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

国子监

《北京文艺》叫我写一写国子监。我到国子监去逛了一趟,不得要领。从首都图书馆抱了几十本书回来,看了几天,看得眼花气闷,而所得不多。后来,我去找了一个“老”朋友聊了两个晚上,倒像是明白了不少事情。我这朋友世代在国子监当差,“侍候”过翁同龢、陆润庠、王垿等祭酒,给新科状元打过“状元及第”的旗,国子监生人,今年七十三岁,姓董。

国子监,就是从前的大学。

这个地方原先是什么样子,没法知道了(也许是一片荒郊)。立为国子监,是在元代迁都北城以后,至元二十四年(一二八八),距今约已近七百年。

元代的遗迹,已经难于查考。给这段时间作证的,有两棵老树,一棵槐树,一棵柏树,一在彝伦堂前,一在大成殿阶下。据说,这都是元朝的第一任国立大学校长——国子监祭酒许衡手植的。柏树至今仍颇顽健,老干横枝,婆娑弄碧,看样子还能再活个几百年。那棵槐树,约有北方常用二号洗衣绿盆粗细,稀稀疏疏的披着几根细瘦的枝条,干枯僵直,全无一点血气,已经老得不成样子了,很难断定它是否还活着。——它老早就已经死过一回,死了几十年,有一年不知道怎么又活了。这是乾隆年间的事,这年正赶上是慈宁太后的六十“万寿”,嗬,这是大喜事!于是皇上、大臣,赋诗作记,还给老槐树画了像,全都刻在石头上,着实地热闹了一通。这些石碑,至今犹在。

国子监是学校,除了一些大树,和石碑之外,主要的是一些作为大学校舍的建筑。这些建筑的规模大概是明朝的永乐所创建的(大体依据洪武帝在南京所创立的国子监,而规模似不如原来之大),清朝又改建或修改过。就中修建最多的,是那位站在大清帝国极盛的峰顶,喜武功亦好文事的乾隆。

一进国子监的大门——集贤门,是一个黄色琉璃牌楼。牌楼之里是一座十分庞大华丽的建筑,这就是辟雍这是国子监最中心,最突出的一个建筑。这就是乾隆所创建的。辟雍者,天子之学也。天子之学,到底该是个什么样子,从汉朝以来就众说纷纭,谁也闹不清楚。照现在看起来,是在平地上开出一个正圆的池子,当中留出一块四方的陆地,上面盖起一座十分宏大的四方的大殿,重檐,有两层廊柱,盖黄色琉璃瓦,安一个巨大的镏金顶子,梁柱檐饰,皆朱漆描金,透刻敷彩,看起来像一顶大花轿子似的。辟雍殿四面开门,可以洞启。池上围以白石栏杆,四面有石桥通达。这样的格局是有许多讲究的,这里不必说它。辟雍,是乾隆以前的皇帝就想到要建筑一个的,但都因为没有水而作罢了。(据说天子之学必得有水!)到了乾隆,气魄果然是要大些,认为“北京为天下都会,教化所先也,大典缺如,非所以崇儒重道,古与稽而今与居也”(《御制国学新建辟雍园水工成碑记》)。没有水,那有什么关系?下令打了四口井,从井里把水汲上来,从暗道里注入,通过四个龙头(螭首),喷到白石砌就的水池里,于是石池中涵空照镜,泛着潋滟的波光了。二八月里,祀孔释奠之后,他来了,前面钟楼里撞钟,鼓楼里擂鼓,殿前四个大香炉里烧着檀香,他走入讲台,坐上宝座,讲《大学》或《孝经》一章,叫王公大臣和国子监的学生跪在石池的桥边听着,这个盛典,叫做“临雍”。

这“临雍”的盛典,道光嘉庆年间,似乎还举行过,到了光绪,据我那朋友老董说,就根本没有这档子事了。大殿里一年难得打扫两回,月牙河(老董管辟雍殿四边的池子叫做四个“月牙河”)里整年是干的,只有在夏天大雨之后,各处的雨水一齐奔到这里面来。这水是死水,那光景是不难想像的。

然而辟雍殿确实是个美丽的,独特的建筑。北京的有名的建筑,除了天安门、天坛祈年殿那个蓝色的圆顶、九梁十八柱的角楼,应该数到这顶四方的大花轿。

辟雍之后,正面一间大厅,是彝伦堂,是校长——监酒和教务长——司业办公的地方。此外有“四厅六堂”,敬一亭,东厢西厢。四厅是教职员办公室。六堂本来应该是教室,但清朝另于国子监斜对门盖了一些房子作为学生住宿进修之所,叫做“南学”(北方戏文动辄说“一到南学去攻书”,指的即是这个地方),六堂作为考场时似更多些。学生的月考、季考在此举行,每科的乡会试也要先在这里考一天,然后才能到贡院下场。

六堂之中原来排列着一套世界上最重的书,这书一页有三四尺宽,七八尺长,一尺许厚,重不知几千斤。这是一套石刻的十三经,是一个老书生蒋衡一手写出来的。据老董说,这是他默出来的!他把这套书献给皇帝,皇帝接受了,刻在国子监中,作为重要的装点。这皇帝,就是高宗纯皇帝乾隆陛下。

国子监碑刻甚多。数量最多的,便是蒋衡所写的经著名的,旧称有赵松雪临写的“黄庭”、“乐毅”,“兰亭定武本”,颜鲁公“争座位”,这几块碑不晓得现在还在不在,我这回未暇查考。不过我觉得最有意思,最值得一看的,是明太祖训示太学生的一通敕谕,这是值得写在胡适的《白话文学史》里面去的杰作:

恁学生每听着:先前那宋讷做祭酒呵,学规好生严肃,秀才每循规蹈矩,都肯向学,所以教出来的个个中用,朝廷好生得人。后来他善终了,以礼送他回乡安葬,沿路上著有司官祭他。

近年著那老秀才每做祭酒呵,他每都怀著异心,不肯教诲,把宋讷的学规都改坏了,所以生徒全不务学,用著他呵,好生坏事。

如今著那年纪小的秀才官人每来署学事,他定的学规,恁每当依著行。敢有抗拒不服,撒泼皮,违犯学规的,若祭酒来奏著恁呵,都不饶!全家发向烟瘴地面去,或充军,或充吏,或做首领官。

今后学规严紧,若有无籍之徒,敢有似前贴没头帖子,诽谤师长的,许诸人出首,或绑缚将来,赏大银两个。若先前贴了票子,有知道的,或出首,或绑缚将来呵,也一般赏他大银两个。将那犯人凌迟了,枭令在监前,全家抄没,人口发往烟瘴地面。钦此!

这里面有一个血淋淋的故事:明太祖为了要“人才”,对于办学校非常热心。他的办学的政策只有一个字:严。他所委任的第一任国子监祭酒宋讷,就秉承他的意旨,订出许多规条。待学生非常的残酷,学生可有饿死吊死的。学生受不了这样的迫害和饥饿,曾经闹过两次学潮。第二次学潮起事的是学生赵麟,出了一张壁报(没头贴子)。太祖闻知,龙颜大怒,把赵麟杀了,并在国子监立一长竿,把他的脑袋挂在上面示众(照明太祖的语言,是“枭令”)。隔了十年他还忘不了这件事,有一天又召集全体教职员和学生训话。碑上所刻,就是训话的原文。

这些本来是发生在南京国子监的事,怎么北京的国子监也有这么一块碑呢?想必是永乐皇帝觉得他老大人的这通话训得十分精采,应该垂之久远,所以特在北京又刻了一个复本。是的,这值得一看。他的这篇白话训词比其历朝皇帝的“崇儒重道”之类的话都要真实得多,有力得多。

这块碑在国子监仪门外侧右手,很容易找到。碑分上下两截,下截是对工役膳夫的规矩,那更不得了:“打五十竹篦”!“处斩”!“割了脚筋”!……

历代皇帝虽然都似乎颇为重视国子监,不断地订立了许多学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国子监出的人才并不是那样的多。

《戴斗夜谈》一书中已说北京人把国子监打入“十可笑之列:

京师相传有十可笑:光禄寺茶汤,太医院药方,神乐观祈禳,武库司刀枪,营缮司作场,养济院衣粮,教坊司婆娘,都察院宪纲,国子监学堂,翰林院文章。

国子监的课业历来似颇为稀松。学生主要的功课是读书、写字、作文。国子监学生——监生的肄业、待遇情况各时期都有变革。到清朝末叶,据老董说,是每隔六日作一次文,每一年转堂(升级)一次,六年毕业,学生每月领助学金(膏火)八两。学生毕业之后,大都分发作为县级干部,或为县长(知县)副县长(县丞),或为教育科长(训导)。另外还有一种特殊的用途,是调到中央去写字。(清朝有一个时期光禄寺的面袋都是国子监学生的仿纸做的!)从明朝起就有调国子监善书学生去抄录“实录”的例。明朝的一部大丛书《永乐大典》,清朝的一部更大的丛书《四库全书》的底稿,那里面的端正严谨(也毫无个性)的馆阁体楷书,原来有些就是国子监的高材生的手笔。这种工作,叫做“在誊桌上行走”。

国子监监生的身分不十分为人所看重。从明景帝开生员纳粟纳马入监之例以后,国子监的门槛就低了。迩后捐监之风大开,监生就更不值钱了。

国子监是个清高的学府,国子监祭酒是个清贵的官员——京官中,四品而掌印的,只有这么一个。作祭酒的,生活实在颇为清闲,每月只逢六逢一上班,去了之后,当差的在门口喝一声短道,沏上一碗盖碗茶,他到彝伦堂上坐了一阵,给学生出出题目,看看卷子;初一、十五带着学生上大成殿磕头,此外简直没有什么事情。清朝时他们还有两桩特殊任务,一是每年十月初一,率领属官到午门去衹领来年的黄历;一是遇到日蚀、月蚀,穿了素服到礼部和太常寺去“救护”,但领黄历一年只一次,日蚀、月蚀,更是难得碰到的事。戴璐《藤阴杂记》说此官“清简恬静”,这几个字是下得很恰当的。

但是一般作官的似乎都对这个差事不大发生兴趣。朝廷似乎也知道这种心理,所以除了特殊例外,监酒不上三年就会迁调。这是为什么?因为这个差事没有油水。

查清朝的旧例,祭酒每月的俸银是一百零五两,一年一千二百六十两;外加办公费每月三两,一年三十六两,加在一起,实在不算多。国子监一没人打官司告状,二没有盐税河工可以承揽,没有什么外快。但是毕竟能够养住上上下下的堂官皂役的,赖有一宗相当稳定的银子,这就是每年捐监的手续费——

据朋友老董说,纳监的监生除了要向吏部交一笔钱领取一张“护照”外,还需向国子监交钱领“监照”——就是大学毕业证书。照例一张监照,交银一两七钱。国子监旧例,积银二百八十两,算一个“字”,按“千字文”数,有一个字算一个字,平均每年约收入五百字上下。我算了算,每年国子监收入的监照银约有十四万两,即每年有八十二三万不经过入学和考试只花钱向国家买证书而取得大学毕业资格——监生的人。这就怪不得《玉堂春》里春锦丫头私通的是一位监生,“定县秧歌”《借女吊孝》里的舅舅也是一位监生,原来这是一种比乌鸦还要多的东西!这十四万两银子照国家规定是不上缴的,由国子监官吏皂役按份摊分。祭酒每一“字”分十两,那么一年约可收入五千银子,比他的正薪要多得多。其余司业以下各有差。据老董说,连他一个“字”也分五钱八分,一年也从这一项上收入二百八九十两银子!

老董说,国子监还有许多定例。比如,像他,是典籍厅的刷印匠,管给学生“做卷”——印制作文用的红格本子,这事包给了他,每月例领十三两银子。他父亲在时还会这宗手艺,到他时则根本没有学过,只是到大栅栏口买一刀毛边纸,拿到琉璃厂找铺子去印,成本共花三两,剩下十两,是他的。所以,老董说,那年头,手里的钱花不清——烩鸭条才一吊四百钱一卖!至于那几位“堂皂”,就更不得了了!单是每科给应考的举子包“枪手”(这事值得专写一文),就是一笔大财。那时候,当差的都兴喝黄酒,街头巷尾都是黄酒馆,跟茶馆似的,就是专为当差的预备着的。所以,像国子监的差事也都是世袭。这是一宗产业,可以卖,也可以顶出去!

老董的记性极好,我的复述倘无错误,这实在是一宗未见载录的珍贵史料。我所以不惮其烦的缕写出来,用意是在告诉比我更年轻的人,封建时代的经济、财政、人事制度是一个多么古怪的东西!

国子监的隔壁,是孔庙——先师庙,这叫做“左庙右学”,是历来的制度。其实这不能说是隔壁,因为当中是通着的。

孔庙主要的建筑是大成殿。大成殿里供着一些牌位最大的一个是“至圣先师”,另外还有“四配”——颜(回)、曾(参)、(子)思、孟(轲),殿下的两庑则供着七十二贤和经过皇上批准的历代的儒臣。

大成殿经常是空闲着的,除了初一十五祭酒率领员生来跪拜一趟之外,一年只春秋大祭热闹两回。老董说:到时候(二八月第一个逢丁的日子的前一日),太常寺发来三十头牛,三十二口猪,一对鹿,四个小兔子,点验之后,洗剥了先入库——旧例,由大兴县供应几十担冰,把汤猪汤牛全都冰在库房里,到了夜里十二点,喝令一声“上牲”!这就供起来。孔夫子面前有一头整牛,一口整猪,都放在一个大木槽子里。七十二贤面前则是几个碟子,供点子牛肉片、猪肉片、鹿肉兔肉片,还有点子芹菜、榛子……到了后半夜,都上齐了,皇上照例要派一个人来检查一下,叫做“视笾豆”。他这一走,庙里的庙户(看孔庙的工役叫庙户)马上就拿刀,整块的拉牛肉,整块的拉猪油。到了第二天清早,皇上来祭祀了,那整猪、整牛就剩下一张空皮了,当中弄点子筷子什么的支着。皇上来了,奏乐,磕头!他哪儿会瞧得出来,猪啦牛啦的都是个空架子啊!

听说当贤人圣人,常常得吃冷猪肉。若照老董说起来,原来冷猪肉也是吃不着的,只有猪肉皮可以啃!从前不管多么庄重隆重的礼节,背后原来都是一塌胡涂。

关于孔庙,我知道的,只这些。

国子监,现在已经作为首都图书馆的馆址。全部房屋,包括辟雍,都已经修饰一新。原来的六堂,是阅览室和书库(蒋衡写的十三经只好请到馆右夹道中落脚),原来的四厅大都作为图书馆的办公室,彝伦堂则是一个相当理想的展览馆。图书馆大体已经筹措就绪,专题研究室已经开放,几排长桌上已经坐了不少同志在安静地用功;其余各室,只等暖气装齐或气候稍暖,即可开放——首都图书馆的老底子是头发胡同的北京市图书馆,即原先的通俗图书馆——由于鲁迅先生的倡议而成立,鲁迅先生曾经襄赞其事、并捐赠过书籍的图书馆;前曾移在天坛,因为天坛地点逼仄,又挪到这里了。首都图书馆藏书除原头发胡同的和解放后新买的之外,主要为原来孔德学校和法文图书馆的藏书。就中最具特色,在国内搜藏较富的,是鼓词俗曲。

辟雍,那个华丽宏伟的大花轿,据图书馆馆长刘德元同志告诉我,将作为群众活动的场所,四边的台阶石桥上准备卖茶。月牙河内要放上水,水里置盆栽荷花,养金鱼安水泵,使成活水。现在是冬天,但是我完全同意刘馆长的话,这在夏天是个十分清凉舒适的地方。茶馆如果开了,我一定来坐上半天,一边把我看过的几十本关于国子监的书和老董的话再温习一次,一边看看在槐树柏树之下来往行走的我的同一代的人。我要想想历史,想想我的亲爱的国家。

本篇原载《北京文艺》1957年三月号;初收《汪曾祺自选集》,漓江出版社,1987年10月,有删改。

汪曾祺后致信《北京文艺》编辑部,此说失实。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