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冕回来了!

代序:冕回来了!

这本书是我爷爷——乔秋远的日记、家信集,以及与他有关的回忆、纪念文章、图片等。日记和家信记载的时间段,从1930年10月到1941年8月,整11年。11年的时间,爷爷从一个初谙世事的青年学生,怀着理想和希望,一步步走向社会,最终走上民族解放的战场——抗日战争期间,他成为一个战地记者。这11年时间,也是中国处在内患外侮时期。内战兵燹连祸,百姓生灵涂炭;侵略者欺侮、掠夺和强暴,中国人民遭受深重的苦难。

爷爷是一个从家族大院(喜园)和乡间私塾走出来的知识青年。我的家乡在豫西伊洛河畔,这里是中华文化最富传统、集厚之地。爷爷知道家庭给予自己精神上的力量,但是也很清楚家庭加在身上的桎梏,自己所受教育在思想、学识上的局限;他能够悟出求索的方向,选择自己要走的道路。在那个纷乱、动荡的年代,他的肉体和精神都在挣扎。所幸的是,他没有沉沦,心志没有湮灭,一直心存希望,怀着理想,艰难地走着自己的人生之路,磨砺思想,探索真理,追寻光明。日记和书信不仅是他的心路历程,也记载了这一时期的历史。因而,本书也是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当然,也是我的家史的一部分,我们喜园家族史的一部分。

乔秋远,本名乔周冕,笔名冠生、秋远,1909年出生,祖籍河南省偃师县夹沟乡。

夹沟乡位于豫西伊洛河畔,缑山脚下。缑山景色清秀神奇,四周平畴无际。此山东邻中岳嵩山,南瞰伊洛二河,北瞻邙山黄河。清乾隆皇帝游历到此,赞叹缑山风光秀丽:茏葱嵩岳连,子晋此升仙,割来太室三分秀,望去清伊一带绵。

乔姓为夹沟乡氏族大家。据“夹沟乔氏宗谱”记载,本家始祖乔昌,自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徙至此,世代繁衍,逐渐成为大家族。

我们家是夹沟乡乔氏望族,乔家大院以“喜园”名,世代以教育、农耕为业。爷爷自小聪颖,性沉静,喜读书,被家人认为是可教人才。

我编集爷爷的日记、家信,便以“喜园文丛”又名之。其根据也是“乔氏宗谱”记载,喜园乔家先人乔东观,曾有“喜园文丛”刊行于世。

1930年,爷爷考入开封市河南省立第一师范专科学校学习。1933年毕业,成绩优良,留师范附小任教。

1936年7月,爷爷远赴北平,准备自修一年,考取北大注册生,入学深造。

1937年7月,就在北大录取考试前夜,“卢沟桥事变”爆发,爷爷读书不成,逃难回到河南,报国心切,进入开封《河南民国日报》,执笔为枪,投身抗击侵略者的战场。

1938年4月,爷爷以“河南民国日报特派记者”的身份,赴徐州会战前线采访。他以“冠生”为笔名,发出多篇战场报道。

徐州会战后,爷爷仍以特派记者身份赴黄泛区采访水灾。他的采访屡遭刁难,稿件多次被扣压,甚至人身安全也受到威胁。万般无奈之时,爷爷找到中共河南省委,经介绍去延安。

1938年年底,爷爷到延安,更名“秋远”。先在“鲁艺”学习,后参加“鲁艺战地工作队”,以国际新闻社特派记者、华北通讯站主任身份,在晋、陕两地报道中共抗日根据地实情,报道八路军抗击日军的战斗。此时,爷爷的所有报道均以“秋远”署名。他写出几十万字的通讯、特写、报道、小说等作品,通过国际新闻社,发往港澳、南洋中文媒体。爷爷的稿件被媒体争相采用,广受欢迎。

1942年年初,爷爷调到新华日报华北版、新华社华北分社,任编辑。

1942年5月,日军在山西辽县(今左权县)“扫荡”,袭击八路军总部,爷爷在突围时牺牲,时年33岁。

1951年,偃师县人民政府授予爷爷“革命烈士”称号。

爷爷牺牲后,遗留在家乡有大量日记、家信、诗文、札记等手稿。这些资料,历经战乱和1949年以后的政治运动,丢失、损毁了不少。至20世纪80年代初,传到我手里时,仅剩两本日记,一本剪报,三本信件汇集,还有一些零星材料。

2008年,我从“凤凰网”副总裁的位置退下,开始整理爷爷的日记和家信,当然,同时还有其他文学创作。我最初的本意有二:一是看到这些日记和家信已经磨损相当厉害,如果不整理出来,再过几年,纸张成为零碎,文字也将损毁,或者字迹无法辨认,因此,我想把它们全部录入电脑,至少可以把文字保存下来。

其二,我想利用这些材料,以爷爷为原型,写一部名为“喜园”的长篇小说,这也是我的家史。因此,将爷爷的日记、家信录入(抄写)电脑,边录边熟悉那个年代,熟悉那时的环境、人物,对小说的构思、创作会有很大帮助。

这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我每天早上六点起来,开始录入,一直到八点。再转做其他事。经过几年的努力,到2013年年底,爷爷的日记和家信全部录入电脑,并且编辑、整理完成。我觉得自己算完成一件大事。这本文集中所述及的人,有些他们的后人还在,若将这些文字印刷成书,他们看到自己的亲人在半个多世纪前的一言一行,该是多么欣慰啊!

这本文集的抄录、编辑、注释,完全由我一个人完成。故注释多采用本家称呼。书中涉及的家庭成员,人和事,还有各方的背景,在“序”有解释的,可能在文中还有,不算重复。

喜园:即夹沟乡的“乔家大院”。因先人乔东观有“喜园丛书”,故后人将此院名为“喜园”。其实,该大院内又分为几个院子,分别为兄弟几人所有。曾祖父乔荣筠的院子名“喜园”,也有称“熙院”、“西院”的。

又因曾祖父为长子,故对外将乔家大院统称“喜园”。

我们家在土改时被划为“地主”,“喜园”被拆分。2007年,我曾回夹沟,在亲戚带领下,观看了残留的“喜园”旧址。我大致测算一下,喜园外墙东西有50米宽,南北约60多米长,总占地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

祖母:即爷爷的奶奶,“喜园”中的老祖宗。这个老祖宗是乔东观的夫人,姓孙。夹沟乔氏宗谱对她有记载。

乔东观在“偃师夹沟村乔氏宗谱”中有记载,排列在乔氏十七世孙。宗谱记载他“庚子辛丑副贡”,“善书法,松雪体,著有喜园丛书,春润集,并纂乔氏宗谱”。现流传于世的刻印本“偃师夹沟村乔氏宗谱”一套五册本,即是乔东观最后一版修编,后经乔荣筠校订。书内有二人图章为证。

老祖宗有四个儿子:乔荣筠、乔荣图、乔荣横、乔荣科,还有两个女儿。

爷爷在日记中写道:我是三岁即殁了亲生母亲。伟大的母亲之爱,完全是在祖母跟前领略到的。爷爷就是这位老祖宗(奶奶)养大的,他和她的感情很深。

父亲:即乔荣筠,我的曾祖父。他是喜园长子,家族之内,凡事以他为大。

曾祖父字“竹坡”。他一生喜好画竹,尤其风竹。临摹板桥的风竹,是他一大爱好。因开馆(办私塾)为师,乡间有祭奠、铭志、刻碑、修撰,甚至红白喜事,都请他作文,写对。他还兼《偃师县志》的“编修”,这也是他很得意的头衔。友人尊重他,以“竹坡先生”称之。我手头有一幅他的画,是明若二姑奶(明若是他亲闺女,出嫁时带走一张画陪嫁)保存下来的,这幅画配诗,画写意,诗表人。读者可以在本文集的“图片集”看到这幅画,借此认识这位老先生的风采。

曾祖父是一个乡儒,自以为“师”,对我爷爷“授业、传道、解惑”等示儿之举,是他生活中很重要的部分。他在爷爷的家信中,多有批注,或眉批,或夹批,所批的文字,我均加括号,并注明“乔竹坡批”字样。另外,读者在爷爷的日记里,也可以看到这位老先生教育儿子的精彩语言。

叔父:文集中称叔父的,一般指爷爷的四叔父乔荣科,我应该尊称他“四老爷”。

四老爷在外面“做事”,曾在吉鸿昌部任政训处长,授中校衔。文集所载的年月,他已经脱离部队,在地方铁路任职,先后在津浦、平绥铁路任职。

四老爷在家有妻,爷爷称她“四婶”(有排序);有一女,日记和家信中称“修妹”、“修若”。但是,1933年,四老爷在南京工作时,又娶了一个17岁的姑娘李玉清为妻。李玉清是山东泰安人,当时还在中学念书。我爷爷称李玉清“婶母”(无排序)。

李玉清于1937年5月,带着3岁的女儿,随来北平游玩的二老爷乔荣图回到夹沟。李玉清漂亮,又是个学生,穿戴、风度与乡间截然不同。听我奶奶说,她进村时很轰动,乡邻们都涌到街边看她。

有关四老爷的情况,读者可见本文集附的怀念集,“一位被埋没名声的抗日英灵”一文。

二叔:即乔荣图,按规矩,我尊称他“二老爷”。20世纪50年代,我上小学前,四月间,曾随奶奶回夹沟,见过这位“二老爷”。他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爷爷,瘦瘦的,穿着一件长夹袍,端着一个水烟袋,“咕噜咕噜”地吸烟。他见我对水烟袋好奇,每次吸烟,总坐在我身旁,也不说话,每一个动作都做得很慢,让我看仔细。我在家住了几天,二老爷整天拉着我的手,满村子转悠,逢人就说“庆跟前的”(庆,指我父亲乔元庆),然后站着等人家夸奖,人家便好听话说了一马车;然后二老爷领着我到下一个人跟前,说“庆跟前的……”我临走时,他给我扎了一个飞鸟形状的风筝,还将一个旧的缠线卷子给我拉风筝线。

喜园诸弟妹:爷爷是长门长子,除了父亲外,他还有三个叔父,各人又有自己的儿女,因此喜园有诸多弟妹。喜园排名规则,爷爷那一辈为“周”字辈,他下面有同父异母弟弟周爵,有二老爷的孩子周安、周炎,有三老爷的儿子周玺;女孩子无排名,但名字最后一个字都以“若”名,爷爷有同父异母妹妹泉若、明若,有二老爷的女儿般若、九若,有四老爷的女儿修若、宁若。算下来,喜园有大小孩子十几个,算热闹了。

本书所涉及年代,除了泉若出嫁,其余弟妹均孩童,第三代只有我父亲和姑姑。

元庆、庆儿:即乔元庆,爷爷的儿子,也是我父亲。

爷爷对我父亲的教育非常操心,教育不仅在学校,还有家庭和社会。现在称“三位一体”。爷爷是从旧教育制度下走出来的,他非常明白,一个落后的教育,能给孩子造成多么大的性格、思想、思维方式的障碍甚至扭曲。因此,他给家里的信,总是不厌其烦地诉说对儿子的教育,对喜园诸弟妹的教育。他认为,这不仅是自己的责任,也是他的担忧。

凡接受过传统教育者,莫不对此担忧。

爷爷有一句儿童教育的名言:该玩的时候好好玩,该学习的时候好好学。

我觉得,这句话胜过多少“热爱”和“价值”的说教!

我父亲周原,本名乔元庆,1927年出生,1943年参加八路军,1948年进新华社,改名周原;新华社河南分社记者;1957年,在三门峡水利工地,因写“内参”触犯官僚,被划为“右派”,遣送河南林县劳改,遭受了数不清的迫害和磨难;恢复工作后,仍在新华社河南分社工作,采写了新乡七里营的史来贺,偃师岳滩的刘应祥,“管得宽”精神,兰考县的焦裕禄;他是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原稿作者,通讯中焦裕禄的主要事迹,均由他采访、写作完成,他笔下的焦裕禄“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已经成为中国新闻的经典名句;父亲记者生涯所写的人物,至今没有一人倒下,全都像他那样站立着;他是新华社高级记者;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是中国第一批报道农村改革的新闻记者,有“抢财神”等名篇。父亲于2011年病逝,享年84岁。

我小时候,奶奶给我讲爷爷的故事,开始总说,你爷爷从开封回家,街坊邻居都传着说“冕回来了!”你爷爷上街,街坊媳妇们打开院门,对自家孩子说,冕上街了,快看冕走路的样子。奶奶说这话的意思,是说爷爷走路的姿势,透着文静、儒雅的气息,很被邻居们欣赏,不仅成为一道街景,还被拿来教育孩子,希望自己的孩子做他那样的人。

我觉得,爷爷没有离开我们。他一直走在我前面,引着我的路,引着我们的路。

乔海燕

2016年7月5日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