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春风中携手往前——写在《爷孙三人行》前面

前言 在春风中携手往前——写在《爷孙三人行》前面

孙子祺璠出生于1996年,比我小59岁,孙女祺琦出生于2000年,比我小63岁。爷孙的年龄差距这么大,是什么风把我们吹到了一条道上呢?又是谁牵着谁的手往前走呢?

最不怕与有多难

祺璠是我的大儿子东雷的孩子。1999年下半年,也就是璠三岁多的时候,有一天,他的二爷爷,也就是我的大弟雁起问他:“璠璠,在家里你最不怕的是哪一个?”璠这时正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电视,听到提问,小眼睛忙转过来看着二爷爷,偏着小脑袋想了一下,便做了十分肯定的回答:“我最不怕的是大爷爷!”说完后,他的两只小眼睛,笑成了两道弯弯的月亮;他的两只小手,在两边的沙发上齐拍了好几下,就像小鸟听到了什么好事,不断地扇动两边的翅膀一样。大概璠这时的心情特别好。大爷爷就是我,在怀化称爷爷为大爷爷,称奶奶为小爷爷。璠此话一出,便被大家当作经典记住了,至今不忘。不过三岁多的孩子不怕爷爷,是好事还是坏事,大家的看法可不完全一样。

2009年上半年我买了一台电脑。可我对电脑是扁担吹火——一窍不通,便去向祺琦请教。这时琦九岁,正在读小学三年级,电脑水平很不一般。有一次我去问她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我已经问过两次了,前两次她还算耐心,可这次我看见她眉头皱紧了。她给我讲完后,便对她身后的父亲——我的小儿子春雷说:“你看,教一个老人家有多难啊!”她爸爸听了后,认为她对爷爷不礼貌,批评了她,并提出了反问:“难道教你们这些小孩就不难?”我知道琦说的是实话,因此对她带有奚落性的感叹,并未放在心上,只怪自己的记忆力越来越差,常常是听了下句又忘了上句。

三岁的孩子不怕爷爷,九岁的孩子敢于指出爷爷的不足,这说明了什么呢?这说明在这个家庭里老幼是平等的,没有代沟。是民主的春风将我们吹到了一起,让我们和谐相处,亲密无间。

不打的与用口讲

孩子不怕大人,不完全听大人的话,以后能调教好吗?有的人不免有些担心。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教育孩子不能以势压人,而要以理服人。璠说不怕大爷爷的那个时段,正在上幼儿园。我因为已经退休,接送的任务便落到了我身上。从我的住地到幼儿园大概有三公里。走着走着,璠就说累了,要打的回家。我没有打的的习惯,平常要坐车也只坐公交车,但这条路上没有公交车。我便对璠说:“打的太贵了,打一趟要五块钱。这样吧,爷爷背你走一段路,背累了你就下来走,走累了我再背。”他答应了。将璠背到背上后,我便对璠说:“你想挣钱吗?”璠说:“想挣,但挣不到。”我说:“你现在走路便可以挣到钱。走五分之一的路便可以挣到一块钱,为大爷爷减少一块钱的开支。如果你走得多一些,给大爷爷省的钱就更多一些。”我的话他记在心里了,每次背一会儿后他都是主动要求下来走,几次合起来一般能走完路程的一半。慢慢地,他走的路就多起来了。几个月后他便能走完全程不再要我背。更可贵的是,以后读小学、中学的12年,他都是坚持走路上学,时间实在不够了也只坐公交车。他是铁杆的不打的派。他现在读大三了,仍然是一样的节省。回想起来,如果当时他提出打的,我把他大骂一顿,说他偷懒,可能就不会有这样的效果。

我是一名语文教师,很注意对孩子表达能力的培养。2003年国庆期间,我们全家人去爬了一趟梵净山。当时璠才七岁多,可是在爬山中所表现出的耐力,却远远超过了一些大人,得到了好多人的夸奖。我便有意识地引导他将此次登山的事写成一篇作文。但他当时才读小学二年级,掌握的字词句还很有限,同时也没有构思文章的经验,一开始就拿起笔来写是很难成功的。我便先不提写作文的事,而要他讲出登山的经过和体会。璠每讲一次我便给他讲评一次,指出他的优点和缺点,并提出一些改进的办法。反复讲后,终于形成了一篇文章的框架,特别是将孙悟空引到了文章里,既表现了孩子不怕困难的精神,也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这篇文章后来在《怀化广播电视》上刊登了出来。这是璠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此后璠对写作便慢慢地感兴趣了。

2007年10月,琦与父母一起到沅陵为外公立碑。当时琦七岁,也在读小学二年级,我同样采用让她口述的方法,也“磨”出了一篇文章,叫“为外公立碑”,发表在《怀化广播电视》上,这也是琦发表的第一篇文章。

口述法不仅在孩子文字水平低的时候可用,待孩子语言组织能力提高了同样可用。它能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和读者意识。写文章的实质就是跟读者对话。凡是我要孩子写的作文,一般都要孩子先用口讲一遍。

想象奇与立意新

想象是文章的翅膀。有了丰富的想象力,文章才会出彩。我很注意孩子想象力的培养,经常让他们看童话、写童话,展开想象的翅膀。琦的《拜师》《害人终害己》《鼠国奇游》都表现出了很强的想象力。《鼠国奇游》是为了一次考试而写的。试卷提供的材料是一只大老鼠在窗外瞪着眼睛。琦就是根据这样一条简单的线索而想象出了一个奇特的老鼠世界,并借此鞭挞了浪费粮食的行为,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想象与实际相结合实属难能可贵。璠的《拒绝诱惑》写一片叶子从天堂到地狱的旅行经历,既有趣又让人震撼。

立意是作者在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核心观点。立意好不好、新不新,决定着文章的水平和价值。我在与孩子们谈论作文时,常常谈到立意,因此他们立意的意识与水平得到不断的提高。有一次,璠跟着我们回了一趟位于隆回山区的老家。车从怀化出发,首先经过一条长长的隧道。从外面看隧道口,阴森森的,就像阴曹地府一般。后来车又开上一座大山,到山顶往下一看,房屋就像船一样漂浮在云海上,人就像到了天庭一般。回到老家后,璠得知这里的百姓在新中国成立前生活很苦,受尽了欺凌,而现在住得好、吃得好,生活很美满,于是璠以“从地狱到天堂”为题,概括这一天的经历和感受,从而歌颂了共产党带领人民走向幸福生活的伟大功绩。这篇文章因立意好,在《怀化日报》副刊上发表时,被排在了显著位置。琦的《奶奶的书包》,通过对奶奶的一些往事的记述,表现了勤俭持家的家风不可丢,其立意也是很不错的。

无心美与三人行

要知梨子的味道你就得亲口尝一尝。我在教学生作文时,一道作文题出来,在给学生讲解之前,自己总要先写一遍,这样的作文叫下水作文。除了下水作文外,我还利用业余时间写些诗文,在省内外报刊上发表的也不少。但我一直没有想到要将它们编成一本书。

2014年9月,我的母校隆回二中给我来函,要我参加90周年校庆。给阔别60余年的“母亲”带件什么礼物去呢?思来想去,我觉得复印些我的诗文带去,可能是一种较好的选择。于是我从已发表的诗文中选了35篇进行复印,装订成册,取名“无心之美”。

《无心之美》的校庆版出来后,一些亲友看到非常喜欢,主动向我索要。于是我在过80岁生日时又复印了一些。这次复印时加进了璠和琦的文章,因为有些亲友跟我说,他们的儿子或孙子很喜欢看他们俩发表在报刊上的文章。这就是《无心之美》的生日版。生日版比校庆版多了22篇诗文,其中璠9篇、琦8篇、我5篇。

2016年8月上旬,侄女李洁来到我家。她是复旦大学传播学博士,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因为过几天她就要去美国做访问学者,所以特地来看我。我就将生日版的《无心之美》给了她一本。她看了后,觉得里面的文章不错,建议我出版。我说我退下来近20年了,对出版界的情况不熟悉。她说帮我联系。

2016年10月,经李洁的介绍,我与暨南大学出版社的编辑联系上了,这时该书才正式进入出版流程。我决定以生日版的《无心之美》为基础,以“爷孙三人行”为书名,按照“童心有趣”“人间有情”“祖国有景”“民族有魂”“人生有悟”“读书有感”“育人有方”七个板块,对我们爷孙三人的文章进行筛选,共选出了71篇诗文。就这样,我们的文章终于能以正式出版物的形式与读者见面了。

这是一本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的小书。71篇中璠与琦的文章共24篇,我的文章47篇。在我的文章中,除9篇文学评论和7篇育人心得外,其余的都是诗歌、散文。这本书记录了一位老教师的耕耘足迹和文学情怀,摄下了两个年轻人的童年花絮和青春梦想。它融文学与教育于一体,集朴素与高雅于一堂。它穿越各个年龄段,小学生、中学生能从中得到共鸣,中年人、老年人也能从中看到自己的身影。

以上是《爷孙三人行》的前世与今生。说到我们三人中谁牵谁的手,在使用电脑与手机方面,绝对是璠和琦牵着我的手往前走,而在写作方面,却是我牵着他们的手往前走。不过现在情况又有了变化,他们的写作已慢慢成熟,我们是互相牵手,并肩而行。

李鹊起

2017年2月17日于怀化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