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老人行

云南老人行1

云南老人老无力,藜杖枝腰陇头立。道逢蜀客话平生,时复仰天长太息。自言贯属泸水湄2,泸水边徼滨獠夷。夷(清抄本夷下有人字)之性情(清抄本无情字)类蛇豕3,频肆毒螫为疮痍。十五年前多盗寇,一境骚然不相保。民禾收刈虏人家,戎马偷衘汶江草4。近来风俗多(张校,多傅校都)变移,卷却旌旗张酒旗5。牛羊村落晚晴处,烟火楼台日暮时6。两眼昏花两鬓雪,喜见升平好时节。茅屋横吹一笛风,野店携归半瓶月。问翁致此何因缘,道是江阳太守贤7。鼓琴弦歌不生事,十年静治安吾边8。郑国国(明刻本国字空格)侨去已久,谁信人问准前有9 。异日刊为政德(明刻本作德政)碑10,请问云南陇头叟。

【注释】1. 此为新题乐府也。盖记叙作者少年时在泸南的见闻。体现出少年唐庚对国事的关注以及对边事的理解。主张以不生事守边的方略,借此维护边境安宁,使百姓在和平环境中得到休养生息。姑系于元祐初。

2. 泸水,即金沙江。为四川和云南两省的界河。 《水经注》卷三六《若水》: “又东北至犍为朱提县西,为泸江水。”注曰:“ 《益州记》曰:泸水源出曲罗雟下三百里,曰泸水。两峰有杀气,暑月旧不行,故武侯以夏渡为艰。泸水又下合诸水而总其目焉,故有泸江之名。自朱提至僰道有水步道,水道有黑水、羊官水,至险滩。”

3.《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下》赞曰:“夷狄之人贪而好利,被发左衽,人面兽心……”这是当时对少数民族的误解,唐庚也不例外。

4. 戎马,即战马。 《老子》: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又《颜氏家训·风操》: “汝曹生于戎马之间,视听之所不晓,故聊记录,以传示子孙。”

5. 卷旌旗,指停止争战;张酒旗,指开始和平往来。

6. 二句化用《诗·王风·君子于役》: “日之夕矣,牛羊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不思。”

7. 江阳,即今四川泸州市。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七二《泸洲》曰:“ 《禹贡》梁州地,春秋时巴国地。汉属犍为郡,后汉因之。建安十八年析置江阳郡,三国汉及后晋因之,宋齐仍曰江阳郡,梁兼置泸洲,隋郡废州存。大业初改曰泸川郡。唐初复为泸州。”

8. 不生事,见《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下》赞曰:“是故圣王禽兽畜之,不与约誓,不就攻伐。约之费赂而见欺,攻之则劳师而招寇。其地不可耕而食也,其民不可臣而畜也。是以外而不纳,疏而不戚,政教不及其人,正朔不加其国。来则惩而御之,去则备而守之。其慕义而贡献,则接之以礼让;羁縻不绝,使曲在彼。盖圣王之制于蛮夷之常道也。”

9. 郑国国侨,即子产(前?~前522),春秋郑国人,名侨,字子产,又字子美,谥成子。穆公之孙,子国之子,为公子之孙,又称公孙,故又名公孙侨。以父字为氏,故曰国侨。因居东里,又称东里子产。自郑简公时执政,历定、献、声公三朝。时晋楚争霸,郑国弱小,周旋于两强之间,子产不卑不亢,保持无事。子产死,孔子称其为古之遗爱。 (见《史记》卷四二《郑世家》)

10. 政德碑,亦德政碑。《水经注》卷八《济水》:“ (昌邑)西北有东太山成人班孟坚碑,建和十年,尚书右丞拜允州刺使从事秦闰等,刊石颂德政,碑咸列焉。”又白居易《青石诗》: “不愿做官家道傍德政碑,不镌实录镌虚辞。”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