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能为国平燕赵

犹能为国平燕赵

十年前,在周勋初先生八十寿辰即将来临之际,其及门弟子各撰一文为先生寿,结成《周勋初先生八十寿辰纪念文集》,我在该书序言中说:“周勋初先生是驰誉海内外的杰出学者,他的学术研究以范围广泛、见解深刻为主要特征。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古典文献学和中国古代思想史诸领域内,周先生都获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他的研究不以某个历史时段为限,而是上起先秦,下迄近代。也就是说,周勋初先生的学术研究无论在共时性还是历时性的维度上都达到了‘通人’的境界。正因如此,周勋初先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就有了相当完整的把握,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就有了相当透彻的理解。对光辉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以及具有现代意识的阐释,再进而实现与现代文化精神的接轨,从而让它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就是周勋初先生全部工作的精神动力和终极目标。……正是这种精神使周勋初先生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奋发向上的精神境界之中。周先生年轻时曾一度因病休学,而今年近八秩却反而精神矍铄,至今笔耕不辍,这正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古训的生动例证。”荏苒十年,周先生的九十寿辰即将来临,其及门弟子又各撰一文为先生寿,结成《周勋初先生九十寿辰纪念文集》,大家推我作序。我惊讶地发现,十年前我在前书序言中所说的上引数语,只需将“八秩”改成“九秩”,便可全部移录到这篇序言中。此时此刻,我脑海中涌现的古语已不是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而是陆游的“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

周勋初先生庆祝八十华诞之后,并未退居静养、含饴弄孙,而是笔耕不辍,成果斐然。请看他近十年推出的著作目录:《馀波集》,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出版;《胡小石文史论丛》,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出版;《唐代笔记小说叙录》,凤凰出版社2008年3月出版;《宋人轶事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9月出版;《全唐五代诗》(初盛唐部分),陕西人民出版社2014年10月出版;江苏社科名家文库《周勋初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年6月出版;《文心雕龙解析》,凤凰出版社2015年11月出版;《唐诗纵横谈》,北京出版社2015年12月出版;《锺山愚公拾金行踪》,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年5月出版;《艰辛与欢乐相随》,凤凰出版社2016年9月出版。作为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在短短十年中获得如此丰硕的成果,令人惊叹。

上述诸书具有不同的性质,大体上可分成六类:第一类共3种,是对从前积累的研究成果的整理、结集。其一是《馀波集》,此书所收的数十篇文章,大多撰于八十岁以前。这些文章散见于各种刊物,读者翻检不易,如今结为一集,极便学者。重读此书,使我想起杜甫的诗句“馀波绮丽为”。其二是《周勋初卷》,周先生于2013年被评为首届“江苏社科名家”。次年,江苏省社科联编纂《江苏社科名家文库》,《周勋初卷》即为文库之一。此书由周先生自选其代表作26篇,分成“文史研究”“序”“叙录”“访谈录”“前言后记”“教学讲演”等六类,基本包括周先生学术成就的各种形式。更重要的是,此书收入周先生自撰的《学术小传》和《学术年谱》,是读者了解周先生学术经历的第一手文献。其三是《锺山愚公拾金行踪》,这是复旦大学出版社所编《当代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文库》之一,实即周先生的论文自选集。与《周勋初卷》不同,此书所收26篇代表作皆为标准意义上的学术专论,其最大特征是全书分为“先秦两汉文史研究”“魏晋南北朝文史研究”“唐代文史研究”“宋代至当代文史研究”四辑,其覆盖面包括整个中国文明史,最能体现周先生学贯古今的治学特点。第二类共2种,是对旧著的修订、加工,虽是旧著再版,却具有推陈出新的意义。其一是《唐代笔记小说叙录》。唐代的笔记小说,版本繁多,流传改编情况极为复杂,周先生曾对唐人笔记下过大功夫,并亲自整理过《唐语林》。《唐代笔记小说叙录》的论述对象多达57种,其中包括《隋唐嘉话》《朝野佥载》《御史台记》《教坊记》《封氏闻见记》《大唐新语》《国史补》《刘宾客嘉话录》《开天传信记》《次柳氏旧闻》等最重要的唐人笔记。此书曾在2000年收入《周勋初文集》,此次重版多有修订,后出转精,不仅从史源学的角度弄清各书的材料来源和编纂经过,而且通过具体考辨揭示一些带有普遍性的规律,为古籍整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其二是《唐诗纵横谈》,此书的上编是对旧著《唐诗文献综述》进行修订补充,从而对唐诗文献进行分门别类的全面梳理、评价。唐诗文献,不但浩如烟海,而且种类繁多,初学者往往不得其门而入。此书将唐诗文献分成文集、史传、小说、谱牒、碑志、壁记、登科记、书目、诗话、艺术、地志、政典、释道书等13大类,不但论述了各类文献的性质、产生背景、流传情况,而且介绍了各类文献的重要典籍的内容和使用价值,是初学唐诗者的入门津梁。此书的下编由七篇关于唐诗研究的专题论文组成,它们从各个方面为初治唐诗者提供了方法论的启示。此书与王国维《人间词话》、朱自清《经典常谈》等书一样,篇幅虽小,学术价值却相当巨大,它们都被收入北京出版社的《大家小书》,真是名副其实。第三类共2种,是周先生主编的大型古籍整理及工具书。其一是《宋人轶事汇编》。早在1995年,周先生主编的《唐人轶事汇编》便已出版,此书堪称其姐妹篇。民国年间,丁传靖编有《宋人轶事汇编》一书。该书内容丰富,但是引文颇多疏漏舛误,引书时有张冠李戴。周先生重编此书,踵事增华,后来居上。诚如学界所评:此书“在广搜博采的基础上精挑细选,由博返约,展现了一幅姿态万千、骨肉饱满的宋代人物画卷。如果要欣赏宋人风度,体味宋人情怀,感受宋人的雅致生活与书卷气息,此书恐怕比《宋史》更为合适”。其二是《全唐五代诗》。对于清代编纂的《全唐诗》,学界早有重编的呼声。1990年,重编工作准备就绪,周勋初先生被推举为第一主编。其后由于人事纷纭,编纂工作几经周折,终于在2011年重新启动。《全唐五代诗》的初盛唐部分于2015年出版,此书不是对《全唐诗》的补订,而是对存世唐诗的重新编纂。如与《全唐诗》相比,则此书在增补漏编、剔除伪作、考辨异文、纠正小传等方面均有长足进步。全书完稿问世后,定可成为一部收罗齐备、准确可靠的唐诗总集。第四类1种,即《文心雕龙解析》。从1960年代开始,周先生曾先后五次在南京大学讲授《文心雕龙》,并编有包括“解题”“分析”和“注释”的讲义,虽未囊括《文心雕龙》全书,但已具体而微。1980年代以来,周先生又撰写了多篇研究《文心雕龙》的重要论文,引起“龙学”界的极大关注。在此前提下,凤凰出版社约请周先生编写一部解析《文心雕龙》的专著,堪称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由于周先生年事渐高,精力稍欠,其门生数人遵循“有事,弟子服其劳”之古训,自荐参加此书的部分“注释”和“分析”的撰写,至于长达数万字的“导读”和全部“解题”,则由周先生亲自执笔。此书的“导读”对刘勰其人及《文心雕龙》其书的基本情况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对刘勰与《文心雕龙》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作了鞭辟入里的分析,并对如何选择版本以及如何研读本书都作了由浅入深的引导。全书的“解题”则从学术史的角度介绍该篇的主要内容,提纲挈领,要言不烦。篇末的“思考研究”中附入多篇研究论文,每发一义,言必有据,凝聚着周先生多年研究的深厚积累和独到心得,富有学术价值。此书不仅对中文学科的师生,就是对一般的文学爱好者,也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第五类1种,形式是整理前辈遗著,意义则是彰显文脉传承,即《胡小石文史论丛》。当时南京大学领导为了总结二十世纪本校学者在古代文史方面的卓越成就,邀请周先生编纂一本胡小石先生的文集,以列入南大“学术大家经典”丛书。周先生“自幸老来有机会发扬师门学术,敢不黾勉从事”,遂抓紧时间编纂此书,书中收入胡先生的重要论著2篇,周先生并亲自撰写长达数万字的导读,对胡先生在“文学史”“楚辞”“唐诗”“七绝”等方面的学术贡献条分缕析,深中肯綮。周先生是胡先生的入室弟子,由他来分析胡先生的学术思想,不但探骊得珠,且能追本溯源,从而具有学术史的意义。第六类1种,即《艰辛与欢乐相随》,这是周先生对平生学术经验的自我总结。周先生毕生从事古代文史的研究和教学,在两个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最为老师”。周先生不但善于总结自己的治学心得,而且注意归纳前辈学者的经验。对于治学方法,周先生是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由于周先生治学的根本目的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所以他从来不把宝贵的经验秘不示人,而是诲人不倦,广泛宣扬。周先生的经验之谈不是空谈理论,而是关注实用,往往针对具体的研究课题深入讲授某几种方法,娓娓道来,循循善诱,金针度人,沾溉后学。这本著作是周先生对学术事业薪火相传的最大贡献。

2013年,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周勋初先生“江苏社科名家”称号。2014年,南京大学授予周先生“南京大学荣誉资深教授”称号。这些实至名归的荣誉既是对周先生既往业绩的表彰,也是对周先生当前工作的肯定。年近九秩的周勋初先生精神矍铄,精神愉快,他的“治学经验谈”之二十的副标题是“长寿之乐”,师母祁杰老师在其回忆录《风雨过后见彩虹》中也说周先生如今“内心更加愉快”,这一切都印证了孔子所言:“知者乐,仁者寿。”周先生是一位智者,其著作等身就是明证。周先生也是一位仁者,其桃李满园就是明证。周先生依然担任着江苏省文史馆馆长、“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学术指导委员会主任等职务,依然领导着整理“江苏文脉”、编纂《全唐五代诗》等工作,依然密切关心着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的发展以及学科成员的成长。看到周先生清癯而矍铄的面容,听到周先生爽朗而清晰的言谈,我坚信九十寿诞是周先生余霞满天的晚年生活的真正开端,我期盼着十年后再为周先生的下一本寿辰纪念文集撰写序言。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