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洒满 “窗口”

先民们说,太阳载在一驾车子上,由东到西,周而复始。今天,在欧亚大陆桥的“东桥头堡”,每天也往返着一辆英雄的三轮车,它让——

阳光,洒满“窗口”

已经34年了!

5月16日,当我们慕名来到连云港新浦汽车站时,正遇上长途服务组的姐妹们,拉着“雷锋车”,沿着解放路,跨过龙尾河,走向港城的大街小巷……

(一)

龙尾河深情地记着,34年前,在学雷锋的热潮中,汽车站的长辈,当年那些风华正茂的人们,用3条扁担,每天到500米外的火车站,肩挑背驮地加入了义务接送旅客的行列。半年后,车站领导为她们专门购置了一辆平板车。从此,人们亲切地称她们的车子叫“雷锋车”;从此,她们实现了500米线路的延伸:旅客转车就送到车站,在新浦落脚就送到门口,误了班次就在车站食宿;从此,“宁愿自己千般苦,不让旅客一时难”,成了她们精神的追求。直到今天,她们仍一脉相承,并将这种义务劳动制度化,每天按时派出3个人接送旅客,风雨无阻。

龙尾河深情地记着,服务组几乎都是女同志,撇开她们作为妻子、媳妇、母亲或女儿所应尽的责任不谈,单是班务的冗杂,就足以让她们必须遵循每晚七八点下班、清晨四五点上班的节律,因为她们承担着车站的主要工作,检票、发车、咨询、候车服务、特别护理、安全讲话、礼仪告别……而就在这样十分忙碌的情况下,她们一刻也没有忘记“雷锋车”这个额外线路上的特别班车,上下午和夜间11点左右,每天三次准时出现在火车站的出口处。

作者(左一)当年采访“雷锋车”。

龙尾河深情地记着,她们把旅客当亲人,旅客把车站当成家。1990年2月的一个早晨,回涟水老家的孕妇王秋荣在候车室里临产,小朱等几个服务员忙把她扶上“雷锋车”,直奔医院。中午12时10分,一个男婴呱呱坠地。产妇回到病房刚躺下,热汤就端到了床前。王秋荣望着守候一旁的服务员小盖说:“大姐,给孩子起个名字吧。”小盖想了想:“叫‘路平’好不好?一路平安。”“好,就叫‘路平’吧!”不久,闻讯赶来的奶奶又按当地习俗给孙子起了个乳名:“车站”,让他一生记住这个地方。

龙尾河深情地记着,“雷锋车”已累计行程13.8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三圈半,无偿接送旅客8.5万人次,接运行李15万件,送病人去医院抢救、送迷途老人回家300多人。34年来,车子换了6辆,拉车人换了6茬,站领导换了10多任,服务组由五六人发展到22人,车站的班车也由一天几班增加到与七省三市对开的200余班,但“雷锋车”始终无怨无悔地穿行于时空的隧道,在龙尾河长长的记忆里,刻下了一路晶莹的轨迹。

(二)

“雷锋车”从纯真的20世纪60年代走过迷乱的70年代,又从迷乱的70年代走进振奋人心的80年代,始终以无私奉献的初衷和一如既往的步履,拉来了一片春色。而当它一路风尘来到90年代时,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惑。

困惑,来自人际关系的隔膜:“你们不是为了捞外快吧?”“吃饱撑得没事做,跑到街上出洋相!”“拉这个玩意,真下贱!”困惑,来自一些个体运输户的势利,有人以抢了生意为借口,不让“雷锋车”停放,有人蛊惑旅客:“她们专门拉到半路宰人。”还有人故意冲撞、掀翻“雷锋车”。困惑,同时来自不被亲朋理解。有一次,徐梅拉着旅客,路过儿子读书的小学门口,正赶上放学,儿子一见她拉着个旧平板车,就红着脸,低下头,一声不吭地走了。回家后,孩子委屈地说:“你拉着个破车,影响市容!”徐梅潸然泪下。困惑,更来自旅客的怀疑。听说不收钱,许多旅客就像遇上了外星人,那不信任的目光,如根根针尖,刺痛了姐妹们的心。她们穿上统一的站服,佩戴服务证,挂上“共产党员”的牌子,但有时还是接不到一个旅客。

拉,难,不拉,更难;拉,委屈自己,不拉,更割不下这段魂牵梦绕的情愫。偌大的世界,难道真的就没有“雷锋车”不到两平方米的停泊之地了吗?商品经济还要不要奉献精神?1992年底,车站党支部组织了“雷锋车”到底拉不拉的大讨论。讨论中,顾客那一封封滚烫的感谢信、一张张激动的面容、一滴滴飞溅的泪花,又一幕幕呈现在她们的脑海中。1989年9月,西安电器厂的老马下了火车,一见“雷锋车”就热情地打招呼:“又见到你们了!”原来,5年前,“雷锋车”帮他拉过行李,好久不来新浦,他以为早停了。一位已坐在车上的老太太说:“俺年年走闺女家,年年都是这个车子接,哪会停呢。”

讨论中,她们又想起了敬爱的朱大姐。1984年底,朱秀兰正受着乳腺癌的折磨。看着她日渐消瘦的面容,谁不劝她赶快治疗,谁还忍心让她拉车!可她请求说:“我拉了15年‘雷锋车’,舍不得离开它!让我陪着车子走一走,给大伙做个伴,也成哪。”春运20天,她一个人就收到旅客表扬近200条。3个月后,她终于永别了她深爱的同伴和深爱的“雷锋车”。就在她去世一个月后,从山东日照寄来了一封感谢信和一张20元汇款单,这钱,是她生前替一位旅客买票垫付的。

讨论中,车站站长范德喜动情地说:“助人是传统美德,金钱买不来真情,市场经济,更需要‘雷锋车’。维系着几代人情结的这根红线,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中断,谁也没有这个权力!”

是的,旅客需要“雷锋车”,传统需要“雷锋车”,时代需要“雷锋车”!也就在这个时候,市交通系统900多名团员青年,捐赠给她们一辆崭新的三轮车。从此,“雷锋车”又以崭新的姿态,在流淌不息的龙尾河畔,理直气壮地拉出了一串时代的强音。

(三)

小小“雷锋车”,拉来了一种精神、一股动力。34年来,服务组共有近300人拉过“雷锋车”,仅1982年以来,就有500多人次受到各级表彰,有30多人被评为省市劳动模范、学雷锋标兵和全国服务明星,还涌现出全国人大代表、省党团代表等先进个人,获得了包括“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学雷锋先进集体”等殊荣在内的200多枚熠熠生辉的奖牌。新浦汽车站也连续14年蝉联“全国文明站”称号。

小小“雷锋车”,拉来了一个传统、一条纽带。滕士花的丈夫1985年在部队殉职,市政府为了照顾她,给她提供了几家较好的单位让她选择,可她偏偏选中了汽车站,因为这里有她羡慕的“雷锋车”。今年4月,陈素霞读高校的儿子过20岁生日,她让儿子许一个愿,儿子提出的愿望竟是:拉一趟“雷锋车”,妈妈高兴地在“五一”节这天满足了他的要求。朱大姐去世后,她的女儿继承母业,拉起了“雷锋车”;车站老书记宋燕南退休后,媳妇和女儿双双拉起了“雷锋车”;市运输公司老经理叶挺武的女儿,也拉起了“雷锋车”;凡是到车站工作的新职工,第一堂课就是拉一个星期的“雷锋车”……

小小“雷锋车”,拉来了一车阳光、一片灿烂。“雷锋车”的消息传到山东日照,即将入伍的虎山乡青年张兵,给车站写来一封热情洋溢的信,表示入伍后要像拉车的姐妹们那样,做一名雷锋式的好战士。今年5月4日,在服务组长陈叶俊等三人拉车接送旅客的路上,一辆陕西的军车,主动给她们让路,并下车对着“雷锋车”的牌子,郑重地敬了个军礼。这个军礼如同一股强大的暖流,顿时暖遍她们全身,暖上她们心头,她们激动得热泪盈眶。5月8日下午,雷锋生前的战友,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的主人翁原型乔安山来到服务组,听了“雷锋车”的故事,他激动不已地说:雷锋在哪里?在“雷锋车”这里!明年清明节,我要到老班长墓前,把这里动人的故事,好好讲给他听……

34年风雨人生路,34年雷锋伴君行。可敬可亲的姐妹们用晶莹的汗水、顽强的意志、浩瀚的情爱,用几代人并不宽阔却无比坚韧的脊背,连同没有终点站的“雷锋车”一起,撑起了一幢精神文明的大厦,巍巍矗立在黄海之滨、龙尾河畔,矗立在公交职工、港城人民和南来北往的旅客们心中!

(1997年5月26日。江苏省报纸优秀作品一等奖)

《扬子晚报》报道三百人拉过34年的“雷锋车”

《扬子晚报》5月26日报道,连云港市新浦汽车站职工34年前,用三条扁担,每天到500米外的火车站义务接送旅客。半年后车站为她们购置了一辆平板车,人们称之为“雷锋车”。从此“宁愿自己千般苦,不让旅客一时难”,成为她们的精神追求。该站每天派三人到火车站义务接送旅客,一直坚持到今天……

《扬子晚报》5月28日发表短评说,“雷锋车”34年来几代人接力不衰,这是一种优良传统,而“优良传统贵在传”。

阅评员认为,“雷锋车”的事迹很有教育意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需要新闻工作者深入生活,挖掘出深埋在基层的各种先进典型。《扬子晚报》抓住了这个闪光典型,应予积极评价。

(《新闻阅评》第337期,中宣部新闻局,1997年6月4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