃武老师从再生产理论的高度,阐述了社会主义生产必须以满足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为目的,深入论证了“与满足社会需要脱节的生产是会衰亡的”这一观点。
(2)《计划和市场相结合是我国经济管理改革的基本途径》一文,发表在《经济研究》1979年第7期上。这篇论文是胡乃武老师与刘成瑞、余广华等人合作完成的,是胡老师早期学术研究的重要代表作,曾被提交给1979年在无锡召开的“关于价值规律作用问题讨论会”。论文在第一段开宗明义地提出:“我国经济管理改革究竟应当走什么道路,朝什么方向前进?这是必须首先明确的问题。”论文特别强调:“社会主义经济应当怎样管理?这不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意志,而取决于社会主义阶段的客观经济条件和经济规律。”在当时的条件下,论文特别强调社会主义经济应当具有商品经济特性,应当重视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这篇论文全面反映了胡乃武老师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富有远见的理论洞察力。
胡老师研究生时期《资本论》笔记
(3)《论适度积累率》一文,发表在《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81年第2期上。论文深刻阐述了适度积累的内涵,强调保持适度积累率相对稳定的重要意义,提出了确定适度积累率的三个公式,这对防止经济过热,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这三个公式是:
A<N-S(1+S′)·P(1+P′) (1)
A=Ⅰ(v+m)-Ⅱc/r1 (2)
A=Ⅱ(c+m-m/x)-Ⅰ(v+m/x)/r2 (3)
在上述公式中,A代表适度积累量,N代表国民收入总额,S代表报告期按人口平均的消费额,S′代表计划期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提高速度,P代表报告期人口总数,P′代表计划期人口自然增长率,r1代表生产资料积累占积累总额的比重,r2代表消费资料积累占积累总额的比重。
(4)《社会主义经济增长理论初探》一文,发表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上。论文阐述了社会主义经济增长的类型和特征,揭示了社会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国民收入、盈利之间增长速度对比关系的规律性,探讨了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基本途径。
(5)《马克思的外延与内涵扩大再生产理论同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文,写作于1983年,是一篇阐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经典论文。通过该篇论文,可见作者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功底。论文对“内涵扩大再生产”这一范畴进行了科学的界定,论述了两种类型的扩大再生产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了在奠定工业化基础之后,应该更加注重内涵扩大再生产。
(6)《略论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控制》一文,是胡乃武老师与他的学生吴晓求1987年合作完成的一篇论文,被收入《论中国宏观经济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1987年出版)一书中。论文分析了货币供应量的增长规律,界定了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的目标,并强调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控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机制和手段。这一时期,正是先生系统构建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理论体系的重要时期。
(7)《产权制度变革与宏观控制方式转换》一文,是胡乃武老师与他的学生杨瑞龙1995年合作完成的一篇论文,发表在《经济学家》1989年第4期上。论文深入分析了产权制度是约束宏观经济调控方式选择的决定性条件,强调在不同的产权制度下有不同的宏观调控模式,认为产权规则与等级规则的冲突是导致我国宏观经济调控能力相对弱化的根源,因此,产权制度变革是推动宏观调控方式转变的最为关键的制度条件。论文在制度层面上丰富了胡乃武老师所构建的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理论体系。
(8)《论我国基础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出路》一文,是胡乃武老师与当时指导的博士生王辰合作完成的一篇重要学术论文,发表在《经济学家》1994年第1期上。论文在界定基础产业概念和范围的基础上,深刻分析了我国基础产业“瓶颈”存在的原因,认为投资体制、价格体制、经营体制以及地方政府行为等方面的改革滞后,是基础产业瓶颈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出了让市场机制在基础产业中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让政府在基础产业中发挥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的理论主张。论文丰富了胡乃武老师所构建的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理论体系。
邀请著名学者董辅礽(前排右二)、钟契夫(前排右三)、陈共(前排左三)、魏礼群(后排右一)、闻潜(后排右二)、张卓元(后排左二)、周新城(后排左一)等参加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前排左二为胡老师
(9)《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与中国宏观经济管理》一文,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2期上,是胡乃武老师与当时指导的博士生韦伟合作完成的一篇重要学术论文。论文强调,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必须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全面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指出在区域经济发展存在差异的条件下宏观经济管理的复杂性及其表现,提出了基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宏观经济管理政策框架。这篇学术论文进一步深化并完善了他之前所构建的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的理论体系和政策框架。
胡乃武老师还有不少代表性学术论文,鉴于篇幅就不一一介绍了,有兴趣的读者可通过阅读《胡乃武文选》一一了解。
二、代表性著作
胡乃武老师早年学习的是国民经济计划,在20世纪80年代初,作为核心作者和统撰者之一,曾参与李震中教授主编的《计划经济学》教材的编写和统稿。1984年后,开始转向国民经济学和宏观经济管理的理论及政策研究。他在这一领域的代表性著作主要有(依出版时间为序):《经济杠杆导论》《模式·运行·调控》《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当代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政策选择》《中国经济非均衡发展问题研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利益关系研究》等。
2014年胡老师向人大图书馆捐赠专著
(1)《经济杠杆导论》一书,1985年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由序、九章正文、附录和后记组成,内容涉及对各种经济杠杆原理的阐释、经济杠杆的综合运用、经济杠杆与宏观调控的关系等,全书约22万字。研究和写作的背景是1984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倡导运用经济办法管理经济,强调经济管理部门要学会和掌握如何运用经济杠杆来对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当时,胡乃武老师正在给研究生们讲授“宏观经济管理学”这门课程,他把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在一起,组织并指导听课的研究生们对经济杠杆及其调节功能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在此基础上撰写了这部专著。该书把经济杠杆作为用经济办法管理经济的重要手段,对经济杠杆的概念进行了界定,阐述了价格杠杆、税收杠杆和信贷杠杆的调节功能和作用机理,论证了综合运用经济杠杆调节经济的必要性以及如何运用经济杠杆进行宏观调控等问题。它是我国经济学界最早问世的一部关于经济杠杆的专著,曾获北京市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中青年优秀成果奖。
(2)《模式·运行·调控》一书,由吴树青和胡乃武两位老师共同主编,1987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23.1万字。该书是国家委托中国人民大学完成《关于经济体制改革中长期规划》研究报告的扩展成果,这个课题组由吴树青、胡乃武两位老师主持,袁振宇、魏杰、金碚、吴晓求等参加了这个课题的研究和该书的撰写。该书对社会主义经济模式、运行特征和宏观调控机制做了系统分析和阐释,特别是在“调控篇”(胡乃武老师主负责篇)深入探讨了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宏观调控模式,明确提出:计划机制调控所涉及的经济活动,主要是宏观经济总量和长期资源配置;市场机制调节所涉及的经济活动,主要是个量平衡与短期资源配置。
(3)《中国宏观经济管理》一书,1989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作为“人民大学文库”出版,是胡乃武老师关于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理论与政策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充分体现了胡乃武老师关于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的思想,是那个时代关于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理论研究的巅峰之作。全书由六篇二十七章组成,约43万字,内容涉及宏观经济管理与发展模式的比较和选择、宏观经济管理体系的系统分析、需求管理、供给管理、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以及经济增长与波动等内容。该书体系宏大、结构缜密,首次系统阐释了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的理论逻辑,是一部具有前瞻性和开拓性的论著。在当时还未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时,胡乃武教授就已经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这部宏观经济管理著作。该书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管理,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要重视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宏观调控出发,分别从需求管理、供给管理、平衡管理三条主线,以及经济运行、宏观调控、经济增长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首次在我国形成了宏观经济管理的理论体系。该书曾分别获得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4)《当代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政策选择》一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全书由五篇二十六章组成,共43.7万字,堪称《中国宏观经济管理》一书的姊妹篇,是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研究在政策领域的延伸和深化。该书是胡乃武教授承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关于政策体系问题项目的最终研究成果。作者从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出发,剖析了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根据既定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探讨了经济发展中的政策选择,并对各项政策的内容、作用机制、实施条件和政策效应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是一部有理论深度的经济政策研究专著,曾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5)《中国经济非均衡发展问题研究》一书,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4年出版,由导论和十二章组成,全书26.8万字。对经济的非均衡研究,是那个时期中国经济学界研究的一个重点。该书是胡乃武教授承担国家“八五”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最终研究成果。当时理论界对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有不同的观点,有的主张采用“大推进式”发展战略,有的主张采用“非均衡式”发展战略。作者认为,在我国建设资金短缺和技术薄弱的情况下,应当选择非均衡发展战略。作者在阐述均衡与非均衡增长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实际,从制度创新、劳动力市场、资本供给、技术创新等方面阐述了非均衡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从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等方面提出了中国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该书具有较强的理论分析力,是我国较早系统分析非均衡发展问题的专著,曾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利益关系研究》一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共十章,22.2万字。该书以利益关系为纽带,深入分析了中国社会存在的错综复杂的经济利益关系。这种错综复杂的经济利益关系主要包括:社会各阶层利益关系、区域利益关系、城乡居民利益关系、产业间利益关系、代际利益关系、企业内部利益关系、中央与地方利益关系等。该书是胡乃武教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最终研究成果。作者全面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的上述七种利益关系,首次从经济方面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主张和分析框架。该书曾获第六届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部分获奖证书
三、主要学术观点和学术贡献
胡乃武教授的经济学术研究比较集中,涉及的领域主要包括: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关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关于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理论体系的构建;关于经济发展中重要政策的研究和建议。
1.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
胡乃武教授研究社会主义经济问题,首先是从怎样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出发的。可以说,这是他研究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一个前提。围绕这个问题,他先后发表了一组论文,其中主要有:《按劳分配决不会产生资产阶级》(197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1979),《试论社会主义社会的消费》(1979),《社会主义和劳动者个人物质利益》(1979),《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和企业自负盈亏》(1980),《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作用问题》(198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经济特征》(1988),《社会主义社会的收入分配方式》(1988),《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1992),等等。通过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研究,胡乃武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对社会主义就有了新的认识,主要观点如下:
(1)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战胜资本主义必须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所以,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2)我国将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生产力水平低、多层次、发展不平衡,所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必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3)社会主义社会的企业,无论是非公有制企业还是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企业,都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
(4)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5)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相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必然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方式。
(6)列宁的社会主义公式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按劳分配;我国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公式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非公有制经济)+(按劳分配为主体+非按劳分配方式)+商品经济。
(7)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8)社会主义社会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之后,如果经济体制问题解决得不好,同样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为了解放生产力,就必须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可见,社会主义社会不仅有一个发展生产力的问题,也有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9)社会主义各国的实践都表明,传统的排斥商品经济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就必须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
(10)社会主义社会所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经济体制改革是要改革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某些方面,政治体制改革是要改革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
(1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些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通过不断地进行改革来加以解决的。所以,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不断改革的社会,通过不断改革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承认社会主义是不断改革的社会,就否认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从而也就否认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
(12)社会主义社会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就必然会由国内贸易走向国际贸易,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来发展本国经济。所以,社会主义社会必然是对外开放的社会,闭关锁国就会停滞与落后。
上述关于社会主义及社会主义经济的12个方面的理论认识,是胡乃武老师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和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的总纲。[2]
胡乃武老师的上述理论观点,虽然带有时代的印记,但仍映射出思想的与时俱进、客观而理性的学术精神和跨越时空的理论逻辑力,为后来更加宏观的经济研究奠定了雄厚的理论基础。
2.关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为了解放和发展被计划经济体制束缚的生产力,就必须对原有的经济体制进行彻底改革。为此,胡乃武教授按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即之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深入研究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胡乃武教授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和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和完善的过程。代表性研究成果主要有:
(1)1979年4月在无锡召开的“关于价值规律作用问题讨论会”上,胡乃武老师提交了题为《计划和市场相结合是我国经济管理改革的基本途径》的论文。该文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并从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的角度,论证了国有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要十分重视市场、竞争和价值规律的作用。这篇论文较早地按照商品经济的要求,粗线条地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2)随着研究的深入,胡乃武老师在1987年前后,按照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和“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运行机制,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路。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杭州市委党校《教学内参》1987年第7、8期合刊上。他所提出的这一改革思路,有三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方面:一是按照商品经济的要求再造微观基础,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为此,就要对大中型国有企业实行两权分离和政企职责分开。承包经营责任制是企业改革的过渡模式,股份制是企业改革的目标模式。要搞活大中型国有企业,还必须建立企业内部的自我激励和自我约束机制,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经营机制。二是建立完善、统一、竞争性的市场体系,即既要有商品市场,又要有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和技术市场,并要打破地区封锁、市场分割的状况,以利于开展公平竞争,力求形成供求大体平衡的市场态势。三是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改变宏观经济管理方式,由过去的直接管理为主改为间接调控为主。
(3)1987年,在《中国宏观经济管理》一书中,虽然当时还没有把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但胡乃武教授已经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在构建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的理论架构。著名经济学家董辅礽教授曾评价胡乃武老师在这方面的研究,称赞他“初步形成了一套宏观经济管理理论”。
胡乃武老师从事经济体制改革的研究工作比较早,1977年就参加了国务院政研室组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与方法组”的研究工作,于光远任组长,董辅礽任副组长,胡乃武老师是该组的主要成员之一。在1987年前后的几年里,胡乃武教授又参加了国家体改委委托的研究课题——制定“1988—1995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规划”的研究工作。中国人民大学课题研究组开始时由黄达、胡乃武负责,后吴树青接替黄达,与胡乃武教授共同主持这一重大课题。我有幸参加了这一重大课题的研究。研究成果完成后,胡乃武教授参加了在中南海向国务院领导汇报课题研究成果的会议。这项研究成果曾获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
通过多年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研究,胡乃武老师认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主要有六条:
第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必须与经济理论的突破和观念的更新结合起来。
1988年胡乃武(时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研究所所长)、安志文(时为国家体改委党组书记)、刘国光(时为中国社科院副院长)、吴树青(时为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求(时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研究所讲师及会议秘书)(从右至左)参加国家体改委召开的“1988—1995年中期经济体制改革研讨会”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是在经济理论上有所突破的结果。例如,在粉碎“四人帮”之后,我们明确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不能脱离生产力来研究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否优越,要看它能否促进生产力的更快发展。正是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我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蓬勃地开展了起来,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又如,自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突破了把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了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所以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必须以间接调控为主。与此同时,我们在全社会大大增强了商品经济观念、价值观念、利润观念、竞争观念和经营意识。所有这些经济理论的突破和观念的转变,大大推动了我国以城市为重点的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再如,党的十三大报告使我们明确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与脱离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种种不切实际的空想的界限,抛弃了附加于社会主义之上的、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的种种观点,从而推动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更深入开展,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第二,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与经济发展很好地结合起来。
要使改革与发展很好地结合起来,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要保持经济适度增长。如果经济发展“过热”,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增长过快,势必造成社会总供求失衡,引发通货膨胀,从而使改革的回旋余地变得很小,使一些重要的改革难以出台;相反,如果经济发展过慢,就会使财政收入减少,同样会使改革的回旋余地变得很小。因此,适度的经济增长是推进改革的一个重要条件。
在改革过程中,一方面,发展要照顾到改革,要为改革留下回旋余地;另一方面,改革也要为发展服务,一些重要的改革措施要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技术进步,要考虑国家、企业和居民的承受能力。
第三,把微观搞活、完善市场体系、加强宏观经济管理这三个方面很好地结合起来。
微观搞活、完善市场体系、加强宏观经济管理是新体制不可分割的三个方面。因此,在改革过程中必须坚持配套改革。
实践证明,这三个方面的改革都不能孤立地单项突进,而应以搞活企业为中心,相应地进行其他两方面的改革。否则,就会造成大的漏洞和管理上的“真空”,给改革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第四,近期改革目标必须与长期改革目标衔接起来。
经济体制改革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只能分阶段采取渐进方式来进行。这就需要把近期改革目标与长期改革目标衔接起来。近期改革目标要为长期改革目标的实现创造条件,而不可将近期改革目标固化。例如,在我国企业改革过程中,改革的近期目标曾是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这只是企业改革的过渡模式,而不是最终目标模式,其最终目标模式是实行股份制。为了把近期改革目标与长期改革目标衔接起来,就需要制订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规划和分阶段实施的改革方案。这些规划和方案,要有改革的理论依据、基本思路和定量分析等内容,并把它们公开出版,使人人皆知,以便统一思想,协调改革步伐,增强人们对改革的信心,提高人们对改革的承受能力。
第五,正确处理经济体制改革中破与立的关系。
在改革过程中,理论要超前,方向要明确,决心要大,步骤要稳。我们应该照此来处理改革中破与立的关系。若片面强调先破后立,破是破了,而立又一时立不起来,就会导致经济秩序的紊乱;若片面强调先立后破,势必推迟改革的进程,甚至使改革难以推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采取渐进方式进行的,加之改革本身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所以改革要经历较长的时期。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新旧体制交替与并存的状况。为了避免因新旧体制交替而出现宏观管理上的“真空”,就要正确处理破与立的关系。在新体制覆盖不到的地方,或者采取过渡性的管理办法去填补“真空”,或者暂时保留旧体制中一些可行的过渡性的管理办法,否则就会造成管理上的漏洞,使新体制的优越性不能显示出来,影响改革的声誉。出于这种考虑,暂时保留旧体制中的某些可行的管理办法,不能被认为是保守的表现。
第六,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与政治体制改革结合起来。
社会主义上层建筑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必然要求政治体制进行相应的改革。否则,经济体制改革就难以深化。事实上,有些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是与政治体制改革密切相连的。例如,政企分开、干部制度、厂长(经理)负责制等改革,都涉及政治体制改革。[3]
3.关于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理论体系的构建
胡乃武教授的学术研究,从时间跨度和专业领域来看,有一个时间分水岭:在1984年之前,研究领域主要是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其间发表了不少重要学术论文,也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如价值规律、按劳分配、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等;在1984年之后,开始转向如何构建中国宏观经济理论基本架构,对总供给、总需求、经济杠杆、宏观调控、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短期的动态平衡和长期的非均衡发展等非常关注,有深刻的理论见解和严密的学术逻辑。
1988年周叔莲(时为中国社科院工经所所长)、吴树青(时为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张卓元(时为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厉以宁(时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胡乃武(时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研究所所长)、吴晓求(时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研究所讲师及会议秘书)(从左至右)参加国家体改委召开的“1988—1995年中期经济体制改革研讨会”
1984年以后,胡乃武教授在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方面的研究经历了四个阶段,逐步形成了基于中国现实和未来发展趋势的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理论体系:
第一阶段,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理论体系前期储备阶段。早在1979年胡乃武老师在无锡召开的“关于价值规律作用问题讨论会”上,就提交了题为《计划和市场相结合是我国经济管理改革的基本途径》的学术论文。这篇论文着重阐述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并强调了在宏观经济管理中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相结合的必要性。
第二阶段,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理论体系奠基阶段。代表性成果是1985年出版的《经济杠杆导论》。该书论证了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管理应当以运用经济杠杆(经济手段)进行间接调控为主,阐述了价格杠杆、税收杠杆和信贷杠杆等经济手段的调节功能。这一理论观点在《模式·运行·调控》一书中有了更深入的阐释。
1996年5月钟契夫(时为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统计学院教授、博导,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经济学学科评议组成员)、胡代光(时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胡乃武(时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研究所所长)、董辅礽(时为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名誉所长、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周叔莲(时为中国社科院工经所所长)、李京文(时为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前排从左至右)参加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
第三阶段,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理论体系形成阶段。代表性成果主要是1989年出版的《中国宏观经济管理》一书。该书实际上已经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构建中国的宏观经济管理理论体系,理论研究具有超前性。
第四阶段,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理论体系不断完善阶段。1992年之后,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胡乃武老师先后发表了多篇进一步完善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理论体系的论文,如《市场经济与政府的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节手段与经济杠杆》等。基于之前的学术积累,胡乃武老师于2007年主编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民经济管理学》。
4.关于经济发展中重要政策的研究和建议
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一切问题的解决都要靠发展,因此,发展是胡乃武老师学术研究中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
胡乃武老师对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问题非常关注。这方面的研究是从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这个问题上的经验与教训入手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我们在经济工作方面“左”的错误,就是急于求成。这种情况从“一五”时期的1956年就已显现,1958年提出“大跃进”,一年之内就要实现钢铁产量翻番,即从1957年的535万吨翻番到1958年的1 070万吨,甚至提出苦战两三年要从根本上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十五年之内就要赶超英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在农业方面提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似乎速度的快慢,不是取决于财力、物力和人力的可能,而是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愿望。可见在那个时期,的确是“唯意志论”横行,形而上学猖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了纠正在发展速度问题上的“左”的错误倾向,胡乃武老师先后发表了一组论文,从理论上探索和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发展速度方面的一些规律性。例如,发表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上的《社会主义经济增长理论初探》一文,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增长速度的基本特征,强调指出,速度的快慢,不是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愿望,而是取决于财力、物力和人力的可能。经济增长速度具有相对稳定性,经济增长速度不是一时的快增长,而是持续、稳定的增长,我们所要的速度,是经济效益好的速度。只有这样,才会有好的经济效益和好的经济增长质量,实现速度与效益的统一。
如何才能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胡乃武老师认为:一是要有适度的积累率;二是要注意按比例协调发展;三是发展方式要转变,政策体系要有效。
新中国成立后至“文化大革命”结束前的近三十年中,我们实行的是一种以高速度增长为目标的赶超发展模式。实践证明,采用这种发展模式,速度定得很高,比例严重失调,经济效益很差,人民生活难以得到改善,实际上是一种“少慢差费”的发展模式。胡乃武老师在《社会主义经济增长理论初探》这篇论文中,明确提出了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问题。要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就必须实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即从以高速增长为中心转变为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从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转变为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从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集约型增长。为了推动这种转变,胡乃武老师在1983年一年之内,连续发表了三篇论文,即《试论社会主义经济效果》《论劳动生产率》《马克思的外延与内涵扩大再生产理论同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这几篇论文中,胡乃武老师反复论证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问题,并构建了衡量宏观经济效益的一套指标体系,其中包括消费基金率、社会生产效益、社会积累效应、资金盈利率、基金产出率、流动资金占用率、能源利用效益七个指标。这七个指标分别从生产、建设、经营管理和人民生活等方面反映了国民经济效益的状况。
概而言之,以上就是胡乃武教授学术生涯中主要的经济思想和学术贡献。可以肯定的是,先生是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理论体系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主要参考文献
[1]胡乃武.胡乃武文选.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3.
[2]胡乃武.经济杠杆导论.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3.
[3]吴树青,胡乃武.模式·运行·调控.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4]胡乃武.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3.
[5]胡乃武.当代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政策选择.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3.
[6]胡乃武,杨瑞龙.中国经济非均衡发展问题研究.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4;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3.
[7]胡乃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利益关系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3.
写作后记
我的恩师胡乃武先生于2021年6月9日逝世,令我十分悲伤。除了我的父母外,对我影响最大、给予我恩惠最多的就是胡乃武先生了。他逝世后,我一直在思考写一篇内容尽可能全面的《胡乃武教授学术思想评传》(以下称《评传》)。比较而言,我可能是胡先生弟子中相对更了解他的学术思想的学生之一。在亲自撰写《评传》之前,我曾经把我指导的两位在读博士生请来,让他们认真读读我的导师他们的祖师爷的诸多学术著作和论文,帮助起草一份初稿供我参考。他们很努力地撰写初稿并几易其稿,但是我觉得仍然不能准确概括胡乃武先生的学术思想,最后决定自己亲自动手重新撰写。
我一边写作《评传》,一边快速阅读《胡乃武文选》和胡乃武老师主编的《宏观经济管理文丛》中的六大部著作。在构思良久后,我通宵达旦三天,一鼓作气终于完成了《评传》一文的写作。
对恩师胡乃武先生经济思想的总结、学术观点的概括和学术贡献的评价,是《评传》写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当我认真学习先生亲自撰写的“学术自传”后,发现他对自身学术发展和学术观点的总结很系统,终于找到了写作《评传》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的解决办法。我想,没有任何人会比他更了解自己。所以,除必要修订或更正外,《评传》中有很多资料、观点、文字直接引用自《胡乃武文选》中的“自传”和“总序”。由于引用频繁,故未在文中一一标注,而是统一用参考文献加以说明。
隐藏于我内心深处的一件大事终于完成了,我如释重负地深深吸了一口气,绷紧的大脑瞬间放松了。午夜时分,望着院子中太阳能灯柱发出的幽幽光亮和远处忽明忽暗的灯光,我灵魂深处祈愿我师在上天安详。
吴晓求
完稿于海南琼海
2022年1月28日凌晨1点
注释:
[1]胡乃武.自序//胡乃武文选.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3:6-7.
[2]胡乃武.总序//胡乃武文选.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3:1-3.
[3]胡乃武.总序//胡乃武文选.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