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父爱如山
在我成长的历程中,父亲给予我的爱是沉实厚重无可比拟的,他不仅赋予了我健康的生命,更教会我自信、坚强、积极向上地面对人生。父亲的爱点点滴滴汇集成河,那些陈年的记忆就像冬夜里的火种,在我身处人生低谷时送来温暖,从而使我蕴生无穷的力量来面对所有的凄风冷雨。
记得两三岁时,我在父母工厂的托儿所上学,因为托儿所里的孩子多、阿姨少,所以有的孩子经常会饿肚子或是便溺了也没有及时发现,还有的阿姨会呵斥爱哭闹的小朋友。细心的父亲总会在工休间隙的10分钟来看我有没有受委屈。后来不放心的家长们来得多了,阿姨们索性关上院门不让进来,父亲就会在后院的门缝里或是攀上土墙坐在墙头上观望。正因为父亲经常性的“巡视”,阿姨们对我不敢怠慢,甚至蛮关照的,使我得以在托儿所里度过了比较美好的幼儿时代。
由于工厂距我家很远,每天要坐1个多小时的公交车。每天早晚都是父亲抱着我挤公交车,父亲的辛苦可想而知。尤其是北方的黄昏甚是寒冷,父亲总是脱下自己的棉大衣紧紧包着我,不让我冻着。很多次我在父亲的怀中醒来,雪还在下,父亲的头上、身上已挂满了雪花,鼻子冻得红通通的。多少年过去了,我已经从父亲怀中的小婴儿变成了人妻、人母,但我仍清楚地记得那些风雪夜里父亲抱着我回家的情景。
小时候的我其貌不扬,每次家中来了亲戚朋友都会在夸赞姐姐漂亮可爱的同时而忽略了我的存在。父亲总会适时地为我打圆场,保护我的自尊心,介绍我的种种闪光点。父亲刻意的“偏袒”,让我在漂亮的姐姐面前没有丝毫自卑,反而感觉自己是冰雪聪明的。现在回想起来,是父亲的鼓励培养了我面对一切困难都毫不畏惧的积极心态。
父亲是家中的次子,他自小生得一表人才、聪明孝顺,因此深得爷爷奶奶的宠爱。爷爷早逝,当时叔叔尚在襁褓,父亲也只有七八岁,房产、家产被乡下的亲戚抢占一空,年轻的奶奶不舍得丢下四个孩子改嫁,只得离乡背井投靠了西安的远亲,靠亲戚的接济和给人洗衣、打零工养活一家人。父亲知道奶奶一个人带着他们四兄妹过日子不容易,再加上初来乍到,难免左邻右舍的人有些欺生。所以父亲对奶奶越发地孝敬,除了勤奋学习好好读书不让人小看之外,回到家里父亲还把力所能及的家务活都包揽下来,好让奶奶省心。父亲在学校里也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从小学到中学,父亲的学习成绩都很好,甚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20世纪五六十年代正逢国家困难时期,物资供应有限,大米、面粉、食油、糖、布都要凭证购买,许多人经常吃不饱肚子,因此课余时间老师们常常带领自己班里的学生去附近收割过的田地里捡麦穗、刨红薯等。在所有学生中父亲是劳动态度最认真积极的一个,挎着小竹篮不知疲倦地在田地里搜索捡拾,班主任老师就当着同学们的面,夸奖父亲捡的麦穗多,还号召同学们向父亲学习。谁知到了傍晚同学们在学校的操场上集合交麦穗、红薯时,父亲却不见了踪影。原来父亲早已挎着篮子回了家,与大伯、姑姑几个人用棍棒碾出麦仁,炒熟了正在熬麦仁粥呢!班主任老师带着几个同学赶到时,父亲正端了一碗粥喂躺在床上饿得嗷嗷叫的叔叔,奶奶去帮人洗衣服还没回来,看到这场景老师也伤心地落了泪,非但没有批评父亲侵占公粮,反而自己花钱买了半斤红糖送给奶奶。
每天放学回来,父亲做完功课就带上小镢头,背着布口袋去田里找收割剩下的土豆、萝卜,有时要刨到深更半夜才会有所收获,但半块萝卜就足以让父亲高兴半天了。因为当时的生活条件都很艰苦,所以即使是收割过的田地里刨出来的粮食也不能随便拿走,还经常有人守在田头“捉贼”,父亲只能一边机警地避过看田人,一边还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有动静随时准备逃跑。有那么几次父亲不走运被逮个正着,被人家用草绳绑了送回家来,毫不知情的奶奶又心疼又气愤,一边流着眼泪一边拿笤帚狠狠地抽打父亲,倔强的父亲就是不吭声,身上被抽得青一道、紫一道的,最后反而是看田的人为父亲求情,让奶奶别打坏了孩子,奶奶这才停手。过后,奶奶点了烧酒给父亲涂抹伤口,并语重心长地教育父亲:“人穷志不能短,决不能再干偷鸡摸狗的事儿,一定要走正道。”父亲从心里对奶奶更加敬重了,之后再也不敢去刨人家的粮食,直到1984年奶奶临终,他再也没惹过她老人家生气。
由于奶奶生了叔叔之后没满月就帮人家洗衣服、干重活,落下了许多毛病,身体过早垮掉了。无奈之中,父亲只能放弃上高中的机会进工厂做了一名学徒工,与大伯一起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父亲聪明好学很快适应了工厂的工作,并在众多的学徒工中脱颖而出当上了生产线的组长,还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车间的师傅们都夸赞父亲是块好料子。几年下来,父亲凭着踏实勤奋、头脑灵活被调去工厂的供销科做供销员,在当时这可是天上掉馅饼的美差,许多人梦想的职位呀!父亲更加努力地工作,星期天还去厂里帮同事修机器,平时在家也是干完家务就钻研如何更好地开展业务,为工厂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在担任供销员的五六年里,父亲跑遍了大江南北,不仅开阔了视野、灵活了头脑,厚道又能言善语的父亲还结交了一批知己朋友,也为他日后在生意场上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父亲的心地非常善良,对同事朋友从来没有害人之心。记得有次和父亲陪奶奶去医院看病,一个乞丐满身生了疖疮流着黄脓水,疼得龇牙咧嘴,只因身无分文被医生毫不留情地赶出了诊室。父亲一边大声斥责医生不人道,没有救死扶伤的精神,一边从给奶奶治病的钱中拿出2元钱给了乞丐。当时父亲的月工资只有18块钱,给奶奶治病的钱还是东拼西凑凑来的。
奶奶当时已半身不遂,躺在床上不能动了。父亲无论工作多忙、多累,每天下班都要换几次车去看奶奶,还要买很多奶奶爱吃的,如小笼包、腊汁肉等食品。由于奶奶没了牙齿,吃不了硬食物,父亲总是细心地准备些鸡蛋糕、汤圆等软食品。怕奶奶营养不够,父亲还把各种新鲜水果刮成泥让奶奶吃,还为奶奶发明了“蒸水果”。当时的营养品种类较少,父亲总会想方设法托关系、找门路买回奶粉、龙眼肉、黑木耳等补品给奶奶。在给奶奶治病的十几年里,父亲借了1000多元的债务,这个数目在当时可是个天文数字,在当时已可买来几院的房产,娶几房媳妇了!我妈常发愁到哪一辈子才能还得清这满屁股的债,但父亲总是积极乐观地拿列宁的话来安慰妈妈:“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父亲的手非常地巧,我们家的小院子里有他为我和姐姐搭的可以荡得很高的秋千;有他亲手搭的精致坚固的鸡窝,里面是几十只父亲养得肥肥壮壮的来航鸡,每天的新鲜鸡蛋能让家人随意吃。父亲还有一手可以与专业厨师一较高低的烹饪手艺,平时过年过节,家中待客都是父亲下厨,转眼间七碟子八碗就摆上了桌,那香喷喷的黄焖鸡、味道美极了的粉蒸肉,想起来就叫人垂涎欲滴。父亲在工厂时还学会了泥工、瓦工、木工、电工,至今我们家中的水、电故障都要依靠父亲修。总之,在我们儿女的眼里,父亲是全能的,没有他不懂、不会的东西。
父亲还非常细心,北方的冬天甚是寒冷,我们家中没有暖气,冬天就是靠暖壶来取暖。每到半夜,父亲就会起身为我和姐姐重灌热水,为我们掖好被角。直到我如今当了妈妈,一想起父亲在冬夜里为我们灌暖壶的身影,我的心里就涌起阵阵暖流。父亲给予我们的爱是沉实敦厚的,就像冬日温暖的阳光照耀在我们心里最温柔的部分。
父亲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告诉我们:“人要有同情心,要相互关怀,这样才能为自己、为儿孙积德,好人终归会有好报的!”果然,父亲的孝心、善心使他在20世纪80年代下海经商中一马平川,短短三五年时间,父亲就轻松地成了百万富翁。但他还是依然喜欢吃西红柿炒鸡蛋;依然一如既往地爱妈妈与我们姐俩;依然照顾自己的兄弟妹妹;也依然不求回报地帮助身边的同事朋友。
有句流行话说“男人有钱就变坏”,可父亲从来没有因为有钱就变成另一个人。
我永远怀念亲爱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