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榻高悬

一榻高悬

一千三百多年前的一天,意气风发的王勃路经洪州,恰逢主人在刚落成的滕王阁上以文会友。席间王勃以他的才情和灵秀,将赣鄱大地上的无数美景和人物注入笔端,洋洋洒洒,字字珠玑,句句生辉,为世人在《滕王阁序》中凝结成了许许多多经典的意象和意境,令满座皆惊。因了这篇极负盛名的序,因了序中的那句“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我们丰城隐溪村的徐孺子声名鹊起,闻名天下,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颂。这篇至今读来依然让人满目余霞、满口留香的传世美文,就这样在不经意间成就了一座江南名楼,成就了一段文坛佳话,也成就了一代高士徐孺子。

和许多人一样,我也是由此才知道了徐孺子。徐孺子名叫徐稚,字孺子,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高士贤人。可惜他在史料上并没有为我们留下太多的生平记载。前些年我曾到过他的家乡—那个位于丰城株山脚下的隐溪村打听他的家世,同时也想找一点可凭吊的实物,然而除了在株山南麓还有被称为“孺子读书台”的遗迹外,其余踪迹全无。那天我们在他后人的引领下站在山上放眼看去,只见那里山水寂寂,林木葱茏,山上的溪流缓缓流经山下的村庄,“隐溪村”原来由此而名。

看似一篇偶然的文章让徐孺子青史留名,但真正了解其人其事后便觉不然。史料上说徐孺子受到祖先熏陶,少年好学,饱读诗书,风水、天文、星相、占卜、算术、历法、八卦等无所不通,后来更是成为朝廷太学生中知名度最高的人。他为人恭敬、勤俭、仁义、谦让,注重修养志节,矫正时尚风俗,其高尚品德得到了邻舍乡亲的一致称赞。像封建时代的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从政也是徐孺子人生的远大目标。然而他所生活的后汉已趋没落,宫廷纷争不止,尽管朝廷各派系屡屡有人想请他出山,但因为看清了当时朝廷腐败、时局混乱而不屑于参与其中,他均予以回绝。这时的徐孺子,隐居家乡,与长林丰草、山水田园为伴,虽然生活清苦,形容憔悴,但“早迎日出读经书,暮看晚霞咏高歌”的闲适生活,平淡祥和,使他进入了一种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我国古代士人在生活中比较注重一种精神层面上的追求,这就是精神生活上的自由和文化生活上的品位。因为怀才不遇转而寄情山水,寄情明月清风,或填词作对,或琴棋书画,或把酒问青天。他们中的许多人或因政治上遭排挤,或因个人奋斗受挫而又不甘沉沦、自暴自弃,便会像庄子那样,看惯了大小诸侯尔虞我诈,就只好到大自然中去逍遥;就会像陶渊明那样,在仕途上厌倦了,便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们中的许多人就是以这种无奈且超然的方式来抒发胸中块垒,寻找生活乐趣。徐孺子却不然,他以一种自尊和知足的态度面对生活,谦逊礼让而不落魄,淡泊名利而不低沉;他拒官不做后并没有放情山水,而是身体力行传播知识,济贫帮穷,给人一种平等不辱的旷达和波澜不惊的飘逸。他是个读书人,有才华,但更注重人格的修养。他以为,有完善人格的人不但应该做有利于众人的事,而且还愿意去做别人不愿做的事,应该忍辱负重,任劳任怨,尽其所能地帮助别人,而不是去与人争名夺利。著名文学家沈从文在一篇文章中曾经说到过一个高士磨镜的故事,就与徐孺子有关。故事说他的老师江夏黄公丧葬,徐孺子奔丧没钱,便沿途为人磨镜。他磨镜舍得用料,且做工精巧,磨的镜子出奇的好,既有正衣冠的实用价值,又有照历史的审美情趣,更有磨镜过程中的许多流风余韵为人们所乐道。

徐孺子几近完美的人格不胫而走,声名远播,慕名而来向他求学者数以千计,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教书重在育人,而且目的十分明确。他的学生问他:读书目的是为了当官,还是为了学艺?他回答,读书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当官,更是为了完善人格,学会做人。一个人格高尚的人,当官能安贫乐道,为民能成家立业,这在学而优则仕的当时是十分难得的。他以为人格应该通过不断学习而完善,通过不断修养而提升。徐孺子就是在这样一种低调、简朴的平淡生活中不失进取,举手投足间尽显高士风范。以至于我们今天在读书时,每每看到嵇康如何洒脱地手挥五弦,陶渊明怎样恬淡地采菊东篱下,以及李白“扶摇直上九万里”、苏轼“我欲乘风归去”的放旷飘逸时,就会很自然地想起这位被人们尊称为“南州高士”的徐孺子。怪不得明代模仿山东曲阜“祭孔”的范例,还在江西创立公祭徐孺子的“祭徐”制度,并一直延续到了清朝。前不久我看到一个资料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名言表现的是鲁迅面对徐孺子这位历史人物的谦逊。对此我没作具体考证,但我以为,以徐孺子的人格魅力和道德风范,以鲁迅的学识和人品,前者若果真能被后者所推崇赞赏,那真不失为一段文坛佳话。

在徐孺子的影响下,株山一带民风淳朴,世俗清正,出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太平景象,与当时动荡的社会局势形成了鲜明对比,因此徐孺子多次得到了地方官员的礼待和举荐。东汉桓帝时期,陈蕃任豫章太守,到任后遍访贤能,当他听说徐孺子满腹经纶且品德高尚后,十分钦佩,亲自前去拜访,并诚恳地请他到郡府为官。出仕为官对那个时候的知识分子来说,无疑是人生奋斗的成功体现,是真正的人生价值和终极意义。徐孺子婉辞后陈蕃便常常派人送去衣物,以示敬意,还经常约请他到郡府论学献计,秉烛长谈,并特意准备了一张卧榻,专供徐孺子享用。徐孺子一走,陈蕃就把卧榻悬挂起来,直到徐孺子再来,才又放下。王勃那句“徐孺下陈蕃之榻”的典故,就出于此。“榻”是一种狭长而低矮的坐卧用具,“坐榻”是古时人们的一种经典休憩方式,是古人接待尊贵客人的一种礼仪,表示对贤才的器重或对宾客的尊重。因为有了这个经典故事,后人才有了优贤榻、留宾榻、陈蕃榻、下榻见贤、陈蕃解榻等说法。后来陈蕃到朝廷当了尚书、太傅,又积极上书推荐徐孺子,对此他都婉言谢绝坚辞不就。陈蕃任豫章太守前是乐安太守,在乐安他曾为一位叫周璆的高士隐者专设了一张榻,使周璆深为感动。因而历史上的陈蕃至少是设有两张榻,一张是他任乐安太守时为周璆所设,一张是他任豫章太守时为徐孺子所设。只是因为王勃的《滕王阁序》只告诉了人们这张徐榻而已。据说陈蕃设榻有两个标准:一是此人在当地必须有名气,高风亮节,为人典范;二是此人满腹经纶,治国理政有独到见解,且一般人招致不来。不具备这些条件,是没有资格享受专榻殊荣的。陈蕃在府上设专榻待客,客人走了居然还要劳神费力地把榻悬挂起来,颇有些历史上周公“一饭三吐哺,一沐三握发”的风范,史书上说周公吃饭时如果来了客人,居然会把吃到嘴里的饭菜吐出来去迎客。人们以此格物致人,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周公一吐哺,天下皆归心。陈蕃饱读诗书,个中道理他自然是深晓的。当年齐桓公不记追杀之仇,拜管仲为相,争霸中原;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使得三分天下有其一。陈蕃在豫章府上将徐孺子坐过的榻“去则悬之”,让“陈蕃之榻”成了招贤纳士、优待贤才的代名词,意味深长。

我一直以为,考究陈蕃为官时设过几张榻对今天的我们来说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陈蕃之榻”在中国招贤史上所具有的里程碑意义。陈蕃在形式上只是悬起了一张榻,实质上是通过这极端的方式,用非常尊重和礼貌的行为向世人宣告礼贤下士。一榻高悬,高悬的是求贤如渴,招贤纳士,希望有才华的人能够人尽其才;一榻高悬,高悬的是对知识的尊重,对人才的渴求,对贤者的以礼相待。只有礼待贤才,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前来效力,领导者以礼待人,才能使天下人才心之向往,人才越多,成功的概率就越大。曹操在《短歌行》中咏叹“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咏叹的是一颗求贤若渴之心。刘邦打败项羽后大宴群臣,席间他指着张良、萧何、韩信对大家说:“此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唐太宗也是求贤若渴、识人用人的典范,他不仅自己注意发现贤才,还要求群臣举贤。由于太宗能充分认识到用人对致治的关键作用,积极地发现人才,认真地考察人才,不拘一格地提拔人才,这些人也各尽所能,从各个方面推动了“贞观之治”的出现。

我非常喜欢王勃的《滕王阁序》,前后读过多少遍已经记不清楚了。王勃的神来之笔,在描绘飘逸风雅的徐孺子时,也把他渲染得通体圣洁。时至今日,每每读起我都被其华丽的辞章所打动,为其超凡的想象而折服,更被其横溢的才华所震撼。然而透过这层华丽外衣去感悟其中的沉淀,便觉得它不仅是一篇文情并茂的骈俪文,更是一曲古代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悲歌。文中作者笔锋一转,一句“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将他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抑郁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禁不住令人生出学学陈蕃,善待“孺子”的感慨,引发了人们许多思考。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