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固城:基于口述与田野的民俗考察记

乡土固城:基于口述与田野的民俗考察记

这次考察,主要是基于我主持的陇南市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陇南民俗文化生态区田野调查及研究——以礼县固城乡为例”(项目号:17LNSK03)的田野调查活动。项目组成员有刘吉平、张芳、宋涛、李彩芹、罗山峰、张旭辉、豆海红、陈江英等,在这次陇蜀地域传统文化积累厚实的礼县固城乡(2018年4月撤乡改镇, 6月挂牌)考察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在为期两年半(2017年6月—2019年12月)的活动中,得到了县委宣传部王瑞等领导和有关部门、固城乡政府,以及有关人员的大力支持。项目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以系列论文的形式已经公开发表,结项报告也已经顺利通过答辩,完成结项。但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还获得了大量有意义但未发表出来的文字,我进行系统整理后利用这次结集的机会,以调查手记的形式面世。

固城乡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以及浓郁的民风民俗。2017年8月11日,我们采访了固城籍退休教师张应麟。以张应麟对固城乡民俗文化的深刻了解和体会,给我们做了全面介绍,尤其对民风民俗讲解得更为详细。次日,在固城乡中心小学校长张亮的带领下,首先赶赴单坝村,对著名柳编传承人单华业老人进行采访调查。第三天,我们实地考察了固城中心小学后面的镇君寺,据说山上有很多汉代的墓葬。因为我们团队缺乏专业的考古研究人员,考察收获仅局限于一个初步的认识,进一步工作有待后来。第四天,我们实地考察了当地著名的尖山寺。尖山寺,又名通天观,亦称西五台,位于天水市秦州区土盆村之南,礼县固城乡戚家沟村之北,海拔2300余米,是陇南市礼县,天水市秦州区、甘谷县、武山县毗连地区的一座名山,属石鼓山之脉,故有“石鼓震声通天应,土盆灵芝岁岁生”(《天水县志》)古诗,描摹其位形和传说。

固城乡位于甘肃省礼县北部,地处北秦岭余脉的西延部分,北接天水市甘谷县、武山县,东与秦州区毗邻,素有“一山分二水(黄河、长江),一岭连三县”之称,总面积208平方千米。该乡地理条件复杂,全乡天然草原、林地、丘陵等多种复杂地貌并存。平均海拔1840米,年均气温6摄氏度。由于高寒阴湿的苦寒自然条件,固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处于农耕文化的基本状态,保留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浓厚的民俗文化。礼县首位飞行员赵清杰就出生在这里,红军“白马将军”柴宗孔烈士也长眠于此。由于祭祀活动较多,因而境内寺庙不少,著名的有尖山寺、凤龙山、朝阳寺等。乡政府驻地固城乡,距礼县县城40千米,坐落在由西北蜿蜒而来的凤龙山末端堡子梁两侧,四面环山,地域开阔,属于山系褶皱和河谷演变的一个小盆地较为中心的位置。固城乡政府、卫生院等单位和主要的集市街道依次建在山脚的西面,背靠堡子梁,面临西山河。固城中心小学建在山脚东面,背靠堡子梁,面临北河。

固城乡最重要的河流是固城河。该河发源于西秦岭四县区即礼县、甘谷县、武山县、秦州区交界的大分水岭(古籍称“西山”),当地俗称“三县梁”。流入固城乡境内的支流分南北两条,均自岭东随势而下。北支自岭北李家台子村至高家庄,再流经固城行政村之上磨自然村到白杨林村;南支从岭南芦化沟流出至白杨林村,与北支合为一水,形成固城河主流。固城河南流至高家庄村拐弯进入高家峡,再进入永坪峡。固城河流至永坪峡,左突右转竟有七十二拐,民间有“七十二道脚不干”的说法。固城河因下游流经永坪乡,故又有“永坪河”的别称,古籍、现今文献交替使用“固城河”“永坪河”之名,实即指同一条河流。固城河中下游支流主要有北河、孙家沟河、寺涧河、石涧河、周马沟河等,向南注入西汉水。

根据口述文献可知,固城乡民间文艺主要是地方戏曲、社火。秦腔、影子腔主要流传在固城乡万河村一带,另有皮影戏、秧歌、山歌,详细情况待考。在民间宗教与信仰方面,有阴阳、风水,传神,法禁,抽保妆(暂名),丧葬礼、三献礼等。在医疗与教育方面,中医世家传承人(或代表人物):董文学(小麦村,亦称斜土坡);杨正华(张家村,亦称清水河);王耀田(草滩村,亦称王家山);张青彦(尖山村,亦称尖山组)。教育世家传承人(或代表人物):张应麟(吊沟村);陈树理(单坝村);李智明(草滩村);田瑛(朱磨村)。从整体看,中医和传统儒家教育观念留存比较多,对家风、族风、庄风、乡风直接影响大。

在庙宇文化方面:尖山寺,在固城乡尖山寺村,是天水、陇南两地区有悠久历史的寺观,位于尖山之巅,在寺门向东南眺望,可见秦皇湖(原红河水库)水平如镜,周边层峦叠嶂,西南可俯瞰固城乡所在川坝。寺院位于尖山最高顶,始建于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年),距今(2022年)已有550年历史。清穆宗同治三年(1864年)曾修缮一次,1936年又修缮一次,解放后省政府立碑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寺庙僧侣、技工巧匠和当地群众意图修葺庙宇,以应美景,由于山区经济欠发达,捐资有限,所筹资金远非建筑所需,整体修缮尚在方案阶段。现存庙宇建筑群分前后三殿,后殿玉皇,前殿两面侧和下殿有三霄、药王、娘娘、地司、三官、灵官、八海神等庙堂及钟鼓楼和山门。其布局前低后高,错落有序,庙宇宏伟、脊兽壮观,梁柱拱斗雕刻绘画精湛别致,壁画神像细腻逼真、栩栩如生。

尖山用手机定位实测最高处海拔2364米,是四县区接壤处最高的山脉,朝向固城的一个支脉走向东南,向东发展到红河镇小秦岭山,约距20千米,向南伸展到永坪乡毗连永兴镇的北山,约距40千米。另一支向西南,发展到固城乡朱家磨村猪腰崖,前沿伸展县城东北的四各山梁,约距40千米,向北发展到武山县四门镇。尖山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山南侧悬崖险峻、奇石竞秀,东西两方向数十里是青草茵茵的天然牧场,春夏秋之季的晨曦,半山腰常有云雾缭绕的景象,山顶极目四望,百里山川尽收眼底,俯瞰众山,似有唯我独尊之感。据村民介绍,这里盛夏气候清爽,山岩奇秀,草场宽阔,森林茂盛,药材品种繁多,山泉溪水清澈,是极为理想的避暑旅游胜地。

凤龙山寺庙,位于单坝村对面的凤龙山巅,是固城乡有名的寺庙,周边风景优美,还有流传的民间传说。寺庙稍低处,有戏台场院。戏台背东面西,戏场空旷平坦,可容纳七八百观众。通往寺庙的路两边,有形似乌龟和老虎的巨石。庙门迎面一处建筑是斗母宫,越过小径往上就是凤龙山主体建筑,高高的平台上寺庙山门高大庄严,进门两侧是道长和香客的住房,正面是泰山神大殿,两侧是十殿阎君、药王和土地。沿侧面而入背对泰山大殿的是观音菩萨,两侧是文昌、娘娘殿,最后是三清大殿。大殿的院子尚存有流行于民国时期的砖雕“狮子滚绣球”“石人灯盏”等。站在山顶远眺,整个固城河川尽收眼底,确系胜景。

朝阳寺与其他10处寺庙文化遗存仅作简单考察,具体情况留待后续。

基于农耕文化的传统手艺方面:柳编、酿醋、榨油、打铁、木工都很有特点。单坝村的柳编具有代表性,老传人有单华业为代表,年轻一代主要传承人有周黑娃、屈顺成等。单坝村坐落在固城乡西边,是该乡柳编最为盛行的地方之一,也是柳编工艺品和生活器具的主要集散地。从项目组的调查看,家家都有各式各样的柳编工艺品,有为数不少技艺特别出名的柳编艺人。在20世纪,其中就有工匠靠柳编技艺养活着一家大小,获取基本的经济费用。随着进入21世纪“城乡二元化”社会结构和“打工潮”的出现,以传统农业维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变革,柳编民间手工艺遭遇巨大挑战,濒临失传。从采访可知,年轻人宁愿出门打工,都不愿学习这种古老、费事、收入又不高的民间技艺。单华业老人是村子里最有名的柳编艺人,住在村中一个简单而干净的四合小院里。采访时还在下地劳动(时年85岁),儿子召唤他才从田地里匆忙赶回家。老艺人身着简朴的中山装,脚踩手工黑条绒毛底鞋,岁月沧桑的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容。根据他的讲述可知:

柳编需要很长时间的准备工作。一般立夏时节采折柳条,这时的柳条柔韧性和耐水性最强。采回来后先要经过仔细挑选,选择的标准是柳条粗细大小基本一致,剔除过粗过细的柳条。再把形状大小粗细相近的柳条高温蒸煮,然后再漂白、晒干,压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一有时间就可以编织。

单华业老人编织技艺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细细白白的柳条在他布满茧子的大手上飞动翻转,变成各种不同样式的生活实用器,主要有“簸箕”“筛子”“花阔楼”“水果盘”“提篮”等,玲珑秀巧,堪称工艺品。这些柳编器具,既实用又美观,在几十年前固城出门待嫁的闺女,以拥有一只老人编制的小嫁妆簸箩为荣,当地人称作“花阔楼”。工艺、质量上乘的“花阔楼”,由于柳条大小粗细相近,因而编出的“花阔楼”线条均匀,缜密厚实,即使是盛水也不会渗漏,令人感叹。单华业老人展示的一对刚刚完工的“花栲 ” (柳条编成,形状像斗的容器,类似簸箩,也作“栲栳”),直径约33厘米,小巧玲珑,通身洁白,均匀细致,双层的沿口,装饰有鲜艳的大红大绿的柳条,古典而优雅,属于老客户定做的工艺品,一般不做售品。

固城乡赵家老醋坊,酿造陈醋远近闻名。传承人赵翔提取少量纯粮酿造的陈醋,供项目组研究人员品尝,确实有独特风味。然后他介绍了赵家陈醋的酿造过程。一般在冬天实施酿制,先准备上好的高粱、小麦、玉米、大豆、谷子等粮食,煮熟之后搅拌在一起,高温发酵,俗话叫“插醋头”。等发酵好之后,再把提前准备好的麦麸加适量的水搅拌进去,再一次高温发酵。隔天进行均匀的搅拌,再发酵。一个月左右完全发酵成功,把发酵好的这些醋醅压在大缸之中,封缸七天,再翻缸一次,即完成陈酿。一个陈酿期需要20天至30天,陈酿时间越长,风味越好。最后将陈酿后的醋醅加水、加色浸泡,进行淋醋,循环泡淋,每缸淋醋三次。一般是把头遍的醋和以后的淋醋混匀后,成为最后的产品,就可以售卖了。当然,一般的发酵、酿造流程是这样的,但肯定还有家传的独门秘技,以为传授之本。赵翔祖父赵全禄、父亲赵宝仁均属酿醋高手,师承祖传(具体师承关系不详),在礼县城影响很大,至今有120多年传承史,解放后一直在礼县城和固城两处销售。改革开放后因原生态传统土法酿造,所酿醋香而不涩,药食两用,畅销四邻八乡,周边秦州区、甘谷、武山、西和县均有食客慕名前来购买。目前因绿色、原生态特色兼有养生之效,每月平均销售2500千克左右。醋坊保持传统经营一直未有扩建,因而产量基本保持在这一基点。

赵家醋坊的后院,有一棵大柳树,目测有十几围粗,半边枯枝直指苍穹,半边却生机勃勃、柳色青青,树身沧桑斑驳。据介绍,树龄不止百年,礼县有关部门已确定为文物古树。陇南著名作家赵殷(女)在散文集《回到固城》用文学笔法,生动地描写了这棵她家后院的大柳树。

另有固城乡老油坊,传承人张彦彦、陈怀子;北河村铁匠技艺,传承人孙二虎父亲;苟河村铁匠技艺,传承人刘树雄;林山村木匠技艺,传承人林彦明、李随心;北河村木匠技艺,传承人蒲东仓。限于篇幅,暂略。

红色文化遗存:1936年红军“白马将军”柴宗孔烈士在固城牺牲,并长眠于此,有烈士陵墓。新中国礼县首位飞行员赵清杰也出生于固城。

养殖种植产业开发和劳务输出:本次考察因外出务工人员太多,未作为重点考察。几乎各行政村都有类别不同的养殖专业户,绿化村有礼县福民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草滩村有礼县喜旺源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恒康养殖场。固城乡政府安排专人负责全乡劳务输出的组织和联系。

固城乡的历史遗迹除前述提及的以外,本次主要考察了固城乡东城遗址。一座饱经沧桑的土筑四方古城,面积约900平方米,城墙部分已经毁坏。据项目组成员访谈当地村民,这座古城属于陈姓大家族,在礼县境内很有些名气。城内主体建筑已被拆毁,现存有未拆除的老屋古房,属于偏房和一般建筑,屋顶起脊瓦兽,琉璃镶嵌,还可以看出盛况时的风采。门窗木质,材料已经不好辨认,但显然是精挑细选的上好木料,门窗华格,有木雕“凤和牡丹”“莺歌燕舞”“龙凤呈祥”“五福齐寿”等寓意,在斑驳沧桑中无言诉说着家族的历史与兴衰成败,由此也可以推知当年主体建筑的壮观和辉煌。另有东城古槐树,在土筑古城东门入口处,粗可七八人合围,属于中国槐高大乔木,目测高度约20米,树身褐色具纵裂纹,枝生绿叶。据村民介绍,树龄800多年,仅系传说。

小结:本次固城乡考察,取得了一定的第一手资料,但由于对田野调查的经验欠缺,资料的专业性存在一定的不足;考察分成两组以后,考察的范围收窄,只是局部了解到以固城乡为代表的陇南北部地区民俗文化生态情况;一些成员没有分清采风和田野调查的细致性的区别,出现了用文学语言描述文化人类学的一些问题,科学性严谨性不够,客观效果相对弱化。

在初期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后续深入对固城乡文化溯源、文化关联的考察研究。范围由固城河—永坪河流域扩展到了西汉水上游地区,具体在崖城、固城、长道、祁山、盐官、红河一线。经过对西汉水上游进行较大规模的田野调查,在礼县盐官镇、红河镇、固城乡、永平镇和西和县长道镇、石堡镇,我们获得了以固城乡为重点地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生态现状的大量第一手视频、音频、图像、文字资料,为后续开展调查研究、保证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该田野调查前,我们对有关计划和工作步骤进行了周密讨论并适当调整。确定《礼县、西和县西汉水上游非遗项目调查目录》《礼县、西和县西汉水上游民俗文化调查目录》,研制《礼县、西和县西汉水上游非遗项目(含民俗文化)调查表》。随后联系地方非遗办、教育局、文体局和有关乡镇文化站,落实调研路线和当地非遗保护和文化站人员的指导,确定访谈传承人。从成县出发途经西和县偶遇暴雨,晚八点才到达预定位置。随后的调查重视以下三个重点:(1)盐官镇井盐传统技艺、访谈非遗传人、考察盐井、作坊遗址、搜集故事传说,红河镇长鼓、黑社火、马社火、木偶戏(曲)、影子戏(腔)、高台社火、西犬丘坛祭词曲、跑花杆。(2)固城乡寺庙文化、黑社火、红色文化、柳编技艺、阴阳占卜、木雕技艺,永坪镇武探花文物遗存、墓志碑刻、故居宗祠、传说故事等。(3)赴西和县长道镇大柳民俗文化大院,考察、访谈乞巧文化传人,观察实物展览;赴石堡镇搜集民俗文化村调查西秦腔、影子腔、木偶戏(木脑壳)、乞巧传唱等。每天完成调研,团队负责人按时组织召开调查工作总结会,就取得的成绩和需要提高、改进的方面进行汇总和讨论,分享团队成员积累的经验和收获,为后续工作提供助力和针对新情况及时调整调查方案。

在祁山镇,现场观摩该镇乞巧汇演和乡村文化建设。在固城乡三县梁(武山、甘谷、礼县交界山岭),考察高山草甸(甘谷古坡草原)、文化旅游资源状况。固城乡芦花村在此地建有蒙古包,开展旅游、牧业、养殖联村发展模式,效益良好,扶贫脱贫成绩显著,团队采访了该村支书及致富能手,获得了扎实的第一手资料。调查固城乡皮影戏和影子腔、祭祀文化和武术文化,并邀请一些传承人进行现场示范表演、演示、讲解。集中力量走访、访谈居住在县城的固城俊彦和当地专家,了解固城历史沿革和民间文艺传承,做了大量笔录和搜集到众多音频资料。重点访谈调查寺庙文化和村落文化传承习俗,对当地著名的尖山寺、豆龙山进行细致考察,其中对“方神崇拜”与早期秦文化关系,以及源自天水三阳川卦台山而来的流传途径,对现存清中期神案画像和民国六年(1917年)铁磬,拍照、录像,获取重要研究信息。访问固城乡著名木匠、样板戏成套皮影、著名画匠和著名武师,搜集重要的实物研究资料,补充调查汉墓群、宋墓群和古代交通情况。召开本次田野调查总结会议。本次调查,分五个学科进行民俗现状考察,也包括交叉内容的合作调查,发放问卷500余份,各类笔记近30万字,获得近11G的视频、音频资料,整个调研紧张有序,艰苦而又敬业,得到各级领导大力支持和村社群众、讲述人等的积极合作,圆满完成预设任务,达到了预期效果。

在固城、红河、崖城、马河、城关贾胡窑一带的考察,重点是对民间宗教文化、民间歌舞、民间文学、民间工艺有选择性地调查。调查涉及的主要细节有黑社火、马社火、秦腔大戏、皮影戏、迎喜神、圆庄等以前未曾注意到的部分。访谈主要包括每年春节都开展的活动,同时每逢农时节令都有的一定的过节习俗。比如二月二炒豌豆、五月五吃麦蝉、六月六吃麦索、八月十五吃水果、腊八节吃米饭等。另外还有传神、念经、阴阳风水、抽宝妆、差晦(冲)气、问神算卦等,扩展到各类民间小娱乐文化,如玩弹弓、跳绳,主要是强身健体和益智等方面的民俗文化。

调查皮影戏只在曾演过皮影戏和做过皮影人物道具的人员中进行。固城乡清水河村的杨树森,就是村里有名的皮影戏制作大师,已年近80岁。据他介绍,皮影戏是固城民间曾经流行的演出形式,现在已经很少演出了,但当年皮影戏把式家的戏箱里,至今还存有一些戏剧人物的皮影造型。做一套皮影戏的人物造型实属不易:第一,要有几张上好的牛皮;第二,要有手艺高超的大师;第三,还要懂戏剧、会描画。皮影戏人物造型的做法是,先将戏剧里的人物造型画在准备好的牛皮上,再一刀一刀精雕细刻,然后将人物的关节部位连结起来。做一部完整的剧本人物,大约要花掉一年的时间。杨树森年轻时做过多部秦腔剧的皮影人物,如《铡美案》《回荆州》《窦娥冤》《下河东》等。固城皮影戏的演出也与惯常的演出不同,常见的大戏演出是村里爱唱戏的男女化装成戏里的人物登台演出,加上敲锣打鼓的器乐班,需很多人才能完成。而皮影戏多则三五个,少则两三人就能完成一部戏的整个演出。这两三人必须会唱、能舞,还得会敲锣打鼓。演出时,三人要配合默契,边舞、边唱、边敲锣打鼓,一人完成多个角色的表演任务。

固城皮影戏的表演,整部戏的道白、唱段都须熟记在演者心里。演者双手挑着两根细竹子上的牛皮人物,通过自己手的上下左右不同幅度的摆动让牛皮人物举手抬足。观众面前挂一道白色纱幕,灯光从后面打在幕布上,人在布后挑着牛皮戏人晃动,影像就通过灯光投在幕布上。观众就看到戏中人物在唱念做打。牛皮人物仅是一张透雕的平面人像,“提线子”的人(戏把式)通过一系列的指挥,让灯光一照,他们就成了活活的角色,生、净、旦、末、丑,上下千年事,都能表现出来。据资料记载,皮影戏源于秦汉,二三十年的考古发现表明,西汉水上游流域是秦人的发祥地,受历史演进的影响,这片地域文化积淀深厚,传统文化风尚浓郁。入冬以后,皮影戏在固城逐渐活跃起来,到正月里演出还格外吸引观众。甚至两三个人合伙背上皮影戏箱,走村串户,到邻县、邻乡村社去演出,一场演出下来,能挣二三百元,也算是一项可观的收入。

固城位于礼县西北地带,是陇南地区最北的一个乡镇,东与礼县红河、天水秦州区杨家寺镇毗邻,民风淳朴。多年沉积下来的农耕文明发达,文化底蕴丰富。方言口语接近天水话,文化的相似性明显。天水杨家寺,礼县红河、固城毗连的地域文化氛围、文化渊源、民间习俗大体相同,但个别民间艺术、风俗存在细节差异。对固城乡传统音乐文化的调研,在调查前的准备是充分的,调研对象主要是民歌手、社火类曲子演唱者、组织者、知情者、亲临者,还有以村为单位的戏曲组织者、演职人员、爱好者,也有影子腔戏班及曾经组织过的人、演员。我们在春节时深入现场,共采访96人(其中民歌类80余人),戏曲专访3次,共记口述人员80余次。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对陇蜀地域传统文艺的独特性、本初性极具研究价值。

礼县大堡子山系列早期秦墓葬群的发掘,出土了大量以青铜器为代表的先秦或梁初物品,佐证了当地文化与历史的悠久渊源。就传统音乐文化而言,这里有民间歌曲、说唱音乐、戏曲音乐、独特的器乐曲、宗教音乐、祭祀音乐、舞蹈音乐等类型。其中流传最广的、至今仍然保存的是民间音乐和戏曲音乐,特别是山歌、小调、秦腔、影子腔,以及说唱音乐中的“说春”。在部分寺院和民间社火曲子里面,还能看到“变文”与宝卷的存在或印记。音乐的存在方式除了山歌和部分小调以外,大多数与敬神、祭祀有关。从音乐存在方式与歌词内容上体现出宋元时期的音乐对其影响较大。

固城自古以来是陇蜀交通要道,所以文化的蕴藏和变迁深受周秦文化、巴蜀文化的浸润与影响。礼县固城乡地势呈狭长地带,上片与甘谷、武山、秦州区毗邻,与下片的文化略有所别,敬神、唱戏规则也有细微区别。据天水地方志记载,魏晋时期曾设阳廉县,治所故址在今礼县红河,辖境包括今固城、红河镇及杨家寺镇等地,曾经同属一个文化带。这里的家族关系和邻里关系,构成人们生活的基本群体单位。族里的约束力量以家训、家风为主,村的控制力量以对神的敬畏、文化的约束为主。节俭首先被赞誉为好品德,当地方言叫“细祥”,与这里生产不发达、粮食产量不高,以及气候阴湿、物流不便等综合条件有关。浪费行为会受到谴责乃至惩罚。但在父母去世、儿女婚嫁等红白喜事及招待客人上是不节俭的,认为这是尽孝、喜庆、待客之道。有方言称:“过家要细哩,待客要盛哩。”娱乐时间主要是农历六月收割麦子结束之后的“忙后”和“过年”(春节期间)。“忙后”的主要情形是:自家产出来的新麦子,磨成面粉,选最好最白的发面蒸成馍馍或花卷,装在竹编“盖笼”里,走亲戚送去“尝熟”,让亲戚检验自家麦子的好坏,拉近与稳定亲戚关系。亲戚以姑舅、姊妹等近亲血缘关系和姻亲为主。“过年”的主要情形是:娱神也娱人,就是祭祀神灵、祖先,以社火、戏曲敬献。亲族关系还保存传统礼仪的拜年活动。过年期间还保存“会长”制度,负责耍社火、唱戏等活动,祈福平安。

民歌活动普遍,按照内容可分为劳动歌、情歌、诉苦歌、诙谐讽刺歌等,其中“情歌”和“诉苦歌”所占比重较大。民歌与人们的生活有最直接、最紧密的联系,更是当地人集体智慧的一种凝结,因而是当地文化、人文、生活历程等的综合体现。民歌大致由山歌、小曲、春官曲、敬神曲、劳动号子等组成,其中最具有魅力、生命力的是山歌和小曲里面的社火曲与乞巧歌,也有少数春官曲传唱至今。这里的民歌是小农经济自然文化本能的冲动下产生的音乐形式,基本属于一种自发的人文现象。山歌在当地是“山野之曲”,只能在野外演唱,不能在家里或者长辈面前演唱。它主要的用途是在野外劳作、放牧时调节枯燥、辛苦的劳动,同时也是人们倾诉心声、自我宣泄的方式之一。“哪里有种地的人、放牛娃,哪里就有山歌。”当地人用生命与歌声演绎着自己的喜怒哀乐,因而表达方式很具有当地特色。方言的应用,有利于抒发淳朴的情感。不少民歌歌手,刚开始唱一些比较常见的“文雅”曲子,但随着情感的投入就会来几首大胆的情歌(俗称“酸歌”),一般不轻易在生人面前演唱。

调查采访民歌歌手20余人,年龄在38—52岁之间,最高文化程度是小学,文盲占90%以上。在空旷的野外,山歌悠扬动听,声传遥远。低于35岁的人很少有人会唱山歌,也就是说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入学率的上升,很少有人去唱山歌。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信息方式的多样化,山歌的场域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平时实地唱山歌的,已较为少见。手机上建有“山歌”微信群,群里对歌、表演,或使用K歌软件演唱,便于传播和学习。村落的传承方式以听记、口头传唱为主,耳濡目染学唱山歌,在户外做农活或者放牧,“听”是唯一的学习途径,听得多了储备多了,就会了。民歌结构与音乐特色方面,曲式结构以上下句式为主,两句一个段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而音乐也是上句结束在属性质音阶上,下句结束在主性质音阶上。按照其表现形式和内部结构特色,属秦—晋支脉汉族民间音乐,音乐的构成以主音为中心,其上方四度音和下方四度音为骨干音,“双四度框架”调式框架结构。具有徵类色彩调式特点,以五声音阶为主,六声、七声音阶常见。

固城社火曲的起源在敬神祈祷活动——源于原生性民间信仰及其仪式。黑社火等祭祀娱神的活动,是民间音乐赖以生存的母体,其中尊崇祖上传统,反映着村落每个人的乡愿,因为祈祷“风调雨顺、平安顺头”的劳动、生活,是世代精神向往并且都在做的一件事。固城社火以村为单位举行,时间都在正月期间,事先请阴阳先生看日子决定开始与结束的日子,一般开始在正月初六、初八或者十二左右。固城上片区和下片区略有不同。村民认为每年都要耍社火,不然神灵不答应。比如林山村,李望来(1969—)、李进福(1963—)等讲述,在1981年正月间由于包产到户忙而没有耍社火,六月割麦子的时候猪瘟来袭,全村认为是因为没有给神灵耍社火而受到的惩罚。于是割完麦子,停下打碾,耍社火祭祀神灵。尽管之后还有猪死去,但是人们心里却踏实了。

只要在正月期间,无论固城哪个村庄,都依然要耍社火。一般是社火兼唱戏,组织形式以村、自然村为单位;费用由(在戏曲一节里有详细介绍)全村人攒钱或凑份子钱,以及外出务工的人群中挣钱多的自愿多捐一点。社火演员来自本村自乐班,会头(会长)组织,会头每家轮流担任,祈祷家人平安和外出务工顺遂。

固城的社火主要分为黑社火和马社火两类。黑社火兼唱戏是常见的形式,每个村子都有。固城各村以农业生产为主,在2008年以前,每家都有喂养骡马、牛牲畜的习俗,每年会有马社火。演员装扮成规定的剧目角色,骑在马身上在本村或者别的村庄进行巡演,只扮角色,不唱不舞,每一个角色都有一个牵马人。马社火上演的剧目,以一部戏的角色扮演为标准。剧目根据参与的人和马决定。剧目基本固定,人马多就装扮《五福堂》加《黄河镇》的角色,这是最大的规模;人马少就装扮《五福堂》外加小规模的本戏角色,最后面也一定要有《子牙封神》。如果不唱大戏,马社火结束时谢绛并封神,结束该次活动。马社火一般是正月十五到十六的两天时间举行。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喂养家畜的减少,马社火已经很少见到,但在固城乡林山村还有完整的马社火扮相。

会头是社火和戏曲的组织者,在本村依住址顺序产生,按年轮流执行。黑社火由村里的姑娘家和小伙子各组一个社火队,有的地方不要女性,如芦山。会头负责规定人数、排练社火、队列步调等事前准备工作。整个村子每家要有参与者,主要由狮子、掌灯队、乐队(打击乐)、花杆队等组成。固城黑社火一般在正月初四开始,独特之处在于经常和唱戏连在一起。先是择日社火组织起来“圆庄”,即落实“划地为圈,圈保平安”之说。“圆庄”、敬神、请神回来,就必须在戏台或者会头家放置狮子,一般人家禁忌放置,认为会带来不祥。社火队与民间舞蹈相伴随,主要以“扭”为主的十字步为基本舞蹈动作,运动方向一般是以走圆圈或者“8”字形、“Z”字形为主。无论有没有“明台”, “圆庄”回来必须唱敬神戏《五福堂》。敬神结束后就是娱乐性的社火,或者唱大戏。在固城下片区,一般只有黑社火或者兼唱影子戏。社火由灯队、狮子、打击乐、丑角、跑旱船等组成,唱曲分为社火曲、小唱、曲儿、船曲儿、转灯杆等类型。只有固城乡附近的黑社火结束时唱《子牙封神》,但在林山、李家山一带结束时是先降妖、清宅或扫门。由狮子带队,有一个装法师“身子”的人,到每一家去清宅,扫妖出门。然后到庙里去唱曲,扮演角色唱《子牙封神》一出戏,活动才算结束。其中“转灯杆”只在红河镇和相邻的固城乡林山村(组)一带沿袭,源自对祖先的祭祀和降妖、除魔等民间神祇活动。

社火曲专门用在社火表演里边。社火曲在西汉水流域的西和、礼县一带大量存在。固城的社火曲和红河、杨家寺、西和等地的曲名相同,但唱法略有不同。从内容上可以分为:祈福类,如《进状元》《十盏灯》等;历史故事类,如《十二大将》《风调雨顺太平年》等;教化人向善向孝类,如《王祥卧冰》《香袋儿》等;讲述日常故事类,如《十二梅花》《怀胎曲》《绣荷包》等;益智类,如《九九算》《十个字》等。

小曲与社火曲曲式结构类似,应用场合不同。固城小曲就是在民间巷里传唱的一种音乐形式,常常表达一定的故事情节,讲述一定的道理。结构以四句式为主,也有主副歌结构的两段体形式,更有“套曲”形式,呈现一段音乐多段歌词形式。固城小曲分为单唱小曲和有角色的小曲两类,有角色的小曲当地人叫作“小社火”,为了打趣逗唱,是大家很喜欢看的小场景。小曲可以平时唱,但是最多的是被应用在社火的某个环节里,做角色扮演,起到逗笑、娱乐的作用。此外小曲的唱法很有特点,和其他社火曲同出一辙但又不同,有唱有白有动作,如《割韭菜》《怕老婆顶灯》《打樱桃》《牧牛》《蓝桥担水》等。因为故事情节完整,有角色的小曲一般2—3人分配,包括对白部分。演唱时村民甚至利用自己的理解,为这些有故事情节的小曲加上道具和个人表演,使它真正具备戏曲雏形。如《尼姑下凡》《梅花调》就是固城地方剧“影子腔”的基本音乐素材。

固城社火曲的结构,较山歌来说规整、有规律得多。音乐基本呈四句式,结构方式以起承转合居多。以衬词加上重复最后一句,表示上一节乐曲的基本完成。同时中间必须加进打击乐器鼓和镲(别称钹、钹子、铰子)伴奏,标志这一乐曲的完成和下一节陈述的开始,符合中国传统音乐“无乐不成俗,无鼓不成乐”的特征,在社火曲的演唱中也有击鼓击节为其伴奏的。比如:

一绣荷包双祋飘,二绣杨柳摆树梢,三绣探花来引桃,四绣月儿照九州,哎呀哎子吆,四绣月儿照九州。

也有上下句一组的,称问答形式、对歌形式,一般表达风趣的内容。和其他民歌一样,也是同样的音乐,以自己内部的规律为准,用不同的歌词表达同一主题下不同的内容。这种结构为歌词内容的丰富性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表达平台。演唱方式男声粗犷、酣畅,女声较为细腻柔和。

固城社火曲的歌词内容最为丰富,可以是天文地理,也可以是生活描述;可以是祈福祝福,也可以是个人心情描述;可以是讲故事,也可以是教化人;等等,但是必须最后一个字押韵,形成朗朗上口之势,其中肯定离不开读书人对故事的讲述和创作,有一定的文学价值。这也是当地人在没有条件外出、读书的情况下认识世界的最基本途径。

无论唱戏还是社火,都是在腊月中旬开始排练的,这是一次集体学习与传承的最佳时期。村委会或者会头家生火取暖,大家在一起排练戏剧或者社火,有老人教唱,或者学习队形、动作等,典型的心传口授、口口相传。因为属于同一类、同一域文化,因而神灵的无形作用、人们的爱好、组织者的行动作用等都构成了传承的很大动力。

固城的戏曲以秦腔为主,分为以下三个类别:一是民间秦腔剧团叫“大戏”,当地方言叫“明台”,意思是相对于影子戏而言的(因此影子戏也称“暗台”),有自己的戏箱和一班人马;二是傀儡戏,这里叫“木脑壳”“小戏”;三是影子戏,也叫皮影、“灯影子”“暗台”等。影子戏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影子为角色的表演,唱秦腔;另一类是以当地民歌为基础的,具有地方剧种特色的“影子腔”。各村唱戏的时间是在春节期间。除此之外,就是不同的庙会期间,比如农历三月二十、四月初八、端午节、八月十五、九月二十四等各地庙会。春节期间唱戏的基本是自己的戏班,庙会期间会请陕西、天水等地的戏班来唱戏。唱大戏组织实行会头制。会头就是每个村子里春节期间社火、唱戏等事务的负责人、组织者。每年由轮流的方式产生,基本由4—6家人组成,男子主事,其中有一个叫大会头,负责会头的联结、议事等。专访可知,会头的主要职责与工作是:组织村子里的社火、唱戏等全盘事务,接管上年结束后交接的一些东西,进入冬月开始排练,特别是戏曲的排练,当地人叫“踏戏”,规定演员,除了爱好的一些自愿参加的人员外,动员其他人参加如跑龙套的、所缺的角色,以及动员青少年参与学习戏曲,进入腊月开始请阴阳先生,开始收集唱戏所用的款项,当地叫“攒钱”,购置唱戏时所需的必需品,包括取暖用的煤、化妆用的戏剧油彩、添加戏服、乐器维修及重新购置等。

固城唱大戏、演秦腔有会规,即行香走会的规则与禁忌,用于维持仪式庙会的秩序与关系。基本遵循的原则是祖先们遗留的原则,实际上也有变通的地方,会规一直是大家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有的以“写约”的形式存在,大多数因为约定俗成而被大家默守。基本包括敬神、请神程序,神排位坐序、供品、是否杀生,谁看日子、谁送神、谁封神等,会头分工以及应急事件处理等。戏台的设置要么与庙门相对,要么戏台对面就是神灵排位坐落的地方。社火回来,晚上开戏,开场戏基本是固定模式:唱《五福堂》《吉庆堂》《天官赐福》等之后是俗戏,但要求第一个晚上的戏和结束的晚上戏“浑似”一点。例如固城街上,历年来结束的戏是《大登殿》。“谢绛”之前一定得唱《子牙封神》这出戏,只有对“白口”,没有唱腔,属于带韵带白的仪式戏。唱完后文武场面再不响动,结束该年的活动。唱戏通常与社火同时开始,社火“圆庄”之后,扮演各位神的“身子”直接进戏台,卸完妆洗手后才能回家。当地几乎每个村子都有戏班,分为固定的“明台”大戏班、“木脑壳”小戏班和“暗台”小戏班。大戏班只为自己村子的唱戏负责,小戏班除了为自己村子唱戏外还作为一种营生手段外出唱戏,所服务的对象是没有戏班但需要唱戏的邻近村落。春节期间,固城几乎每个村子都要唱戏,除了影子腔,每个地方都没有演出剧本,他们自己说“戏在肚子里”,年老人给年轻人手把手教会,包括台词。排练戏的时候,会唱戏的和爱唱戏的人都必须到场,不然会受到神灵惩罚。

影子腔当地叫“灯影子”“灯调”“梅花调”等,是西汉水流域以西和、礼县民歌为基础,以当地民歌“梅花调”等为基本腔调的梆子腔剧种,也是该地独有的地方剧种。源于当地皮影戏,属于皮影戏范畴,梆子腔种类,有“冒腔”(也叫帮腔),在花灯戏、川剧里也较为普遍,属于陇蜀文化独特的一种表达方式。影子腔主要流传在西和县洛峪、稍峪;礼县县城、崖城、白河、红河、固城等一带。但因为现代生活方式、信仰程度、人群外出打工、各类生活本质的变迁,已经式微。固城影子腔戏班一般由5—6人组成,操影子一人,文场面由三弦、板胡、二弦子组成,现在也有二胡加入,武场面由鼓、平鼓细锣、梆子、丫子等组成。

在现存影子腔的范畴内,我们对礼县城关镇贾胡窑村、西和县稍峪镇白马村两个传承点进行多次调研。2018年10月参观了礼县影子腔韩家班,次年正月专门对“梅花调”跟踪调研。在贾胡窑村调研时,陈时用老人转述(2019年2月)其师傅所讲,影子腔叫梅花调影子腔。在西和采访马富魁时也说(2009年2月)其师傅称影子腔叫梅花调。影子腔以当地民间音乐《梅花调》《尼姑下山》等腔调为基础,音乐主要来自当地的民歌和小调,以及道教、敬神曲。影子腔旋律流畅简单,曲调逶迤婉转,腔体结构由“上音”“下音”“道情”三部分组成,剧目短小、精悍、动听。唱腔由台上演员与台下观众共同完成,因而在历史上深受人们的喜爱,所以广为流传。影子腔演出时专门搭有自己的“戏台”, “亮子”是操作影子(俗称“捉灯影子”)的场所,大多由一人来完成。演出前“布影子”也是由“捉影子”的人来完成,按照顺序将人物头部和身体连接,然后挂在头上伸手可及之处,方便换人物与道具。影子腔中“捉影子”的动作叫“谱儿”,每个操影子的人对人物及道具要求烂熟于心,才不至于“冷场”。操影子的人往往是主唱。其他文武场面的人既是乐器演奏者,也是唱腔演员。当地艺人俗话说“四人慌乱忙,五人叮当当,六人满出场”,意即最少四个人可以演出,六个人就得心应手。演出地点可在打麦场,或在稍微宽敞的院子里,白天晚上都可以演出。皮影和其他秦腔皮影大致相同,一般由艺人自己制造,制造工艺可分为熟化生牛皮、泡、刻画、染色、成型、烫熨等步骤。

影子腔的剧本,考察所见为演出手抄本和脚本,多属于明清时期,最早的手抄本《玉麟图》抄于明万历年间,可见它的形成时间不晚于明中叶。在现有的戏本中,清乾隆、道光年间手抄剧本占多数,也有同治年间的剧本。传统演出剧目有《沙国堂搬兵》《碧波潭》《太子游四门》《五雷阵》《三山关》《箭牌关》《马王卷》《二度梅》《征金川》《双合珠》《万宝阵》,系清代传世手抄本戏本所载,大都是从秦腔引用过来的,再用影子腔改编而成“本子”。

唱戏、黑社火在固城的春节、庙会等文化活动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固城上片唱戏兼耍黑社火是其基本的活动方式,下片黑社火、马社火(近年来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喂养牲畜减少,故而传统马社火严重弱化)与影子戏是其基本的活动方式。他们认为不唱戏村子里不安稳,就会出事情,特别是出了事情一定会归因到唱戏的环节不合“神灵”的心意。特别是演员,一旦参与,除非身体有问题,就必须每次参与,不参与的话会出现一些“怪”,即行为举止怪异或者生活不顺当,不唱戏给“爷”(神灵)的乡俗揭(掀)不倒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对神灵畏惧心理的减弱,祭祀仪式的简化已经成为必然,作为祭祀文化的产物——戏剧也就在固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部分民间剧团组织不起来。一是人员外出务工,他们正月初六左右就离开村庄;二是年轻人对唱戏的热爱和情感也不像上一辈人那么高涨;三是经济来源有限,很多时候支撑不起来唱戏。其次,很多地方的“明台”用“暗台”影子戏来替代。影子戏因轻巧方便,演出费用不高而受青睐。总之固城民间喜爱秦腔,哪里有戏唱,就赶着去看戏,这个喜好目前仍然较为普遍。

唱戏基本是在春节期间、庙会期间、传“爷”(神)期间演出的,其基本功用是唱戏给神,要么祭祀,要么还愿,都是和神灵有联系的。而且开戏要唱《五福堂》《四仙拜寿》《吉庆堂》等专门给神唱的戏。结束的时候会唱《香山还愿》 《武当山还愿》等愿戏,春节期间最后一出戏是《子牙封神》。许愿唱戏一般都是以村为单位,个人一般情况下不许唱许愿的戏。

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长黄翔鹏曾说“传统是一条河”,随着我们对固城戏曲和民歌源头、流经地、主流等问题的探讨,基本情况也较为清楚了。民歌是乡民“悦己”“遣怀”“倾诉”的主要自娱方式,虽然有对唱形式,但是对唱的技巧也是智慧与经验在头脑反应的过程体现。因为亲历亲见,因而更具有真实的现场感,生动地展现固城当地的生活风貌和人生情味。至于社火与戏剧,无论何种形式,都首先与祭祀有关,然后才是娱乐。娱乐成分最强、人们最喜爱的一种形式,就是社火里的“小唱”“小曲”。它们已经具备一定的故事情节,角色划分清晰,有主次之分,甚至除了唱腔还有对白,伴奏音乐也与其他社火曲有所区别。由此可见,它们已经是具有戏曲雏形的一种曲艺形式,只是还没有完全从当地的社火小曲中分离出来,比如固城乡林山村的《怕婆娘》、红河镇的《牧牛》等,这些还具有进一步研究的重要价值。

礼县固城与其他地方一样,户与村最大的连接纽带就是地域性。除此之外,亲戚、姻亲关系也是连接人们社区交往的重要手段。在同一个村落内,宗教总是一致的,除祭祀祖先以外,最多的祭祀活动就是“方神”。固城各村对它们的称谓不同,比如芦山村万河组、林山村林山组等祭祀的是山神爷,张家村祭祀的是家神爷,古城村白杨组祭祀的是山神、家神。祭祀最大规模的仪式在春节期间,如果哪年有不顺,在灾难或变故后组织者就要组织祭祀活动。每次祭祀活动离不开杀生、唱戏、耍社火等活动。费孝通先生说乡祭“使神道高兴或是不去触怒神道的愿望是一种对人们日常行为很重要的控制”。人们怕做出得罪神灵的举动,而制约自己的行为,任何禁忌行为一旦发生,就会受到全村人的指责与惩罚。在这种传统的思维与观念之下,祭祀行为较多而且极为庄严、神圣。而音乐,在祭祀仪式中承担了创造氛围或娱神娱人的作用与功能。

随着新媒体的流行,人们生活方式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改变。民间祭祀活动被弱化,无论是社火还是戏曲,在流量娱乐网络文化的强大面前,本身的式微是不可阻挡的。固城传统文化和艺术拥有自己的保守本能,但明显在新时代日渐微弱和乏力。因而时代与语境的变化,使它们的发展不是变化就是灭亡。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追源溯流,收集这些民歌并进行差异化研究,确定其特有风格,进行翔实记录,以文本的形式留存后世。

固城乡位于陇南最北,是礼县、武山、甘谷、秦州区四县区毗连接壤之地,民俗文化复合型特点突出,美术技艺、造型艺术有显著的差异性特点。在固城乡林山村林山组,我们走访了木工老艺人林彦明,他生于1942年,为该乡著名的木工老艺人,粗识字。据他介绍:

他早年曾拜礼县有名的匠人学习木工技艺,师傅对徒弟要求非常严格,做活不能有半点差错,三年后才能学成出师。他先后共做过60余套传统中堂梨木家具。固城堂屋家具大多是以当地出产的梨木为材料制作。选择梨木制作家具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可以就地取材,节约成本;二是梨木材质非常好,强度高,韧性好,花纹美丽,色泽暗红柔和,非常适合雕刻加工制作家具,用梨木制作而成的家具整体结构非常的牢固耐用。

通过访谈可知,西汉水上游地区实木家具制作有两个显著特点值得研究:一是独特的古法材料处理方式,二是固城民间家具精良的制作工艺及流程。

固城乡实木家具,最怕的是木材变形裂缝,从而出现翘曲、开裂等现象。因此,对材料的前期处理就显得极为重要。与过去传统方法不同的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在工业时代大型的木材烘干设备能够大批量、快速地处理木材,省时省力,可提高木材的坚韧度,防止开裂、变形,还可校正弯曲度,并杀灭木材中寄生的虫卵,起到防蛀、防霉,延长保存期的作用。目前固城传统家具制作的材料处理,基本依赖于大型机械设备的应用,也因此大大地解决了传统材料处理方面的繁难步骤和工序叠加的问题。

固城民间工匠在传统家具的制作过程中,依然保留着非常原始的木材处理方法,火炕在处理原材料时就会起到很大的作用,这是一个非常复杂而且漫长的过程。固城民居屋内一般都置有火炕,供人们睡觉和取暖。在制作传统家具前,一般都会选择阴干5年以上的梨木作为原材料。根据实际使用的需要,用船型墨斗在梨木原材料上弹出黑色的锯线,将其破出相应规格的方材和板材,然后有次序地摆放在阴凉通风处,让其经一定时间自然阴干。

在制作家具之前首先要处理木料的性状。先给木材表面均匀喷上清水,让水分慢慢渗透进去,再把木材放置于烧热的火炕之上,让火炕的温度慢慢烘烤木材,不定时翻面烘烤,使其两面均匀受热,一次大约需要一昼夜时间。待木材干透后,再将其放置地面,表面喷上凉水,让水分慢慢渗透进去,再把木材放置于火炕之上烘烤,如此反复四到五次,直至达到改变木材性状,加强木料柔韧性和防开裂的要求为止。这些西汉水上游自古就传承下来的传统工艺,都是先辈们在长期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提炼出来的宝贵经验,充分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固城传统民间家具所具有的独特文化内涵。

固城传统民间家具都是由民间工匠采用手工制作的。整套家具的图纸凭师傅的记忆传承,都是在制作者的大脑里,使用的工具也极为传统,包括锯子、刨子、凿子、锉、墨斗、尺子、斧子等。制作流程和其他地区传统手工家具大体一致。除了按照家具尺寸下料外,还要考虑花纹走向及对接等诸多因素。所有的板材和方材都要根据料单裁切并刨平,以及按照师傅画好的记号将板材按相应花纹一一拼好,再通过手工刨来“找平”。这些程序看似简单却都是要多年经验的积累和手上功夫的感觉。接下来就是制作精雕细琢的花纹图案装饰部件了,木雕装饰对于固城传统家具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也是最费时费力的一道工序,容不得半点差错。等一切零部件都已准备就绪,就开始通过榫卯结构进行试组装了。家具装饰纹样的雕刻要在试组装之后才进行,也就是说各部件的榫卯对接都要在符合标准后,再把需要雕刻的部件拆开进行雕饰,在此过程中需要反复校验修正,确认无误后方能打胶定型完成。组装完成后,再用由粗到细的砂纸一遍遍打磨,直至光滑细腻如肤,最后用热熔的蜂蜡反复擦抹,使其渗入木料当中,慢慢就会呈现温润、古朴的质感。

在制作木雕装饰部件时,固城匠工特别注意木节对雕刻效果的影响。雕刻时如遇到质地坚硬的木节,工匠师傅必须想办法规避木节对雕刻工艺的影响,否则不但容易损坏工具,而且也会破坏画面的完整性。整幅雕刻图案如留有木节,还会影响线条的流畅性,甚至会影响整体的美观。镂空雕刻,要在设计图案时将木节全部设计安排在图案花纹以外的空白处,制作时用锼弓子将其镂割掉,雕刻部件的图案上就没有木节存在了。所以在配料、构图、制作过程中必须需要反复比较比对,加以适当处理,才能对木节进行有效的规避,从而制作出完美的雕刻装饰图案。

固城乡草滩村草滩组李福田高中毕业,系村支书兼任乡党委委员、县人大代表,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家具制作、村民书法有特别的爱好和鉴赏力。据他介绍:

固城乡村民的堂屋家具摆放,和文化大院、城里的客厅、博物馆还有很大不同,主要是这些家具每天在用,有生活化的特点,所以堂屋家具的布置有民俗习惯的要求,也有一定的原始性和稳定性。从实际需要看,堂屋家具摆放存在着明显的随意性,新的、好的上档次的家具放在显眼和主要位置。当今生活中不再或不适合使用的家具,往往被放在厢房或其他空房间里,也有的摆在原来的老旧屋(原存空间,主要用来摆放杂物)里。所以,不是家具最古旧就最讲究。他这套手工梨木(酸梨木)家具,包括长桌一张(带雕花)、团桌(方桌)一张、小炕桌一张、小圆桌一张,属于固城乡最好的两套之一,目前市场估价在10万元左右,其中匠工费就在3万元—4万元之间。

他家现存一套传统硬木家具,制作精细,尤其雕刻纹饰别有特点。

据柳编传人周继业介绍,固城乡单坝村柳编自古就有,柳编技艺由祖辈口传身授流传下来。2010年村上成立了“礼县固城乡单坝村柳编协会”后,产品形成一定规模,是村民们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柳编材料是麻柳条,采割要在前一年农历七八月完成。先砍掉老树枝干,第二年十月(过了寒露)收割当年新发出的枝条以备用。然后将收割回来的麻柳枝条整好,放进大锅中加水蒸熟,大约需要蒸一个小时。随后捞出沥干水分,将枝条的皮剥掉,捆扎成小把,放在房顶向阳处晾晒,一直晒到过年,春雨前收起保存。这时枝条颜色发红,枝条的柔韧性会增强。柳编器物的边框,用当地的红心柳制作。对边框材料的采集无时间要求,一般农闲时节随时都可以制作。将采集来的木材不剥皮,趁湿时放在大火上烤,要让整个木材均匀受热,直到将木材中的水分烤出来,能够闻到柳木的味道就可以了。再将木材按照需要制作器物的尺寸破开,用刀削刮,使之薄厚均匀,成材备用。簸箕“舌头”一般用白杨木制成。按照常用的尺寸把木材解成5—6厘米宽的薄木片,将木片的一边刮削成刃状,阴干定型待用。柳编所用麻绳,原材料出自大麻。大麻一般农历三月播种,八月收割,将秸秆晒干。然后在河边挖坑,将麻秆放入坑中,引河水入坑中,使其没过麻秆,保持水流平缓。这样将麻秆在水中浸泡六七天,使之自然发酵,称之为沤麻。然后再将麻秆捞起、晒干,剥麻纤维,捻作细麻绳。

柳编的主要产品有簸箕、针线筐箩、提篮、撮箕。簸箕是用来簸去谷物中的杂质和空壳的工具,分为大、小两种规格。针线筐箩属于妇女装针线工具的容器。当地有姑娘出嫁时陪嫁一对针线筐箩的习俗。圆形双边的称为针线筐箩,另有一种方形单边的筐箩,是一种量器,用于谷物等的称量。提篮是在田地劳作或播种时使用的工具,便于挎于臂弯之上。撮箕是相对于簸箕腹大口小的篮子,便于撮粮食用,也可以盛放物品。簸箕的编制,根据柳编产品的不同,采用有相应的木尺(不同尺寸的木制工具),木尺两头有凹槽,便于绑扎、固定麻绳。先在木尺上绑好最中间的两道麻绳,以此为基准,可以规范编制物品的大小。在绑好麻绳的木尺上,依次交错插入处理好的麻柳条,在编麻柳条的同时,还要兼顾经线枝条和纬线枝条的粗细、疏密分布均匀,密实牢固。在木尺上编满麻柳条后,用处理好的边框材料收边,将长出的柳条削割整齐,绑扎成型。绑扎材料是将麻柳条破开,一根柳条破为三瓣,称为“破线”;再将破好的柳条中间的木芯刮掉,称为“起线”。然后用起好的柳枝线条作为绑扎材料,将边框和编好的簸箕面进行缠绕绑扎,使簸箕边缘光滑牢固。最后将簸箕“舌头”用起好的柳枝线条绑扎连接在一起成型。造型特点方面,单坝村柳编主要以农村传统生活实用具为主,产品突出其实用功能,造型简洁古朴,色彩白中透红,做工精致细密,体现了当地民间朴素无华的审美品质。

固城乡朱磨村有民间皮影艺人问新怀,他有自己的皮影戏班子。皮影戏表演的戏台搭在自家院子,整个戏台就是一个可拆卸帐篷(长约2.2米,宽3米,高约2.6米),四周用布围起来,形成一个独立空间。台口倾斜挂着一面高1米、宽1.8米的白色透光细纱网,称为“亮子”, “亮子”的后面悬挂着一盏灯,即为皮影表演的戏台,“亮子”后面依次坐着皮影表演的操作者、演唱者和伴奏者共7人。舞台两侧上方的绳子上分类依次挂着皮影,以方便操作者拿取。戏台正上方挂着“固城乡朱磨村主腰崖皮影戏”的横幅,两侧悬挂着写有“一片牛皮乃贤乃圣,三根杆子且文且武”的对联。

朱磨村皮影形象有明确的分类。人物形象有生旦净丑,从皇帝到乞丐各种身份的人物形象。人物又分为头和身两个部分,头有旦头、官头、将头、杂头等;身有龙袍、官衣、将身、袍子、氅、杂人等。根据演出剧目角色的需要,人物可将头和身进行组合,用麻秆小片将连接处塞紧,加以固定。由于皮影造型重点通过头部形象刻画反映人物的个性特征,在演出时,皮影人经常采用换头不换身的办法,甚至“一身多用”,这样就会大大地丰富人物形象的种类。动物形象有龙、凤、狮、虎、马、牛、猪、犬等。神怪形象有玉皇爷、菩萨、阎王、罗刹、诸路神仙、虾兵蟹将等。场景分花草怪石、亭台楼阁、金銮宝殿、衙门大堂、桌椅板凳、劳动工具等。皮影的制作有多种讲究,皮影人物的头部、躯干和四肢是分别雕成的,用线连缀而成,以便表演时活动自如。一个皮影人,要用三根竹棍操纵,要求艺人手指灵活,才能将皮影舞得活灵活现。皮影表演不仅需要表演者手上功夫高超绝妙,嘴上还要说、念、打、唱。演出时,皮影紧贴屏幕活动,人影和五彩缤纷的颜色真切动人。皮影道具体积小,演出方便,且不受场地限制。皮影戏是深受农村群众喜爱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

礼县固城皮影制作一般选用年轻、毛色黑的公牛皮为最佳。先将选好的黑牛皮放在洁净的凉水里浸泡两三天后取出,用刀先刮去牛毛,然后刮去里皮的肉渣和油脂,再逐渐刮薄,刮去里皮。每刮一次用清水浸泡一次,反复三到四次,直到把皮刮薄透亮为止。刮好后撑于木架或墙壁之上绷平,使其通风阴干。画稿就是将要制作的皮影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样子”转印到处理好的皮子上,用钢针把各部件的轮廓和设计图案纹样分别拷贝、描绘在皮面上,再把皮子放在硬木板上进行刻制。镂刻很关键,雕刻刀具种类较多,按宽窄不同分斜口刀、平刀、圆刀、三角刀、花口刀等,分工很讲究,艺人需要熟练掌握各种刀具的不同使用方法。根据传统经验,在刻制线状的纹样时要用平刀去扎;在刻制直线条的纹样时要用平刀去推;对于传统服饰的袖头袄边的圆形花纹则需要用凿刀去凿;一些曲折多变的花纹图样,则要用斜口刀刻制。艺人雕刻的口诀如下:樱花平刀扎,万字平刀推,袖头袄边凿刀上,花朵尖刀刻。雕刻线有虚实之分,还有暗线、绘线之分。皮影雕完之后是敷彩,老艺人用色十分讲究。大都自己用紫铜、银朱、普兰等矿植物炮制出大红、大绿、杏黄等颜色着色。敷彩的方法是先把制好的纯色化开,再放进几块透明皮胶,然后加热,使胶色交融成为粥状,趁热敷在影人上。虽是色彩种类不多,但老艺人善于配色,再加上点染的浓淡变化,使色彩效果异常丰富。敷色后还要给皮影脱水发汗,这是一项关键性工艺。它的目的是使敷彩经过适当高温吃入牛皮内,并使皮内保留的水分得以挥发。用土坯或砖块搭成人字形,下面用麦秸烧热,压平皮影使之脱水发汗。脱水发汗的成败关键在于掌握温度火候。温度恰当,皮子脱水发汗好,皮内水分挥发了,颜色也就吃入皮内了,皮影色泽鲜美,而且久不褪色,而胶质也可溶化封闭住皮子的毛孔,使皮影永久不翘扭变形。为了让皮影动作灵活,一个完整皮影人物的形体,从头到脚通常有头颅、胸、腹、双腿、双臂、双肘、双手,共计十一个部件。各连接部一般都有插接卡口,演出时将各部件插入卡口内,不用时则卸下保管。为了表演的需要,还要装置三根竹棍作为操纵杆,也就是签子,装上签子就可以表演了。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