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2007

三位留学生大连过新年

新商报 2007.01.04

(记者:王迎超)

新商报讯 对大连医科大学留学生埃丝米、萨亚夫和尤瑟夫来说,这个新年非比寻常。当2007年新年的钟声响起时,他们在异国他乡——中国大连向家乡亲人捎去了默默地祝福。

“这个新年有点冷!”埃丝米的家乡在非洲加纳,在她的记忆里,那里一年只有旱季和雨季两个季节,因为信奉基督教,他们的新年气氛从24日平安夜就已经开始弥漫了, “在家乡的时候,在12月31日晚上,我们会去教堂,在那里祈祷、唱歌和跳舞一直到早上5点还要再次祈祷。”埃丝米告诉记者:“再次祈祷后,我们会邀请朋友回家,互赠礼物,出去Party,然后回家再送家人礼物。”埃丝米还告诉记者,在这个节日里,女孩子们都会穿着民族服装“安察玛”和“卡巴”,载歌载舞。今年的元旦夜里,埃丝米则来到一个赞比亚的朋友家里整晚Party,一直到凌晨。埃丝米感觉在中国大连,新年的气氛很淡,显然她还不了解,中国的春节才是传统意义的“年”。

萨亚夫的家在马尔代夫,和巴基斯坦的尤瑟夫一样都是穆斯林,他们最重要的节日是一年两次的开斋节。开斋节的早晨进行祈祷后,他们会和朋友互相祝福,晚上在就餐前则要阅读《古兰经》并感谢上天的恩赐。

萨亚夫告诉记者,在新年的晚上,马尔代夫的首都也会举行音乐会来庆祝,并燃放焰火,不过庆典的规模比较小。对于首次在大连度过的新年,萨亚夫和尤瑟夫都有着自己的打算,萨亚夫邀请朋友们来了一个通宵Party,而尤瑟夫则选择了和中国朋友们一起聚餐。

人在异国他乡,最惦记的莫过于家乡亲人,当记者问起他们的新年愿望时,三人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对家人身体健康的祝愿。

赵安清割肝救子感天动地

大连晚报2007.01.14

(文/本报记者 宋京)

感动回放

见报日期: 2006年11月29日

采写记者:陆彤

2006年11月26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进行了有史以来最惊心动魄的一场手术,这是东北地区第一类活体肝移植手术。一位44岁的母亲赵安清的肝脏被割下大半移植到儿子的体内。这位家住金州的伟大母亲的行为感动滨城。

大医附属二院 上演生死时速

当天早7时30分,母亲赵安清被悄悄推进了手术室,此时不知内情的儿子也正在做着手术前的准备。 8时30分,赵安清的手术开始了,医院副院长、普外科专家田晓峰教授亲自为其做带肝中静脉右半肝的切除手术,根据儿子的身高、体重,母亲1000克重量的肝被切去540克。 11时左右,儿子王小亮也进了另一间手术室。原本的坏肝被完全切除,母亲的肝被放入儿子的体内,一根根的血管吻合,一针一线的精细缝合,直到被移植的肝有红晕。母亲的手术用了10个小时,儿子的手术用了9个小时,母子分别被推入ICU的两间病房,一墙之隔,为了隐瞒母亲捐肝的真相,母亲只能对着墙壁祈祷儿子平安。

捐献肝脏 捐者危险更大

这个幸运的儿子是大连民族学院20岁的大二学生,患了胆淤积性肝硬化,肝功能衰竭,肝昏迷,情况非常严重。经诊断,患者只有接受肝移植手术才能挽救其生命。

2006年11月20日,患者被转入大医附属二院器官移植中心病房住院,等候肝脏供体。原本在11月24日患者可以接受正常的尸体肝移植手术,可肝供体却出了意外,手术被迫取消。此时,患者肝昏迷异常严重,奄奄一息,医生意识到患者不能再等下去了。

看着生命即将终结的儿子,赵安清什么也顾不了了。 “把我的肝割下来给儿子。”

赵安清的说法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对,尤其是她的兄弟姐妹。 “孩子的生命固然重要,可是你的生命对我们来说也同样重要,你是母亲,你为了孩子可以这样,你再想想我们的妈妈,要是你有个闪失,妈怎么办?”

捐肝不同于捐肾。人有两个肾,失去一个可以保证正常的肾功能。但人只有一个肝,捐肝对供体来说,比得了肝病还危险,有可能出现供受体双亡的悲剧。赵安清没有任何动摇,执意躺上了手术台。

“2006,他们感动大连”获选理由:

与肾脏不同,人只有一个肝,重量在1000克~1500克之间,如果需要活体肝移植,供体需根据受体的身高、体重标准而供给相应重量的肝,这意味着对供体来说,损伤较大,危险系数较高,有可能出现供受体双亡的悲剧。所以,目前国内多采用尸体肝移植手术,而活体间的肝移植手术目前国内仅一两家医院可以实施,而且成功率较低。活体肝移植手术属于复杂高端的手术,尤其是右半肝带静脉切除肝移植,难度更大。 1996年,日本做了第一例这类手术,截至目前,国内只有一两例手术。因此,手术前医生的心理压力很大,面对的是道德、人性以及手术风险的诸多选择。

我们都说母子情深,在面临生命的选择时,我们还是真正看到了不可抗拒的母爱的力量。这位母亲为了救自己面临生命危险的儿子时,勇敢而果断地要求医生割掉自己的肝脏来救儿子,当医生为她进行了肝脏检查后发现,母亲的肝脏上有血管畸形时,母亲竟毅然决然地说: “把好的部分割下来给儿子。”当天做手术的有40多名医疗工作者,他们含泪完成了这个伟大而危险的手术。

捐献肝脏的母亲,下定决心用自己的生命换取儿子的生命的决心,此举即使发生在母子间也同样感天动地。

养老院来了14名留学生

他们成为在日新街道注册的首批外国志愿者,将定期为老人们服务

大连晚报 2007.01.14

(通讯员:陈晓明 本报记者:卢真珍)

本报讯 昨天,日新街道红岩养老院里热闹非凡,这里来了14名外国留学生。这是日新街道团工委、更新社区与医科大学团委联合,利用假期到大学生敬老志愿服务基地——红岩养老院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这14名留学生也成为在日新街道注册的首批外国志愿者,以后他们将定期到养老院来为老人们服务。

14名外国留学生,来自尼泊尔、赞比亚、斯里兰卡、印度、巴基斯坦5个国家。带队来的大连医科大学的辅导员说: “这些学生都是自愿来的。”他们利用自己的专长,有的在活动室内为老人测量血压;有的通过网络为老人讲解健康知识;有的操着流利的汉语为老人阅读报纸。最精彩的就数魔术表演了,来自尼泊尔的小伙子比马尔为老人们表演了“巧妙解绳”、 “袋中认牌”两个小魔术。老人们又惊又喜,纷纷跟着比马尔学起来。比马尔说,这是第一次来中国的养老院,中国的养老院比他们那里先进很多,他们都愿意来。

看罢留学生的表演,老人们也不“示弱”,为他们表演了快板、手把手教他们剪一个憨态可掬的“金猪”。养老院的院长告诉记者,为了准备昨天的活动,老人们一大早就起来了,穿上只有过年才舍得穿的喜庆衣服等着留学生的到来。

一上午的志愿活动即将接近尾声,老人们将自己买来的“金猪”小挂件送给留学生。为留学生表演快板的老人张桂耀激动地拉着记者的手说: “我们老人就盼望着这些异国的孩子们来,他们的到来,让我们体验到了青年人的爱心,和他们在一起,我们显得格外年轻。”留学生丽莎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奶奶,我们以后会经常来看你的。”活动结束后, 14名志愿者填写了志愿者登记表,领取了日新街道团工委颁发的社区大学生志愿者证书,成为大连市首批留学生社区服务志愿者。

卫生人员有了培训中心

大连晚报 2007.01.27

(通讯员:胡莉莉)

本报讯 1月26日,辽宁省基层卫生人才培训工作会议在我市召开,全省各市卫生局主管局长、科教处(科)长及医疗专家3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上举行了“辽宁省基层卫生人员培训中心”成立仪式,该中心挂靠在大连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将在省卫生厅领导下承担全省基层卫生人员培训的组织、协调、指导工作,将开展医学专科学历教育、在职在岗培训和网络建设与教育,主要面向农村和社区卫生人才的培养。

印度留学生给柯棣华夫人拜早年

大连晚报 2007.02.09

(文/图 本报记者:孙卉)

本报讯 1938年9月,由5位医生组成的印度援华医疗队千里迢迢来到中国,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柯棣华就是其中之一。昨日一大早,大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的7名印度留学生代表,来到柯棣华夫人的家,为郭庆兰老人送去新春的祝福。

今年92岁的郭庆兰老人,看到这些印度留学生很是高兴,热情地拿出昔日的照片,为学生们做讲解。1名女生禁不住为老人表演了一段印度舞蹈。

记者了解到,老人与柯棣华医生在印度的亲属一直保持着来往。在临别时, 7名留学生表示要做她与印度亲属交流的信使。

大医附一开发区三部开诊

大连日报 2007.03.06

(实习生:赵思源 记者:姜云飞)

本报讯 昨日上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位于开发区的三部正式开诊。新医院的投入使用,将有利于缓解开发区及北三市等地百姓看病难问题,也将大大提升大连开发区的投资环境。市领导孙世超、郑全慈出席了开诊仪式。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三部其前身为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04年5月12日并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建成的三部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特需医疗等19个病房,开诊后,来自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82位各科专家将轮流在三部坐诊。新医院与医院本部、二部,通过专线光缆,实现了信息共享。如医学影像资料的共享,使远程会诊成为可能。

据了解,此前大连开发区尚没有具备较高医疗水平的三级甲等医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三部的投入使用,将使我市优质医疗资源分布更加合理。

蔡洋:积累中开启创业之门

中国教育报 2007.03.21

(胡莉莉 本报记者:刘玉)

一位医科大学的专科生,在私人诊所打工两年后,自己开设了五家整体按摩连锁店、两家加盟店。用短短5年时间成为一名出色创业者的他,是大连医科大学2001年毕业医学生蔡洋。

积累 厚积薄发

蔡洋1998年考入大连医科大学针灸推拿专业,他没有因为自己是专科生而自暴自弃,反而更加刻苦地学习专业知识,他是学校“三好学生”、 “优秀共青团员”、 “优秀班干部”,还获得过校级最高级别的“医学联邦奖学金金奖”。

但蔡洋绝不是“书呆子”。假期,他经常到中医按摩院打工,一方面能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一方面也能赚取学费,减轻父母负担。大学期间,为增加推拿按摩中的腕力,蔡洋坚持篮球、足球等体育锻炼。

创业 艰辛并快乐

三年寒窗苦读,蔡洋以全系最优异的成绩毕业。由于家庭条件所限,他没有选择继续读书深造,也没有选择留校或去医院工作,而是直接选择了在私人诊所打工。两年中,他每天至少工作十四个小时,连春节都主动留下来值班。由于工作认真负责,所以找蔡洋治病的患者越来越多。他曾经每天接诊四十多个患者,从早晨六点钟一直工作到半夜十二点,甚至到凌晨一点多,白天只能吃上一顿饭,半夜下班后才能吃上晚饭。他因此得了胃病,手指也因长时间用力而弯曲变形。但两年时间里,他积累了上万人次的患者病例,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同时,他对工作过的两家诊所的经营管理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为日后自主创业积累经验。

2003年9月17日,蔡洋认为创业时机已成熟,便毅然辞职,同年10月26日在大连市金州区创立了“蔡洋整体按摩店” 。由于有了打工时积累的各种经验,第一个店很快步入正轨,并且在当地小有名气。

发展 观念与管理

随着知名度的不断提高,第一家店的规模已不能满足顾客需求。是安于现状还是扩大经营?蔡洋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但是扩大经营面积还是扩大经营区域?前者利于管理、风险小、实现利润快;后者虽然管理难、风险大,但发展空间大。权衡利弊后,蔡洋决定开分店。

分店开业了,问题紧接着也来了。以前店小、床位少,管理、后勤、人事、广告策划、宣传……蔡洋一个人还勉强应付得过来。如今又开了一个大店,床位与员工都多了很多,渐渐地,他有些应付不了了。两个月下来,蔡洋嗓子哑了,体重降了好几斤,可管理总上不去,工作效率直线下降。

难道是当初的选择错了吗?蔡洋彷徨了……身心俱疲的他决定给自己放一个星期假,回丹东农村老家休养一下。临行前他将两个店里的各项工作分别交给两个老员工暂时负责管理。

一周后回到店里,蔡洋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原以为两个店都会一团糟,没想到反而比他走之前要好得多。环境卫生好了,工作热情高了,就连工作业绩也提高了。蔡洋此时恍然大悟:一个身心俱疲的人管两个店,与两个热情高涨的人各管一个店,其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当天晚上,蔡洋决定两个店分别由那两个老员工全权管理。他领悟到,一个企业要想规模化、正规化发展,必须要有完善的管理体制,还要有明确的规章制度。一周之后, “员工手册”、 “规章制度”、 “奖罚尺度”等管理章程每个员工一人一份。一个月后,两个店的工作业绩和工作效率都得到了快速提高,工作氛围更加融洽,企业文化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腾飞 走向国际市场

在蔡洋及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 2006年7月1日, “蔡洋整体按摩院五部”进驻大连市最繁华地段——大商新玛特七层健身会馆。至此,蔡洋整体按摩院已有五家连锁店、两家同盟店。

蔡洋说,创业三年最大的收获不是他现在拥有了多少个店,而是现在拥有了几十名非常优秀的员工!因为蔡洋用人的原则是:人品第一位、技术第二位、服从管理第三位。

蔡洋说:“年轻人要想干点事业,必须有虚心好学的态度、废寝忘食的工作热情及勇敢创新的拼搏精神。”正是凭借这些,蔡洋整体按摩院已经开始接收国外患者的电话预约。下一步,蔡洋想建市级、省级及日本连锁店。在他心中,还有一个更大的宏图:以发扬中医为己任,使中医按摩从夹缝中走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医大20名大学生无偿捐献血小板

大连晚报 2007.04.05

(实习生:刘方园)

本报讯 “如果人人献出一点血,将会给更多的人带来希望。”大连医科大学一位准备捐献血小板的同学这样告诉记者。

近日,市红十字血液中心与医科大学携手在医大举行无偿捐献成分血的宣传活动。血液中心的工作人员与医科大学7年制05级一班的全体同学在校园中,边现场宣传机采血小板,边为同学免费检验血型。有20多名学生当天便加入到献血队伍,来到血液中心捐献血小板。

大学生下社区义诊

大连晚报 2007.04.22

(本报记者:常婷)

本报讯 昨日上午,大连医科大学的学生们来到机场街道昌虹社区为辖区居民义诊,吸引了辖区数百位居民前来就诊。大学生们为居民测量血压,测脉搏,耐心的询问居民的病史以及目前发展状况,并对他们的日常饮食、保健做出指导,令居民十分满意。同时辖区还设立了法律咨询点和再就业咨询点,帮助居民解答相关问题。

我市完成一罕见高难度心胸手术

拳头大肿瘤和心脏长在一起

大连日报 2007.04.30

(通讯员:刘者明)

本报讯 昨日上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病房,坐在床上的王女士面带笑容,还时不时地和前来看望她的亲属唠家常。谁能想到,就在几天前,她却在死亡边缘游走了一回——经过6个小时惊心动魄的手术,医生帮助她拒绝了死神的约会……在病房走廊里,王女士的爱人向病友们讲述着求医经历,当说到附属一院胸外科的大夫顶着巨大压力,冒着极大风险进行手术时,他的眼睛已有些湿润了……

42岁的王女士家住瓦房店市,去年12月下旬开始出现咳嗽症状,到当地医院检查的结果让全家人吓了一大跳:胸腔内长有罕见的巨大肿瘤。

不敢怠慢的夫妻俩连忙收拾东西到北京求医,先后在两家大医院就诊。专家们在看了磁共振片子后均连连摇头:瘤子太大,而且和部分心脏长在了一起。如果手术的话,恐怕下不了手术台。无奈,夫妻俩又到了上海,同样去了两家大医院,可结果是一样的。

回到家后,夫妻俩抱头痛哭。无奈之下,第二天两人抱着最后的希望来到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主任李继良看了片子后感到惊讶: 10厘米×12厘米的大肿瘤已够罕见,更要命的是它与部分心脏长在了一起。这种特殊的病例如果采用常规手术,即在心脏不停跳的情况下,肿瘤无法切除;而如果进行体外循环下心脏停跳切除部分心脏,这不仅在大连市没有先例,国内也少有报道。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在随后的几天里,经过医院医务部组织的多科专家会诊和李继良组织治疗组的反复研究,最后决定采用风险度极高的后一种手术方案。

大胆的决定重燃了王女士生的希望。 4月23日上午9时,在相关科室的配合下,一场体外循环下心脏停跳切除右全肺及肿瘤包裹的部分心脏的攻坚战打响了。下午3时,经过6个小时的紧张手术,额头汗珠还没来得及擦的李继良送出了手术成功的消息。一直在手术室外焦虑等待的亲属们顿时泪如雨下。

新“大医”别致楼群拔地而起

大连晚报 2007.05.11

(本报记者:孙卉)

记者昨日来到位于旅顺南路的大学城“大医”新校址。眼前是庞大的工地,由数十栋造型别致楼房组成的楼群拔地而起,其中包括在建中的体育场、体育馆等。

大医、大外的新校址坐落在旅顺南路两侧的庙西村和盐场村。据介绍,大学城一期规划4.3平方公里,两校占地2.7平方公里。

大医新校址占地1.5平方公里。新校区规划了国际会议中心、体育中心和生物医药园区。大外在大学城的规划面积有1.2平方公里。

记者在旅顺南路沿途看到,长约20公里的旅顺南路引水管线,已从学苑广场沿旅顺南路(大连—旅顺方向)右侧铺至塔河湾附近,计划今年6 月贯通。

大医今年首招4名护理专业研究生

大连晚报 2007.05.13

(文/本报记者:孙卉)

本报讯 昨天是第52个国际护士节,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2006级护理专业的170多名本科生,在近代护理的创始人——英国护士南丁格尔画像前,接受了学校4位护理界前辈的授帽。

大连医科大学是从2001年开始招收本科护理专业学生的, 6年多,已经培养了400多名学生,今年还新招收了4名护理专业硕士生,目前正在积极申请招收护理专业博士生。在昨日的授帽仪式上,有5名男学生也戴起洁白的燕帽。男生戴护士帽,虽然在队伍中显得有些不协调,但他们对未来的就业前景却充满信心。大医中山学院2006级护理专业学生刘溪告诉记者: “男生当护士特别吃香,家里也非常支持我。”从去年大医本科护士就业形势看,男护士格外抢手。

大连医科大学护理系副主任张新宇介绍,根据社会需求,学校今年首次招收了4名硕士生,专业主要是护理心理方向和临床重症方向。

国际护士节 大连向“准护士”授帽

大连日报 2007.05.13

(大连日报:胡丽丽 本报记者:丁雷摄)

昨日是国际护士节,在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金州校区,包括5名男同学在内的168名“准护士”虔诚地接受了大医附属一院护理界前辈授予的护士帽,并手持象征南丁格尔精神的蜡烛庄严宣誓。

据大医护理系主任张新宇介绍,大医从2001年开始招收护理专业本科生,第一批学生29人。而目前在校的护理专业本、专科生共800余名,大医还建立了大连市首家护理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今年已招收4名研究生。

新搬迁的大医和大外是个啥样(节录)

大连晚报 2007.05.26

(本报记者:孙卉)

大连医科大学旅顺新校区正在加紧建设当中,很多高考考生和家长对新校园目前的建设进度、未来的管理和使用情况等都十分关注。记者就一些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采访了学校的相关部门。

问:新校园目前的建设情况怎样?预计什么时候搬家?

答:新校园预计7~8月份大部分工程建设完毕,届时搬家。因为学校“十一”期间要进行建校60周年校庆,所以2007级新生将在“十一”后开学报到。

问:老师上下班和学生实习的交通问题怎样解决?

答:职工上下班通勤和学生平时往返市内用车主要由市交通公司解决。校内办公用车、学生见实习、学校突发事件等应急运输主要由学校后勤集团承担。

问:新校园内有几个食堂?

答:新校园有三处食堂:一食堂(暂称)位于教学区,建筑面积约14000m2,可容纳万人就餐,作为学校主力餐饮供应场所;二食堂(暂称)位于生活区,建筑面积约500m2,以特色档口形式设置,丰富学校饮食供应品种;专家楼宾馆餐厅(暂称)位于专家宾馆内。一食堂由学校后勤集团负责经营管理;二食堂则面向校内外招标经营;专家楼餐厅由经营专家楼宾馆的部门管理。同时学校还将在校内布局若干商业网点,以方便师生生活。这些网点也将向校内外招标经营,经营活动将由新成立的经营管理处负责管理。(大外娱乐网)

问:学生宿舍几人一间?宿舍内可以上网吗?开水怎么提供?

答:留学生公寓有1人间和2人间两种,博士和教工是2人/间,硕士3人/间,本科4人/间,卫校学生是6人/间,每间学生宿舍里都安装了宽带。学生饮用开水采取在每栋学生公寓楼内设开水房,学生不用出门打开水。

团市委昨命名柯棣华团支部

大连晚报 2007.05.31

(本报记者:陈迪 师晓薇)

本报讯 为更好地弘扬柯棣华大夫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号召广大青年学生向柯棣华大夫学习,团市委于昨天在大连医科大学操场举行了柯棣华团支部命名仪式,命名大连医科大学医疗2006级团支部为柯棣华团支部。柯棣华大夫遗孀郭庆兰老人、老红军陈万明、战士作家高玉宝和刘德全将军等参加了仪式。

三万师生进驻大学城带动南路人居新变化

大连日报 2007.06.14

(本报记者:丁雷)

在旅顺南路产业带的另一端,依靠大连医科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等大专院校的搬迁建设形成的教育研发产业区,大连医科大学和大连外国语学院60多栋崭新的大楼已经在塔河湾拔地而起;随着今年两所大学新校区的启用,届时将有3万人入住“大学城”。对于这个区域目前的发展情况,笔者采访了大连医科大学规划建设部的郑春波部长,了解到了未来该教育研发产业区的发展趋势。

从2001年末的换建决策,到2005年末开始动工建设,如今一期建设已经基本完成,郑处长不仅亲身参与了整个新校园的建设,也亲眼见证了旅顺南路产业带的发展历程。

3万高校师生涌入旅顺

软件园二期规划建设,以及高等学府的迁入会对旅顺口区的经济产生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原来旅顺口区的人数不多,开放程度也不够。大外和大医两所院校的迁入,我们将会有近3万人涌入旅顺这个地区,这么多“高知人群”的进入对整个区域的经济是一个拉动作用。

大学的进入对旅顺口区的岗位需求是很大的,保洁,绿化,宿舍管理,治安,餐饮服务等等都要招聘一大批的人员。前期大医对我们需求的岗位人员进行统一的培训,还定期地给村民作讲座,例如实验动物饲养的讲座,保洁、绿化、宾馆服务等一系列的讲座,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当地村民就业需求。

此外,大学的迁入对当地的房屋出租,房屋建设,房地产业都有一个推动作用。很多人看到了这个地方的区域价值,未来随着软件产业的兴起和高校各种人才培养的成熟,这个地区一定会成为大连经济发展和人文气息浓郁的热点地区。现在已经有很多高校的教职员工在学校附近买了房子,准备在这个地区安家立业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学周边安静的居住环境,这里是生活,休闲,做学问的好地方。

现在旅顺地区还没有比较大的医院。大连医科大学此次迁入,将成立一个校医院,尽管规模不会很大,但是这里将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大连医科大学的教授也会定期坐诊。使居住在当地的居民不用到市区就可以享受到一流的医疗服务。

校企合作培养更多“复合”型人才

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提升的不仅仅是一个地区的文化内涵,更重要的是彼此之间搭建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一方面学校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培养学生,另一方面通过合作企业可以选拔优秀人才充实后备力量。这次软件园二期的建设,大连外国语学院和大连医科大学的进入正是为这样的合作提供了很好的契机。随着医疗技术及医疗管理数字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行业与计算机应用越发密不可分,完善的诊断技术、先进的医疗设备、高效的医疗管理都少不了计算机软件的支持。为了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学校今后还会加强一批新兴专业的建设,以培养出更多适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旅顺南路产业带地区这种高校与企业合作一定会为大连的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

大连医科大学将成为旅顺口区标志性建筑群之一

大连医科大学新校园位于旅顺南路海滨观光段的中段、旅顺口区龙王塘街道盐场新村。整个新校园的占地面积约151万平方米。一期项目占地面积约114万平方米,规划面积为38万平方米左右,共建45个单体建筑。总投资概算约14.56亿元。现在工程进展情况是:主体建设已经接近尾声,道路、管网、强弱电等配套及景观绿化工程也已基本完成,预计今年9月份,就可以整体搬迁投入使用了。

大连医科大学新校区的建设可以说是旅顺口区的一个亮点。遵循“国际化、数字化、花园式、开放式”的主导原则,将“大海、波浪、灯塔、卵”等设计元素融合于整体规划之中,体现了“保护生态、节约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和“打造融合环境、建筑、人文、心理需要于一体的建筑经典”的宗旨。设计方案也获得了2005年全国人居经典规划设计方案竞赛综合大奖。有着浓厚现代气息的医科大学必将成为大连市、旅顺口区一组标志性建筑群,成为旅顺南路的一大亮点。

独特的设计风格,巧妙与自然融合的设计理念。在旅顺南路这块土地上,大连医科大学的建设不仅提升了整个地区的文化内涵,也改变了当地村民居住的环境。现在再也看不到堆满垃圾的臭水沟了,随之而来的是一所美丽的大学,一汪碧蓝的海水和一群淳朴居民幸福的微笑。

大连医科大学规划效果图

学生作品引来众多老外参观

大连晚报 2007.06.17

(文/图 本报记者:欧阳洋)

本报讯 昨日10时,在高尔基路体育场车站附近一展厅内,举行了大连医科大学影像艺术学院07 届毕业生摄影、影视作品及其形象设计作品展示活动。

记者在活动现场注意到,除了大连医科大学的学生和老师,还有一些金发碧眼的外国人也前来参观,据了解这些外国人都是来中国学习的,并且他们也都是摄影爱好者。

大连医科大学60周年校庆公告

光明日报 2007.07.05

风雨同舟,沧桑磨砺半世纪;桃李争艳,春华秋实六十年。在星海秋韵的金色十月,大连医科大学即将迎来60周年华诞。为此,我们谨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各级领导和各界朋友,向海内外广大校友致以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大连医科大学创建于1947年,时称关东医学院,是中国共产党为适应人民解放战争和未来国家建设对医学人才的需要,在解放区创办的正规医科高等学校。 1949年,关东医学院与大连工学院等一起并入新成立的大连大学,成为大连大学医学院。 1950年大连大学撤销后独立成立大连医学院。 50年代,大连医学院云集了一批老一代医学科学家和医学教育家,如沈其震、魏曦、吴汝康、杨简、薛社普、张毅、吴襄等,大连医学院以雄厚的师资力量,严谨的教风、学风和高质量的毕业生享誉全国,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优秀的高级医学专门人才。

1969年,大连医学院举校南迁贵州省遵义市,建立了遵义医学院。 1978年学校在大连医学院原址复办。 1994年1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学校正式更名为大连医科大学。

半个世纪以来,大连医科大学始终发扬“团结、严谨、求实、创新”的光荣传统,在教学、科研、医疗、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学校以“甚解、敏行、明仁、济世”为校训,以“志学、致学、治学”的学风和“重教、严教、善教”的教风,再创大连医科大学发展历史上的崭新业绩。学校现已成为以医学为主,法学、文学、理学、管理学等多学科发展的辽宁省重点高校,并向着多科性、特色鲜明、国内先进的医科大学的目标迈进。

学校现有各类在校学生15400余人,教职工及医护人员4300余人; 10所附属医院,其中2所为直属附属医院;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1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5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1个七年制专业, 14个本科专业, 8个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形成了以培养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为主的多学科、多层次的高级医学人才培养体系。

为了促进学校快速发展,学校在大连市旅顺口区沿黄金海岸建设了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一期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的新校园, 9月份大连医科大学将整体搬迁,并于校庆时举行新校园落成庆典。大海山林相近相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座“国际化、数字化、花园式、开放式”的新校园从根本上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完善了学校的功能布局,极大地推动了大医教育模式、管理机制、学科建设以及服务体系的改革与创新,加快了学校跻身国内先进医科大学行列的进程。 60周年校庆暨新校园落成典礼,是大连医科大学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是大连医科大学走向未来的又一个新起点。

六十年风雨沧桑,六十载磨砺奋进。学校将以“凝聚力量,振奋精神,展现大医风采;传承历史,继往开来,续写大医辉煌”为主题,本着“隆重、热烈、务实、高效”的原则,办好60周年校庆暨新校园落成典礼,充分展示学校60年,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跨越式发展的巨大成就。目前,校庆筹备工作已开始启动,其中包括建设校史馆,编写整理校志,出版校庆报刊、画册、光盘,完善校友会、筹集资金、认捐新校园景观活动等。校庆暨新校园落成典礼初步定于 2007 年 10 月 5 日举行,详情请登录大连医科大学网站http://www.dlmedu.edu.cn,我们热诚期待大家关心、支持和参与校庆。

金秋学子游故地,六十华诞贺大医。大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宫黎明、校长唐建武代表全校两万名师生员工,欢迎各个时期的校友回校参加庆祝活动,期盼昔日的学子回来找寻青春的足迹,共叙情谊,共襄盛举,共展蓝图!

特此公告,敬祈周知。

大连医科大学60周年校庆暨新校园落成典礼筹备工作委员会

2007年7月4日

毕业生们将学士帽高高抛起庆祝大学生涯学有所成

大连日报 2007.07.08

(孙颖 本报记者:钟启钢摄)

近日,我市各大高校陆续举行毕业典礼,毕业生离校高峰随之来临。作为全国最早开设摄影专业的院校之一,大连医科大学影像艺术学院昨天为第十届毕业生举行了隆重的学位授予仪式。

毕业生们将学士帽高高抛起庆祝大学生涯学有所成

守护生命 守望健康——南丁格尔奖章中国获奖者素描

新华网 2007.07.17

新华网北京7月17日电(记者:李斌、崔静)

“选择了护理事业,就意味着选择了人道、博爱和奉献。”

17日上午,第41届南丁格尔奖章颁奖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举行, 5位中国优秀护理工作者获得这一国际护理界最高荣誉。作为获奖代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护师聂淑娟走上讲台发言。

掌声,在小礼堂内响起……

作为我国140多万护理人员的代表,鲜花和掌声的背后,有着怎样动人的故事、鲜为人知的传奇?让我们走近这些东方“提灯女神”……

陈海花:传播爱心的和平天使

颁奖大会上,陈海花一身戎装,格外引人注目。

这位38岁的北京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护士长从事护理工作已有20多年。2006年3月,陈海花担任北京军区首支赴利比里亚维和医疗分队护士长,走出国门执行国际人道主义卫生救援任务。

地处非洲的利比里亚,因长期战乱,局势动荡,经济衰退,艾滋病、疟疾、霍乱等多种传染病高发,日平均气温在40摄氏度以上。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陈海花和她的姐妹们先后救护艾滋病患者600余例,疟疾患者186例。

那段日子里,作为医疗分队护士长的陈海花不畏风险、冲锋在前。在她接触的病人中,疟疾、结核、艾滋病( HIV)阳性携带者和各类热带传染病患者占很大比重,有40%的HIV 阳性患者同时患有开放性肺结核,传染性极强。病区环境简陋,防护装置简单,护士们直接面临着受感染的威胁。然而通过高效的预防护理,医疗分队实现了病人与病人之间、病人与医务人员之间零感染的目标,多国维和部队和当地群众称陈海花为“传播爱心的和平天使” 。她还被联合国授予“联合国和平一级勋章”。

丁淑贞:危急时刻的巾帼英雄

发表第一作者论文23篇,主编著书9部,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丁淑贞,这位虽然身患癌症,却忘我投入护理事业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主任、大连市护理学会理事长,不仅在护理一线创造了业绩,而且大胆改革护理管理模式,在护理业务研究上成绩斐然。

从1976年唐山大地震到2003年抗击非典,危急时刻,丁淑贞总是挺身而出。 1976年唐山大地震发生后,她踊跃报名参加抗震救灾;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她不顾个人安危,扑在发热病房的第一线。一天夜里,她在从单位回家的路上摔倒了,造成腕部骨折,她生怕同事知道,用白大衣遮住石膏固定的位置继续上班,没有休息一天。

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30余年里,她在平凡的岗位上注入了自己对护理工作的热爱:病人呕吐了,她不等卫生员来,就把地面拖擦干净;没有儿女的老人住院,她常常帮助老人换洗内衣……长期的劳累让这位“铁打的”护士长患上了癌症,但她仍忘我工作,将病情隐瞒多年。

丁淑贞还探索出多项改革创新模式,促进医院护理工作的发展。她主持撰写的一套完整的护理管理大全,成为医院护理人员的工具书。

聂淑娟:病床前盛开的“雪莲花”

从1965年走上护理岗位至今,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护师聂淑娟用雪莲花般坚韧的性格和无私的精神,为来自天山南北、 13个民族的患者默默奉献了42年。

一名塔吉克族牧民妇女由于分娩时间过长,新生儿因羊水堵塞了气管而呼吸不畅、气息微弱,聂淑娟不顾新生儿面部的血渍、羊水、胎粪,口对口将孩子嘴里的羊水吸出来;一位身患麻风病的塔吉克族老太太双手溃烂得不忍目睹,旁人都不敢接近,聂淑娟却不但坚持给老人换药,还把老人当做亲人一般无微不至地关怀和照顾……

颁奖大会上,聂淑娟平静的叙述,仿佛将人们带到了那辽阔的祖国西部边陲……在那里,为了给基层培养民族护理人才,她不顾山高路远,严寒酷暑,更不顾自己身患高血压、糖尿病,踏遍新疆为各族护士传播护理知识,8年里为全疆各地培训各级护理人员1万多人次。

而在聂淑娟心中,人们的理解和感动,同样燃烧着她的心灵: “有一次,当一位维吾尔族肝昏迷孕妇苏醒后的第一句话喊出 ‘白衣圣人亚克西’ 时,我激动得泪水夺眶而出。”

泽仁娜姆:高原上“伺候病人的公仆”

颁奖大会上,身着民族盛装的藏族女护士泽仁娜姆言语不多,只是微笑。

作为青海省同仁慢性病防治院主管护师,泽仁娜姆十余年来的主要救助对象是麻风病人,她没有对病人歧视和排斥,而是用一颗慈爱的心呵护那些身受肉体和精神折磨的病人,像亲人一样耐心地为患者讲解病情,督促指导病人做到规范治疗,按时定量服药,让病人知道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使很多对生活失去信心的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治疗。

在服务病人的过程中,她发现一个藏族老奶奶被家人歧视,生活特别困难,她主动把老奶奶作为自己的帮扶对象,经常送去面粉、青油、衣物等生活用品;一名孕妇要进行剖宫产手术急需供血,值夜班的泽仁娜姆得知病人的血型与自己相符后,毫不犹豫地伸出了胳膊——输血300毫升,挽救了这对母子的生命。事后,她谢绝了藏族牧民的酬金,说: “我是护士,护士在藏语中的意思是伺候病人的公仆,其职责是救死扶伤,我做的只是我应该做的事”。

罗少霞:癌症患者的“爱心之友”

“他们(癌症患者)心里都承受了巨大的身体和心理痛苦。我们应该让她们安心地 ‘离去’。”提起为服务癌症晚期病人而倡导设立的康宁中心,澳门镜湖医院护理部主任罗少霞目光中流露出无限同情。在那里,她和她的姐妹们每年都要为500多位患者提供护理服务……

从事护士工作37年来,罗少霞为推动澳门护理事业的发展尽心竭力。为了帮助癌症患者及其家人寻求社会支持,她协助癌症患者成立的“澳门爱心之友协进会”,不仅燃起癌症患者的斗志,更激发起人们特别是年轻人互助互爱的热情,唤起了特区政府及社会各界对癌症的关注。

她时常担任导师,教导病人及家属关于化疗及放射治疗的知识,加强病患者及家属战胜疾病的信心;她培训大量的义工,定期组织会员到病友家中探访,又协助病友向有关部门申请办理紧急援助,以解燃眉之急;她动员身边一切可以运用的资源和力量,寻求有效的方法来照顾每一位癌症患者,与他们携手度过生命的难关。

将生命融入护理事业,用爱心温暖人间。陈海花、丁淑贞、聂淑娟、泽仁娜姆、罗少霞和全国140余万护理工作者们一起,在平凡岗位上谱写着一曲颂歌。

“拯救生命是我们的天职,更是我们的荣幸。”颁奖大会上,作为青年护士代表,北京佑安医院青年护士福燕的一席话掷地有声: “守护生命,守望健康,我们无怨无悔!”

人民日报(2007.7.17)、光明日报(2007.7.18)

胡锦涛为第41届南丁格尔奖章中国获奖者颁奖

新华社 2007.07.17

(记者:李斌)

新华社北京7月17日电 17日上午,中国红十字会代表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41届南丁格尔奖章颁奖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国红十字会名誉会长胡锦涛出席大会,为5名中国获奖者颁发奖章,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获奖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国所有的护理工作者、红十字工作者和广大志愿者表示亲切的问候。

今年共有18个国家的35名护理工作者获得本届南丁格尔奖章。我国获奖的5名优秀护理工作者分别是:长年工作在青藏高原、用慈爱之心呵护麻风病人的青海省同仁慢性病防治院主管护师泽仁娜姆, “联合国和平一级勋章”获得者、北京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护士长陈海花,身患癌症、仍忘我投身护理事业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主任丁淑贞,勇敢奋战在肝炎疫区、坚持为基层培养民族护理人员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护师聂淑娟,为促进澳门护理事业的发展不遗余力的澳门镜湖医院护理部主任罗少霞。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颁奖大会上讲话指出,护理工作是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希望全国广大护理工作者以获奖者为榜样,继续发扬光大南丁格尔精神,不断提高护理水平,更好地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希望中国红十字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赋予的职责,发扬光大红十字精神,注重发挥人道救护服务领域政府助手的作用,积极推动护理工作和有关社会事业。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继续重视和支持护理工作的发展,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促进护理工作与社会经济和医学技术相协调,并在全社会营造关心、爱护护理工作者的良好氛围。

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彭珮云在会上说,5 名获奖者是我国护理界的优秀代表,她们的高尚品格和奉献精神值得大家认真学习。希望广大护理工作者和红十字工作者继续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在护理工作岗位和人道服务领域取得新的成绩。希望获奖者珍惜荣誉,再接再厉,继续为推动护理工作发展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7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国红十字会名誉会长胡锦涛为第41届南丁格尔奖章5位中国获奖者颁奖。 (新华社记者:李学仁摄)

获奖者代表聂淑娟、青年护士代表福燕分别在会上发言。

司马义·艾买提、何鲁丽、黄孟复、张怀西和中央军委委员廖锡龙及有关方面负责人出席颁奖大会。

南丁格尔奖章是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设立的护理界国际最高荣誉奖。我国自1983年首次参加第29届南丁格尔奖章评选以来,先后有48名优秀护理工作者获此殊荣。

人民日报 2007.07.18

健康报 2007.07.18

给我一顶燕帽,让我守护生命的灿烂(节选)

健康报 2007.07.18

丁淑贞 要感染就感染我吧

“给我一支蜡烛,那是青春跳动的火焰;给我一顶燕帽,那是守护生命的灿烂……”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这是医护人员耳熟能详的旋律。每逢医院有文艺活动,都少不了这曲《天使之爱》。

亲笔创作《天使之爱》的正是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主任丁淑贞。

回望30余年护理生涯,丁淑贞觉得自己有两件事干得很漂亮,创作《天使之爱》就是其中之一。当前由于护理人员少工作量大,不少护士难以排解自己的压力,对前途感到渺茫。丁淑贞感到,这个时候,护理界太需要鼓劲了,《天使之爱》就这样诞生了。电话那头,丁淑贞的语调略显激动, “一唱这首歌,浑身就有劲儿,可以相互鼓励,让大伙找到职业的归属感,意识到我们所从事的是一份崇高的事业。”

曾经是全院最年轻的护士长,护理过不计其数的病人,在同事眼中像“通了电的机器人”一样忙碌不休的丁淑贞其实是个老病号。罹患膀胱癌的她血尿已有5年,她总是吃点消炎药就扛过去了,直到尿流血块不止,一熬夜就呕吐时才去看病。因癌症复发她曾做过3次手术,至今仍然在化疗。成为病人后,丁淑贞更理解了患者的心情,对疾病的担忧,对手术的恐惧,患者的心理压力多大啊!她召开了一个畅谈会,让护士们讲讲自己当病人的体会。一位护士说:“我生病了住在自己工作的医院,环境相对熟悉,大夫、护士都是我的同事。可就是这样,上手术台前我的腿还是紧张得发抖。而普通患者呢,来了医院谁也不认识,肯定会格外不安。以前我们老说患者挑剔,现在我理解了,其实是他们心里紧张造成的。”这个畅谈会足足开了3个小时,护士们纷纷登台讲述自己的心路历程。丁淑贞说:“我不喜欢苍白无力的说教,分享自己的患病经历,换位思考,就会明白病人需要什么,我们能为病人做什么。”

丁淑贞也有遗憾。 1985年她去日本研修护理,母亲突然辞世,为了不影响她的学业,父亲没有告诉她。一年后回国她才知道已经与母亲阴阳两隔,痛苦得揪心。她决心好好照顾年迈的父亲,弥补对母亲的愧疚。可是父亲病重期间,正赶上医院作为辽宁省卫生厅护理改革工作试点,众多工作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她分身无术。在父亲临终的那个晚上,下半夜她处理完手头上的工作,赶到父亲床前时,慈爱的父亲已经离开人世了……从那以后,她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让自己手下的护士重复自己的遗憾,护士的父母生病了,丁淑贞就给她们放假。“我们一辈子都在照顾病人,如果父母生病不能亲自照顾,一旦发生意外,就会留下终身的遗憾。”

还有一个遗憾就是SARS期间,她们这群与SARS病魔搏斗的战士竟然没有一张合影。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是一笔异常珍贵的人生财富。进SARS病房前,护士们紧张得脸通红。那时的她已经身患癌症, “要感染就感染我吧。”她第一个走进SARS病房,制定出一整套详细的预防措施,就连一张纸、一个处方的消毒和传递都有详细规定,还在全院示范“八步洗手法”,避免医护人员被感染。

记者让丁淑贞与同行分享她的护理管理经验,率直的她说,护理工作能不能做好,关键不在于护士,而要看头儿的思维导向,你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先做到,行为示范的作用远远胜过上政治课。还有就是不要鹦鹉学舌,而是要尽快吃透领导的精神,结合自己的专业,制定出可操作性强的方案,便于下面的人执行。

电话那边传来她的阵阵咳嗽声,让人心疼。生病后的丁淑贞一直不愿离开岗位回家休养,对于病痛她很达观。“既然已经得病,单纯靠治疗是没有特效的,只要生命还在,就得提高生活质量,一旦闲下来,脑子就会生锈,成天想着我的病怎么样了。处于工作状态,一个病人接一个病人,忙得不可开交,就没有那么多脑细胞去胡思乱想了,为什么不过得轻松一些呢?”

作者:张灿灿 孔令敏 谭嘉 薛原 闫龑 王燕松 赵瑞清

丁淑贞——大连的“南丁格尔”

大连日报 2007.07.19

(王颖 姜云飞)

7月17日,第41届南丁格尔奖章颁奖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国红十字会名誉会长胡锦涛亲自为5位中国获奖者颁奖。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主任、大连市护理学会理事长丁淑贞第一个走上主席台,成为大连市第一位、辽宁省第二位获得这一国际护理界最高荣誉者。昨日,在市卫生局、市红十字会和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联合举办的新闻通报会上,面对记者丁淑贞说:“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更属于所有工作在护理岗位的白衣天使,属于所有仍然忙碌在临床一线的无名英雄。”

昨日,大连市卫生局、市红十字会发出号召,要求全市护理工作者向丁淑贞学习。

【颁奖一刻】

“胡主席让我给辽宁护士问好”

7月15日,丁淑贞就来到了北京。 “我们参加了中国红十字会召开的准备会。当时并不知道胡主席要亲自颁奖,但仍然很兴奋。”丁淑贞说。到北京领奖,原本准备穿一套藕荷色的衣服,可同行的朋友都说不好, “大家都说这是一个人生的亮点,应该穿得喜庆些。”于是,在最终的领奖台上,丁淑贞那身红色的服装格外鲜艳、醒目, “和我的心情一样。”

丁淑贞是第一个接受胡锦涛主席颁奖的。 “当我看到胡主席迎面走来时,我特别紧张、激动。我正想鞠躬,可主席已经伸出手来—— ‘你好’,主席一句话就让我所有的紧张感都没了。”慈祥、温和,丁淑贞回味着胡主席的音容笑貌。“我跟主席说 ‘辽宁省的护士向您问好’。主席回应:‘好啊,好啊,给你们问好,你们很辛苦。’ 当时,我觉得整个心都被温暖包围着,激动得只能连说谢谢……”在记者们面前,回忆颁奖一刻,丁淑贞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她告诉记者,她能够感受到主席目光中的温暖和慰问,那一刻她觉得自己选择的护理工作,尽管很辛苦,但却是崇高的。“护理专业要和垂危的生命打交道,是天使一般的职业,真的是充满了奉献精神。主席给我们颁奖,是对我们的激励和鼓舞,更是对护理工作的支持和关注,是对千千万万中国护理工作者的肯定。”

护士服、护士帽、护士鞋,昨日的丁淑贞又恢复了她一贯的装扮。她说她还是更喜欢这些陪伴了她30多年的“行头” 。 “我只是普通护理工作者的一员。我从未想过自己会获得南丁格尔奖。我唯一能做的只是用一颗赤诚之心,用情感和温暖履行护理工作的职责,传扬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

【同事评价】

护理专家、榜样、提灯女神

赵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丁淑贞是“一头肯干、倔强、不张扬的老黄牛”。作为医院的管理者,我非常佩服丁主任身上那种拼命精神,更敬仰她为护理管理工作的正规化、专业化作出的杰出贡献。丁淑贞是从临床一线一步步成长为全院1000多名护士的领头人的。做护士,哪里艰苦,哪里就闪烁着她的身影。 1976年唐山大地震,她是大连市抗震救灾医疗队的队长。 2003年“非典”爆发,她扑在发热病房的第一线,甚至腕部意外骨折,她用白大衣遮住石膏固定的位置继续上班。做护理管理者,她利用业余时间刻苦钻研业务,先后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23篇,主编著书9部,主持完成“空气消毒法的观察研究”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这在护理界是非常少见的。她大胆对以往的护理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她在国内率先提出细致划分不同护理岗位制定相应的薪酬制度。这项改革首次对护理工作的性质和任务进行了详细划分,促进了护理工作的制度化、系统化,降低了技术风险。在医院引进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中,丁淑贞主持撰写的一套完整的护理管理大全,成为全院护理人员的工具书。

正如南丁格尔实现了护理工作的正规化,成为现代护理奠基人一样,丁淑贞对护理事业的贡献更多地体现在她对护理管理的研究和开创性实践。

亓月琴(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护士)

我是和丁淑贞同时到医院参加工作的。 30多年来,她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认真、严格、忘我。护理工作需要时刻关注患者的状况,即便如此丁淑贞的工作时间仍然可以排在全院前列——加班加点对丁淑贞来说已是家常便饭。丁淑贞先后两次患重病,一次是患了巨大的子宫肌瘤导致的重度贫血,血色素只有4.5克/升;一次是膀胱癌。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我们都震惊了:在我们的印象中她就像铁人,从来没听说过哪儿不舒服,怎么突然患了绝症!后来才知道,她血尿已经有5年之久了,但从没向任何人说起,也从未因此耽误一天工作。作为她这么多年的同事和朋友,我有时候都心疼得提醒她:生命只有一次,要爱惜自己。可她把自己全都献给了工作,献给了她的患者。

对工作、对患者,丁淑贞绝对问心无愧。但我知道,她对家庭、亲人却是有愧的。作为妻子,她难说是个好妻子,家中的大事小事全落在丈夫一人身上,她的丈夫最大的期望甚至只是她能早点回家,全家人一起吃顿饭。作为女儿,她同样有愧于已故的父母。她父母离开时,她都没有在身边,那些时候她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她总是告诉我们, “当护士,一辈子都在照顾病人,自己的父母病了,一定要亲自去照护一下,否则会留下终身的遗憾。”每次说这番话时,她都是泪光闪闪。

【大连“天使”】

1.3万护士撑起医疗半边天

尽管已经离开临床一线十几个年头了,但丁淑贞照顾过的患者,永远在心中留住了那个和蔼可亲、任劳任怨的“丁护士”,她是他们心中的“提灯女神”。

丁淑贞曾先后担任过普外科、烧伤科、神经内科等病房的护士长,虽然工作科室不同,但她埋头工作、乐于奉献的精神却没变。她常说: “南丁格尔舍去荣华富贵,到危机四伏的战场救护伤员,我们在医院多干点活算得了什么!”病人呕吐了,她不等卫生员来,就把地面拖擦干净;没有儿女的老人住院,她常常帮助洗内裤;当看到有些山区的老人内裤很破,她干脆就自己掏钱买新的给老人穿上,有的病人还以为是医院发的。

丁淑贞深知,和谐的医患关系离不开护理队伍人员素质的提高。如何针对现代护理队伍年轻化、独生子女多的特点,行之有效地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就显得非常重要。她设计组织了“珍惜生命的1800天” 、 “与健康同行”等护患座谈会;举办了“阳光宝贝节日快乐”小患儿与护士联谊会; “与你一块去长城”室外游活动等。护士把行动困难的病人用轮椅推到花园,模拟旅游的路线。每到一站为病人讲述祖国大好河山、特产、物质的同时,渗透着生命的价值,鼓励病人战胜疾病。使病人在游戏中,感受人间的关爱。有一位患者曾兴奋地说: “今天我的病好了一半。”

医疗护理“三分治,七分养”。在丁淑贞的身后是我市一支高水平的医疗护理队伍。记者从市卫生局获悉,目前在全市2531个卫生机构的3.4万名卫生技术人员中,护士有1.3万名,占卫生技术人员的30.9%;与1986年0.87万名护士相比,翻了近一番。护士队伍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护士总数的2.8%;大专学历占护士总数的30%,护士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

“全国护理,辽宁属一流;辽宁护理,大连是先进”。像丁淑贞一样,我市护理工作者在技术创新、推动护理专业发展方面成果频出。 2001年—2005年护理科研共立项29项。王秀玲的《压力止血带》、刘淑君的《一次性灌肠器的研制与应用》、邓炳兰的《一次性无影灯柄的临床应用》、姜毅的《一种医用吸氧装置》、黄艳的《持续点眼装置安装的改进和使用》、郝淑风的《便携式分指板》共6项获国家技术专利。护理工作已成为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丁淑贞说,这个荣誉不是一个人、一家医院的,而是所有在岗位上辛勤工作着的医护人员的荣誉。

丁淑贞把获得的一万元奖金全部捐赠给了大连红十字会。 (冷宁/摄)

大连医科大搬往旅顺口区龙王塘街道盐场新村

大连日报 2007.08.11

(记者:丁雷)

昨天上午,在蒙蒙细雨中,伴随着喜庆的鞭炮声,十余辆装满行李的大卡车缓缓驶出大连医科大学的大门,向位于旅顺口区龙王塘街道盐场新村的新校区进发,拉开了大连医科大学整体搬迁的序幕。

在搬迁启动仪式上,大连医科大学副校长邹存慧告诉记者,老校区于1951年兴建,由于面积小、教学楼陈旧等原因,影响了学校整体发展。为从根本上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完善学校功能布局,医科大新校区于2005年11月动工。新校区总体规划占地面积约1.5平方公里,是老校区面积的7倍,可容纳1.6万名学生。在新校区记者看到,建筑基调以白色为主,包括教学楼、图书馆、体育场和宿舍公寓,绿化面积较老校区明显增多。目前新校区整体建设基本完工。今年9月28日学生返校前,新校区的建设施工将全部完成。

据悉,医科大搬家将持续一个月时间,前期主要搬运学生行李等,后期主要搬运大型教学科研设备、办公设备和办公用具。新校区投入使用后,老校区将由政府进行拍卖。

大连医科大学昨天正式乔迁

大连晚报 2007.08.11

(文/图 通讯员:胡莉莉)

新校园位于旅顺南路龙王塘街道盐场新村,新校园总规划用地面积约1.5平方公里,是老校园的7倍

本报讯 8月10日上午,十余辆装满了学生行李的卡车在喜庆的爆竹声中从位于星海三站的大连医科大学老校园出发,拉开了大医整体搬迁的序幕。

大连医科大学新校园位于旅顺南路海滨观光带的中段(龙王塘街道盐场新村) ,距离大连市区29公里,距离旅顺口区中心2.8公里。新校园总规划用地面积约1.5平方公里,是老校园的7倍。一期占地面积11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共有45个单体建筑,分为教学区、生活附属设施区和体育运动设施区,可容纳1.6万名学生生活和学习。

十余辆卡车装满了学生的行李

2005年11月8日,大医新校园建设正式破土动工。今年10月5日大医将在新校园举行60周年校庆暨新校园落成典礼, 2007级新生将在“十一”后开学报到。

大医新校园建设遵循“节能型、环保型、生态化、人文化”的理念,突出了生态环保意识、贯穿了以人为本思想、倡导了资源共享的原则,并将“大海、波浪、灯塔”等设计元素融合于整体规划之中,体现了“保护生态、节约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主题,使得新校园规划设计方案荣获了2005年全国人居经典规划设计方案竞赛综合大奖。

大海山林相近相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座“国际化、数字化、花园式、开放式”的新校园从根本上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完善了学校的功能布局,极大地推动了大医教育模式、管理机制、学科建设以及服务体系的改革与创新,加快了学校跻身国内先进医科大学行列的进程。

据大连医科大学副校长邹存慧介绍,大医搬家将持续一个月时间,前期主要搬运学生行李、宿舍家具等,后期主要搬运大型教学、科研设备、办公设备、办公家具等等。

辽宁省实验动物供应基地昨在大医挂牌,记者探秘SPF鼠的“乐园”极品老鼠住空调间吃消毒饭

半岛晨报 2007.08.30

(首席记者:辛敏娟 实习生:杨雪)

SPF鼠的奢侈生活

温度必须控制在19℃~22℃之间,湿度必须在40~70%之间,如住空调间。光线不能太强也不能太弱,而且必须12小时定期白昼更换。

老鼠吃的是经过钴60射线照射的真空包装全价饲料,这种射线是用来杀死癌细胞的,几乎各种微生物都逃不掉;喝的是经过磁化、净化、高温高压消毒的水……

半岛晨报消息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不过这里的老鼠别说打,就是碰一根寒毛也不行。昨天,辽宁省实验动物供应基地在大连医科大学新校园挂牌,这些特别的老鼠浮出水面。

每年数以百万计的经过特殊培育的大小老鼠从这里被送到各类科研机构、医药单位、生物制品企业。这些老鼠在“献身”前,就在这里享受高规格的待遇。昨天,本报记者探秘老鼠“乐园”。

大医每年培育百余万SPF鼠

在辽宁省实验动物供应基地,记者想和老鼠合影的要求被拒绝了,原因是这里的老鼠全部无菌,怕受到外来细菌、病毒的感染。这里的动物都是SPF (无菌、无毒)实验动物,这种动物无特定的微生物存在。

工作人员介绍,这里的老鼠很娇贵,老鼠种类也很多,大小鼠一共有10种左右。任何人要进入SPF实验室,必须先洗澡。而且包括内衣在内,一切要带入实验室的服装、仪器(比如照相机)都要通过专门的紫外线消毒传递窗传递。

最近,辽宁省政府出台了一个规定, 2007年末全省开始实施实验动物标准化,即做实验时要用SPF动物。预计省内每年“ SPF鼠”需求量是180万只,而全国目前除大医外仅有3个SPF中心,无法满足供应。

位于大医新校园的辽宁省实验动物供应基地建筑面积将达到2万平方米、动物饲育及实验设施 1.4 万平方米,可年产大约 115 万只国际水准的实验动物。

小老鼠解决大问题

为何给老鼠过这样奢侈的生活?该基地负责人王靖宇说,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研究中基础中的基础,它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无特定病原体动物,由于排除了传染病和寄生虫等对动物实验的干扰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准确可靠。国内很多专家教授的科研论文水平很高,有的甚至是世界领先的,可是就因为做实验用的老鼠不是符合国际标准的“ SPF鼠” ,所以国外的学术界不承认其实验结果,使中国人错失了很多机会。前几年国内“ SPF鼠”数量少、品种单一、价钱昂贵,竟然出现了从国外空运老鼠回国做实验的现象。

另外,实验动物的标准化直接关系到生命科学研究的质量、生物制品的产品质量,以及药品、食品等方面的安全性,就拿流感疫苗的动物实验来说,用普通动物,存在误差,尽管比率很小,但很可怕;而用SPF动物实验,准确率百分之百。

实验动物供应基地落户大医

年产小白鼠115万只

大连日报 2007.08.30

(记者:丁雷)

我国有不少专家教授的科研水平很高,可就是因为做实验用的小白鼠不是符合国际标准的“ SPF鼠” ,所以国际学术界就往往不承认其实验结果。为了获得实验用的“ SPF鼠” ,我国不少实验室需要从国外空运小白鼠回国做实验。昨天,年产量达115万只“ SPF鼠”的辽宁省实验动物供应基地在大连医科大学挂牌成立,从此, “空运小白鼠回国”这一现象将在辽宁省内的实验室得到根本性改变。

SPF动物是指无特定病原体动物,这种动物体内无特定的微生物存在,是国外已经被广泛使用的实验动物,其中以实验小白鼠为主。大连医科大学SPF实验动物中心是2005年由省科技厅确定的首个SPF动物繁育基地,目前每年可对外供应1.5万只SPF小鼠、 4000只大鼠,是东北三省最大的实验动物供应基地。

大连医科大学SPF实验动物中心主任王靖宇教授说, SPF实验室对技术有近乎苛刻的要求,需要保持无菌状态,要求温度一天24小时恒定。目前我国仅有北京、上海和大连三地有SPF实验动物中心。

据介绍,今年年底,辽宁省将开始实施实验动物标准化,即做实验时必须要用SPF动物,一方面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可以控制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等人兽共患病的传染暴发。据预计,新规定实施后,辽宁省每年SPF鼠需求量约为小鼠140万只,大鼠40万只。

据悉,大连医科大学新校舍专门规划出了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动物饲育及实验设施1.4万平方米,建立国际水准的实验动物中心——辽宁省实验动物供应基地,承担全省实验用动物的供应任务,预计可年产SPF小鼠100万只,大鼠15万只。该基地除了为辽宁省内的实验室供应实验用的小白鼠外,还将供应实验用的狗、兔子等近十个品种。

老校友回忆大连医科大学 当年在上海名气相当大

大连晚报 2007.09.30

(文/本报记者:师晓微)

最近,大连医科大学正在搬迁至旅顺新校区, 10月5日,医科大学将在新校园举行60周年校庆暨新校园落成典礼,可谓“双喜临门” 。大连医科大学新校园是老校园的7倍,共有45个单体建筑,可容纳1.6万名学生生活和学习,与学校建成初期的简单校舍和教学设备不可同日而语。

历史上的大连医科大学为我国解放战争做出了不少贡献,它培养出的学生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当时医疗人员匮乏的燃眉之急。为探寻更多大连医科大学的老故事,记者联系上了几位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的老校友,在他们缓慢的讲述中,一幕幕往事像过电影般展现在记者眼前,仿佛将记者带回到半个多世纪之前的大连医科大学。

前身是关东医学院

大连医科大学的前身是关东医学院,追根溯源,它最早是为支援人民解放战争医疗救护工作与新中国医学人才培养需要而建立的。可以说,历史上的大连医科大学为我国解放战争做出了不少贡献,它培养出的学生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当时医疗人员匮乏的燃眉之急。

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发动了全面内战,中共中央决定巩固东北根据地。 1946年1月,东北军区罗荣桓司令员派辽东军区卫生部第二部长王布君进驻大连,接收日伪医疗机构,组织医疗力量,调集药品、器材等支援东北解放战争。当时的战争期间,医疗救护极需大批军医,在这样严峻的情况下,王布君根据上级指示,着手在大连这一特殊的和平地区筹办建立一所较为正规的军医大学,为战争的医疗救护做后盾,也是为新中国医学人才的培养做准备。在经过多方努力下,王布君接收了一所中学校舍和一些家具、教学设备,在1947年2月成立了大连医学院,除了在大连本地招生外,学校还从山东的胶东军区卫校以及从丹东撤退到大连的东北军政大学辽东分校调转了部分学员。

同年4月,旅大地区召开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关东公署,大连医学院奉令改名为关东医学院,并在1947年5月4日举行了关东医学院创校及首届开学典礼,时任卫生厅副厅长的王布君兼任关东医学院院长。 1948年,关东医学院迁至关东公署对面五四路26号(现人民广场附近) 。

几位老校友告诉记者:“所以我们的校庆日应该是5月4日,今年之所以安排在10月5日是因为赶上了搬迁新校址,所以干脆就将60周年校庆与新校园落成典礼放在一起庆祝了。”

曾与理工、大外合并为大连大学

很少有人知道,大连医科大学在历史上曾经与现在的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一起合并为大连大学。

“那是在辽沈战役期间,中共中央决定要在东北建两所我们自己的党办大学,以培养全国解放后进行建设所需的科学技术人才,后来就有了哈尔滨大学和大连大学,大连大学包括三部分:工学院、医学院和俄语专修科。关东医学院就是在那个时候并入到大连大学成为大连大学医学院的。”一位老教授回忆说道。

当时,上至中共中央、下至旅大地方,都十分重视成立大连大学,根据上级指示,中共旅大地委在1948年10月底成立了大连大学党委及大连大学筹备委员会,由关东公署副主席乔传珏兼任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并分几次会议讨论建校初期的各大问题。 1949年3月,大连大学正式成立。当年的《旅大人民日报》还为此专门发表社论,声称: “大连大学的创立是旅大人民难忘的大事,标志着旅大新民主主义建设事业的迅猛前进,象征着旅大地区学术发展的开始。”随后不久,工学院、医学院和俄语专修科逐渐发展壮大,都各自具有一定规模,在1950年7月,大连大学所属的学院和专科各自独立,并分别成立了大连工学院、大连医学院及大连俄文专科学校。

上海学生争报大连医学院

几位老校友中有一些是上海人,记者很奇怪,上海本就有知名高校,与大连又相隔很远,他们当年是怎么来到大连求学的呢?面对记者疑问,几位老人神秘一笑:“大连医学院当年在上海可算是所名校,名气甚至超过了北大、上海医科大学。细心的人可以发现,大连医科大学里70岁以上的老毕业生大部分都是上海人,我们当年都是冲着党办大学来的。”当年,大连由于受到日本帝国主义多年的殖民统治,大部分中国青少年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大连当时少有的高级中学里就读的也大都是日本人的子女,所以1950年大连医学院刚独立时,招收一定数量并符合质量的高中毕业生较为困难,因此便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招生。

“上海当时虽然已经有一些知名大学,但都是外国人建的私立大学,不知道以后学校会是什么前途。”一位老教授说: “我们都很向往解放区、向往革命,大连医学院虽然是新建学校,但它是党办学校,所以我们都争先恐后去报名参加考试,很多已经上大学一年级的大学生也回来重新报考大连医学院,还有同时考上北大、上海医科大学的学生最后都选择上大连医学院。”

女同学晚上偷跑出去吃馄饨

在刚入学的前3个月里他们不上课,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每个人讲自己的入学动机。从上海来到大连,陌生的环境、全新的生活习惯让他们对一切都感到好奇。

“最记忆犹新的就是 ‘甩袖汤’ 和窝窝头,‘甩袖汤’ 是用白菜、鸡蛋和海蛎子、蚬子做成的,我们一直都很好奇为什么取这个名字?”

因为吃不习惯,很多女同学还没等上晚自习就饿了,她们还曾一起偷偷跑出校门,到学校对面的小饭馆里吃馄饨。

国内外爱国专家学者纷纷来任教

一位教授告诉记者,大连医学院并入大连大学时,它的师资力量曾一度匮乏,后来国内外的不少爱国专家学者纷纷回国来到大连医学院任教,这里面多亏了沈其震院长。

“沈其震院长相当了不起,他当年是中共中央军委卫生部第一副部长,留学日本的博士。大连大学筹备期间,他正在香港执行任务,中央当时电报通知他到大连大学工作,并请他设法聘请知名学者来任教。沈其震便在香港雪厂街建立了联络站,秘密联系上了南京、上海、杭州等地一批进步学者,还通过各种关系聘请到了身在国外的一些知名爱国专家。那些身在国外的专家们来到大连也并不容易,很多人都是没有任何准备突然就上船了,到香港后,又设法分乘外国船只从朝鲜、丹东绕道才来到大连。在沈其震努力下,他还为大连医学院建立了在当时来说相当齐全的图书馆,有各种语言的教辅书籍,还有各种教学仪器,让大连医学院在当时不管是硬件设施还是师资力量都具有相当规模,大连大学正式成立后,沈其震便成为我们医学院第一任院长。”

上世纪60年代,为支援三线建设,大连医科大学在动乱中南迁至贵州遵义,改名为“遵义医学院” 。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辽宁省革命委员会向国务院提出关于重建大连医科院的请示报告。 1985年,经过数年努力,大连医学院终于圆满回迁,在1994年1月,学校正式更名为大连医科大学。目前,大连医科大学学校正在往旅顺新校址搬迁,这,将是医科大学又一个新的里程碑,又一次面临全新的开始。

大连建成国际水准大学园 落成典礼在旅顺口举行

人民网 2007.10.05

人民网大连视窗10月5日电 今天上午,大连旅顺大学园暨大连外国语学院、大连医科大学新校区落成典礼合并举行。大连市长夏德仁表示,作为大连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旅顺大学园的落成对大连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建设创新型城市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位于大连旅顺口区塔河湾海滨的旅顺大学园,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这里是大连半岛最漂亮的风景区之一。近年来,大连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发展势头迅猛,这一世界级软件产业带已经成为中国的“绿色硅谷”。 4年前,大连市正式确定了旅顺大学园的规划,支持大连外国语学院、大连医科大学异地重建。大连市和旅顺口区两级政府共减免和正在返还土地出让金23亿元,在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方面,两级政府共投入4亿元,搬迁当地居民1000多户、企业17户,为两所大学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和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经过4年多的建设,今天终于建成了现代化、国际水准的大学园。据了解,大外、大医的搬迁建设是迄今为止东北地区大学换建投资量最大、最成功的两所大学。

大连外国语学院新校区占地面积99.07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可容纳1.8万学生就读。整个校区分为科学教研区、文体区、学生生活区、综合服务区和外事区5个功能区,建筑的通风、采光、用材、植物遮荫、减噪等方面突出以人为本的生态型设计理念,硬件设施配备水平较高,计算机教室全部购置新设备,合班教室为多媒体教室,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授课,网络速度是万兆可扩展为十万兆,这在全国尚属首家;大连医科大学新校区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一期占地面积11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共有45个单体建筑,分为教学区、生活附属设施区和体育运动设施区,可容纳学生1.6万名。新校区建设遵循节能型、环保型、生态化与人文化相结合的理念,将大海、波浪、灯塔和卵等设计元素融合于整体规划之中,规划方案荣获了2005年全国人居经典规划设计方案竞赛综合大奖,展现给人们的是一座国际化、数字化、花园式、开放式的现代高等学府。

大连市长夏德仁在致辞时表示,目前,大连正在加快推进城市的转型,开发人力资源、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创新水平将成为今后的重点工作。大连市政府将继续支持所有在大连大学的发展,给予更多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他希望大外和大医两所大学,充分利用新校园建成的历史契机,加快教育改革步伐,根据市场的需要,调整专业和学科结构,促进产学研的合作,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和科技成果,为辽宁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沿海经济带的对外开放,为大连东北亚国际城市的建设作出更大更多的贡献。

辽宁省委常委、大连市委书记张成寅,辽宁省副省长鲁昕,大连市领导夏德仁、李永金、林庆民、怀忠民、里景瑞、魏小鹏、肖盛峰、姚家凯、鞠文华、贺旻、宋增彬,辽宁省、大连市和旅顺口区有关负责人出席了今天的落成庆典。 (王金海、张世安)

大连旅顺大学园落成

光明日报 2007.10.06

(特约记者:吴琳)

本报大连10月5日电 今天上午,历经四年的建设,东北地区大学换建投资量最大的大连旅顺大学园暨大连外国语学院、大连医科大学新校区落成典礼在大连旅顺举行。

位于大连旅顺口区塔河湾海滨的旅顺大学园,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这里是大连半岛最漂亮的风景区之一。4年前,大连市正式确定了旅顺大学园的规划,支持大连外国语学院、大连医科大学异地重建。大连市和旅顺口区两级政府共减免和正在返还土地出让金23亿元,在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方面,两级政府共投入4亿元。

据了解,大外、大医的搬迁建设是迄今为止东北地区大学换建投资量最大的两所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新校区占地面积99.07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可容纳1.8万学生就读。整个校区分为科学教研区、文体区、学生生活区、综合服务区和外事区5个功能区,建筑的通风、采光、用材、植物遮荫、减噪等方面突出以人为本的生态型设计理念,硬件设施配备水平较高,计算机教室全部购置新设备,合班教室为多媒体教室,网络速度是万兆可扩展为十万兆,这在全国尚属首家;大连医科大学新校区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一期占地面积11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共有45个单体建筑,分为教学区、生活附属设施区和体育运动设施区,可容纳学生1.6万名。新校区建设遵循节能型、环保型、生态化与人文化相结合的理念,规划方案荣获了2005年全国人居经典规划设计方案竞赛综合大奖,展现给人们的是一座国际化、数字化、花园式、开放式的现代高等学府。

大连医科大学喜庆60华诞

辽宁日报 2007.10.06

(记者:杨丽娟)

10月5日,位于旅顺大学园的大连医科大学新校园内一派喜庆, 3000余名大医师生、校友代表和各界来宾欢聚一堂,共同庆祝大连医科大学建校60周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题词、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榕明发来贺信祝贺,省委常委、大连市委书记张成寅,副省长鲁昕出席庆典并讲话。

大连医科大学创建于1947年,前身为关东医学院, 1949年关东医学院并入新成立的“大连大学” ,改称“大连大学医学院” 。 1978年,国务院同意在大连原校址复建大连医学院。 1994年1月,学校更名为大连医科大学。经过60年的发展,大连医科大学现有31个专业及专业方向、 1.5万余名在校生,成为一所以医学为主,文学、理学、管理学、法学等多学科发展的医科大学。

大连医科大学喜迎60周年华诞

人民网 2007.10.06

人民网大连视窗10月5日电 王金海、张世安报道:大连医科大学今天举行60周年校庆庆典活动,辽宁省及大连市领导张成寅、鲁昕、夏德仁、李永金、林庆民、怀忠民、里景瑞、魏小鹏、肖盛峰、姚家凯、鞠文华、贺旻、宋增彬,大连理工大学校长欧进萍,大连大学党委书记赵亚平等出席了庆典仪式。庆典仪式由大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宫黎明主持。

在庆典仪式上,大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宫黎明宣读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的题词和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榕明发来的贺信。大连医科大学的校友代表、兄弟院校代表及国际友好学校代表都在庆典仪式上致辞,表达对大医60周年生日的祝贺。

大连医科大学创建于1947年,前身为关东医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第一所正规医科高校。 1949年,关东医学院并入新成立的“大连大学” ,改称“大连大学医学院” 。 1950年大连大学建制撤销,大连医学院进入了独立发展的新阶段。 1969年,大连医学院为支援“三线建设”整体搬迁到贵州遵义,创建遵义医学院。 1978年,在大连原校址复建大连医学院。 1994年1月,学校更名为大连医科大学,走入全面发展的新里程。

2005年11月8日,大医新校园正式破土动工。今年8月,大医师生陆续搬入新校园。 10月10日,大医2007级新生将开学报到。大医现在已由建校时的1个专业、 150名学生,发展到31个专业及专业方向、 15000余名在校生。学校下设14个二级学院、8个教育部(系)、1所附属卫生学校、2所直属附属医院, 8所非直属附属医院, 132个临床教学基地。如今已成为以医科为主,文学、理学、管理学、法学等多学科发展的医科大学。

大连市委书记张成寅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校师生和海内外校友表示热烈祝贺和诚挚问候。他说,大医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独特办学精神的医学高等学府,是高级医学人才摇篮和高水平医科教研、高质量医疗服务基地,为促进大连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构建和谐大连发挥了重要作用。高等院校是城市文明和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与所在城市的发展互动共荣,相得益彰。优秀的城市需要优秀大学。他希望大医以建校60周年为新起点,加强学科和师资建设,提升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培育更多医学领军人才和中坚力量,为大连率先全面振兴和构建和谐大连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辽宁省副省长鲁昕希望大医站在新起点,孕育新成果,以教学为中心、育人为根本,更加注重内涵发展,积极发展研究生和留学生教育,形成专业品牌和办学特色,努力建成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创造高水平科研成果、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的医科教研基地。

大连学生首次自发组织大规模献血活动

半岛晨报 2007.10.28

昨日,大连市大学生首次自发组织了大规模的献血活动。为了方便学生献血,大连市红十字血液中心街头采血车也开进了校园,并带回近4万毫升的献血。

昨日,大连市红十字血液中心街头采血车第一次开进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早晨8时多,采血车就开到学院教学楼前,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工作人员一次次地被前来无偿献血的学生的朴实话语所感动。

07级修复专业19岁的学生隋雅雯说: “来到新校园,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献一次血作为纪念,感觉很有意义。”车下一位学生正和工作人员说情,“就让我献了吧,我12月份就过18岁生日了。”原来,她叫王一竹,是07级新生,正在为不满18周岁被拒绝献血而难过呢。

据统计,到下午3时,第一次被学生“邀请”进校园的采血车在这里接待无偿献血者199人次,其中多数是该校学生,辅导员包蕾也被学生的爱心感动,加入到献血队伍。临校的港务学院学生王峰等也在采血车上光荣地献了血。据这次活动的主要发起人——05级针推专业班长李广平介绍,活动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响应,前天报名有100多人,昨天就发展到200多。大家都是学医的,对献血有一定的认识,在举手之间就能挽救他人的生命,对社会作一份贡献,同学们都愿意这样做,同时纪念喜迁新校舍。据了解,李广平已经无偿献血1800毫升。

据介绍,这也是大连市第一次由学生自发组织的大规模献血活动,今后只要有这样的活动,大连市红十字血液中心的采血车就会提供周到的服务。

吴汝舟:半世“骨”缘

大连日报 2007.11.16

(文/本报记者:姜云飞 图/赵志红)

他在大连骨外科界被奉为泰斗,他在我国骨科医学领域也是凤毛麟角的人物,他悬壶半世,耄耋之年仍然活跃在手术台上……现年82岁、从医58年的吴汝舟教授在大连骨外科界被奉为泰斗,在我国骨科医学领域也是凤毛麟角的人物:悬壶半世,耄耋之年仍然活跃在手术台上,一站就是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眼不花、耳不背、手不抖、腿不颤;数万患者,手术失败率几乎为零;桃李天下,仍然“恨不得把所有知道的东西都吐出来”;著作等身,荣誉无数,最高兴的还是“看到患者康复起来”……这就是吴汝舟,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大连市骨科医院“教授”——他当过主任、院长,但大家还是都愿意尊称他教授:出于一种发自内心的尊重和对他师表行为的认可。

两年前,吴汝舟80岁的生日是在手术室里度过的——以八十高龄完成骨科精细的手术,在国内已属罕见。两年后的今天,吴教授的同事和晚辈告诉记者,今年要让教授轻轻松松地过生日——在吴汝舟的指导下,一批批年轻有为的骨科医生正在不断涌现。他们继承了吴汝舟的医术,更继承了老教授悬壶济世的半世医风。与两年前相比,吴汝舟有了更多的欣慰,永远不老的心里也升起更多的壮志:“如果说我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那就是我想看到更多的好医生涌现,想在有生之年,看到大连骨科医院和骨科医学跻身中国一流。”

半世骨科名医:手术台上的“神话”

1949年从医至今,吴汝舟的名字在大连骨科界已幻化为手术台上的“神话”。那是用几万例手术“零”失败,堆积起来的声誉和信誉。

1949年吴汝舟毕业于中正医学院,先后担任大连医科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骨科主任。 1991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享受国家特殊津贴。 1999年被聘任为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主任、教授。长期进行骨折愈合、脊髓损伤、关节外科、脊柱外科等的基础理论和临床研究工作。著作及科研成果多次获部、省、市奖励,他的“三期复合手术治疗僵硬性特发性脊柱侧弯”技术复杂、疗效突出,荣获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58年来,吴汝舟已经记不清他到底为多少患者解除了病痛。即便是在82岁的年龄上——对于骨外科医生而言,这个年龄早已过了退休的年纪——吴汝舟的专家诊仍然会排起长龙。这些患者大多是走了很多医院之后,慕名或者被推荐来找吴教授的。

“都是很复杂、危险的病例,可我是不能再推掉的。”吴汝舟说, “他们来我这之前,已经受了多次打击,我要是再不接,他们就没有一点希望了。”从医半个多世纪,吴汝舟已把“荣辱”两字看得很淡,即便是医疗环境紧张的时候,他依旧我行我素, “没风险才做手术,医生安全了,病人吃亏”。这样的事,他决不肯为,也决不愿为。

记者采访的这一天,吴教授正在给一名肾癌骨转移的患者会诊。患者大约50岁的年龄,病得很重, 7处癌细胞转移,脊柱两处地方受压迫,痛苦异常。全市各医院都跑遍了,得到的答复“等吧”、 “保守治疗”、 “想吃点什么就吃点吧”……“患者来了,已知无望,只求少遭罪。作为医生,我是看不得患者痛苦的。”尽管知道,任何治疗都很棘手,吴汝舟还是在和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决定给患者实施手术,先解决颈椎、胸椎的压迫,再控制病灶。“能不能完全治好我没有把握,但至少可以让他活得舒坦一些。”

对患者,吴汝舟从来都是尽量让他们舒坦。当年为了救一名骶骨肿瘤拖到盆腔的女患者, 55 岁的吴汝舟20 个小时没吃没喝,患者输了7000cc的血,肿瘤完全被切除干净。3年后,女患者带着刚满月的孩子来门诊看吴汝舟,跪地谢救命之恩。上个世纪50 年代末,一位18 岁的女患者脊椎侧弯154度,用老百姓的话讲“比大虾还弯” 。经过吴汝舟手术,女患者脊椎恢复到60度。 40多年后,当年的少女已是白发老妪,从大西北千里赶来就是为了再见恩人,抱着吴汝舟放声大哭。曾经有位患者来复诊,两个月前吴汝舟给她做过手术。因为怕股骨头坏死,患者一直不敢活动。吴汝舟对患者说: “现在一定要活动,用1/10 的劲走路。” “啥是1/10 的劲?”患者问。吴汝舟蹲下身子,把手掌摊开在地上说: “来,往我手上踩。”患者犹豫不敢。 “没关系,踩上来。”吴汝舟催促、鼓励着。患者小心翼翼地踏上去。“用力,用力……” “再踩您该疼了!” “没事的,你就使劲好了……对,就这样,这就是1/10的劲!”吴汝舟就这样趴在地上,让患者一步步在他的手掌上踩过,体验、牢记1/10的劲。当满头大汗的吴汝舟起身的时候,患者已泪流满面……

见证骨科发展:“我们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吴汝舟几乎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后,大连骨科医学发展的全部历史,或者说,他就是大连骨科史的“活化石”。在漫长的岁月里,骨科医学的每一点进步都激励着教授那颗永远不愿停歇的心,去追求医术上更精湛的境界。 “骨科医学的发展进步与骨科治疗设备的发展密切相关,目前世界上最好的骨科治疗设备仍然控制在外国人手中。所以,我们要学习的还有很多。我们没有理由骄傲自满。”半个多世纪以来,吴汝舟形容自己的从医生涯始终是:兢兢战战,如履薄冰。 “面对患者因为疾病而痛苦的身影,我们没有理由、没有权利休息。”其实吴汝舟非常清楚,医生不是万能的,但医生如果没有对患者这份深深的责任感, “是万万不能的”。

正是这份强烈的责任感,使吴汝舟在骨科医学的道路上不断求索,即便耄耋之年,依旧跟踪着前沿科技、前沿技术。 “他会上网,检索全世界骨科医学的最新进展;他把这些资料还编成小册子发给年轻医生;他会使用幻灯片制作讲义和教案……教授从来不拘泥于传统的经验,只要对患者有好处,他会应用最好的技术,尝试最新的方法。他从来不以权威压人,反倒特别愿意听取年轻人的意见,喜欢大家讨论。他的学生很多都已是权威专家、主任院长,可他自己却一直愿意留在临床,愿意带刚毕业的学生,像扶植小树苗一样,让他们在踏上医学道路的最初阶段就走得直、行得正。”教授的弟子们说。

吴汝舟创造了很多大连骨科医学之最,但他从来不把这些作为自己夸耀的资本。 “58年来,骨科技术飞速发展,当年那些所谓的大手术、高难手术,迅速地被新的探索取代。所以,我们必须学习,我也必须学习。”上世纪50~70年代,吴汝舟完成的腰间盘突出术和脊柱结合术已属业内高难之作;改革开放后,国外先进医疗器械的涌入,给了骨科医生前所未有的技术飞跃。吴汝舟如饥似渴地学习、掌握这些技术, “过去颈椎等不少地方是绝对不敢碰的禁区;现在没有一块骨头不能动、不敢动。”但吴汝舟始终有一个原则,就是手术必须对患者有利。 “我绝不会拿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做赌注。”追名、逐利在吴汝舟看来,都不可能成就一名有良知的医生。

8年前,在吴汝舟的力主下,大连市骨科医院在市第二人民医院挂牌,成为我市骨科专科医院。 8年来,这里已经培养了两名博士、 14名硕士,形成数十人的老中青结合的医疗队伍,病床数也大幅增加。在东北地区专科医院中已跻身中上游水平——当然,这里多少包含了吴汝舟的自谦,因为对于骨科医院的发展他还有很多很多心愿。他想培养更多的骨科医疗后辈人才;他想建立骨关节库;他还有许多科研课题想要找出答案;他盼望着能用上更多的中国创造的世界一流的骨科医疗器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是他给自己定下的要求。所以他一次次“金盆洗手”告吹,所以每当有人惊讶于他的“年轻”时,他都格外高兴。

旅顺口区人民医院成为大医二院合作医院

大连日报 2007.11.17

本报讯 昨日上午,旅顺口区人民医院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举行合作医院签字暨揭牌仪式。本着“真诚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旅顺口区人民医院正式成为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合作医院。

根据合作协议,两家医院将在技术支持、人才培养和管理培训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大医二院将会以会诊、查房、讲课、手术、接收进修学习以及管理知识培训等形式,与旅顺口区人民医院紧密合作,使合作医院在医教研各方面都得到尽快的提升和拓展。(王亚明)

大医迎来马尔代夫客人

新商报 2007.11.20

(记者:黄华)

新商报讯 今年是中国与马尔代夫共和国建交35周年,今年8月,马尔代夫在北京建立了驻华使馆。 11月18日,马尔代夫驻华使馆馆长、马尔代夫医院院长等一行6人来到大连医科大学,看望了马尔代夫留学生,并与大医师生进行了交流。据悉,大连医科大学于2006年开始招收马尔代夫留学生,目前已有49名马尔代夫留学生在大医进行临床医学学位课程的学习。昨日,代表团参观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和二院。

十七大精神宣讲小组专题报告受到大学生欢迎

大连日报 2007.11.23

(胡莉莉 记者:丁雷)

近日,由大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团委、社会科学与管理科学学院共同组织了十七大精神宣讲小组,宣讲小组在充分学习、研讨、集体备课和组织试讲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卫生改革与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的法制精神”、 “解读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 “弘扬中华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四个专题报告。连日来,四场专题报告会场场爆满,在大学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为切实抓好十七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工作,大连医科大学党委分层次组织全校师生认真学习领会十七大精神,对教师提出了党的十七大精神及时进课堂的要求,以讲义的形式将十七大精神补充进学生教材。同时由党委宣传部、团委、社会科学与管理科学学院组织部分教师进行深入学习研讨,使教师做到多学、早学、学深、学透,并将党的十七大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学科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且引导教师加强调研。

据介绍,宣讲小组的专题报告紧扣十七大主题,坚持理论与实际结合、历史与现实结合。宣讲小组还将吸纳学生加入,以学生的思想实际来谈体会,以引起大学生的思想共鸣。

“宽恕花籽”种出“和平之花”

一名日本战犯与中国管教的动人故事

参考消息 2007.12.06

(本报大连特派记者:徐扬)

一个中国管教的嘱咐,一个日本战犯的遗愿……

时隔50多年,一捧牵牛花籽让一段动人的故事口口相传。

“花籽负载着一名老人的遗愿。”就读于大连医科大学的黑龙江姑娘孙颖,三个月前远渡日本时意外地听说了日本战犯副岛进的故事。副岛进是一名曾经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的日本战犯。 1956年释放归国前,中国管教人员吴浩然送给了他一把牵牛花籽,嘱咐他“希望你再来中国时捧着鲜花,不要再拿着武器了。回到日本后,种些好看的花,建一个幸福的家吧”。

50多年来,副岛进一直牢记嘱托,他回日本后在院子里种下了这捧牵牛花籽,随后还将繁育出来的新花籽分给了左邻右舍。每到花开时节,院内花枝烂漫。

今年7月,年逾90岁的副岛进去世,但牵牛花籽的故事却没有结束。

“请把花籽带回抚顺”

“听到牵牛花籽的故事,我感到十分意外。”现年25岁的孙颖说。今年8月,为了顺利完成学业,她需要做一本画册,最终她选择去日本拍摄一组主题为《战争与人》的照片。

在日中友好协会的帮助下,她联系到了“抚顺奇迹继承会”。孙颖说,是继承会九州支部的工作人员横山向她讲述了副岛进的故事。

被这个故事深深感动的孙颖决定改变行程,前去拜访副岛进家人。很快,横山和孙颖约好时间共同前往位于佐贺县庄町农村的副岛家。孙颖说: “那是一个草木葱茏的院子,牵牛花十分茂盛。”

“托中国人的福,副岛进能够活着回来。”这是副岛进夫人见到中国客人说的第一句话。这个慈祥的老太太见到横山带着一个中国姑娘来访,显得十分高兴,一下子就打开了话匣子,向客人详细地讲述了副岛进的经历。

在副岛进家中,摆放了一些日本战犯回忆抚顺战犯管理所的书籍,还有一盘新近采摘的牵牛花籽。据副岛夫人讲述, 1937年2月,当时只有21岁的副岛进被派到中国参加侵略战争。曾任关东军宪兵队司令部宪兵曹长, 1945年9月被俘, 1950年6月起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 1956年被释放回国。返回日本后,副岛进重新当起了农民,直至去世再未回到中国。

临别时,副岛进夫人用纸包了一小把牵牛花籽给孙颖,并在上面写上了日期。老人对孙颖说: “如果你要去抚顺,请把花籽带过去吧。”

故地重植“宽恕之花”

牵牛花籽的故事发生在辽宁抚顺战犯管理所。 “但我们作为晚辈也是第一次听到。”抚顺战犯管理所陈列馆馆长侯桂花告诉记者。从1950年到1964年间,包括副岛进在内共有982名日本战犯在这里接受改造,最终被全部释放。经过长时间的改造教育,这些昔日的杀人魔鬼人性得以回归,并最终和中国的管教人员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侯桂花说: “当时这里是一所特殊的监狱,日本战犯们将管理所称为 ‘学校’,将管教员称为 ‘老师’,除此之外,世界上还有哪一所监狱是这样呢?”

时隔半个多世纪,中日双方当事人都已经过世,故事的细节已经无从考证,但副岛进生前曾经与“抚顺奇迹继承会”九州支部合作出版了一本名为《宽恕之花》的画册,可以为找寻副岛进从“鬼”变成人的轨迹,以及牵牛花籽的故事提供注解。

以一幅牵牛花在绿叶中盛开的精美图画为封面的画册这样介绍: “我是1937年参军的,那时日本军队在中国东北炮制了 ‘满洲国’;他们侵略并夺取的,不仅仅是许多中国人的生命,还有大片的土地和大量的煤炭。”

副岛进在画册里没有对侵略行为进行丝毫的隐瞒。日军将中国俘虏作为练习刺杀的活靶子、日军在抚顺平顶山村制造的屠杀惨案,都在作者的画笔下呈现给读者。

令副岛进最难忘的是在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的日子。画册中这样写道:“在那里,战犯们受到了良好的待遇。过去拿着刀枪的双手,现在拿起了乐器,握起了画笔。管理所的老师和职员们从没有大声训斥过我们,也从没有轻视过我们。曾经是士兵的我们,现在要用良心发现问题,他们一直在耐心地等待,直到我们认识到自己所犯下的罪行……有一天,终于有人把自己的罪行一点不漏地说出来了,从那时开始,坦白持续不断。就这样,我们被宽恕了。我们回日本的时候,管理所的老师这样说:不要再拿着武器来中国了。回到日本后,种些好看的花,建一个幸福的家吧。”

书中最后写道: “已经过去50年……那时,带回的牵牛花籽,我们夫妇至今还精心培育着。愿 ‘宽恕之花’ 成为 ‘不战之花’。”

“我们查找了很多历史资料,发现吴浩然送给副岛进的花籽就是战犯管理所种植牵牛花所结出的。”侯桂花说, “直到今天,我才明白为什么一些日本战犯重返故地时,总是会问 ‘牵牛花怎么不见了’。”

抚顺战犯管理所将孙颖从福岛进家带回来的牵牛花籽种在了当年战犯劳动过的花房里,期待着这些从日本归来的种子来年生根发芽。

“希望故事代代相传”

作为这个故事的一名发现者,孙颖想把原来的摄影画册《战争与人》改名为《两端》。 “一端是中国人的博大胸襟、以德报怨,一端是日本战犯的改过自新。”孙颖说, “听完副岛进的故事,我看到了人性的另一面。”

在日本短短的20多天时间里,孙颖对历史和战争有了更多的思考。促使她思考的,除了副岛进的故事,还有中归联和“抚顺奇迹继承会”。中归联是曾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改造过的日本老兵回国后成立的组织,几十年来不间断地在全国各地奔走揭露侵略罪行,讲述中国人的博大胸襟,为促进日中友好而努力着。

2002年,由于该组织成员年岁已高,很难继续开展活动,一批日本青年自发成立了“抚顺奇迹继承会”,誓言将中归联未竟的事业继续下去。

孙颖说,帮助她寻访的“抚顺奇迹继承会”,也改变了她以往对日本青年的看法。“‘抚顺奇迹继承会’ 九州支部很多成员都是老师。他们告诉我,越来越多的日本 ‘80后’ 一代开始成为父母,他们希望通过《宽恕之花》这样的画册来影响这些年轻的父母,从而让下一代了解历史真相。”

牢记历史不意味着延续仇恨。在孙颖看来,此次去日本所见所闻有些不可思议。她将把自己的经历讲给家人和朋友,让他们也都更加冷静客观地认识历史与现在。

采访即将结束时,她说:“我认为中日需要更多的交流,特别是像我们这样 ‘80后’ 出生的年轻人,将老一代 ‘和平花籽’ 的故事一代一代传下去。”

大学生义工“送医”到乡间

大连晚报 2007.12.17

(本报记者:冯雪冰)

本报讯 12月15日下午,市慈善总会义工分会下属大连医科大学义工站的大学生义工和基础医学院2005级的同学们一同前往旅顺口区龙王塘镇盐场新村,为村民开展义务诊病治病活动。一下午时间,大学生共诊治病人近两百人次,发放200余份健康知识手册。

据介绍,市慈善总会义工分会下属的医科大学义工站除开展医疗服务以外,还先后组织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做三无老人好儿女、义务辅导功课、医疗卫生知识宣传等多项服务活动,志愿服务在大连医科大学已经蔚然成风。

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 滨城“红马甲”上岗

大连日报 2007.12.24

昨日上午,大连市第一批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红马甲”正式上岗——300多名来自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的学生成为刚刚成立的大连市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大学生分队的首批成员。他们中的百余人,昨日穿着“红马甲”专程来到青泥洼桥大商步行街参加无偿献血。

大连市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是在我市无偿献血者俱乐部的基础上成立的志愿者服务组织。据统计, 《献血法》颁布9年来,我市共有50多万人次无偿献血,其中有8万高校学生参加献血。我市已形成5000多人规模的固定献血队伍和200多人的稀有血型献血队伍。这些献血者的奉献,保证了我市临床用血的安全和需求。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的成立,将为广大献血者搭建一个相互关爱、奉献社会的平台。仅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双休日,我市城乡就有千余人无偿献血。

王立明 慈悲心肠似菩萨 医术高超比扁鹊

香港文汇报 2007.12.28

(本报驻辽宁记者:齐晓玫)

《列子》记载,公元前300年,扁鹊为两人互换内脏以治病,是史上最早有关器官移植的记载。文章大意是,扁鹊大夫见公扈、齐婴两人有疾,就给他们喝下药酒使之昏迷三天,然后施行剖胸互换心脏的手术,结果两人都痊愈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普通外科暨器官移植中心主任王立明就是这样一位被称为现代扁鹊的医生。

最早关注王立明是因为一连串令人咋舌的数字,他从医20年,成功完成了胰肾联合移植手术并协助成立新外科,成功完成心脏移植手术,开创了器官移植手术的一个新的时代。作为大连医科大学首批外科博士生导师,王立明主持参与多项国家(包括863项目) 、省、市级课题,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其中在国际性杂志上发表论文10余篇, SCI论文4篇。

王立明三宝:鹰眼、狮心和女人手

熟悉他的人称,王立明有三宝:鹰眼、狮心和女人手, “鹰眼”是说他睿智、悟性高,具备对疾病的观察和分辨能力。 “狮心”是说他的手术意志坚强,象征着勇敢、机敏、果断。 “女人手”是赞他手术操作轻巧,观察疾病细致。同事说,很多生命就是靠王立明用这“吉祥三宝”从鬼门关抢回来的。

大学生亮亮患肝硬化,母亲赵安清欲“割肝救子”。一般来说,肝脏移植手术都是切左半肝,切除的量是很少的,这样做对供肝者相对比较安全,可是,亮亮身材高大,必须得切母亲的右半肝才够用,这一下,手术风险就加大了不少。

不仅如此,切右肝还可能会碰上一些危险的血管。切肝中静脉,风险是非常大的,上面有很多静脉小孔,稍微不注意,甚至是用小细针刮一针,就可能出血不止,一旦出血了,缝也缝不上,就眼睁睁可能看着出血,死掉。这种技术上的危险对于临床经验丰富的王立明来说,完全可以克服,他自信沉稳的接下这个手术。

可谁想到,手术做了一段时间,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赵安清的肝脏居然是畸形的。一根本来应该很细、可以在手术过程中忽略不计的肝后静脉,长得异常粗大。如果这根粗静脉接不上,或者接完之后形成扭曲,或者血栓形成,那就会造成这部分肝脏术后的坏死,这个手术就失败了。

开弓没有回头箭,另一间手术室里,亮亮还等着移植呢。王立明果断的决定增加手术环节,把这根又粗又短的静脉,再接了一段静脉,搭上桥之后,再做静脉吻合。一根静脉,让手术多做了两个多小时。医生们紧张,在门外等候的家人更是着急。十八个小时之后,母亲赵安清体内的右半肝终于成功植入儿子的体内。王立明开心地笑了。

医者仁心 看不淡生死才是好医生

在社会不断对医疗行业加大关注,当媒体增强对医生的监督,当医疗体制不断的拷问医生的良知和道德的今天,王立明一席白衣,两袖清风,慈悲为怀。他说,医生是患者上帝,为不健全的生命皈依正道。患者是医生裁判,用生命来衡量医生的价值。

医者父母心,王立明苦修本领,与病魔争夺生命,但是当没有合适的供体而导致鲜活的生命在眼前黯然消逝的时候,他国际领先的医术在面对没有供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时,从医多年的王立明仍然未将生死看淡、仍然控制不住的心痛。积极的呼吁成立器官移植协作组织,为患者寻找合适的供体提供了更大的选择机会。

谈起自己的工作,王立明被一种淡定而自信的光芒围绕着。他说: “无论从学医还是在临床工作中,一种满足感始终充斥在内心。当病人将鲜活的肉体托付给你,那种被信任的神圣感觉,似乎是只有分娩的母亲和造人的上帝才有机会体会吧。千百例手术的锻炼,经多年磨一剑,在手术台上指挥若定,进入手术的境界会有一种游走自如的感觉。”神韵的功夫,豪放的情怀,王立明说话时眼睛亮亮的。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