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无渡河

公无渡河1

公无渡河,公无渡河。君不见吴儿秋悲《小海唱》2,湘女夜怨招魂歌3,抱石沉清流,弄酒奔素娥4。忠血醉蛟蜃,义肉饱鼋鼍。暗中水弩贯七札5,鱼龙百怪垂涎泽( 《丛刊》本泽作津。张校,津汪本泽),吻牙相磨6。公无渡河,平地犹恐生风波7。

【注释】

1. 乐府旧题,属其中的相和歌辞。 《乐府诗集》卷二六《箜篌引》解题曰:“一曰《公无渡河》。崔豹《古今注》曰:‘《箜篌引》者,朝鲜津足霍里子高妻丽玉所作也。子高晨起刺船,有一白发狂夫,被发提壶,乱流而渡,其妻随而止之,不及,遂堕河而死。于是援箜篌而歌曰:‘公无渡河,公无渡河,堕河而死,将奈公何!’声甚悽伧,曲终亦投河而死。”《乐府诗集》中著录自南朝梁刘孝威到唐李白至王睿凡六首。此作似一《招魂曲》,为古代水中的忠魂唱一曲哀歌。盖为少年时作,姑系于元祐初。

2. 小海唱,歌名。《晋书》卷九四《夏统传》:“ (统曰)伍子胥谏吴主,言不纳用,见戮投海。国人痛其忠烈,为作《小海唱》 。”

3. 湘女夜怨,盖为屈原招魂。

4. 抱石事,见《韩诗外传》第二十六章:“申徒狄非其世……遂抱石而沉于河。君子闻之曰:‘廉矣。如仁与智,则吾未之见也。'”素娥,月神嫦娥之别称。又为月之代称。 《文选》谢庄《月赋》: “引玄兔于玉台,集素娥于后庭。”

5. 暗中水弩,盖指水蜮,能含沙射影。《搜神记》卷一二,说水中有怪物曰蜮,又名射工,射影。听到人声,便含沙射影。中人者皮肤生疮;中影者即生病痛。后以喻暗中伤人者。

6. 吻牙相磨,极写水中世界的险恶,以唤水底忠魂的归来。如同《楚辞·招魂》篇。

7. 平地风波,见杜旬鹤《将过湖南经马当山因书三绝》之二:“只怕马当山下水,不知平地有风波。”又苏辙《思归》之一:“儿言世情恶,平地起风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