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需客
峰瀑飞流直落,惊起层层水雾,清风缭绕,冷寒之气不可遮掩。两峦间林荫繁茂,枫叶将满山映得红艳艳似火一般,几只黄鸟停落在瀑边树枝头,正自啾啾鸣叫。
时岁在明宣德三年九月,正当山西太岳山中秋阳杲杲之时。太岳山又称“霍山”,相传上古大禹治水之时,曾登临山巅祭天,隋开皇十四年,文帝杨坚亲旨册封霍山为“中镇”,故有“中华五镇,中镇霍山”之名,自古以为晋中名胜,而尤以秋高时节揽客最盛。
此际时值深秋,方当游览旺季,山顶上一条瀑布从山石间倾泻而下,击打在瀑下水潭中的凸岩上,不时发出叮叮咚咚的音色,韵律徐缓有致,当真是天然而成,造化而生,这便是太岳群山中素有“石中流律”美誉的石膏山。
石膏山岩壁耸崎,山道之间游人遍布,许多游客未曾识闻“流律”之名,初来乍到甚感新奇,不免驻足赏玩,但亦有不少旅人已是复游此间,略行观瞻,便沿阶更向高攀。
众游客或停或行,皆是沿路上山,唯独见一个灰衣青年自峰上趋步而下,虽是清晨,竟似已然饱览而归。
那青年约莫二十二三岁年纪,面目黝黑,毛发浓密,一脸的欣然神色。但见他步履矫健,全然不理会山峰间的万千好景,径自向山下行去。
那青年脚步甚捷,不多时已到了山脚,沿着大路走不多久,见一草棚现于路旁,草棚下数张小桌错落摆开,三两拨人挤挤挨挨地坐在桌边饮茶畅谈。那青年快步前去,人尚未走到棚前,声已送出:“老彭,快快打酒来!”
草棚中一个脑袋探了出来,一双苍老的眼睛向那青年望去。随即,苍老的双目中显现出了笑意。那老者笑道:“景术小兄弟,今儿个好早啊。你师父又馋我老彭的高粱汾了吧?”
那青年景术语声十分洪亮,道:“呔,你好不自作聪明。我师父今日要宴客,快将你藏的‘杏花村’搬两坛来。”
老彭放下手中的茶壶,伸手在胸前抹了抹水渍油污,道:“你急个啥,我正忙嘞。”
景术走进棚中,一把扯住老彭,笑道:“就怕你忙,要么我怎不当午来。”
老彭道:“我去装酒便了,你且等等。”
景术道:“也不是紧着就要走,我还要咥 面呢。”说着拣桌坐了。老彭给他端出一碗面来,放在桌上,自去院后打酒。
景术笑吟吟地挑起面条,嚼了一口,道:“老彭,你煮的面又滑又筋道,倒是地道,就可惜滋味总这般清淡,不合我口味。”
只听老彭在院后答道:“莫挑嘴,老醋就在桌上嘞,自个儿兑去。”
景术哈哈大笑,一面往碗中舀陈醋,一面说道:“兑便兑得,只不是本来滋味。老彭,你在后面鬼倒个啥呢,莫往‘杏花村’里兑水,哈哈,哈哈。”
老彭听了这话大怒,道:“呸,我咋个鬼倒?这方圆百十里,谁不知我老彭的‘杏花村’是一等一的好酒,兑水给人喝,砸自己招牌吗!”说着抱了两坛子酒,气鼓鼓地走回棚中。
景术仍是埋头吃面,也不瞧他,嘴里边咀嚼,边含含糊糊地道:“兑没兑你心下有数,你莫瞧我师父待你好,要欺他可不行呢。”
老彭道:“好你个刁徒,有的白食还堵不住你口,整日价在我这里混吃赖喝,你师父怎又许你欺我。”
景术突然间满脸通红,抬高声色道:“谁赖你吃喝,今日便还了你的,咱俩人结个清楚,也省得日后你再说这等话来。”
老彭道:“那正好,咱们一遭算个清楚。”说罢取过草棚角落一块记账的小木板,戳着上面的字道:“前日你沽酒的钱还没结,加上今日这两坛杏花村,共是二钱银子。你隔三两日便来赊顿面咥,我算算,唔,二七一十四,共是一百四十文。还有那日,你们师兄弟一道来吃喝,有鱼有肉,好不丰盛,是一钱六分。加在一处嘛,唔,共欠我四钱六分银子。”
景术眼见他信口拈来,账目记得分毫不差,也自心惊:莫瞧这老头儿平日里糊里糊涂,较起真来毫不含糊。要知明朝之际,晋商已名闻天下,山西人为商,诚信联结固然为要,其骨子里的精明却也不可小觑。老彭虽只是个于山道草庐间卖酒饭营生的小小商贩,心思也十分的精细。
老彭道:“我可没算错吧?”
景术乖乖摸出银子来付了赊欠的账,大拇指一竖,道:“兀的 没错,老彭,真有你的。”
二人缠唇方歇,忽听得棚外山道上一阵急促的马蹄声遥遥传来,声音渐近,片刻工夫已在棚外栖止。景术与老彭不约而同向外张望,只见一骑黑鬃骏马驻在棚外,马上乘客是个身穿土黄色短打行头的干练青年。那青年翻身下马,将黑驹拴在棚外,沉声道:“有劳店家,与我些茶饭来,请快些。”
景术见这人双目凹陷,脸色蜡黄,但印堂十分的饱满,心下一凛:师父曾说眼目深陷,颧骨隆起,乃是内功练到相当火候之兆。瞧他的年纪较我也大不了几岁,可是适才他说得那几句话……那几句话也不如何洪亮,音声竟这般浑厚。
他自在沉思,那黄衣青年已在邻近一张桌前坐定。老彭拣了一碟馒头和几样小菜,提着壶茶送到那青年跟前,道:“客官,您请慢用。”那青年“唔”了一声,便即低头食用。
景术眼见他侧对着自己,左手怀抱着一个油布包裹的物事,约有二尺长短,似是书画卷轴之属,也不见他如何地狼吞虎咽,却是唇齿不息,吃得极为迅速,于这青年的特异举止不禁大感好奇。
他正诧异间,忽觉有人在自己肩头轻轻拍打。回头看时,见身后站着两个书生,其中一个书生一身白衣,形貌伟岸,年约及卅 ;另一人蓝衫玉带,面色微红,一丛胡须直探颌下,年纪比那白衣书生稍轻。景术乍见二人,喜得一跃而起,欢声叫道:“白大哥、李大哥!小弟早已在此等候多时了。”
老彭见又有新客,忙上来招呼。
景术拉住那两个书生的手,神态着实亲热,道:“老彭,这二位是白辰白大哥与李元州李大哥,都是我好朋友,你快些拿酒菜来款待,我现钱与你。”
老彭肚里好笑,心道:这小子今日竟也充起大方了,生怕我驳了他的脸面。向白辰和李元州唱了个喏,走去后厨置办酒菜。
白辰挨着景术落了座,李元州却眼望邻桌那青年,并不即来。白辰顺势瞧去,见那黄衣青年始终单手执筷持皿,左臂也不捧碗携杯,揽着怀中物事,绝不放松半点,亦感疑惑。
李元州素擅丹青,目测那黄衣青年怀中之物尺寸,料来必定是一卷图画,心想这人如此看重此物,莫不是什么珍品墨宝?然见他武者打扮,又猜想不出这青年是何样人,心生计较,道:“景兄弟,在下素闻石膏山景致壮美,今日亲眼见到,果然不假。”
景术听他这番话说得突兀,并不置喙。
李元州正色道:“师哥,小弟兴起,意欲挥毫一幅,你可别见怪。”白辰笑道:“啊哈,师弟你又手痒了。此处抬眼望云,去路坦荡,的是 触景生情之地,你既有此雅兴,但行就是。愚兄正可借此地风水之便,观画遣怀。”
李元州道:“小弟附庸风雅,可要叫这里的众位笑歪了嘴巴了。”说着从背后行囊中取出笔墨、宣纸、砚台、瓷盘等物。他搬起一只凳子,迈步到了棚外,先将诸般作画用物放置身边,再将画纸于木凳上轻轻摊开,面临山峰席地而坐,一支中锋狼毫挥舞开来,当真便在纸张上绘起山水来。
景术奇道:“李大哥,你干么?”
白辰斟了杯酒,一仰而尽,道:“景兄弟可知我师弟绰号叫作什么?”
景术道:“听闻李大哥善将书法之道运用于武学,另辟蹊径,号称‘书狂画痴’,是也不是?”
白辰笑道:“李师弟的武学造诣确也了得,只不过他这‘书狂画痴’的名头来得,那可平常得紧了。他为人喜书好画,痴狂成性,终日笔不离身,曾自言道:‘云烟挥毫终亦狂,丹青遗墨尚能痴。’他得此名号名副其实,与武功可毫不相干。”
景术连连点头,心道:原来如此,难怪他行囊中笔墨用具一应俱全。只是他这般说画便画,那也古怪得紧。
李元州即兴施技,寥寥数笔,已将眼前山峰勾勒成形。他既号“书狂画痴”,于书法一道向来是率性而为,尤喜狂草,而画技中的泼墨之法尚未精通,又不爱工笔,是以独擅写意。此时笔下这张生宣中所绘的山水,虽然以粗笔描摹,却也将石膏山幽深静郁之态刻画得入木三分,写意达境。
这番作画,自然引得草棚左近的游客围观,各人虽不懂李元州画些什么,却也瞧得有趣。李元州偷眼去瞧那黄衣青年,见他正斜睨着自己,神态之中显得颇有些不以为然,眉头一皱,高声道:“师哥,且看小弟将这石间流水画活了!”说罢左手抄起纸张,迎风而动,右手执笔往纸上抹去。纸张在风中抖动无定,每笔落线不免断断续续,无法连贯,流动之态登时宛然。
再画几笔,忽遇瓶颈,眼见图中水流态势已跃然纸上,然而自己若继续着力细画下去,未免欠了挥洒之意,心中登窘:瀑布之态已成,如再多行笔力,恐反画蛇添足。若罢了,“流律”之韵却是尚显不足,这便如何是好?
正彷徨无计,忽听白辰道:“何不以酒水助兴!”
李元州回头说道:“甚好,那就有劳师兄了。”
白辰微微一笑,伸指在酒杯中蘸了蘸,叫声:“着!”隔空将指上所蘸酒水,往李元州画中流水之处弹去。只听嗒嗒嗒三声轻响,相距虽有二丈余远,竟连中三滴,霎时化墨成淡。
李元州借势挥笔,云抹得几抹,图中山石流水之处果见生动,似乎川流不止,便如要从画中滴淌出来一般。
景术瞧得暗暗心惊:这手弹“水珠子”的功夫我可不会,白大哥好俊的功夫。以手指挥弹水珠,那是三岁孩童也会的把戏,但酒水是有质无形之物,寻常人如何能将指上沾染的水珠,凭空送出数丈?即令内功深湛之人可为,要向风中飘摆不定的一张薄纸上取准头弹掷,亦是十分困难之事。白辰适才一手若发力轻重失当,则不免将宣纸打得透了;若准头取得偏了,酒水洒在旁处,则势必要将李元州辛苦挥就的画作毁坏。因此他于这弹指间,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拿捏精准,已使上了极为高明的打暗器手法。
那黄衣青年瞥见此景,禁不住“咦”的一声轻叹。李元州心道:嘿,他倒也瞧得出我师哥这手高明,那么这人定然会武了。他怀中抱的书卷不知有何名堂,我好歹也要瞧上一瞧。想到此,意兴更是高涨,取出石绿、石青、赭石等颜料,分以数只调色瓷盘盛敛,依用别往画中涂抹而去。
先以白描写意,而后添色,本非高明技法,但着色原是李元州精专之事,待他专心致志地修饰妥当,画中的山峰、林木、枫叶、鸟儿、流水、甚至依稀可辨的行人都是如兼五彩,栩栩动人。
李元州略加思索,提笔一挥而就,在左款题曰“石流落玉弹雅瑟,嶙岩枫鸟看不足”,正是笔走龙蛇的草书。随即从怀中摸出一枚钤印,盖在题诗之下,钤印上刻了“苏州李痴”四个寸许小篆。
李元州将一应器具收好,卷敛画纸,径直走到那黄衣青年近前,拱手道:“小哥,晚生李元州,适才这番肆意所为,可献丑了。”那青年回了一礼,道:“似仁兄这般率性才子,我生平倒是头一遭遇到,可惜小弟尚需赶路,无暇品评,少陪了。”
李元州见他意欲便走,忙道:“小哥且慢,非敢误君前程,只是我生平所好,尽在书帖画卷,若是碰上旁人携有什么珍稀的书法、绘画,不瞧上一眼总不甘心。适才见你于怀中这卷物事如此珍视,特盼一见,斗胆想借来观瞻片刻,不知可否?”
那青年闻言脸色大变,霍地站起身来,冷冷地道:“你要借去瞧瞧?你可知这油布里包的是何物事?”
李元州道:“莫非我看走了眼,布里包的并非一卷绘画?”
那黄衣青年道:“虽是一卷绘图,却绝非什么丹青书画。图中所录更是非比寻常,阁下声言要借,究竟是何用意?”
李元州忽见他声色疾厉,更是不解,道:“李某只想瞧瞧你这幅墨宝出自哪位名家之手,岂有他意?”
那青年道:“出自何人之手笔?嘿嘿,我倒也知道。据传此物乃是一位叫吴镇的画师所作,现下与你说了,这可罢了吧,请了。”说着将一钱银子丢在桌上,迈步便向棚外走去。
李元州脱口叫道:“啊,原来是前朝四大家之一的吴镇。”心想:吴镇的梅花图确是画中一绝,他的山水、古木、竹石之作,亦不乏珍品。即令是其人的书法,兼有王羲之与怀素之长,且又别具一格,也颇存可观之处。倘若他怀中这卷当真是吴镇的手迹,我如何能失之交臂?想到此又抢步上前,道:“李某但求一览,别无他意。小哥如肯相借片刻,情愿将这幅即兴所绘的山水馈赠。李元州笔触拙劣,画技自不入流,但承蒙文友抬爱,所作书画若拿去江南市集上变卖,总还值得三五两银软。”
白辰眼见师弟如此热切,也上前帮腔道:“小兄弟,我师弟所言不虚,单是画上盖得‘苏州李痴’这朱钤,在苏杭二州便无人不知。何况你只将这卷图画借给他瞧上片刻,我师弟观罢即还,却又有何妨?”
实则他二人这番话尚属自谦,李元州的真迹其时颇负名气,手书的狂草帖更是备受江南文士推崇,虽说不上千金难买,却也绝非凡品,江南书肆间往往将其书画引以为上品,可谓一卷难求。
那青年却丝毫不为所动,道:“这件物事你们漫说是借,就是打打主意,那也大大的不该,我懒得再同你俩多费唇舌。”
二人再嗣言语,那青年终于火了,眉目一翻,怒道:“我说不借便是不借,偏你二人就有这许多啰唆,莫非还要强抢不成?”
景术眼见几人越说越僵,忙劝道:“朋友莫急,我这位李大哥生性如此,绝无恶意。你既不肯借,咱们各自走路就是。”
那青年冷哼一声,扭头径出草棚,正要牵马,忽然身旁风声骤起,李元州快步流星,又已赶将上前,道:“小兄弟,李某当真……”岂知言语尚未及出口,只感面颊生痛,一股凌厉的掌风扑面刮来,却是那青年挥掌打来。
李元州万料不到那青年竟会突然动武,急忙闪身避开。那青年一击不中,换掌为拳,猛砸李元州胸前。
李元州不敢怠慢,当即两手同托,使一招“捧花献佛”拆解。本来这一招要两手皆以平掌托担才能称为“捧花”,但李元州一只手中握着画纸,无法摊开,使出来便似是而非,虽勉强卸去了来拳,却不及将此招力道尽数削减,胸口一痛,还是给那青年拳风伤到。
他陡然输招,惊怒之余,不敢冒进,连退了两步,这才站定。便在同时,白、景二人已跃出棚来,将李元州挡在身后。
白辰见那青年出手毫不容情,心下大怒,道:“借不借在你,只是下手却也未免太霸道吧。”
那青年冷笑一声,道:“两个书生谈吐不凡,谁又能想到竟是白书堂中身怀绝技的高手。这位大哥似是本地人物,我瞧定是太岳山横天门的子弟了?”
景术怒道:“好蛮横的小子!在下横天门景术,倒要请问阁下的万儿 ? ”
那青年道:“我是江湖上的无名小卒,贱名何足挂齿。三位名门高弟,自非雏儿,怎地说出话来这般可笑?我说此物紧要,绝不能叫旁人瞧去,几位却仍极力阻截,难道不知此乃江湖大忌么?”
白辰暗暗叫愧:“啊呦,我们只想到文韵那一套去,可忘了这人是个练家子了,那么只怕这卷物事,可也当真不是什么绘卷呢。”
景术闻言更是气恼,喝道:“你抱着个要紧的物事,却在太岳山中招摇,可是向我横天门示威么!”
那青年道:“奇哉,怪哉!太岳山大路朝天,人人走得,难不成你横天门占了座山头,便不许旁人过么,敢问景兄一句,横天门究是名门正派还是劫道匪帮?”
景术脸涨得通红,情知自己拙于言辞,辩他不过,道:“呸,你才是匪类!好,你伤了李大哥,叫你也吃我一拳尝尝。”他说这番话前,早已想好进袭招数,话音未落,一招“敲山震虎”已递向那青年,只因心中不满他先前向李元州突然发难,故而出手迅速,实是暗含了偷袭之意。
那青年却未受惊,左手仍是抱物不放,举右掌一劈,正劈在景术拳路必经之处,要以逸待劳,待景术的拳头自行送来。景术见他反击招数精妙,拳势不敢再往前送,只得撤了回来。
那青年略显得意,停招说道:“我尝是尝了,可没什么滋味。景兄既有心指教,便也来接我一拳吧。”
景术知这青年的拳法远较自己为高,闻言暗自戒备。那青年抬手呼地一掌,带得四周风起,径袭景术面门,所使招式与先前逼开李元州那掌全然一致。
白辰眼见那青年掌风了得,势若蛟龙翻腾,生恐景术趋避不及,抡臂沉肘,探手急往那青年腕上拿去。
那青年亲眼目睹白辰以指弹水的手法,心知三人中尤以这白衣书生功力最深,不敢与他硬接硬抗,收手成爪,变招勾拿白辰来手。
白辰善于小巧功夫,正是擒拿手的大行家,见招拆招,立变抓拿为切,向那青年虎口斩去。他白书堂的“百拳擒拿手”虚实交变极为繁复,或拿或击,往往可于一招之内连换数种进袭手法。那青年虽也极擅短打功夫,似尚不如白辰应变神速,勉力翻掌迎立,白辰招已到了。
两人掌力互抵,内力冲撞,那青年只觉对方真气鼓荡,来势汹汹,不敢恋战角力,立即撤手。白辰却也是凝神以待,他与那青年接掌虽只瞬息,已隐然察觉那青年功力不弱,实也心惊不已:他招式本处下风,劲力居然与我掌力平分秋色,武功似不在我之下,这人实是武林中罕有的后劲啊。莫非近年来江湖才俊辈出,我当真孤陋寡闻了?
正待向那青年追问端倪,却见他双足一点,身子已然倒纵出数丈。原来他连番攻景术、斗白辰都是虚晃,图谋脱身才是真意。那青年纵跃之际身形轻巧如燕,高高飘在空中,御风凌虚,竟直坠到了自己乘骑的黑驹背上。他伸手解开缰绳,在马臀上一拍,黑驹昂首长嘶一声,四蹄撒开,径向西急驰而去。
眼前的情景只把景、白、李三人瞧得脸色大变。那青年一纵数丈之远,自是非凡本领,但无论落到旁的何处亦非迥异,唯独这倒纵一跃,居然径自上了马背,便如背上生了眼睛一般,那可当真是闻所未闻之奇了。三人若非目睹,绝难相信世间竟有如此高妙的轻功。
李元州心念电转:此人一语道破我师兄弟师承门派,又不肯透露身份,定非寻常人物。他口口声声说怀中书卷是吴镇所绘,却又扯出江湖规矩来,前言不搭后语,必有古怪。我且赶上去,查问个明白。眼见道旁拴着草棚中食客骑来的马匹,高声说道:“师兄,你先同景兄弟上山吧,待我去追他!”说罢撇下手中画纸,奔到道旁,已然跃上了一匹黄马背脊,扯缰呼喝,向西追去。
白辰大急,想唤师弟回来,已自呼之不及。
草棚中那马匹的主人察觉已迟,自是惊怒交集,赶出来扯着白辰不放,嚷嚷着叫赔还马匹。
白辰苦笑着赔了那人二两银子,那人兀自不肯罢休。景术怒道:“你那劣马也值得这许多!白大哥不同你计较,你得了便宜还卖乖,讨打不成。”那人见过先前场面,毕竟知道动起手来可讨不去便宜,这才作罢。
二人都觉事变仓促,相对无策。景术将两坛子酒抱在怀中,道:“白大哥,咱们是追上去呢,还是在此稍待李大哥片刻?”
白辰俯身拾起李元州丢在地上的那幅画,道:“我这师弟发起癫来,便是不计后果,怎追得回他?我先随你上山拜见尊师郭掌门,这事回头再做理会不迟。”景术道:“也好,只怕我师父也早等急了呢。”
横天门便在石膏峰天门之上,景术下山时是由山前而行,此时引着白辰,却经由峰侧上山。峰侧本无规整石级,崎岖不堪,但二人身负武功,攀行均甚矫健,倒也无妨。
石膏峰是太岳诸山中鲜有的山明水秀之界,峰叠林密,耸立入云。白辰边随景术上行,边留意峰间景色,他久居江南,生平罕历崇山峻岭,眼见日光射入山间流水,五色交映,绚烂无比,岭峰之间云雾氤氲缭绕,胸襟怎能不为之爽。
他不似师弟那般善谈风物,好论山水,不能如师弟般出口成诗,提笔作画,然而从前读过的先人笔记却也记得不少,景术正在前引路,忽听他朗声道:“‘鹫翅垂三晋,鳌趺距一方。丹书亡智伯,白发诣秦王。展足承姑射,回峦揖太行。水涵千顷富,源酾四渠长。’太岳气大磅礴,纵贯晋中,确如振翅之巨鹫,诗言不虚矣。《汉书》上谓冀州之地‘畜宜牛羊,谷宜黍稷’,我此来沿途虽览胜无数,却尚未能得见放牧林野、躬耕沃土之乐,未足,未足也。”
景术听白辰大大地掉了一通书袋,苦不甚解,难以接茬,唯有听任不理。他素知白书堂中尽是饱读学士,言辞必引经据典,虽暗笑文人之迂,倒也并不见怪。眼见白辰喜观山色,便投其所好,不断给他指点景胜,何处是膏石叠翠、何处是莲池净泉。
石膏山中共有三处天然岩洞,山腰中岩前的一处亩余地上,长有一株十余丈高的古杄,横无大枝,巍然而立。古树粗两围有余,自下而上生有廿 余个小蓬,一蓬小似一蓬,层次分明,便如宝塔一般,称作“树塔玲珑”。据释家《华严经》中载:“佛土生五色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譬喻世间一花一叶,处处皆佛,这树塔蓬叠,正合万法自如之意,与毗邻的梵音洞中天竺古刹相得益彰。
景术脚步放缓,指着不远处寺门前络绎不绝的进香人流道:“白大哥,此间寺庙香火旺盛,你不妨前去参拜许愿。”白辰笑道:“白某素不敬佛,许誓亦自不诚,如何灵验?”一摆手,又与他向上行去。
二人此后顺着云路石级越行越高,途中行人已极为罕见。云路乃一线天险,沿路行去,眼见得身侧瀑布惊腾,震响耳际,水雾飞升,但觉气息清新,沁透心脾。
转过几个山隅,忽听不远处隐约传来呼呼风声。白辰侧耳细细听辨,声音虽闷,却连绵不绝,直似巨兽扑动肢翅作响,山道间亦清晰可闻,心道:难道山中竟有猛禽出没?
他当先快步行去,循声到了近前,不禁哑然失笑,只见一个灰衣僧人抡臂扑击,正同一个十八九岁的少年人在山道旁的田间打斗。那僧人掌风猛烈,连连进招不停,呼呼作响,听来便如鸟兽挥动肢臂所发,自己未见其形先闻其声,自是全然想岔了。与那僧人相拼的少年一脸稚气,身穿粗布麻衣,长手长脚,裤袖高挽,是个庄稼人打扮,腰里缠着条长长的蓝布带,布带上拴着一只三足小木凳,直垂到脚。
白辰眼见那僧人进手抢攻,使的似是少林派旁支的武功,招式寻常,来来去去只是些黑虎偷心、韦陀护花、弥勒佛手之类浅显掌法,但每招之中却含独特内劲,发出掌来长声破空,声势倒也甚是惊人。那僧人招招进逼,起落进退虽略具法度,但反侧收纵之际却显生硬,根基似也并不如何扎实。少林拳素来讲究以目注目,简洁朴实为要,那和尚却是目光涣散,眼不观敌,拳法打得漫无目的,更为图先声夺人,自行篡改招式,全然不成章法,然而却是一脸得色,似乎于自己颇能“推陈出新”,不拘定式之为,还甚感沾沾自喜。
白辰心觉大谬:这和尚所用少林功夫虽属旁支,也未免离谱得厉害。少林武功素有三节、四梢、五行、身形、步法、内劲等十法根基,师父曾说凡少林派高手,必定深谙其法。这和尚不重身步结合,内劲运用更是错漏百出,空有蛮力,掌法简直一塌糊涂。再看那少年,却是身形轻灵,疾步游走,不断绕着那和尚兜圈子。
那少年两手成拳,始终只是挥臂挡架来掌,并不还击。两人又拆十余招,白辰已瞧得再清楚没有,那少年虽年岁较轻,功夫实在那僧人之上,每招只挡不避,仍甚是从容,显是蓄意为之。
景术观看良久,忽道:“周师弟,你圈子也兜得够了,还不倦吗?快些住手,别同智久大师开玩笑了吧。”
白辰闻言一奇,道:“这人是你师弟?”景术道:“是啊,他是我师弟周沧。”白辰更是不解,道:“令师弟怎地却在此间务农?”
景术呵呵一笑,道:“白大哥有所不知,太岳山中鲜有人家,许多佃户每逢秋收便要请武人巡田,我师弟是受人雇托,在此看护。”白辰不懂何谓“巡田”,听他解释,频频点头。
那少年周沧听到景术声音,精神一振,道:“景师哥,你好。待小弟片刻。”说罢提起腰间那小木凳,往智久和尚背后抡去。他腰间别带的这小木凳乡人都称“马床”,每当巡田人劳累之时,可用以坐下歇息,另有一般用途,便是用以挥打山野中侵犯庄稼的牲畜猛禽。智久此刻攻得正急,还没赶得及收招,背上已冷不防挨了一记,疼得嗷嗷大叫。总算周沧未拟伤人,这一凳虽伤皮肉,却未波及他筋骨。
若依常人,这一招既输,便理应罢手认栽,但这智久和尚却十分地不通情理,大喝一声,又穿掌抢了上来。周沧猝不及防,急忙硬抵来掌,身子一晃,险些摔倒。他满脸愤色,啐了一口,道:“大师,咱们事先讲好是切磋武艺,你这是何道理?”
智久道:“我还没切磋尽兴,自然要再与你打过。”
周沧道:“如此在下可要得罪了。”他适才给智久一掌震得臂上发麻,已知这僧人膂力奇大,自己硬拼不过,手中马床使开来,合着步法而攻,尽去抢袭智久身后。未出三招,又挥凳在智久臀上狠狠戳了一记。智久恼羞成怒,纵跃迅猛,蒲扇般的大手掌更是舞得呼呼生风。
忽听周沧大叫道:“啊,兀那和尚,你怎能踩烂我的菜,瞧我饶不饶你!”原来二人本在耕地旁的空旷处交战,但智久情急之下已不囿于战圈,三两脚间,便不慎踩在了一垄菜地里。他只顾拼斗,未看脚下,如此一来,接连践踏,许多青菜都给他踩烂了。周沧是个老实巴交的乡下人,眼见自己看护的菜地有损,勃然大怒,左脚跨上一步,飞起右足,径往智久腰间踢去,腿风极为凌厉。
智久功夫本就不及,这一招“鸥鹭争渡”又是攻向他不意,如何能躲?只听“砰”一声,周沧已将他硕大的身躯踢飞出去,在空中打了个筋斗,就要顺势摔落。
白辰心头大震:这一腿好生厉害,定是“天门纵横腿”中的高招,果然名不虚传。
景术见情势不妙,把怀中酒坛向地下一放,飞身抢上,臂上运足劲道,堪堪消去周沧踢腿之力,将智久扶住,道:“大师,我师弟没伤着你罢?”
智久脸色铁青,一言不发,突然把袍袖使力一甩,向山下大踏步奔去。
景术眼见周沧尚在菜地里懊恼,将他拉了出来,道:“罢了,罢了。师弟,回头咱们赔给人家就是。快来见过白辰白大哥。”
周沧伸手背抹了抹汗,向白辰拱手为礼,道:“白大哥你好,小弟久仰。”
白辰还礼道:“周兄弟请了,想不到你如此年轻,腿法便这般精湛,一击制敌,当真叫人大开眼界。”
三人叙话片刻,又同向山上行进。途中景术问起缘由,周沧道:“半月以前,天竺寺上山与本门切磋武功,师兄你是知道的。当日天禅住持指定要这位智久师傅与小弟过招,小弟谨遵师父教诲,顾全他人脸面,于三十招后方才使腿功胜了他。哪知这位大师父气量恁地狭小,暗中想必是恨上我了,今日便来田里寻我,定要再比试一番。还没说上几句话,便猛下狠手。”
景术道:“他这番定是找场子来了,虽说大家武林一脉,又是山邻,可这班和尚向来不大服气咱们横天门居于其上,总道本门中人自高自大。师弟,依我说咱们往后还是少同寺里的和尚打交道为妙。”
周沧甚是委屈,怅道:“我可没招惹他们啊,是这和尚蛮不讲理,还踩坏了地里的菜呢。”景术于这师弟甚是爱护,连连出言安慰。
三人经云路西南而行,石阶已异常陡峭,好在于会武之人也无甚艰难,约莫行了一炷香的工夫,已到天门近前。
白辰眼见谓天门处仰可万仞,右逢绝壁,左临高岩,谷下千丈,深不见底,果然好一处山之关隘!倚壁远望,遥见群岭浩渺,石膏与绵山、灵空二山鼎立耸峙,瞰视秋岭如洗,胸中顿舒,赞叹道:“此门凌于地上,凡上行者,莫能舍而别通,天门,天门,真横天之门也。贵派享‘横天’之誉实至名归,确非妄言。”
周、景二人于山中群胜早已瞧得熟稔,并无特异感触,相视一笑置之。
景术道:“听家师说起,当年我横天门开派姜祖师游览到此,一见天门即顿悟,于是坐地立派,手创出八路六十四式腿法,号称‘天门纵横腿法’,从此本派开宗收徒,名动江湖,至今已是数百年不衰。”
白辰道:“贵派祖师心怀如此宽广,实在是一位胸中包罗天地的大宗师,可惜我辈无缘瞻仰尊范。”二人听他诚意推崇本门祖师,均觉十分欢喜。
三人上到天门左近 的楼阁前,景术道:“家师此时定在半危楼等候,咱们快去。”
白辰见楼阁周围盖建了数间屋舍,料想都是横天门弟子居住之处。那山崖近处一座楼宇傍危而耸,楼叠二层,高数十丈,临崖的一侧竟歪歪斜斜,直似欲坠。但观土木陈旧,经年久远,似乎又是绝无凶险。料想当初建造之时,能工巧匠妙法施筑,使得此楼风雨难撼,危立数百年仍是不倒,“半危”之名多半由此而来。
三人入得阁来,只见大堂上一个中年壮汉居中端坐,眉长目阔,脸如赤火,生就一副天神之相,不怒自威。这人正是周、景二人之师,横天门掌门郭子环,他身后站着两个壮年汉子,都是劲装结束,乃是门下两个大弟子林松与柏万田。堂上设了左右两排朱漆宽椅,罗列整齐,显是恭迎上宾之意。
景术眼见阁中布置得郑重,实在出乎自己所料,心下懵懵懂懂,暗想师父叫自己下山迎接白、李二人,却摆开这等架势,那是什么意思?要知横天门与白书堂向来交好,自横天门掌门和白书堂堂主而下,两家弟子历来也是有无相通,亲厚非常。景术原想接引二友,顺道备好佳酿,归返之时门中必定已摆下了一席饕餮美味,便要开怀飨宴,哪料师父却是庄严以待,与平素态势大相径庭。
白辰上前见礼道:“晚辈白辰,拜见郭掌门。”
郭子环拊掌微笑道:“贤侄行途劳累,快请入座歇息。尊师的书信我已瞧过了,哈哈,他倒好自在,于堂中事务不管不顾,跑去回疆享清福。咦,令师弟呢,怎么不见他同你一道上山?”
白辰一窘,待要述说个中因由,忽听阁外有人朗声道:“启禀师父,吴门主到了。”
郭子环面不改色,道:“是吗?来得好快。”说着起身离坐,转头问白辰道:“你倒猜猜,是哪一位吴姓宗主到了?”
白辰心想:能令郭掌门如此看重,怕也唯有他了。心中想到的“他”不做二选,但一想到此人,又觉好生尴尬,只得答道:“我猜不出。”
郭子环微微一笑,道:“当真猜不出?”白辰脸上一红,讪讪不答。
只听得阁外脚步声促,不一忽儿,两名横天门弟子引着来客三人走入堂中。当先一人是个四十余岁的削瘦汉子,面色蜡黄,看来倒似久病未愈一般,满脸的病容。这汉子身后随行二人,一个是满脸虬髯的壮年大汉,另一人是个女子,约莫二十五六岁年纪,身披着紫缎暗纹披风,容色清秀,却掩不住勃勃英气。
那瘦汉抱拳为礼,道:“关东吴曼峰不请自来,冒昧拜山,还望郭掌门见宥。”
郭子环近前还礼,道:“吴门主说哪里话,郭某倾慕门主已久,早盼一睹英风。”向他身后二人望了一眼,问道:“这两位是?”
吴曼峰道:“这是舍妹曼萧,这位是封……唔……封仁封兄弟。”郭子环向二人拱了拱手,又将自己的弟子给三人略作引见,各人彼此互致仰慕。
吴曼峰眼光一转,忽然见到白辰,诧异不已,奇道:“咦,白兄弟,怎么你也来啦?”
白辰上前施礼道:“世叔安好。京城暌别经年,不想咱们竟重会于此。”心想:天下也没这般巧法,在此地竟也与你们不期而遇。
那女子曼萧道:“白大哥,你顺道便要进京去瞧令师妹吧?”
白辰道:“吴姑娘取笑了,邱师妹得托良配,此后福泽绵长,何须萦记。”
郭子环旁听几人叙话,心想:邱大哥信中说他于年前嫁女,新姑爷乃是关东吴门掌门的公子,那么他白书堂与吴门确是做了儿女亲家了。听来白贤侄似乎事先也不知这位吴门主要来,然则这一行三人忽然登门造访,却是为何?
各人分宾主落座,郭子环本待寒暄几句,景术却最为性急,当先问道:“吴门主,关东吴门与我横天门一向井水不犯河水,不知你今番所为何来?”原来他见吴曼峰神色之间颇有急切之意,便料吴曼峰此来未怀善心,他为人最是心直口快,一急之下,将辈份规矩尽皆抛诸脑后。郭子环心中不悦,不禁微微皱眉。
吴曼峰本已心急如焚,听他询问,也不客气就答,开腔道:“实不相瞒,我等本是追踪一狂妄小贼而入关来。不想那人狡猾至极,连日追到左近,却忽然不见了他踪迹。吴某虽急躁无状,然路经贵派,想起江湖传言郭掌门盛情好客,自来喜纳朋友,心想如过贵山门而不入,传扬出去,定有人要说我目中无人,不把郭掌门当好朋友。是以今番倒也不敢短了礼数,特来拜山。”
各人听他言辞之中,隐隐竟似有指摘所追那贼人便在横天门中之意,无不变色。白辰更是大为担忧:郭掌门性如烈火,你这几句话只怕已埋下了不小的祸患。
景术如何听不出他话中之意,一跃而起,怒道:“好哇,我也料无缘无故,你们怎会这般好心来瞧我师父,你这分明是疑那贼人在我横天门!”
郭子环心中也自恼怒,但艺成以来涵养素好,一瞪景术,忙向吴曼峰致歉道:“门主别见怪,小徒不懂规矩,实则并无恶意。”
吴曼峰苦笑道:“不妨事。郭掌门,你定在心中骂我姓吴的好不识趣,居然敢来贵派问罪生事,是不是?”郭子环脸上肌肉抽搐,不置可否。
吴曼峰道:“吴某岂不知自己言行狂妄无礼,只因确然无法可想了,这才恣意妄为。此人盗走的乃我吴门的家传之物,当中牵涉实在过于重大,倘若此物现世,必定要酿成一场江湖浩劫。恳请郭掌门念在吴某如此处境,宽容再三。”说着躬身告罪,一揖到地。
郭子环心气稍和,平揖还了一礼,道:“吴门主,你三人由关东追到山西地界,难道沿途竟拦他不住么?这小贼是什么路道,使些什么功夫?”
吴曼峰道:“说来惭愧,这人曾先后四次被我兄妹截住,每次眼见便可将他制住,却都在紧要关头给他逃脱了。他的武功家数是很杂的,只怪我见识浅陋,识辨不出。”
郭子环越听越奇,心想:你这可太谦了,吴门号称“关东第一世家”,你这位吴门之主的见识还会差了?只是这一席话听来倒也不似假造,鸡鸣狗盗之徒不过是江湖上的下三滥,居然有能耐将他家传宝物盗了去,那是什么人物?略思不果,转念一想:且不论这番话是真是假,待我来试他一试。于是离坐走到茶几近前,道:“术儿,拿酒来,为师当先敬各位佳客一杯。”
景术答应一声,捧过酒坛,便欲向几上的杯中斟酒。郭子环摆一摆手,朗声道:“此杯何能尽兴?”
林松不等师弟会意,已取来四只酒碗。郭子环待弟子满满筛了四碗酒,自己先端起一碗,道:“三位拜帖送达未久,人便到了,事在仓促,横天门中愧无佳肴款待,这酒却是远近闻名的‘杏花村’。就请各位满饮了此碗,也好叫我这东道心安。请!”
这声“请”方一脱口,不待吴曼峰等人答应,左手在几上重重一拍,三个酒碗已脱案而起,分别向吴曼峰兄妹和封仁飞射过去,宛如离弦的箭一般笔直送出,势头奇疾,却甚是平稳。
吴曼峰陡然见他露了这手,心中惊骇不已:郭子环年纪不过与我相仿,功力竟如此了得!自忖自己若勉力而为,也可将酒碗以内力隔空送出,但如碗中盛盈酒水,那就难以办到了。至于要令三只酒碗分送三个方位,则总不免要分作三次,使三种不同手法施为。对方不但于一举之间以内力化出三般不同力道,更可借力打力,内劲隔着几案传击酒碗,这手法着实不可思议。
林松等众弟子见师父在桌案上这么轻描淡写地一拍,便将三只沉甸甸的酒碗隔空送了出去,也均艳羡不已,无不暗暗喝彩。
白辰心想:想不到郭掌门内力修为竟如此深厚。我那以指力弹送水珠的雕虫小技,还在郭掌门弟子的跟前现眼,可当真是班门弄斧,叫人笑歪了嘴巴了。他可不知景术等众弟子从师虽久,平素也从未见郭子环显露过这手绝技。
太岳横天门向来以腿法凌厉著称,武林中都知该派长于外门武术,郭子环自己在江湖上更有个响亮的名头,号称“过江猛龙”。他昔年识浅气盛,曾因在城陵矶伸手管了一桩河盗的闲事,无意间得罪了长江沿岸许多绿林人物,引得群雄竞相留难。后来事情闹到不可收拾,对方跟他划下道来,约定于江中行船上比武了结。
当时乘船于长江之中最为险要的荆江一线航行,郭子环因是北人,本就不惯傍舟,再要他于湍流颠簸中以寡敌众,处境之劣实是无以复加。
但他秉性坚毅无畏,竟以看家本领“天门纵横腿”连挫南北两岸一十九路帮派首脑,腿法神乎其技,踢得群雄人仰马翻,纷纷落水。从此一战而名动江湖,黑白两道提起“过江猛龙”来,无不闻风丧胆。他多年内外兼修,此际武学修为正是如日方中,使出这手“传功击物”的掌力来,单以功力精纯而论,实是人所难及。
那三只酒碗眨眼间已飞到吴曼峰等三人近前。吴曼峰探步迎上前去,腕子一抖,三根手指轻轻搭在酒碗边缘,就要接过。哪知手刚触到瓷碗,只觉筋骨一震,来物力道奇大,竟逼得他险些缩手。
吴曼峰心念猛转:姓郭的这是考教我功夫来啦。心中明白,自己如不能将这碗酒安安稳稳接过喝了,便是不给郭子环面子,势必转眼就起纠纷。紧要之际不暇多虑,掌心送出一股绵力直贯五指,捏在碗底,也不敢再等拿稳,凑过嘴去,将碗中酒水喝得精光。
曼萧年纪虽轻,但自幼习练家传功夫,熟络非常,也依着兄长之法,掌中运柔劲消卸来力,朱唇轻启,便把琼浆吞饮。她虽是女流,竟也是一饮而尽,豪气丝毫不逊男儿。
封仁却未料到郭子环隔空送来的一只酒碗中,竟夹带着如此劲疾的力道,本已张手一抄,将酒碗拿在了手上,但来力尚未尽消,碗中酒水倾逛,已然溅起了许多。
郭子环见状微微冷笑。他适才这一送之中,暗潜全身之力,哪是轻易就能喝到嘴里去的敬宾美酒?他送出去的是迅猛内力,瓷碗与酒水浑然如一,因而飞行之际并不倾洒,但抄接之人却须消解来力,要安稳接洽,令碗中盛盈的酒不泼洒出来,可着实不易。
郭子环于发力之际便已在盘算:我请你们喝的是斟满了的好酒,喝不喝得到,喝不喝得满,那便全看各自的本事。此举一来是为抻练各人功夫,更要紧的亦是为试探吴曼峰等人是否诚意吃敬,不敢弄洒了这碗酒,料想若是各人因功力不济,接不稳妥而生惶恐,则神情之中必有流露,自己尽可注视分辨,是敌是友,一望可知。何况倘若三人当真连自己这碗酒也接拿不住,那便也不足为惧了。
吴曼峰眼见封仁要遭,张大了嘴巴,一声“啊呦”险些脱口而出。
封仁却不慌张,胸中猛然提起一口真气,抬手托起酒碗来,好在泼出去的酒水激荡未高,他举碗云转承接,酒水又已落回了碗中。常言道“覆水难收”,他此举却是将“覆水”重行收束了。这手功夫使得高妙非常,一连串的举动都是极快,接碗、酒洒、收复,当真是一气呵成,生变应变皆在指顾之间。
封仁捧回碗来,转头与曼萧相视一笑,已“咕嘟咕嘟”把一碗酒喝到了肚里,咽了口馋涎,赞道:“醇香爽口,果然好酒!”这一碗酒喝下,情势也登时转危为安。
郭子环大笑连声,赞道:“三位果然好俊功夫。”说罢也就口仰尽了碗中佳酿。他知吴曼峰是关外首屈一指的人物,有此造诣并不出乎意料,却不意其妹年纪尚轻,修为也如此深湛。二人接碗时使的都是近于“托塔手”一类的内家功夫,用以卸力,说穿了不过是武学中“四两拨千斤”之法,虽然高明,倒也并不如何奇异。但封仁以硬碰硬,强消力道不成,又能当机立断,即刻以阴柔手法将溅起的酒水兜揽回碗中,却要难能可贵得多,自己虽见多识广,竟也没瞧出其中名堂。
他本来恼怒,这番借敬酒名义试探之下,眼见三人功夫俱佳,心意登平,亦且更生钦佩之情。四人同浮大白,隔阂渐消,相对长笑。
郭子环携着这位吴门之主的手重行归坐,道:“吴门主,你们追赶的那小贼是何模样,直言不妨。”
吴曼峰心想:我要找那人年纪只与你这两个小弟子相仿,他们可都不是。误会既除,我又何必再提此事。当下道:“郭掌门,这是我吴门大惭愧事,再也休提。那是个青年狂徒,他虽盗去了宝物,只怕还没能耐保守得住,吴某定要追回方休。”
郭子环先前听他说家传之物如若现世,便要引动江湖浩劫,此时又听他将此物称为宝物,虽然事不关己,也不免猎奇心起。心想他将这件物事说得如此紧要,我倒从没听说过关东吴门之中尚有这般了不起的宝贝物事。莫非是武学秘笈又或是宝刀宝剑?可是听他语气又不大像。两人各怀心事,往下便不免言谈不畅。
那边厢曼萧与白辰却攀谈起来,她见了白辰手中那卷宣纸,甚感好奇。白辰笑着将纸展开,道:“这是我师弟李元州的手笔,仓促间尚未来得及裱褙,就请姑娘先品鉴一二吧。”
曼萧眼见画中薄施青绿,风物形神肖似,书法更是鸾飘凤泊,忍不住啧啧赞道:“这幅《石膏山中图》钩皴点染,格调清新,想是清晨观山中秋瞑气息有感而作。嗯,字如龙腾蛇舞,李大哥的草书功底当真叫人佩服。”伸出纤手,抚着卷上的墨迹,吟道:“‘石流落玉弹雅瑟,嶙岩枫鸟看不足’,好句,李大哥果然是好意兴。”
白辰见她竟也颇识草书,喜道:“我师弟若在此间,听了姑娘这番话,可不知该有多欢喜。他这幅山水用色,介于大小青绿之间,各物装色妥帖,布局大气洒脱,但即兴而作,少了经营雕琢,也称不得上佳之作。只这两句题款,实属货真价实的‘李痴狂涂’。老实说,我瞧他自己于这画中最得意的,只怕还在这几笔字上,姑娘能观其画知其心,一语道破关要,真可算得是我师弟的知己了。”
曼萧笑道:“啊哈,白大哥可将我想得左了,我小小女子,哪里懂得这些,还不是宗儿这孩子自幼喜好字画,博通此道,我多受耳濡目染,这才略知皮毛。”
白辰听她提到吴宗,心念微动:这吴宗倒是博学多才,师妹可也当真没嫁了个俗吏酸儒。
原来白辰的师父白书堂堂主邱城锁之女邱萍新近完婚,所配夫婿便是吴曼峰之子吴宗。武林中人听闻两大世家结亲,无不交口称颂,一时间传为美谈,殊不知吴宗虽嫡出吴门,却并非武人。
吴门乃关外一大武术宗派,但门中因有特殊缘由,广存儒道典籍,历代子孙除了习武之外,亦皆承庭训而治学。这吴宗自幼熟读书经,痴学成性,十数载寒窗苦读,立心求取功名。他为人克勤奋勉,攻读不怠,宣德二年恩科殿试,一朝跃登龙门,被御笔钦点为二甲传胪。宣宗皇帝喜他为人正直淳朴,又才思敏捷,便将他留任京都,授庶吉士,官拜翰林院编修。
杭州白书堂自南宋年间创立,历来广纳江南才子文士,授受武功。堂中弟子不乏文武双全之辈,却无不清隐于世,于朝堂官场之暗腐深恶痛绝,自来素有堂规约束,列堂子弟自身固然不得求取功名,便是结交官场中人也是不许。邱萍既是堂主之女,本无不守堂规之理,然而这女孩儿自幼未曾远足他乡,终日向往,有一次借父兄离堂之机,竟私自离家,上京游历,及后偶然与吴宗结识,以致倾心相恋。
邱城锁烦恼之余,知此事实属情之法缘,可也当真算得是千里姻缘一线牵,何况女儿平素眼界极高,虽然日夕相处的尽是些名流雅士,可从不曾见她对何人稍假情意,既然甘愿下嫁吴宗,想来这人虽衷名利,亦不失为端方君子。
吴曼峰虽自来不喜儿子重文轻武,更于他考取功名一举大大地不以为然,但想终身之事,究是子孙大计,于是诚赴江南下聘,又凛遵礼法,托了苏杭武林中年高德劭的前辈耆宿 ,亲向邱城锁央媒。
邱城锁为人本甚开明,加之深知吴门世代在关外奉行侠义之举,家风正派,这才许可了这门亲事,使得吴、邱二人鸳盟得谐。只是吴宗既身在官场,二人成婚之日便不免多有朝宦列贺,当时邱城锁以堂规所限,只遣了儿子邱骆与白辰前赴观礼。
白辰本于吴宗这等名缰利锁之士颇存鄙视,总觉你等腐儒不过是擅作几篇八股文章,还能有什么真才实学不成?但在京之日与吴宗交处渐久,慢慢察知此人智巧便给,秉性又是正直不阿,实属俊雅之仕,因而对师妹也便是衷心诚祝了。
曼萧又将画卷拿给兄长品评。吴曼峰眼见卷中墨质尚新,问道:“白兄弟,令师弟何以这般仓促行事,他人在何处?”
白辰适才本要对郭子环说及此事,借他询问之机,当下将山下际遇备述。吴曼峰越听越是神色大异,不待他讲完,便连连追问那骑黑鬃马的青年样貌打扮。
白辰约略将那瘦弱青年的形貌一说,吴曼峰突然拔身而起,一跃到得白辰近前,携着白辰的手便向外奔去,口里道:“我日来追赶的正是此人,贤弟快引我去。”说时已到楼阁门口,忽然想起尚未同主人家道别,回头朗声道:“事在紧急,吴某多有失礼之处,郭掌门莫怪。咱们就此别过,他朝江湖上再见!”
白辰只觉身子轻飘飘如在云端,已然被吴曼峰拉扯着,向山下飞也似地行去。
需客—本书各章回目皆出自《易经》卦辞,首回题目取自需卦,六爻辞:“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咥(dié)—方言,吃。
兀的—这,这个。
卅(sà)—三十。
的是—确实,确是。
万儿—方言,名称、字号、名堂。
廿—二十。
左近—附近。
耆宿—德高望重的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