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伟

“陇蜀”是个蕴含诸多意味、令人印象深刻的地域概念。 《东观汉记·隗嚣传》(早于《后汉书·岑彭传》)所记载的“平陇望蜀”(也作“得陇望蜀”)历史典故,不仅昭示了陇蜀毗邻区域在交通与军事战略上的突出意义,还寄寓了特定历史时空中具有特定历史文化意涵指向的特殊情感,味醇而意厚。从地域文化视角来看,陇蜀(包括汉中)一带自己的文化特性,最迟在唐宋以前就已形成了。陇蜀文化既不同于关陇文化,也有别于巴蜀文化,在形态上呈现多元性、叠加性、过渡性等特点。近年来,由陇东南学者引领,掀起了一股陇蜀文化研究热潮,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学术成果,蒲向明教授是其中坚方阵中的代表性学者。

向明教授主持的项目“白马藏族文学的整理和研究”(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以陇蜀毗连的陇南市文县、绵阳市平武县、阿坝州九寨沟县、甘南州舟曲县白马藏族为研究对象。通过持续、艰苦的田野调查,向明教授将其实地考察所得与历史文献资料相结合,以开展深入、系统分析、比较研究为主,发表了一系列在学术界产生重要影响的研究论文,著成了完整的研究报告。这些研究陇蜀民族文化与文学的原创性成果,分量颇重,可喜可贺。

不过,向明教授并未就此止步,而是进而着力于对陇蜀道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和探讨。携10年深厚之积淀,向明教授于2020年开始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陇蜀道金石文献文学的整理和研究”,已经将研究触角深入到了陇蜀地域的金石文献遗存领域,必将有更大的学术发现,并将其研究成果奉献给学坛。

作为数十年生活在陇蜀地域(主要在陇南),已然成为陇蜀文学与文化研究代表性学者的向明教授,其陇蜀文化研究,肩负着引领陇蜀地域文化研究的传承创新、用于时世的学术责任。长期身在特定的文学、文化现场所获得的深厚学养积淀、内在灵视和思想高度,使向明教授的研究显现出得天独厚、无可取代的特色。向明教授学精思勤,笔耕不辍,至今已发表研究古代文学、陇南文史、陇蜀文化等相关主题的学术论文150余篇,前期所出版著作《玉堂闲话评注》(2007)、《陇南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故事卷》(2011)、《甘肃傩文化研究》(2012)、《追寻“诗窖”遗珍——王仁裕文学创作研究》(2012)、《唐代文学与陇南文化研究》(2013)等,也无不与古代文学、陇南文史研究主题密切相关。

近年来,向明教授专注于陇蜀文化研究方面。《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2018)、 《唐末五代陇蜀浮世叙:王仁裕诗文解构》(2020)、《南宋经略陇蜀与吴玠吴璘史事研究》(2020)等著作,已将陇蜀文化研究推进到相当深入的地步。

向明教授独到的学术视角,对陇蜀文化的热忱、执着的追求和旺盛的学术活力,都让我由衷叹服。如专著《唐末五代陇蜀浮世叙:王仁裕诗文解构》,从王仁裕生平世系入手,总揽他在唐末五代陇蜀地域的创作情况,对叙写陇蜀浮世生活的诗歌、笔记小说创作进行了专门考察和研究。在此基础上还兼顾了王仁裕其他的散文创作之于陇蜀地域的描写,而后把探究视点深入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玉堂闲话》和《王氏见闻录》笔记作品内部,对其描摹唐末五代陇蜀浮世生活作了细致探讨,在观照唐末五代陇蜀人文地理方面也颇有新见。南开大学宁稼雨教授评价说:“就研究王仁裕这位陇南本土极负盛名的古代作家而言,他(蒲向明)是学术界最深入的。”“扩大了人们认识作家(王仁裕)笔下 ‘文学陇蜀’的视野和认知范围,别有文学审美意义。”

据我所知,除上述专门性研究成果外,向明教授还撰写了关涉陇蜀地域的田野调查手记、杂感、随笔、小品文等鲜见于报刊的七十余万文字。现在,他从中精选出三十多万字,结集为这本《陇蜀文馀》。大体说来,文集内容写于自2002年至今的二十年间,惬意而自然地体现了向明教授不同人生时段的闻见思考,其中有一主线一以贯之:为学与立身之道。故著者标而出之,以为书之引端。“直道而行”,乃《陇蜀文馀》之风味;“修辞立其诚”,是我对这本书的直观悟解。“文馀”云云,可看出他朴实、谦逊的学品、美德。在我看来,这本著作确有余音袅袅,却少东拉西扯、无关紧要之“馀”,而是多有洞察幽微、发人深思之见,犀利、灵悟之笔兴云成霞,一些让人折服的创见,甚且出人意表。

《陇蜀文馀》分文化、文献、文学和记忆四章,收文八十一篇。这种分章之法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分类,但从总体上来看,虽多元而有序。既有与陇蜀文化研究密切相关的,也有蕴含其他社会文化价值的内容叙写。

前两章(文化、文献)主要侧重于学术与文化,体现的是求真务实,特别极力主张地方文化研究,倚重田野调查。从文献资料的最基础做起,研主于思,以便经世致用。如第一章开篇《乡土固城:基于口述与田野的民俗考察记》,用六十多页近六万字的篇幅,对陇蜀重镇、陇南最北乡镇——固城镇的自然景观、人文地理、民俗风情、历史文化、民间工艺、传统文艺、方神崇拜、传说故事、武术传承和特色物产等方面做了深入细致的考察,于当下乡村振兴战略颇有现实意义。还有对“两当号子”“西礼乞巧”“早秦文化”“陇南山歌”等的叙写,都独具探究视点,体现出一种思想上的深沉、冷峻与自适。

相较而言,后两章(文学、记忆)更多以省识和温度见长,这些文字表现了个体心灵的感荡与深思、快乐与愁苦。人生之路的悲欢交替、遭际直陈、所思所悟,都有着透彻心骨的表现。如《年末随忆史铁生:思绪随风我那遥远的蒲家湾》,从史铁生的小说创作入题,回忆那些艰苦岁月里的童年,故乡本是一种亲切的回忆,但文字流动下的过往是挥之不去的愁情别意。再如《悟解快乐》,颇具佛理蕴含和哲学思考,“悟解”用语精妙且寓意深刻。在向明教授看来,快乐不只是一种神经冲动引发的情绪,更需要理性参与其中,见多识广、胸怀豁达更是快乐的源泉,不仅要多读书,也要在生活中处处留心、细细观察,这样才能真正体悟、享受快乐。文章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在于:人生的种种积累,并不是在浪费时间,而是一种经营生活的方式,一种获得快乐的方法。后两章还写到游历、友情、遭遇、怀想、时运等,有发于中言于外的性情郁结,有面临困厄时的心灵拷问,也有面对进退抉择的精神挣扎……凡此种种,都在心绪的起伏中,回归于向明教授对于生活的坚韧、定力和希冀。

本书所述,或可更进一步演绎:不仅地域上,是从我大中华之陇坻(陇山)经由渭河之滨的天水、西汉水流经的陇南,沿嘉陵江而下到达川蜀,在黄河与长江分水之间,且涉及了陇原、川蜀其他可以着笔之处,有具象的,也有意象的,或者二者俱存,多维纠结。就故乡而言,我住渭河上,君住渭河下。今居中原不见君,共饮渭河水。通读《陇蜀文馀》,让我挥之不去的还是乡愁。

推本溯源,作为20世纪70年代的农家子弟,向明教授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大潮。高考改变了他的命运,初入大学肯定意在立身与为学,抑或初非两橛,而“修辞其诚”“直道而行”,成就他数十年如一日的可贵坚守,诚乃《中庸》“不诚无物”的虚心求教。从这个意义上看,这本书或许还能作为见证时代心田的星光,启发后人思用。

与向明教授相识相知有日。犹忆在天水“李杜”学术研讨会期间,我们曾热议向明教授家乡卦台山“人文初祖”伏羲与推演八卦的诸多问题,追叙1995年陪同台湾地区首位易学博士游志诚教授全家参访卦台山往事,并讲述在中原巩义河洛交汇处亲观“太极”的心灵震撼与历史观念认知、重构之多艰,笑谈“河出图”于“昨日”之“我”、于“今日”之“我”的生命意义;也神往于向明教授目光灼灼、快谈三阳川数百年来耕读传家的小康农家理想生活图景。在陇南成县学术活动之余,我们曾共睹“西狭颂”摩崖的汉隶风采,同访杜甫陇蜀诗地杜少陵祠,多有奇想激发书梦,不乏浓酒来证新见,深觉向明教授真为衡文之畏友,尤能慰我故乡情。因思“天行健”则所谓“诚者,天之道也”, “自强不息”则所谓“至诚无息也”,向明教授这本书,或可一言以蔽之:真诚有言之作也。

是为序。

2022年1月5日,郑州雨雪午后

刘志伟,郑州大学二级教授,学科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选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