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评价、学术评价与期刊评价

大学评价、学术评价与期刊评价

大学评价、学术评价与学术期刊评价三者之间有非常密切的内在逻辑关联。近年来学术界关于上述三个问题的讨论非常热烈,但将三个问题放在一起讨论,具有重要意义。大学评价离不开学术评价,学术评价离不开期刊评价,因为期刊评价直接关联论文评价,因此客观上期刊评价就成了学术评价的基础,是关系大学评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无论单独考察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如果不同其他两个方面联系起来考察,都很难得到深入而全面的认识。

一、大学评价与学术评价

某著名985大学校长在百年校庆之际,颇为犹豫地考虑要不要宣布已经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问题。对这位校长来说,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后来可能听取了某些专家意见,并没有宣布他执掌的大学为世界一流大学,而是对外宣布正在朝一流大学迈进。据说,当时校长对此颇为可惜。这听起来好像是个笑话,但我心里却很沉重。因为这件事表明,我们不仅对一流大学的认识如雾里看花,而且对学术评价缺乏起码的理性认知。我认为这是最深层的理由。

在目前的中国,大学评价始终是一个十分沉重的话题。可是,对这个问题,即对于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大学的标准是什么,一流大学应具备什么样的特质和影响力,世界一流大学有怎样的特点,等等,这些问题在我们国家,无论主管官员,还是学者专家,都缺乏深入的思考、反思。在中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21世纪初期,我们不难感觉到整个社会都弥漫在成功、发展与冒险的氛围之中,人们不仅充满了激情、渴望,而且自信心十足,甚至深信自己可以无所不能。比如根据某种比较奇特的算法,中国的GDP可能已经世界第一;谦虚一点,至少也是世界第二。照此推算,中国的大学也应该离世界第一差不多了吧?所以,那位985学校校长的推理也是有根据有背景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令人瞩目,这一点的确是无可置疑的。但是,局部的发展遮蔽了一些致命的问题。具体到大学来讲,大学的剧烈扩张导致办学规模膨胀,可是教学质量是否同步提高让人生疑,比如多所著名大学在大幅扩招后,社会声誉学术声誉都大大下降;更为致命的,本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的国际化水平应该大大提升,可是我们看到的却是截然相反的事实,大学的行政化倾向愈发严重。从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在某些方面,我们的大学距离国际一流不是越来越近了,而是越来越远了。那位校长的冲动,第一说明他不懂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第二说明他不懂学术评价。

关于大学评价,关于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的具体标准是什么,等等,有很多教育专家研究,也有很多大学排名,大家容易了解。可是关于学术评价,则要复杂很多。我之所以在本文开头就提大学评价,是因为学术评价同大学评价密切相关,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大学的制度性设计,以及大学评价的辐射,对学术评价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扭曲。而学术评价的扭曲,反过来又大大制约了大学的发展。因此,研究目前中国的学术评价问题,必然要涉及中国的大学评价和大学制度问题,这是此前研究学术评价问题的学者所较少注意和研究的。

浙江大学原校长杨卫在接受《大学周刊》访问时曾说:“以美国大学为例,它们是三流学校数论文篇数,二流学校数论文的影响因子,一流学校不对论文发表提要求,而顶尖的大学非常强调教学。”此话虽然比较尖锐,但大致不错。对照我国的大学,不难发现我们的大学处于哪个层次。

二、学术评价在中国的实际运作状况

目前学术评价在中国高校及科研院所并没有一定之规,甚至被大家批评为一片混乱,但从中也可以发现一些规律,简单归纳为以下三点:

第一点,各大学及科研院所都有自己规定的一套学术评价规则。这本来是一种正常现象,因为办学及科研水平存在巨大差异,因此不可能在所有高校及科研院所执行同一标准,但在中国,学术评价出现了许多奇葩现象。比如,自以为已经进入世界一流的某大学,制定了如下奖励制度:国内任何期刊发表的论文概不奖励,只奖励在SCISSCI以及SSCIAHCI上发表的论文,高额奖励在NatureScience上的论文;其他的大多数985高校,大多只奖励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相关期刊以及CSSCI上发表的论文,奖励额度相差很大;地方高校奖励政策更是五花八门,有的高校高额奖励在《中国社会科学》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些专业学术期刊;有的高校则高额奖励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以及《求是》上发表的论文,某些985高校甚至还有这样的政策:一篇《人民日报》的文章,相当于3篇C刊论文;有的高校甚至还将中央或省部级领导的批示作为学术评价指标,而目前随着所谓智库的大量设立,此项标准将被强化;最奇葩的是,在中央电视台或省电视台上发表高论,也算学术成果。很显然,上述奖励规则或评价制度的标准各式各样,但有一点,即都没有将学术水平和学术质量作为第一标准,这些奖励导向使中国的学术研究步入歧途。

第二点,各种评价机构的影响呈越来越大之态势,尤其是几大核心及来源刊机构的数据,成为各大专院校制定学术评价的基本依据。目前中国有如此之多的学术评价主体,而且这些部门还大张旗鼓地命名为学术评价机构,在国际上都是很少见的现象。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复杂,简单分析:一因有需求,有市场,各种评价机构尽管水平参差不齐,有的水平非常之低,但在目前行政主导的科研管理机制之下,他们基本都能蒙混;二因做学术评价有利可图,即使这些机构毫无从事学术评价的实力,但只有一挂上学术评价的牌子,则立即门庭若市。因此,近几年社会上陆续冒出许多新的评价机构,竞相招惹大家的注意。尽管这些机构也时常遭到学术界的批评,但其扩张之势似乎并未受到影响;三因在民族主义情结之下,在学术上仍处于第三世界的中国,不甘心为国外学术评价所牵制,急切希望建立中国自己的学术评价体系,这在客观上也鼓励了各种学术评价机构大肆扩张自己的地盘。

第三点,很多学者对目前中国的学术评价规则提出批评,并提出各种建议。但是总的来看,学者的声音也就在学术界、期刊界打转转而已,基本不会产生作用,因为评价规则不是学者制定的,学者也没有权力来制定,所以没有必要多言。

这里我想就教育部与学术评价的关系,做一点辨析。教育部并没有制定过具体的学术评价标准,标准都是各大学及各科研院所自己规定的。大家产生“学术评价由教育部制定”这样的误会,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教育部曾经有一个项目委托南京大学来做,后来这个项目不幸成为学术评价的一个标准;二是教育部在项目验收时,可能有某种比较具体的标准,比如规定在哪类期刊上发文等等,并不能认为是教育部制定了具体的学术标准,但不能否认,大概正是因为这样的标准,被大家当作学术评价的标准。

三、目前中国学术评价制度的特征及危害

中国目前五花八门的学术评价制度,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特征:

其一,学术评价的工具理性。高校科研管理部门主导学术评价的标准,这既造成了行政对学术的无端干预,又在客观上鼓励了学术评价机构的妄为。评价机构与科研管理部门的“合谋”,使学术期刊的生存处境更加艰难,其“合谋”证据是:评价机构尽其所能讨好行政管理部门,而管理部门也往往不分青红皂白采信评价机构的数据和结果。因此,所谓教授治校,在中国永远只是画饼,甚至形成相反的情况,即不是教授治校,而是校治教授,其手段就是通过学术评价来控制和约束教授。

其二,学术评价的学科帝国主义倾向。从自然科学移植而来的学术评价标准,套用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对人文社会科学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对人文学科的伤害尤其大。也就是说,以项目制为中心、以刊物或出版社级别为标准、以数量化为标志的评价体系,尤其是各评价机构以影响因子等指标为学术期刊主要评价标准,对人文学科的伤害远比对社会科学大。

其三,学术评价的政治和“御用”导向。上述某高校将在党报发表文章以及将领导批示作为重要科研成果奖励的举措,可谓学术评价政治导向的一种典型表现;而时下所谓智库以及对上级文件论证的文章,则是典型的学术评价御用导向。目前这种学术导向,似乎越来越严重,相关职能部门也在鼓励这种导向,比如重大课题设计中,此种导向的课题不仅数量很多、支持力度大,而且容易申请。可事实上,这种非学术评价导向不仅助长各种各样的机会主义、投机主义,而且会严重危害学术风气,危害学术的真正进步,造成学术的虚假繁荣景象。

上述学术评价的种种倾向说明,我们尚未找到朝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路径,二流大学的水平也还没有够着。这一点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颇为相似。如果要对中国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做一评估的话,我想是不是可以这样概括:我们刚刚从第三世界走出,一只脚迈进了第二世界的门槛,可是,有人却自我感觉特好,自以为到了第一世界,可以同美国平起平坐了。这可是一个致命的错觉!

现行学术评价机制,不仅严重败坏了学术风气,制约了我国学术研究的发展和创新,而且已经影响到学术生态平衡。以期刊为例,在及格线上下的期刊,屡屡出现造假违规行为;新刊难以立足和生存;人文学科学术期刊在现行期刊评价体制中受到了严重不公正待遇;等等。因此,我们迫切希望改进现有的评价体系,更期待新的评价体系的产生。

四、期刊评价是学术评价中最重要最基础的一环

学术评价可能有许多个逻辑链条,其中一个就是:大学评价离不开学术评价,学术评价离不开论文评价,论文评价离不开期刊评价。因此,期刊评价是大学评价与学术评价中的关键一环。我们不难看到,以期刊分级作为考核与奖励的标准,就是目前各大学通行的做法。为何如此?学术评价千变万化,最终都不开对学者具体研究成果的评价。对文科学者来说,最重要的标志性成果就是论著,即论文和专著。至于专著,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近年来出版实在太滥,实施评价比较困难,我们不予评论(最简单的做法是对出版社分级)。比较而言,论文是学者最重要的成果形式,而期刊是论文的主要载体,因此学术期刊在学术评价中处于核心位置,并成为大家瞩目的中心,就是合情合理的了。

关于期刊评价,近几年已经成为学术界的一大热点。作为学术评价的关键环节,期刊评价不仅关乎学术评价机制问题,还关乎学术期刊的发展和命运问题。因此,除部分学者关注以外,期刊人尤其重视学术期刊的评价问题,并形成了研究学术评价与期刊评价的一股热潮。但是,总的来看,目前学术期刊处在多种不利环境之中,可以说生存环境非常恶劣,不容乐观。

首先是体制改革的压力。从大环境看,尽管市场化改革的压力暂时释放,但传统学术期刊体制的痼疾,我们必须要有充分的认识。在传统体制之下,学术期刊虽然目前无衣食之忧,但从根本上看的确是没有发展前景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尤其是学报,更是没有出路的。说一句极端的话,在市场大潮和数字化趋势面前,传统学术期刊,尤其是综合性学术期刊,难以找到生存的空间。从小环境看,问题也是依然存在。从2014年开始,高校开始综合改革,在改革大盘子中,我们很难找到学术期刊的位置;也就是说,在将要全面推开的高校改革大潮中,即使在高校内部,也没有给学报以及高校的其他学术期刊留下适当的生存空间。

其次,期刊评价机构对学术期刊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严重干扰了办刊。我认为期刊评价机构的功过大致可以三七开。其功是客观上促进了学术期刊努力提高学术质量,以提高自己的相关数据,而期刊也可以根据评价机构的数据调整自己的办刊策略。但是,综合来看,期刊评价存在的问题更多。举例如下:第一,多数评价机构热衷于发布排行榜,故意制造轰动效应,以扩大自己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第二,期刊评价从业者大多是图书情报研究人员,没有学科背景,评价报告缺乏内涵性的学术论证和阐述,基本属于外行评价;第三,期刊评价影响学术生态,不仅对办刊,而且对学术研究都形成了严重干扰,最典型的就是以影响因子为评价基本依据的评价标准,对人文学科的学术论文极不公平,对以发表以人文学科学术论文为主的期刊更不公平;第四,评价机构与科研管理部门的“合谋”,恶化了学术期刊的生存环境,强化了学术管理的行政干预色彩,也导致大学管理的行政化愈发严重。

再次,期刊结构的不合理,成为中国期刊发展的一大瓶颈。目前中国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占了期刊的大半壁江山,专业期刊数量相对较少,这种期刊结构既影响了期刊水平的提高,也成为中国期刊国际化的一大障碍。同时,不合理的期刊结构既难以赢得学者的认可,也对期刊评价带来一定的困扰。因此,在我们呼吁改革学术评价制度的同时,也必须对目前中国期刊现状有清醒的认识,对我们自己有清醒的认识。

关于大学评价、学术评价与期刊评价的复杂关系,不是这篇短文所能解决的问题。但我们希望通过研究和讨论,促进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并进而促进中国大学水平的提高,改进不合理的学术评价机制。在这个复杂的关系中,期刊处在这生态链的最底端,处境也最为艰难,综合性期刊尤其艰难。为此,我们必须深入思考,怎样使中国期刊摆脱困境,怎样使中国的学术评价走上正轨。我认为,中国目前学术共同体的缺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只有在学术共同体主导大学评价、学术评价与期刊评价的情况下,中国才能建立健康、公正而有效的学术评价机制。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