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请到浦安迪教授来北大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讲一个学期课,真是喜何如之!

1981年我在哈佛大学访问进修时,就读过他主编的《中国叙事文:批评与理论文汇》(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77)—书,其中有一篇《〈西游记〉和〈红楼梦〉的寓意》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很喜欢他思考的深邃,视野的开阔和掌握资料的丰富翔实;甚至可以并不夸张地说,这本书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我对比较文学的兴趣,推动了我走向比较文学研究之路。不久,我又读了他的专著《〈红楼梦〉中的原型和寓意》,更加感到他的研究方法很好。他绝不将某种分析模式强加于中国文学,而是将中国文学置于非常丰富的世界文学发展脉络之中,从多种角度加以欣赏和分析,因而能开辟出许多新的视域和趣味。

浦安迪教授是一个很严肃的人,轻易不苟言笑,但却 平易可亲,你会处处感到他的热心和真诚。他给我们研究所带来了新的教学方法,也带来了新的风气,他很能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带动学生思考,展开不同意见的争论。遗憾的是1989年6月,他不得不中断讲学提前离去,但他对这第一次以中国学生为对象的未完成的课程,却始终未能忘怀。同学们也是一样,班上的学生将他的一些讲稿整理成文,刊载在《中国比较文学通讯》上,以飨广大比较文学爱好者。浦安迪教授一直认为这一讲稿不够完整和充分,现在又作了大量的改进和补充,构成了这部名为《中国叙事学》的讲演集。

北京大学得天独厚,总是有机会接触到许多世界第一流的专家学者,但他们往往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很难使学生更多受益。我们与北京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张文定先生商议之后,认为出版一套“北大学术讲演丛书”是一个好主意,不仅可以将海内外专家带来的最新知识、最新学科信息保存下来,供北大师生研习,还可向社会推广,存诸史册,以备查阅。其实,这也是北大的一个学术传统。20年代,泰戈尔、罗素在北大的讲演稿,出版后在当时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然而,在当今的“经济大潮”之中,一切都不能不经过“钱”的检验,难过“赔钱”这一关。正当我左思右想、提心吊胆之际,北京大学出版社已慨然将这一丛书列入了出版计划。我不能不佩服出版社领导人的高瞻远瞩,倒觉得自己真有点儿“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值此丛书出版之际,特向有远见而不怕赔钱的出版社领导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乐黛云
1994年9月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