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

1998年

4月,进京参加颁奖会。会毕,文艺报社在天安门广场东南角的仿膳饭庄设宴,招待评委和获奖作家。出人民大会堂,穿过广场,想到女儿小时候,教她唱“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扭头望望城楼,不禁感慨万千。

饭前,我和韩羽站门外,朝毛主席纪念堂的方向狠抽一支烟。我说,冲着纪念堂吞云吐雾,大不敬。韩说,老人家比咱抽得还凶。待回餐厅,见靠西那一桌还有两个空位。坐下,发现袁鹰、邵燕祥、王充闾、舒乙、何为等前辈在座,皆为我素来景仰的名家。只我一个是没见过多少世面的乡下人,不免有些拘谨。看袁鹰那副蔼然长者模样,想起我念初中时,作家梦正酣,曾给他写过信(是寄往《文艺学习》编辑部让转交的),他回信称我“周同宾小朋友”。44年了,他还记得吗?昔日小朋友,今已两鬓霜。升入高中那年,曾用省下的菜钱买过邵燕祥的《到远方去》(那本淡绿色封面的诗集定价似乎是0.25元,为买它五顿午饭没吃菜。可惜那本我在诗行间圈圈点点、画满横线浪线的书,“文革”中不知下落了)。近些年来,我更喜欢他的杂文和旧体诗,特别敬佩他敢说真话的文人风骨,就鼓起勇气隔着邻座韩羽和他说话,说他的“打油诗”。我随口背出名句“掌声拍报平安夜,大会开得很好嘛”“茫茫长空书何字,鸦雀无声雁有声。”他随即纠正说,是“长空万里书何字”(可不,“茫茫长空”就平仄不协了)。我们谈得投缘。他文风凌厉,人却温和,一接触就有亲切感。

那次饭局,菜肴虽考究,吃后就忘了。同席吃饭的人,一直在我心里鲜活。

不久,因为那本得奖的书,中央电视台让我赴京做节目,说可以乘飞机,来往机票他们报销。那是我第一次在天上飞。南阳到郑州,半小时;郑州到北京,一小时(南阳登机的仅七八人,在郑州落地后才坐满)。好像还没有找到感觉,就到了。不禁想起父亲。父亲只在找我看病时,一来一回坐过两次长途汽车。他说:“跑恁快,还没有坐够哩,可到了。”从北京回来时,在偌大的候机厅里,我竟不知道去哪儿办登机手续,从哪个通道进入机场,险些儿误事。飞机升空,舷窗外赤云峥嵘,晚霞烧红天地,那种壮美乃平生仅见。到家,赶上晚饭,妻为我多炒了两盘菜。

读书导航